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打小生活在山高位偏的乡下,对于城市的印象,是从课本插图上感知的,心中无不充满憧憬与想象。
七岁那年,爷爷要带我进城了。我第一次上城比那个陈奂生幸运,他上城是脚踏地跑,我是坐爷爷拉大粪的板车。我一改往日的闹腾,变得很听话。铃铛叮当响着,驴蹄子踢沓踢沓,爷爷挥动鞭子,“嘚、嘚……”地吆着毛驴,把我带进了县城。
县城有两条十字交叉的柏油路,两旁是高低错落的建筑。雄壮的,不过是四层小楼;低矮的,也就是红砖红瓦拱脊的单层中式建筑,不过是窗子开得大些,玻璃明净可鉴。
十字街算是城市的中心。当时正值暑热,我们祖孙俩在烈日下大汗淋漓。驢子也懒懒的,有怠工的迹象。于是,在十字街,爷爷卸了车,把驴子拴在铁护栏上,让它喘口气歇歇脚。
放眼望去,街道灰白,行人稀少,偶有齐耳短发骑自行车的女工,三五成群谈笑着通过,不乏优越感。十来分钟,才看到一辆带蓝色腰线的公共汽车瓮声瓮气地驶过。透过车窗,我看到里面人挨挨挤挤的,表情都有些扭曲。
我喉头发紧,口渴难耐。街角有一老婆婆在摆摊。露天之下,支着一台冰柜,置一木方桌,地上横着一排暖水瓶。桌面上玻璃杯沏好了茶,用玻璃片捂着。当时2分钱一杯茶,5分钱一支冰棒。我爷爷格外开恩,让我咕咚咕咚牛饮一番后,又给我买了一支冰棒。我心里那个美呀,无以言表。
十年之后,我再次跟父亲上城。其时,父亲骑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让我坐在后架上。魁梧的父亲熊腰款摆,双肩耸动,像裹着风,“嗖嗖嗖”驶出乡道,上了柏油马路。自行车缩短了城乡距离,不大工夫就到了县城。
我努力从记忆中复苏着记忆。十字街仍在,街道宽了,两边的建筑像雨后蘑菇般也长高了,农业局,商业大厦,邮政局,政府办公大楼,更像发糕一样高出过去好多;广播站的大喇叭隔几十米一个高悬着,播放着本埠新闻;道旁增添了阅报栏,喜欢识文断字的我,禁不住驻足,看了两版新闻,还有一版文艺副刊。
一条新开的街道,就像一条线。沿街,一边是学校和工厂,另一边是五层单元住宅楼。开放式露台向着街道,家家挑起的晾衣杆上,搭着各色的衣物棉被,护栏上架着绿蔓花草。不时有人进出,用花洒给它们浇水。
父亲对我说:看看,城里人生活多安逸啊!不用和土坷垃打交道——你将来也要争取往城市里努力啊。这话不虚,让我在以后的求学生涯里使了暗劲儿。
办完事回程。令我父亲发窘的是,车子在下坡时刹不住,歪歪扭扭冲撞出去,路上人多,父亲大喊:“大伙儿快让一让啊,车子没闸!”可咣当一下,还是撞上了对向的一辆自行车,父亲很尴尬。对方是一个戴着眼镜、周正斯文的年轻人,他并没有生气,扶了扶歪斜的挡泥瓦,平静地说:“没事,没事,不要紧的。走吧!”
