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它对于实现居民的文化权利,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形式下,我们要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探索新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从而保障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建设;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2-0190-01
学者刘兹恒和薛旻曾提出观点:“社区图书馆是指建立在社区内,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通过对文献信息以及其他来源的信息进行选择、搜索、加工、组织、并提供社区居民使用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信息交流中心。”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社区图书馆已经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基层的体现,对实现居民的文化权利,促进社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1.1 社区图书馆是社会进步的促进者
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使“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者社会地位的限制。”这种平等开放免费传播知识的功能,在决定了社区图书馆在作为居民终身教育和社会知识保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定会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1.2 社区图书馆是居民文化权利的倡导者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文明。社会文明体系完备与否直接决定了社会成员享受文化权利的程度。而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熟而完备的社区图书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阅读及获取信息的便利条件,并且实现居民享受并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所以社区图书馆是实现社会成员文化权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2 社区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區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而社会文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衡量指标。同时经济因素是影响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所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必定会对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产生影响。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
同时,由于我国单一国有资本投资体制这样的历史问题,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也明显存在,有些社区图书馆发展相当滞后,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能正常开放的情况。
2.2 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不稳定性
我国发展社区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但是时至今日,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依然堪忧。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之外,社区图书馆建设也存在着办馆主体不明确或者错位、社区干部思想意识不到位或者相关单位不愿投资或加大投资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不稳定性。
2.3 社区图书馆没有真正融入到社区生活当中。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素质多样性,大部分社区图书馆只是简单的看摊子,并没有提供优异的服务水平和高效的服务效益。所以造成社区图书馆一直没有成为居民生活的必须选项,从而也一直没有真正融入到居民生活当中。
3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途径
3.1 必须重视法制建设
只有把社区图书馆建设纳入法治管理范畴,才会有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真正的保障。社区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免费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公益性机构,所以政府必须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反映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相应的形式就是以政府的投入为主,社会捐赠为辅,这必须得到法律或者法规的保障。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法律法规保障和支持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才能保证社区图书馆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3.2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多种模式并存。主要有以下几种:
地方政府模式,这种模式以地方政府为建设主体,虽保证了地方政府的有利地位,但是它需要地方政府以立法的方式来保证社区图书馆的正常建设。
总分馆模式是以政府拨款,总馆负责的形式存在,其优点是可以资源共享,执行统一业务工作标准,但是它要求总馆必须有相当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作为保障,同时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协调。
“1+X”是一种新型模式,它由社区委员会、物业部门及房地产商等主体参与,进行多元化的社区图书馆建设。但是由于建设主体多,很容易在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之间产生矛盾,从而难以保证持续的经费投入。
其他的模式还有民营模式、单位资源社会化模式
这些模式利弊兼有,我们应该整合和完善这些模式,努力探寻一种更能适应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
3.3 社区图书馆应提高自身建设能力
社区图书馆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包括资源配置和人员服务水平;也要努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在思想观念、创收途径、管理机制上加大创新能力;也可以加大和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有利条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也要和当地的社会文化活动想结合,加强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合作,互利共赢。
社区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它对于实现居民的文化权利,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形式下,我们要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探索新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从而保障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兹恒,薛旻,论社区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及管理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
[2] 金胜勇,张欣,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社区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
[3] 周英雄,论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论坛[J],2007(4)
[4] 邓银华,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缘由、模式和激励,图书馆杂志[J],2014(2)
作者简介
薛淑芳(1980),任职于河南大学图书馆,中教二级职称。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建设;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D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2-0190-01
学者刘兹恒和薛旻曾提出观点:“社区图书馆是指建立在社区内,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通过对文献信息以及其他来源的信息进行选择、搜索、加工、组织、并提供社区居民使用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信息交流中心。”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社区图书馆已经是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基层的体现,对实现居民的文化权利,促进社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1.1 社区图书馆是社会进步的促进者
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使“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者社会地位的限制。”这种平等开放免费传播知识的功能,在决定了社区图书馆在作为居民终身教育和社会知识保障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定会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1.2 社区图书馆是居民文化权利的倡导者
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社会文明。社会文明体系完备与否直接决定了社会成员享受文化权利的程度。而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熟而完备的社区图书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阅读及获取信息的便利条件,并且实现居民享受并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所以社区图书馆是实现社会成员文化权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2 社区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區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而社会文化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衡量指标。同时经济因素是影响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所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必定会对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产生影响。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同样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
同时,由于我国单一国有资本投资体制这样的历史问题,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等问题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中也明显存在,有些社区图书馆发展相当滞后,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能正常开放的情况。
2.2 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不稳定性
我国发展社区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但是时至今日,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依然堪忧。除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之外,社区图书馆建设也存在着办馆主体不明确或者错位、社区干部思想意识不到位或者相关单位不愿投资或加大投资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不稳定性。
2.3 社区图书馆没有真正融入到社区生活当中。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素质多样性,大部分社区图书馆只是简单的看摊子,并没有提供优异的服务水平和高效的服务效益。所以造成社区图书馆一直没有成为居民生活的必须选项,从而也一直没有真正融入到居民生活当中。
3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途径
3.1 必须重视法制建设
只有把社区图书馆建设纳入法治管理范畴,才会有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作为真正的保障。社区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免费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公益性机构,所以政府必须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反映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相应的形式就是以政府的投入为主,社会捐赠为辅,这必须得到法律或者法规的保障。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用法律法规保障和支持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才能保证社区图书馆在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3.2 社区图书馆建设的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目前,我国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多种模式并存。主要有以下几种:
地方政府模式,这种模式以地方政府为建设主体,虽保证了地方政府的有利地位,但是它需要地方政府以立法的方式来保证社区图书馆的正常建设。
总分馆模式是以政府拨款,总馆负责的形式存在,其优点是可以资源共享,执行统一业务工作标准,但是它要求总馆必须有相当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作为保障,同时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协调。
“1+X”是一种新型模式,它由社区委员会、物业部门及房地产商等主体参与,进行多元化的社区图书馆建设。但是由于建设主体多,很容易在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之间产生矛盾,从而难以保证持续的经费投入。
其他的模式还有民营模式、单位资源社会化模式
这些模式利弊兼有,我们应该整合和完善这些模式,努力探寻一种更能适应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
3.3 社区图书馆应提高自身建设能力
社区图书馆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包括资源配置和人员服务水平;也要努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在思想观念、创收途径、管理机制上加大创新能力;也可以加大和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有利条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也要和当地的社会文化活动想结合,加强与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合作,互利共赢。
社区图书馆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它对于实现居民的文化权利,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形式下,我们要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探索新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从而保障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兹恒,薛旻,论社区图书馆的功能、模式及管理机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
[2] 金胜勇,张欣,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社区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
[3] 周英雄,论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论坛[J],2007(4)
[4] 邓银华,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缘由、模式和激励,图书馆杂志[J],2014(2)
作者简介
薛淑芳(1980),任职于河南大学图书馆,中教二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