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于高考考生的知识层面以及高考熟语的备考,笔者反复研究了近十年的高考熟语题目,对高考熟语题的设题类型总结如下:
一、“表意脱节”型。是指句意言此而熟语义言彼,造成表意上前后不一致的一种题型。例如:
“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2005年北京卷)
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2004年广东卷)
点拨:做此类题一定要严审句子,明确话题,千万不能“只见熟语不见话题”。抓句中的“王”这个关键词可确定句意是:强调这棵杜鹃树是世上少有、独一无二的,因此表示“很少被人知道”义的“鲜为人知”与语意脱节。下句中的“磨洋工”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或工作懒散拖沓,句意是为解决问题而不断纠缠,显然,熟语义脱离句意。
二、“微殊”“迥异”型。是指用形体相近而意义却大相径庭的熟语设制的一种题型。例如:
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2005年广东卷)
“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2005年江西卷)
点拨:此题型旨在考查考生细分辨准运用熟语的能力。除平时注意用“联想法”、“对比法”积累形近熟语外,做题时还须细思熟语关键词,以防混淆。上句中的“难以释怀”是指(爱憎、悲喜等感情)在心中难以消除,与“难以忘怀”虽一字之差,但意思迥然不同。下句“不容置喙”亦应改成“不容置疑”才对。再如“一发不可收拾”(贬义)与“一发而不可收”(褒义),形“微殊”而意义和色彩“迥异”,须格外辨识。
三、“超越常义”型。是指命题者选用一个有多个义项的熟语,设题时不用它的常用义,却用它的本义或不常用义来命制的一种类型。例如: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2004年广东卷)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1995年全国卷)
点拨:考生应注意平时学习不要只满足于多义熟语的某个意义项,而要从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多角度去理解。上句命题人采用“形容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的不常见义,而考生因用“形容文章、戏剧等短小而有力”的常规义去判断而误,其实它是正确项。下句用的是“想入非非”的本义,也是正确项。
四、“片面取义”型。这种类型是指命题时有意不顾熟语表义的完整性,而只取其中某个词、某个部分来表意。例如:
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账。(2005年江西卷)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999年全国卷)
点拨:熟语具有完整性,理解运用时不能割裂。上句的“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起来”的意思,割裂它,只取“不禁”是错误的。下句也是只取“热”义而误。
五、“误用典故”型。此类型用来源于历史故事(如“退避三舍”、“秦晋之好”)或来源于古诗文(如“人面桃花”、“曾经沧海”)的熟语设题。例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2005年浙江卷)
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2005年辽宁卷)
点拨:典故往往有其特定含义,浓缩了许多内容,如不懂得它的来源以及特殊意义而望文生义,就容易误用。上句中的“高山仰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题中望文生义而错。下句中的“白头如新”语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指互相认识了很久,到了老年,还如同刚刚认识一样。指彼此交情很浅。用在句中,显然有悖句意。
六、“反用其义”型。是指所用的熟语表意时有意义上的指向性,可命题者常反向使用其意义的一种题型。例如: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2004年广东卷)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后,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1997年全国卷)
点拨:上句中的“慷慨解囊”是指毫不吝啬地拿钱帮助别人,意义的指向是“助人”,而非“为己”,所以用错了。下句中的“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题中反而说成“冷冷清清”。考生因不明意向而错。
七、“配错对象”型。即某熟语是陈述“这个”对象的,题中却暗换为“那个”对象的一种题型。例如:
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
是琳琅满目。(2005年湖北卷)
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2004年福建卷)
点拨:这种类型不难,主要是平时要注意熟语表示的对象是什么。上句中的“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下句中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形容表面华美,里面一团糟,不能用来形容文字。两者均属对象配错。
八、“背离场合”型。此类型往往是把用于此场合的熟语,硬放到另一个不适合的场合中去。例如: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2005年湖南卷)
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2005年辽宁卷)
点拨:除了要掌握熟语的使用场合外,还要揣摩句意,感受情境。上句中的“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的情况下,有说有笑,从容镇静,不能用在休闲场合;下句中的“不分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辨情由,多用于斥责、打骂场合,此处用在文学作品滥用方言上,不对。