这件事,让我对城市的印象加深了几分。
时光的列车大跨步驶进了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搭载上改革开放的新“引擎”,变得动力十足。城市的秘密,也不断被更多的乡里人解码,进城的新鲜感、优越感得到缓释。
如今,我的生活与百十公里外的地级城市,不可分割地关联着。
现在我要上城,已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我这个人空间感忒差,多少的楼群,都让我似曾相识;多少的路口与街道,都让我迷糊发懵。不过完全不用担忧,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私人“坐骑”,甜美的语音导航着,任路网如织,错综复杂,我的思维一点也不混乱,心情也不紧张,轻轻松松就达目的地。
我站在现代化城市的街头,不禁眼花缭乱。城市,就像描摹出来的画卷一样美不胜收。它是彩色的,有霓虹,有绿地,有花圃,有水系;它是立体的,直插云霄的是高层住宅,次而矗立的是花园别墅,低矮错落的是公园湿地;它是几何的,直线的是街道,方形的是广场,圆的是水塘……
喜欢自然,就到植物园去看植物,到国花园去看牡丹;喜欢消费,到大卖场购物,还能顺便到奥斯卡影城的包厢里看一场电影;饭点到了,直接到小吃一条街去,天南海北的美食,一网打尽……上城,成为我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
从最初新鲜好奇到尴尬难堪,再到底气十足、轻松自然。城市变化着,我的感受也在变化着,就像春天的故事,充满了希望与色彩。
七岁那年,爷爷要带我进城了。我第一次上城比那个陈奂生幸运,他上城是脚踏地跑,我是坐爷爷拉大粪的板车。我一改往日的闹腾,变得很听话。铃铛叮当响着,驴蹄子踢沓踢沓,爷爷挥动鞭子,“嘚、嘚……”地吆着毛驴,把我带进了县城。
县城有两条十字交叉的柏油路,两旁是高低错落的建筑。雄壮的,不过是四层小楼;低矮的,也就是红砖红瓦拱脊的单层中式建筑,不过是窗子开得大些,玻璃明净可鉴。
十字街算是城市的中心。当时正值暑热,我们祖孙俩在烈日下大汗淋漓。驢子也懒懒的,有怠工的迹象。于是,在十字街,爷爷卸了车,把驴子拴在铁护栏上,让它喘口气歇歇脚。
放眼望去,街道灰白,行人稀少,偶有齐耳短发骑自行车的女工,三五成群谈笑着通过,不乏优越感。十来分钟,才看到一辆带蓝色腰线的公共汽车瓮声瓮气地驶过。透过车窗,我看到里面人挨挨挤挤的,表情都有些扭曲。
我喉头发紧,口渴难耐。街角有一老婆婆在摆摊。露天之下,支着一台冰柜,置一木方桌,地上横着一排暖水瓶。桌面上玻璃杯沏好了茶,用玻璃片捂着。当时2分钱一杯茶,5分钱一支冰棒。我爷爷格外开恩,让我咕咚咕咚牛饮一番后,又给我买了一支冰棒。我心里那个美呀,无以言表。
十年之后,我再次跟父亲上城。其时,父亲骑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让我坐在后架上。魁梧的父亲熊腰款摆,双肩耸动,像裹着风,“嗖嗖嗖”驶出乡道,上了柏油马路。自行车缩短了城乡距离,不大工夫就到了县城。
我努力从记忆中复苏着记忆。十字街仍在,街道宽了,两边的建筑像雨后蘑菇般也长高了,农业局,商业大厦,邮政局,政府办公大楼,更像发糕一样高出过去好多;广播站的大喇叭隔几十米一个高悬着,播放着本埠新闻;道旁增添了阅报栏,喜欢识文断字的我,禁不住驻足,看了两版新闻,还有一版文艺副刊。
一条新开的街道,就像一条线。沿街,一边是学校和工厂,另一边是五层单元住宅楼。开放式露台向着街道,家家挑起的晾衣杆上,搭着各色的衣物棉被,护栏上架着绿蔓花草。不时有人进出,用花洒给它们浇水。
父亲对我说:看看,城里人生活多安逸啊!不用和土坷垃打交道——你将来也要争取往城市里努力啊。这话不虚,让我在以后的求学生涯里使了暗劲儿。
办完事回程。令我父亲发窘的是,车子在下坡时刹不住,歪歪扭扭冲撞出去,路上人多,父亲大喊:“大伙儿快让一让啊,车子没闸!”可咣当一下,还是撞上了对向的一辆自行车,父亲很尴尬。对方是一个戴着眼镜、周正斯文的年轻人,他并没有生气,扶了扶歪斜的挡泥瓦,平静地说:“没事,没事,不要紧的。走吧!”
这件事,让我对城市的印象加深了几分。
时光的列车大跨步驶进了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搭载上改革开放的新“引擎”,变得动力十足。城市的秘密,也不断被更多的乡里人解码,进城的新鲜感、优越感得到缓释。
如今,我的生活与百十公里外的地级城市,不可分割地关联着。
现在我要上城,已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我这个人空间感忒差,多少的楼群,都让我似曾相识;多少的路口与街道,都让我迷糊发懵。不过完全不用担忧,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私人“坐骑”,甜美的语音导航着,任路网如织,错综复杂,我的思维一点也不混乱,心情也不紧张,轻轻松松就达目的地。
我站在现代化城市的街头,不禁眼花缭乱。城市,就像描摹出来的画卷一样美不胜收。它是彩色的,有霓虹,有绿地,有花圃,有水系;它是立体的,直插云霄的是高层住宅,次而矗立的是花园别墅,低矮错落的是公园湿地;它是几何的,直线的是街道,方形的是广场,圆的是水塘……
喜欢自然,就到植物园去看植物,到国花园去看牡丹;喜欢消费,到大卖场购物,还能顺便到奥斯卡影城的包厢里看一场电影;饭点到了,直接到小吃一条街去,天南海北的美食,一网打尽……上城,成为我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
从最初新鲜好奇到尴尬难堪,再到底气十足、轻松自然。城市变化着,我的感受也在变化着,就像春天的故事,充满了希望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