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e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人的忌讳会加剧孩子的害怕。
  孩子为什么有恐惧
  农历十月有一个与“清明节”相对的“寒衣节”,在不少地方,这个节日都要去扫墓,还要往坟头压纸,代表给祖先送入冬的棉衣。清明节也会压纸,提醒祖先开春了,要换单衣了。这是一个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机会。
  古人一般在家里寿终正寝,周围的亲人,不论年龄大小,包括小孩子在内,都要帮忙料理后事,一直到他们亲眼看着亲人被埋葬在家族土地或当地公墓,并且定期去扫墓。
  如今,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熟人的死亡。而且医院和殡仪馆的专业人员会承担大部分后事。
  除了电视、电影里、新闻中的事故、谋杀案和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拒绝承认死亡的文化中。家长往往不愿意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人们用五花八门的忌讳表达,如“离开了”,“走了”,“没了”等等,也使人们避开了对死亡的坦率承认。
  这种刻意拉大的距离,造成了孩子们对死亡的恐惧。
  如何和孩子解释
  5岁的米丽在她的小狗佩佩死后第二天来到我所在大学的实验幼儿园。她的老师发现,她不像往常那样和别的孩子一起玩,而是一个人靠近老师站着,看起来很忧伤。“怎么了,米丽?”老师问道。
  “爸爸说佩佩病得很厉害,必须让它睡觉。”过了一会儿,米丽看上去充满希望,“等我回家的时候,佩佩也许就醒了。”
  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说:“不会的,佩佩再也不会站起来了。它不是睡觉。它死了,就是说它再也不能睡觉,不能吃东西,不能跑,也不能玩了。”
  米丽怅然地走开,过了一会儿,她又回到老师身边,眼泪汪汪地、后悔地说:“我追佩佩追得太凶了。”
  老师搂住米丽,“佩佩不是因为你追它才死的。它太老了,而且有病。”
  后来几天,米丽问了很多问题:“当我睡觉时,我会死吗?”“肚子疼会死吗?”“爸爸和妈妈会死吗?”
  向孩子解释死亡,有5个要点:
  永久性——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
  必然性——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亡。
  终止性——所有的生命功能,包括移动、思想和情感,都会因死亡而停止。
  适用性——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会死。
  因果性——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衰老,疾病,或者受伤害。
  如此解释,孩子就不再错误地认为是自己导致了亲人或宠物的死亡;与此有关的种种猜测,比如:肚子痛会使一个人死;死人能吃东西,能去卫生间等等,就不会再有了,更不会认为死亡和睡觉是一样的了。
  坦率地和孩子谈论死亡
  死去的人或者动物不会再活过来了,这个事实其实小朋友们能很快地明白,因为他们在其他情境中见过这种事情。例如,他们偶然捡到没有了生命的蝴蝶和甲壳虫,同时又看到外面正在飞的蝴蝶和活的甲壳虫。
  有的孩子到幼儿园大班时就能理解,死亡会让一个人不能再行动、思考或者微笑、哭泣了。不过多数孩子会到10~12岁仍然认为,死了以后还能思考,能感觉。当然,一些成人也相信,死亡之后还存在某些形式的个人意识。
  父母经常担心和孩子坦率地谈论死亡不吉利或者会加剧他们的恐惧。但是,对死亡的方方面面有较好了解的孩子,却更容易接受生命的离去。像米莉的老师那样,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作解释,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成人对此用一些套话或是误导的说法,孩子会感到困惑。当妈妈告诉5岁的女儿,“爷爷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了。”女儿就会纳闷,“他为什么不带我去?”
