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1073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打小生活在山高位偏的乡下,对于城市的印象,是从课本插图上感知的,心中无不充满憧憬与想象。
  七岁那年,爷爷要带我进城了。我第一次上城比那个陈奂生幸运,他上城是脚踏地跑,我是坐爷爷拉大粪的板车。我一改往日的闹腾,变得很听话。铃铛叮当响着,驴蹄子踢沓踢沓,爷爷挥动鞭子,“嘚、嘚……”地吆着毛驴,把我带进了县城。
  县城有两条十字交叉的柏油路,两旁是高低错落的建筑。雄壮的,不过是四层小楼;低矮的,也就是红砖红瓦拱脊的单层中式建筑,不过是窗子开得大些,玻璃明净可鉴。
  十字街算是城市的中心。当时正值暑热,我们祖孙俩在烈日下大汗淋漓。驢子也懒懒的,有怠工的迹象。于是,在十字街,爷爷卸了车,把驴子拴在铁护栏上,让它喘口气歇歇脚。
  放眼望去,街道灰白,行人稀少,偶有齐耳短发骑自行车的女工,三五成群谈笑着通过,不乏优越感。十来分钟,才看到一辆带蓝色腰线的公共汽车瓮声瓮气地驶过。透过车窗,我看到里面人挨挨挤挤的,表情都有些扭曲。
  我喉头发紧,口渴难耐。街角有一老婆婆在摆摊。露天之下,支着一台冰柜,置一木方桌,地上横着一排暖水瓶。桌面上玻璃杯沏好了茶,用玻璃片捂着。当时2分钱一杯茶,5分钱一支冰棒。我爷爷格外开恩,让我咕咚咕咚牛饮一番后,又给我买了一支冰棒。我心里那个美呀,无以言表。
  十年之后,我再次跟父亲上城。其时,父亲骑一辆上海“永久”牌自行车,让我坐在后架上。魁梧的父亲熊腰款摆,双肩耸动,像裹着风,“嗖嗖嗖”驶出乡道,上了柏油马路。自行车缩短了城乡距离,不大工夫就到了县城。
  我努力从记忆中复苏着记忆。十字街仍在,街道宽了,两边的建筑像雨后蘑菇般也长高了,农业局,商业大厦,邮政局,政府办公大楼,更像发糕一样高出过去好多;广播站的大喇叭隔几十米一个高悬着,播放着本埠新闻;道旁增添了阅报栏,喜欢识文断字的我,禁不住驻足,看了两版新闻,还有一版文艺副刊。
  一条新开的街道,就像一条线。沿街,一边是学校和工厂,另一边是五层单元住宅楼。开放式露台向着街道,家家挑起的晾衣杆上,搭着各色的衣物棉被,护栏上架着绿蔓花草。不时有人进出,用花洒给它们浇水。
  父亲对我说:看看,城里人生活多安逸啊!不用和土坷垃打交道——你将来也要争取往城市里努力啊。这话不虚,让我在以后的求学生涯里使了暗劲儿。
  办完事回程。令我父亲发窘的是,车子在下坡时刹不住,歪歪扭扭冲撞出去,路上人多,父亲大喊:“大伙儿快让一让啊,车子没闸!”可咣当一下,还是撞上了对向的一辆自行车,父亲很尴尬。对方是一个戴着眼镜、周正斯文的年轻人,他并没有生气,扶了扶歪斜的挡泥瓦,平静地说:“没事,没事,不要紧的。走吧!”
  这件事,让我对城市的印象加深了几分。
  时光的列车大跨步驶进了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搭载上改革开放的新“引擎”,变得动力十足。城市的秘密,也不断被更多的乡里人解码,进城的新鲜感、优越感得到缓释。
  如今,我的生活与百十公里外的地级城市,不可分割地关联着。
  现在我要上城,已如探囊取物般容易。我这个人空间感忒差,多少的楼群,都让我似曾相识;多少的路口与街道,都让我迷糊发懵。不过完全不用担忧,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私人“坐骑”,甜美的语音导航着,任路网如织,错综复杂,我的思维一点也不混乱,心情也不紧张,轻轻松松就达目的地。
  我站在现代化城市的街头,不禁眼花缭乱。城市,就像描摹出来的画卷一样美不胜收。它是彩色的,有霓虹,有绿地,有花圃,有水系;它是立体的,直插云霄的是高层住宅,次而矗立的是花园别墅,低矮错落的是公园湿地;它是几何的,直线的是街道,方形的是广场,圆的是水塘……
  喜欢自然,就到植物园去看植物,到国花园去看牡丹;喜欢消费,到大卖场购物,还能顺便到奥斯卡影城的包厢里看一场电影;饭点到了,直接到小吃一条街去,天南海北的美食,一网打尽……上城,成为我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
  从最初新鲜好奇到尴尬难堪,再到底气十足、轻松自然。城市变化着,我的感受也在变化着,就像春天的故事,充满了希望与色彩。
其他文献
迷路的人收回光线  和他摇晃的世界观。  无数使命坠落,两只柚子  在枝头发出铁锈的声响。  平底锅下柴火刚刚燃尽  一摞烧饼,还有余温。  系“海天酱油”围裙的妇女  打算收摊了:  秋風将至,吹透内心的茅屋。
期刊
