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观点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努力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学体育教学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體育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
  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缺少意志、毅力
  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体育锻炼的实践性、进展性、竞争性、广阔性、系统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三)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四)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传达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等方式而实现的沟通过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从事青少年体育运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因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的融洽程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活动是一项实践活动,体育教学必须包括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三重任务。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譬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
  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担子之沉重,自然不言而喻,许多新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去世思考、去解决。本文简述了跨世纪体育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育问题  《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把学校体育又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彼岸。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担子之沉重,自然不言而喻,许多新问题都等待着我们去世思考、去解决。现就跨世纪体育教
期刊
目的为详尽了解咽旁颞下区及其手术入路的相关显微解剖关系,并为临床手术提供详尽的解剖参数。方法1.观测20例(40侧)成人头颅骨性标本,对咽旁颞下区手术有重要临床意义的骨性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高中体育课的教学愈显重要,如何高中学生体育课上放飞快乐的梦想,使体育教师经常探究的课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快乐体育”教育的经验和认识,探讨了"快乐体育"教育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快乐体育”探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愉快
期刊
摘要: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就会厌学。兴趣不到"着迷"的程度,就不出现灵感,更别谈思维的创造性。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关键词:音乐兴趣激发  初中生正好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并逐渐转向成人。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时期。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
期刊
目的:采取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GPx-1基因Pro200Leu多态性与湖南常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65名湖南常德地区汉族人,包括正
摘要:美术教学对于美术教师来说相当重要的,美术绘画欣赏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怎么才能上好一堂美术欣赏课,是每个教师应当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美术欣赏来谈谈怎么样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关键词:绘画欣赏审美评价评价能力  美术课应该从头开始到结尾、教师的语言引导、教具的制作、音乐的选择配合,每个环节都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熏陶。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知识,美的技能。中学美术课
期刊
摘要:学生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顶梁柱、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更新,驱使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探究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过程,学生人格发展的条件,以及通过那些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和强化学生的个性优势,使之成为社会进步或社会变革中最为积极的力量。  关键词:体育教育个性发展培养  一、体育是学生模拟扮演社会角色,发展自我意识的一种有效尝试  事實上,任何一种体育活动特别是集体项目的活动或游戏,都
期刊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布鲁纳曾指出:“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都阐明了学习兴趣于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育教学中,由于体育专业的特点和体育教育的特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则从更大程度上约束着整个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的顺利开展。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学
期刊
摘要:长久以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气氛沉闷,体育教师一直沿用过时的教学方法来教育现在的学生,毫无新意可言。本文从初中体育课堂兴趣入手,分析了造成目前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体育运动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一直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地位。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及增强身体素质的学科,也同学校的其它学科一样,是培养社会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体育教育培养教学模式  体育教育不同于其它的学科教育,它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的行动教育。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要求学生克服困难、勇敢奋斗来培养他们的英勇、果断、坚毅等意志,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然而,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