  有时孩子会问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我会死吗?你会死吗?”这时候,父母可以做出既真实又让儿童容易接受的回答:“不会,要过好多好多年,我先要高高兴兴地看着你长成大人,然后我就要做爷爷/奶奶啦。”
  和孩子讨论时还要注意,可以帮孩子把宗教和科学这两方面的知识融合起来,不要相对立。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把自己对死亡的认识同宗教哲学观点结合起来,这在丧失亲人时能起到抚慰作用。
  与孩子进行开放、真诚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孩子对死亡有真实的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在丧失亲人后节制悲伤。
其他文献
荷包撅着屁股说:来呀,来拧我屁股呀!  我们三个经常散步的路上,有一户人家养了两只鹅,从毛茸茸的小东西,长成肉乎乎的两只大家伙。儿子荷包对它们很感兴趣,每次见了总要各种逗弄。七八岁狗也嫌就是这个意思,如今我们算是深有体会,眼见着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宝,变成了一个一刻不停地动来动去,表情极其夸张,动不动就欺猫逗狗的熊孩子。  我们吓唬他,鹅喜欢拧小孩儿的屁股——因为小时候大人就是这样吓唬我们的。不过鹅拧
期刊
我相信女儿很快就能恢复过来,失败了,我允许她大声地哭一会。  带女儿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我是小超人”竞技游戏比赛,要过六关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比赛过程中只要一犯规就会被淘汰出局。  那是女儿生平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她在家玩游戏从来没输过,为什么?大家都能猜到,因为家里没有严格的规则。但是比赛场就不同了,我相信那是女儿第一次自己去面对“规则”这个概念。  比赛环节并不容易,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更加难。
期刊
假如有一天孩子失恋了回家抱着爸爸哭,那也是做父亲的成功。  跟儿子像兄弟一样没大没小  儿子吴定谦在30岁的时候,出了人生第一本书。我本来以为跟儿子很熟,但看完后,感觉却不太熟。他写出小时候的记忆,我和他妈妈跟他说过的话、一起做过的事,我们都忘了,但他都记得。  我这一代人的父亲,大多不会跟孩子沟通。我一辈子跟爸爸讲的话不超过两百句。因为他不知道要跟我们讲什么,我们怕他怕得要死,什么也不敢跟他讲。
期刊
背诵的直接目的有两个,一是记住,二是浸润中国文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死记硬背,事倍功半  孩子小的时候要不要背点唐诗宋词、名家名段?家长很关心,希望得到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答案,好照着去要求孩子。答案倒有,但不是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具体情况也不同。  女儿刘莐四五岁时,我曾带着她背过一些少儿开蒙的经典,如《三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等等。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孩子小的时候,心思单纯,受
期刊
要重视孩子不会的部分,别以为是他们粗心。  一些六年级的孩子说, 80%以上的家长(我认为没有这么多)高估了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  高估的结果是:孩子没有努力就希望孩子拥有超常的学习能力。  这类家长在能看懂孩子的作业时,对孩子作业挑三挑四,不是嫌弃写得慢,就是嫌弃写得不整洁,不停唠叨,不停批评,甚至动手打孩子。还给孩子扣上帽子,说孩子就是逆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家长容易美化自己上学时的
期刊
思想上,可以不迷信老师,但礼貌和伦理上,要尽量尊重老师。小孩依样学样。  我有段时间腰扭了,躺在床上看书,儿子也躺在床上看书。我在孩子爸爸面前说身体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儿子也在我面前做出病怏怏的样子逃避弹琴。  儿子做作业,我就去当他的同桌。  有一项语文作业,老师让把所有词语重复写两遍。儿子写字太费劲,作业又比较多。我就来给孩子听写。他会写的就写一遍,不会写的就写两遍或者两遍以上。儿子说,不要
期刊
这篇可以亲子共读呦。  做作业大概不是你喜欢的事情。这当然可以理解。  做作业不仅艰难,而且耗费大量时间,它不但侵吞了你的社交生活,而且使你感到迷惑和灰心丧气。老师会不断加大作业量,好像你只上他的课。  你不得不理解老师布置的作业题,不得不认真听讲才能掌握做作业的技巧,不得不在放学后安排足够的时间做作业,不得不书写整洁,不得不尽最大努力做好,不得不记住交作业(如果作业已经做完),而且日复一日,天天
期刊
小编叨波:我们常跟孩子说“上课要认真听讲”,可是怎样才叫“认真”呢?我们一直以来强调的“认真”太空洞抽象,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要越具体越好,细致到身体、头脑、眼睛、耳朵、嘴巴……每一个部位分别怎样做才叫“认真”,这样才易于孩子理解和实践。  一位“最家长”读者在QQ上问我:儿子老师找我谈话,说课堂上检查儿子课本上的词语,发现他什么都没抄,上课该记得都记不下来,走神现象越来越严重了,这才刚上二年级,真
期刊
6~8岁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给你介绍桥梁书。  常听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书买了一大堆,看两眼就搁下了,那么多好书看不进去,都成了摆设。还有些家长跟我说孩子也不是不爱看书,但只爱看图,字一多就没了兴趣。这样的问题在小学生的阅读中具有普遍性。究竟是我们的孩子阅读习惯不好,还是我们的书不足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是最诚实的读者,他们的兴趣和喜好当然可以引导,但是这种积极的引导仍然是在尊重孩子阅读
期刊
放手,是培养孩子独立的过程。  检查作业时,我当了懒妈  兜兜的依赖性跟其他独生子女一样,做完作业后从来不检查,直接就扔给我签字;若是让她自己检查一下,也不过是应付扫几眼。  为什么?因为她知道妈妈肯定会仔细地检查一遍,然后给她纠错,这样她糊弄完的作业交到老师手里时已近完美了。  但是从这学期开始,每次检查完作业,我发现错误也不告诉她了,不仅如此,我还佯装没看见就签上了字。  连续两周,兜兜的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