九、“自相矛盾”型。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修饰、搭配、照应上的语意矛盾。例如: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2005年山东卷)
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2005年浙江卷)
点拨:上句中的“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用來修饰“创造力”,矛盾;下句中“屈指可数”形容数量很少,也形容拔尖儿的几个,和前文“蓬勃发展”矛盾。
十、“不分色彩”型。主要表现在褒贬色彩混淆,谦敬色彩混淆,语体色彩混淆。例如:
小王同志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2005年广东卷)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全国卷)
巴以局势日益紧张,鲍威尔紧急飞往中东斡旋,敦促双方执行中东路线图计划,布莱尔也不断为其敲边鼓。(2005年黄冈中学适应测试卷)
点拨:学习积累过程中注意区分,考试时就能得心应手。上句中的“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题因不分谦敬而误;中句的“处心积虑”是贬义词,用“殚精竭虑”才合适;下句中的“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一般用在口语中,不与庄重的词语共同使用,属语体色彩不合的错误。
十一、“音色迷惑”型。汉语是有声有色的语言,高考命题者也常借此设题。例如:
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2004年天津卷)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2005年北京卷)
点拨:有些词语的音调易使人产生错觉,如上句的“耿耿于怀”之“耿耿”读成(ɡěnɡɡěnɡ),易让人理解为“记仇、记恨”义,而此成语是形容有心事,放不下,切合语境;有些词语易使人产生色调上的错觉,如下句中的“惨淡经营”之“惨淡”,让人误以为是“贫困、不景气”的意思,其实此成语是“形容费尽心思谋划某事”,同样符合语境。因此,积累成语时一定要细心,万不可受此迷惑。
十二、“语义重复”型。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句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
的词语,而命题者却还运用包含这个意思的成语,从而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例如: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卷)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折磨。(2003年全国卷)
点拨:此题型,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意义重复的角度,设置误点,来扰乱考生视线。上句“使居室蓬荜生辉”中,“居室”和“蓬荜”意义重复累赘,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下句“感到自惭形秽”语意重复,因为“自惭形秽”包含“感到”的意思。
[作者单位:江西峡江中学]
一、“表意脱节”型。是指句意言此而熟语义言彼,造成表意上前后不一致的一种题型。例如:
“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2005年北京卷)
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2004年广东卷)
点拨:做此类题一定要严审句子,明确话题,千万不能“只见熟语不见话题”。抓句中的“王”这个关键词可确定句意是:强调这棵杜鹃树是世上少有、独一无二的,因此表示“很少被人知道”义的“鲜为人知”与语意脱节。下句中的“磨洋工”指工作时拖延时间或工作懒散拖沓,句意是为解决问题而不断纠缠,显然,熟语义脱离句意。
二、“微殊”“迥异”型。是指用形体相近而意义却大相径庭的熟语设制的一种题型。例如:
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2005年广东卷)
“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2005年江西卷)
点拨:此题型旨在考查考生细分辨准运用熟语的能力。除平时注意用“联想法”、“对比法”积累形近熟语外,做题时还须细思熟语关键词,以防混淆。上句中的“难以释怀”是指(爱憎、悲喜等感情)在心中难以消除,与“难以忘怀”虽一字之差,但意思迥然不同。下句“不容置喙”亦应改成“不容置疑”才对。再如“一发不可收拾”(贬义)与“一发而不可收”(褒义),形“微殊”而意义和色彩“迥异”,须格外辨识。
三、“超越常义”型。是指命题者选用一个有多个义项的熟语,设题时不用它的常用义,却用它的本义或不常用义来命制的一种类型。例如: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2004年广东卷)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1995年全国卷)
点拨:考生应注意平时学习不要只满足于多义熟语的某个意义项,而要从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多角度去理解。上句命题人采用“形容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的不常见义,而考生因用“形容文章、戏剧等短小而有力”的常规义去判断而误,其实它是正确项。下句用的是“想入非非”的本义,也是正确项。
四、“片面取义”型。这种类型是指命题时有意不顾熟语表义的完整性,而只取其中某个词、某个部分来表意。例如:
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账。(2005年江西卷)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999年全国卷)
点拨:熟语具有完整性,理解运用时不能割裂。上句的“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起来”的意思,割裂它,只取“不禁”是错误的。下句也是只取“热”义而误。
五、“误用典故”型。此类型用来源于历史故事(如“退避三舍”、“秦晋之好”)或来源于古诗文(如“人面桃花”、“曾经沧海”)的熟语设题。例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2005年浙江卷)
