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思路第二点就明确提出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教学行为 教学机智
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反思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自我更新与重建,实现教师之“人”与教学之“事”双重发展。通过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重建,以实现持续的改进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反思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自我更新与重建,实现教师之“人”与教学之“事”双重发展。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和总结,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每节课后我们都应该细细品味,静心沉思:这节课自己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知识点的训练是否到位?教学的误区有无突破?及时记录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纳与取舍,认真思考如果自己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并认真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不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一、反思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反思“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三、反思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反思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五、反思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
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六、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地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也就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家都知道,知识、能力的教学是显性的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是蕴涵在内、潜移默化的隐性教学。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对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反思有助于促进我们审视、纠正、规范、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发展。
七、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毒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过{程是课堂人物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是在“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破解问题、重组问题、应用问题、创新发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j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对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的反思,有助于我们辨认、纠正教学中存l在的表象的“教学”,促进我们去尊重学生的主体、正视自{己的主导,利用师生间的情感为基础,在真实的“沟通”有效的“合作”中生成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态度、形成价值观。
八、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被作为课程之本,其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譬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仍具有实验“一质,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我们在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对是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反思,有助于促i进我们的后续教学,使教学污容有更广泛的空间,有更多i
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并适时、恰当地进行教学反思,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 教学反思 教学行为 教学机智
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反思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自我更新与重建,实现教师之“人”与教学之“事”双重发展。通过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重建,以实现持续的改进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反思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自我更新与重建,实现教师之“人”与教学之“事”双重发展。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和总结,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每节课后我们都应该细细品味,静心沉思:这节课自己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知识点的训练是否到位?教学的误区有无突破?及时记录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纳与取舍,认真思考如果自己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并认真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不断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一、反思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反思“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三、反思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反思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五、反思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
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六、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地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也就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家都知道,知识、能力的教学是显性的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是蕴涵在内、潜移默化的隐性教学。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对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反思有助于促进我们审视、纠正、规范、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发展。
七、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毒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过{程是课堂人物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是在“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破解问题、重组问题、应用问题、创新发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一个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j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对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的反思,有助于我们辨认、纠正教学中存l在的表象的“教学”,促进我们去尊重学生的主体、正视自{己的主导,利用师生间的情感为基础,在真实的“沟通”有效的“合作”中生成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态度、形成价值观。
八、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被作为课程之本,其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一譬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仍具有实验“一质,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我们在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对是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反思,有助于促i进我们的后续教学,使教学污容有更广泛的空间,有更多i
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并适时、恰当地进行教学反思,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