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研究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人们有大半的时间在使用听说能力。可见,听说能力在日常交际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论述了听说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训练,原则,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祖国的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包括听和说,书面语言包括读和写。听和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理解语言的能力,说和写是自内而外的吸收,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仅对听说训练的原则与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1.听说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1激励性原则。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和上进心强。研究表明,对小学生的评价,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初练口语表达,学生往往语无伦次。无论学生会说或不会说,教师都应多鼓励。因为成功的满足可以激发上进心和自尊心。
1.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语言训练中,除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外,尽可能有计划地带领学生接触社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多听、多说,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1.3主体性原则。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听说训练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定要避免只让少数能说、会说的学生“表演”,而大多数学生成为“观众”的现象。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听说训练的实践中。
1.4反馈性原则。儿童心理学表明,当小学生活动的时候,同时也就把注意指向了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听说训练中,教师对学生的口述要及时作出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听说内容,这个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说能力。
1.5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低年级学生要能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说的习惯;能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中年级学生要达到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少年儿童广播,理解内容;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思。高年级学生要达到能听懂别人的讲话,理解主要内容,能口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2.听说训练的基本方法
2.1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学《西门豹》一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我把事件线索简要板书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复述提纲,联想课文内容,想象西门豹智惩巫婆、官绅的情景,有感情地将这个过程讲出来。
2.2以兴趣活动创设情境,强化口语表达训练。我按照学期开始制定的计划,每月进行一次大型语文兴趣活动,如举行“朗读大赛”“小主持人大赛”“祖国各地风景游”“新年话新意”等活动,同学们纷纷感到形式新颖,参与积极性高,在欢乐的氛围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3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巩固口语表达能力。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是运用。于是我注重带领同学们参加校外演出,上电视台主持节目,布置采访话题(如:“每天看电视对少年儿童是有益还是有弊?”“双休日你在做什么?”“说句心里话”等)在学生当中展开采访讨论,活动课上把自己调查分析的情况汇报给大家。
2.4鼓励比赛竞争,激发口语表达的兴趣。我班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口语表达汇报“大比武”。孩子们好胜心强,参赛前必作精心准备,优秀节目云集,正是互相交流的好时机。通过比赛,同学们会发现自己语言表达上的缺点,及时纠正。
2.5日常生活中要养成正确的口语表达习惯。平日师生接触交谈,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规范,用词的准确,为学生做好示范,而且要及时发现学生口语表达的毛病,随时纠正。
2.6激趣法。第八册语文教材中,有一道听说训练题——说自己做过的某个小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用具、材料、注意事项。为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条理叙述,我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实验——“怎样使小船游到盆中央”。实验材料摆放在讲桌上,我先请学生说说实验前有什么准备工作。(桌子上放着两盆水,都不很满,其中一盆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船,此外,桌上还放着盐、糖、面粉少许)然后我又提出:“在不借助手、棍拨弄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能使小船游到中央呢?”同学们思维很活跃,纷纷猜测分别放糖、盐、面粉试试,我请学生上台操作,别人观察他的动作、实验过程、结果,再连成几句话把刚才的过程说下来。在放了糖等物以后,小船依然毫无反应时,有人建议往盆子里倒水试试。这次实验过程、结果也请学生仔细看,看后说说。果然,小船在盆里巡游一圈后停留在水中央。我告诉学生这是水表面有张力的缘故。有趣的实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将自己亲眼所见、亲自参与的试验表述出来,同学们兴趣盎然。
2.7看图练说法。例如教学看图学文《小足球赛》时,先指导学生整体看图,弄清图意,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把图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说话要求准确,用词恰当,并说出自己联想到的小足球赛紧张、精彩的场面。
2.8读写结合法。说与写,都是表情达意,不过两者形式不同。在作文教学中说与写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说促写。如写一件事时,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说,然后教师评点优劣,再写下来。
2.9内容延伸法。在教学《小猴子下山》时,让学生延伸内容,进行想象、口述。如《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后见到妈妈会说些什么呢?妈妈会怎么说呢?《狼和小羊》——狼几次找碴儿想吃小羊,最后终于露出凶相,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荷花》——如果你也变成荷花,在微风吹拂下会怎样呢?《揠苗
