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教学弥漫诗意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w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前人倾吐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教师,作为教授者,应引领学生驰骋于古人的时代,谛听他们的心灵。但遗憾的是,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很多讲授者只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诗词中唯美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已经被功利化的讲授和背诵所替代,在各门功课的重压下,中学诗词的学习渐入荒原绝境。
  笔者曾在南通市某一中学初三某班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中的默写,有25%的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抱着無所谓的态度,仅有5%的学生是怀着对古诗词浓厚的兴趣来学习的。
  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学教师怎样才能不被考试所束缚,穿越时空,走进去,再走出来,利用日常课堂教学,和学生一起徜徉于古典诗词诗意的乐园中呢?
  笔者以范仲淹的《渔家傲》为例,诠释了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诗意渗透。原词如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無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無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诗意的酝酿
  
  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也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课前,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运用多种搜索工具,查阅诗人背景知识,使课堂学习建立在课前的宏观把握上。
  在上课前,我就给出了以下预习题:我所了解的范仲淹。
  铃声响起,上课。学生们有备而来,在预习成果交流这一环节中发言非常踊跃,他们普遍查阅了范仲淹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诸多资料:“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甚至还有细心的同学查阅到了范堤与江苏的关系:“范堤,是指范公堤,为北宋范仲淹所筑。在江苏苏北沿海,长江口北面,北起阜宁,南到启东吕四,全长大约300公里……拾青闲步兴从容,清景無涯忆范公……”
  这一阶段的成果交流,使我们走进了北宋,初步了解了范仲淹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风采,一股敬意在内心升腾,莽莽时空在短短的两三分钟内缩短,心与心的距离不再遥远。
  
  二、诗意的生成
  
  1.涵泳。品读诗词,犹如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诵读诗词,是借今人之口言古人之情。教师范读,是教师文学素养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借助声音、表情、动作吸引学生,把自身对诗词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引领学生进入诗意的情境。
  本节课范读时用了琵琶曲《十面埋伏》作为背景音乐,急缓顿挫的曲乐和教师的深情演绎相映生辉,一股凄怆之气、豪壮之气、沉雄之气、阔大之气席卷全场……
  音乐乍停,短暂的沉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范读进行点评。生评师,这是一项有挑战的课堂互动。
  生:老师,您的范读节奏感很好,我自己读时老找不到感觉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现在有感觉了。
  师:很好,那么你来给大家示范一下。(生朗诵。)
  生:老师,您的朗读的确很动听,但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
  师:特别希望听取。
  生:老师,您的声音有些柔弱,温婉有余,力度有些不够,和词的意境相比,气场弱了些。
  师:你说得太好了,老师自己也意识到了,正在努力中。
  这一段随性点评中,学生从节奏、情感、字音、意境等角度对教师的范读“评头论足”,老师再适时归纳总结朗诵的要素,而后学生进入自由诵读阶段。声情并茂的诵读,挥洒得体的神情动作,诗之意悄然而生。
  
  2.创造。在古诗词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很多讲授者往往对诗词赏析类的题目进行所谓的归类,表面上是走了一种捷径,实际使学生的赏析能力变得肤浅,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在本堂课中,讲授者先要求学生将词中特有的意象圈画出来:“塞下、秋、雁、边声、干嶂、孤城”,这是北宋时期军情紧急的边塞特有的秋景。圈画之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连缀意象、描述画面。这些画面,极写边地之荒凉。古诗词语言分析的同时也是一个诗意化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求学生注意辞采,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的优美凝练,达到诗意的生成。
  有学生这样写道:“瑟瑟秋风中隐约传来凄厉紧急的号角,战争一触即发。南飞的大雁凌乱了行伍却毫無倦意。血红的斜阳中,层峦叠嶂,唯有孤城一座,城门紧闭……”又有学生这样写道:“满地的白霜啊,那是我思乡的白发;浊酒一杯啊,那是我想家的泪花。拔出我的青铜剑,却斩不断催人泪的悠悠羌管。试问匆匆南归的大雁,你归,我能归否?”
  以上学生的描写看似只是一个小作文训练,其深层次却是一种亲历其境的体会,以诗意的感悟促成诗意的生成,以此身进彼境,才有以此心悟彼情的蓄积。学生们在这种言语学习和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精神活动,语言和相应的精神内涵在他们的心灵中同构共生了。这些描写是孩子们对诗句所含形象和情境的内悟,让诗词真正地内化到他们的心灵中去了!
  
  三、诗意的挖掘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商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情感,是一首诗词的生命,学生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词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词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词所构筑的诗意殿堂。在古典诗词中,思念家乡、怀旧惜别、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往往是無数文人墨客内心的纠结。
  在《渔家傲》创作的背后,是“北宋王朝的腐败無能,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对内部人民的镇压,而对辽和西夏则采取守势。范仲淹提出一些正确的建议都未被采纳,终于导致了战争的失利……”
  当屏幕打出以上文字时,学生的表情变得凝重了。此刻,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资料、结合文中字词,深入分析词中透露的某一种情感。结合诗词中个别字词进行分析,对文本的把握提出高层次要求,这对学生组织语言、诗化语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杆。
  有学生这样分析:“浊酒一杯家万里,我从浊中看到了边塞的风沙使家乡的美酒不再清醇,看到了词人老泪纵横、滴人酒杯的辛酸一刻。浊,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词人功业未建、思念家乡的悲情。”又有学生这样分析:“燕然未勒归無计,燕然山上没有刻下我的赫赫功名,归家無望。我在其强烈的思乡背后看到了他更强烈的爱国之心。”
  一段话是哲理和智慧的闪光,是理性和情感的升华,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学生通过语言的提炼,已融入了此境此景此情,挖掘到了词人内心的深情。
  