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2005年辽宁卷)
点拨:典故往往有其特定含义,浓缩了许多内容,如不懂得它的来源以及特殊意义而望文生义,就容易误用。上句中的“高山仰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题中望文生义而错。下句中的“白头如新”语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指互相认识了很久,到了老年,还如同刚刚认识一样。指彼此交情很浅。用在句中,显然有悖句意。
六、“反用其义”型。是指所用的熟语表意时有意义上的指向性,可命题者常反向使用其意义的一种题型。例如: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2004年广东卷)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后,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1997年全国卷)
点拨:上句中的“慷慨解囊”是指毫不吝啬地拿钱帮助别人,意义的指向是“助人”,而非“为己”,所以用错了。下句中的“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题中反而说成“冷冷清清”。考生因不明意向而错。
七、“配错对象”型。即某熟语是陈述“这个”对象的,题中却暗换为“那个”对象的一种题型。例如:
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
是琳琅满目。(2005年湖北卷)
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2004年福建卷)
点拨:这种类型不难,主要是平时要注意熟语表示的对象是什么。上句中的“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下句中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形容表面华美,里面一团糟,不能用来形容文字。两者均属对象配错。
八、“背离场合”型。此类型往往是把用于此场合的熟语,硬放到另一个不适合的场合中去。例如:
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2005年湖南卷)
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2005年辽宁卷)
点拨:除了要掌握熟语的使用场合外,还要揣摩句意,感受情境。上句中的“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的情况下,有说有笑,从容镇静,不能用在休闲场合;下句中的“不分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辨情由,多用于斥责、打骂场合,此处用在文学作品滥用方言上,不对。
九、“自相矛盾”型。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修饰、搭配、照应上的语意矛盾。例如:
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2005年山东卷)
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2005年浙江卷)
点拨:上句中的“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用來修饰“创造力”,矛盾;下句中“屈指可数”形容数量很少,也形容拔尖儿的几个,和前文“蓬勃发展”矛盾。
十、“不分色彩”型。主要表现在褒贬色彩混淆,谦敬色彩混淆,语体色彩混淆。例如:
小王同志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2005年广东卷)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全国卷)
巴以局势日益紧张,鲍威尔紧急飞往中东斡旋,敦促双方执行中东路线图计划,布莱尔也不断为其敲边鼓。(2005年黄冈中学适应测试卷)
点拨:学习积累过程中注意区分,考试时就能得心应手。上句中的“抛砖引玉”是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题因不分谦敬而误;中句的“处心积虑”是贬义词,用“殚精竭虑”才合适;下句中的“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一般用在口语中,不与庄重的词语共同使用,属语体色彩不合的错误。
十一、“音色迷惑”型。汉语是有声有色的语言,高考命题者也常借此设题。例如:
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2004年天津卷)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2005年北京卷)
点拨:有些词语的音调易使人产生错觉,如上句的“耿耿于怀”之“耿耿”读成(ɡěnɡɡěnɡ),易让人理解为“记仇、记恨”义,而此成语是形容有心事,放不下,切合语境;有些词语易使人产生色调上的错觉,如下句中的“惨淡经营”之“惨淡”,让人误以为是“贫困、不景气”的意思,其实此成语是“形容费尽心思谋划某事”,同样符合语境。因此,积累成语时一定要细心,万不可受此迷惑。
十二、“语义重复”型。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句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
的词语,而命题者却还运用包含这个意思的成语,从而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例如: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卷)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折磨。(2003年全国卷)
点拨:此题型,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意义重复的角度,设置误点,来扰乱考生视线。上句“使居室蓬荜生辉”中,“居室”和“蓬荜”意义重复累赘,因为“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省略。下句“感到自惭形秽”语意重复,因为“自惭形秽”包含“感到”的意思。
[作者单位:江西峡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