助长》——如果第二年,农夫再种禾苗,他会怎么做?这些问题的用意是让学生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儿童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关键词】语文教学,听说,训练,原则,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祖国的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包括听和说,书面语言包括读和写。听和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理解语言的能力,说和写是自内而外的吸收,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仅对听说训练的原则与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
1.听说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1激励性原则。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和上进心强。研究表明,对小学生的评价,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初练口语表达,学生往往语无伦次。无论学生会说或不会说,教师都应多鼓励。因为成功的满足可以激发上进心和自尊心。
1.2实践性原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语言训练中,除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材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外,尽可能有计划地带领学生接触社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指导学生多听、多说,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1.3主体性原则。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听说训练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定要避免只让少数能说、会说的学生“表演”,而大多数学生成为“观众”的现象。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听说训练的实践中。
1.4反馈性原则。儿童心理学表明,当小学生活动的时候,同时也就把注意指向了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听说训练中,教师对学生的口述要及时作出评价,同时引导学生互相补充听说内容,这个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说能力。
1.5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低年级学生要能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说的习惯;能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中年级学生要达到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少年儿童广播,理解内容;能清楚明白地口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思。高年级学生要达到能听懂别人的讲话,理解主要内容,能口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2.听说训练的基本方法
2.1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学《西门豹》一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我把事件线索简要板书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复述提纲,联想课文内容,想象西门豹智惩巫婆、官绅的情景,有感情地将这个过程讲出来。
2.2以兴趣活动创设情境,强化口语表达训练。我按照学期开始制定的计划,每月进行一次大型语文兴趣活动,如举行“朗读大赛”“小主持人大赛”“祖国各地风景游”“新年话新意”等活动,同学们纷纷感到形式新颖,参与积极性高,在欢乐的氛围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3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巩固口语表达能力。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是运用。于是我注重带领同学们参加校外演出,上电视台主持节目,布置采访话题(如:“每天看电视对少年儿童是有益还是有弊?”“双休日你在做什么?”“说句心里话”等)在学生当中展开采访讨论,活动课上把自己调查分析的情况汇报给大家。
2.4鼓励比赛竞争,激发口语表达的兴趣。我班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口语表达汇报“大比武”。孩子们好胜心强,参赛前必作精心准备,优秀节目云集,正是互相交流的好时机。通过比赛,同学们会发现自己语言表达上的缺点,及时纠正。
2.5日常生活中要养成正确的口语表达习惯。平日师生接触交谈,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的规范,用词的准确,为学生做好示范,而且要及时发现学生口语表达的毛病,随时纠正。
2.6激趣法。第八册语文教材中,有一道听说训练题——说自己做过的某个小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用具、材料、注意事项。为指导学生细致观察,条理叙述,我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实验——“怎样使小船游到盆中央”。实验材料摆放在讲桌上,我先请学生说说实验前有什么准备工作。(桌子上放着两盆水,都不很满,其中一盆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船,此外,桌上还放着盐、糖、面粉少许)然后我又提出:“在不借助手、棍拨弄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能使小船游到中央呢?”同学们思维很活跃,纷纷猜测分别放糖、盐、面粉试试,我请学生上台操作,别人观察他的动作、实验过程、结果,再连成几句话把刚才的过程说下来。在放了糖等物以后,小船依然毫无反应时,有人建议往盆子里倒水试试。这次实验过程、结果也请学生仔细看,看后说说。果然,小船在盆里巡游一圈后停留在水中央。我告诉学生这是水表面有张力的缘故。有趣的实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将自己亲眼所见、亲自参与的试验表述出来,同学们兴趣盎然。
2.7看图练说法。例如教学看图学文《小足球赛》时,先指导学生整体看图,弄清图意,要求学生按一定顺序把图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说话要求准确,用词恰当,并说出自己联想到的小足球赛紧张、精彩的场面。
2.8读写结合法。说与写,都是表情达意,不过两者形式不同。在作文教学中说与写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说促写。如写一件事时,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说,然后教师评点优劣,再写下来。
2.9内容延伸法。在教学《小猴子下山》时,让学生延伸内容,进行想象、口述。如《小猴子下山》——小猴子下山后见到妈妈会说些什么呢?妈妈会怎么说呢?《狼和小羊》——狼几次找碴儿想吃小羊,最后终于露出凶相,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荷花》——如果你也变成荷花,在微风吹拂下会怎样呢?《揠苗
助长》——如果第二年,农夫再种禾苗,他会怎么做?这些问题的用意是让学生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儿童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