  四、诗意的延展
  
  吹尽黄沙始到金,古典诗词的讲授要有一个既意韵未尽又深刻见底的拓展过程。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烁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教师此时展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有关文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再引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诗词之间的迁移,要尽量进行类比迁移,纵横捭阖,学生就能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而豁然顿晤:
  悲,却不为自己的得失而悲忧,缘于对国家而对人民的大爱。無论是早生华发的苏轼,还是洒下英雄泪的辛弃疾,都是“爱”奠定了一代又一代文人灵魂的高度,都是“爱”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此刻的课堂,無声胜有声!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课堂是弥漫诗意、品味诗韵的馥郁玫瑰园。诗意的酝酿、生成、挖掘、延展,短短45分钟的课堂,就是一次和诗词作者的精神会晤,是对那个时代的虔诚拜谒。
  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奠定良好的古诗词文化底蕴,才能厚积薄发,带领学生参透诗词的意韵,提升“教”与“学”的品味,让诗意的芳香弥漫中学古诗词的课堂。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类别的语文公开课如雨后春笋。细观这些课,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偏颇,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假“繁荣”的热闹现象:随便说,让人莫衷一是;课件傻,让人眼花缭乱;随意夸,让人无可奈何。语文课堂应该倡导“真”“简”“实”,这才是语文教学追寻的根本。    随便说,失真——“误入藕花深处”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满堂灌”“满堂问”,而今有的教师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弊端而矫枉过正
期刊
儿童天生是语文的,他们能像诗人一样地思考和呼吸,像戏剧家一样地即兴创作和表演,像作家一样地生活、感受和思考。他们的心灵是“最具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语),与生俱来地带来了人类最珍贵的文学资源。  但是,随着教育的介入和逐步深化,孩子们知识日增,年龄渐长,儿童的天性却被逐渐剥夺殆尽。一个个“小大人”式的孩子脸上,写满了成人化的冷漠与成熟。心灵早熟的孩子们自然与文学渐行渐远。那些所谓的富有“文学天赋
期刊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校经过多方讨论,于2009年将“儿童诗”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实施。在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项课程不仅让学生增长了文化知识、深化了生活经验、启迪了心智成长,而且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形成。    一、“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提出    我们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是江苏省行知实验学校之一,为了深化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习作要与实际相结合,鼓励个性表达。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
期刊
苏州的语文教学,根植于传统沃土,也致力于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了细腻、温润、典雅、灵动的风格,与这座文化名城血肉相连、一脉相承。这里,有一个由苏州市教科院指导、数十所学校的几十名初中语文青年骨干组成的课改小组,多年来潜心钻研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其专题网站“沉浸式语文教学网”目前已拥有700多篇专稿,点击量达到了70万。    一、“沉浸式”语文教学
期刊
前段时间,笔者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顾维平的示范课《小鹰学飞》。课后,听课老师议论纷纷,意思是说,顾老师在教学本课时,没有像当今绝大部分阅读教学课那样,教师通过读、演等声、光、电三位一体的手段,竭尽全力地让学生去感悟,去拓展,而是把整整四十分钟的时间全部拿来教学生写字,一堂课只教了四个上下结构的生字,语文课都这样上的话,能完成教学任务吗?顾老师的课是不是有悖新课程理念?面对种种非议,我总感到这节课学生
期刊
“诗以言志”,伟大的诗人总是把心中的爱与愁交付于诗的歌吟,优秀的诗歌从来都是人类情感的结晶,所以品味诗中真情,是鉴赏诗歌的主要任务。高中生鉴赏诗歌,自然是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然而学生诗歌鉴赏的得分率一向偏低,作为老师,也倍感委屈,课上讲了许多诗歌鉴赏的知识,分析了一首又一首诗歌,老师的讲解学生似乎都听懂了,但当他们独自面对一首新的诗词时,又如读天书,不知所云,那些诗句就像无法破
期刊
江苏的高考作文时不时地总要闹出点动静来,几年前的《赤兔之死》让作者蒋听捷名满天下,去年用文言写就的《绿色生活》让作者王云飞以及王云飞所在的江苏省如皋中学风光无限。今年宜兴中学王希的一篇以一餐馆名“风沙渡”为引子的高考满分作文(以下简称为“风沙渡”)不仅红了作者,也红了学校,更出人意料地红了那家“风沙渡”餐馆。在对江苏2011高考作文题和高考作文一片平庸的谴责声中,“风沙渡”的出现无疑是划破黑夜的一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新闻媒体对教育问题的报道总让人瞠目结舌,人们一提起教育,总觉得缺些什么。“应试”“体罚”“功利”“冷漠”等诸多教育现状让许多有良知的为人师者感觉迷茫、失落。前不久读到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时,顿觉豁然开朗。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古代学校里,先贤们(孔子、亚里斯多德等)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里,我们教授传授的仅是学科、知识。  当“教育理想”沉沦到与“现实需要”持
期刊
“风沙渡”是今年江苏省宜兴高中学生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一时专家热捧,好评如潮,媒体报道,连篇累牍。  考场作文的评价须客观公正地分析学生作文之优劣与得失,并能积极导向于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其终极目的是引导学生热爱母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健全并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  一名高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符合命题要求的考场作文,这是珠为不易的。“风沙渡”一文无论立意谋篇、语言表达均相当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