再见,篱笆。  秋后的篱笆接近于无用,母亲  每日拆掉半米,  用来熬粥、烧水。  不是每一根篱笆都有明天,都能等到  春天的信使。  通常它们是废柴,并无多大用处  却还能发光、发热  制造令我们温暖的火焰,一些使者。  好日子快要来了,  在大雪封门的时候,篱笆便挡不住风  也难以阻止一场细雪。  看到一些出门的人,  他们拆掉一根篱笆,拿在手里  戳向地面,  试着测试雪的深度……  而世界
期刊
提起四十年前那场雨,父母至今依然心酸。场上的麦子生芽,他们的心上扎针。  那年土地刚承包,难得风调雨顺,风吹麦香,农人心里在开花。父亲说,今年可有白馍吃了!不等麦子焦头,父亲就忙着收拾碾场事宜。他挑来井水洒湿地面,套上滚框、榫头和铁钩,拴上绳子开始碾场——把长满荒草的麦场收拾得瓷顶顶,光溜溜,真正才是麦天的开始。我感觉,碾场让麦收有了神圣的仪式感。  麦子陆续割完后,就摊在场上,晒得焦干。父母的肩
期刊
27年前,我的婚车是一辆北京吉普。  用吉普车迎亲,是当时结婚的“高配”。娘家到婆家,只有六里路,可当时第一次坐汽车的新鲜体验,令我在心底产生了一个奢望,啥时候我们也能买得起一辆汽车呢?  奢望长了四个轮子,可生活却在自行车的俩轮子下展开。婚后第一年,我在离家20多里的小镇工作,每到周末,爱人就骑着自行车来接我。一路上,他使劲踩着脚蹬子,身子还有节奏地左右摇晃。我搂着他的腰,长发随风起舞。行至人少
期刊
春天写下精美诗句  春风弹奏曼妙乐章  飘飞山林的一朵云  天空遗落人间的,几只羊  泥土的枝条上,开放山泉花  季节的藤蔓上,斜卧几抹香  爱一个女子,就爱她开怀地笑  流淌满身的,温润霞光  而我,只想握住你清香的名字  把一枚迷路的月亮,請回家  责任编辑 谭 滢
期刊
草木穿越洪荒,群山绵延  隆起的主峰,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绿色铺成的绒毯,细密结实  飞鸟盘旋  站在山顶的人气宇轩昂  心中装下辽阔的天地  張开手,就是翅膀  闭上眼,物我两忘  多想带一座山浪迹天涯  不管走到哪里  疲惫的肉身都有稳稳的依托
期刊
多年前,栾川还不通公路,去一趟洛阳全靠脚量,单程就要好几天。栾川的木材如果想运到洛阳,可苦了那些放排人,辛苦不说,如果遇到激流险滩,搭上性命也是有的。因为交通闭塞,山里人的日子更苦,生活资料比如食盐,时不时也会断顿。  早些年,在粮食局工作的父亲,一次去洛阳开会穿了双新鞋,翻山越岭没多久,脚上就磨出了血泡,加上沉重的背包,他就狠狠心雇了一匹骡子……尽管半路就下来了,可结果还是受到了上级领导严厉地批
期刊
44年前,我4岁,大姐带着我和母亲去小城照相。老十字街最热闹,那里有座两层高的百货楼。就是在百货楼前,大姐用两分钱,买了一小勺红彤彤的炒河虾,那香喷喷的滋味在我脑中也飘浮了近四十年。之后十多年间,我进城的次数极其有限,对于小城的印象,也不过是个略大些的村子罢了。  十几年前,我才迁居小城,新家就安在小城东北角的一栋五层楼上。那时候,我依然感觉小城真小。从三楼下来,往东走不远就是郊村,往北走三分钟可
期刊
老家现在的有些老人,还管解手的地方叫“茅楼”。这俩字形象得很,点明了它的构造和材料——茅草搭建的“楼”。不过,这里的“楼”指的是顶棚。过去的农村人,没那么讲究,也没条件讲究,一日三餐都无法精打细算,何况是出恭呢。于是,几根木头支起来个茅草棚子,就成了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生活设施。所以,农村人管上厕所叫“去茅子”,也就顺理成章了。去茅子毕竟是办隐私事儿,所以子女稍大的人家,也会在后院一角挖个坑,用几块
期刊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陶渊明享有崇高的声誉,被后人尊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作为一位生活在晋代的诗人,其诗歌的一大特色就是质朴、自然,充满山水情怀。一生中,陶渊明共经历了五次出仕入仕,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归隐,而这与之“爱丘山”的本性与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志趣有很大关系。  陶渊明是东晋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一生为后人留下诸多宝贵的财富。众所周知,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风,其作品以描写和感悟田园生活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