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还原—探究”法破译诗人的心灵密码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_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以言志”,伟大的诗人总是把心中的爱与愁交付于诗的歌吟,优秀的诗歌从来都是人类情感的结晶,所以品味诗中真情,是鉴赏诗歌的主要任务。高中生鉴赏诗歌,自然是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然而学生诗歌鉴赏的得分率一向偏低,作为老师,也倍感委屈,课上讲了许多诗歌鉴赏的知识,分析了一首又一首诗歌,老师的讲解学生似乎都听懂了,但当他们独自面对一首新的诗词时,又如读天书,不知所云,那些诗句就像无法破译的密码一样,困扰着他们。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如何破译诗人的心灵密码?能不能给学生指引几条有效解读诗歌、快速把握诗人情感的途径?
  笔者在进行“高中语文‘还原一探究’对话阅读法”的课题研究中发现,“还原—探究”对话阅读法是破解诗人心灵密码的一个法宝!所谓“还原一探究”对话阅读,就是运用孙绍振先生的“孙氏还原法”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自主展开阅读,学会从文本中找到看似矛盾之处,提出问题,产生探究兴趣,积极解决疑惑,从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在诗歌鉴赏时,假若学生能够从诗句中自行找到看似矛盾之处,就找到了一条解读诗人思想感情的捷径。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诗词中看似矛盾的地方一般体现在一些“无理而妙”之处,隐藏在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里,寄托在诗人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上。所以从这三方面切入,细细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就可以快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现结合高一古典诗词的教学实践,介绍如下:
  
  一、破译诗人心灵密码从“无理而妙”之处入手
  
  艺术是心灵在形式的审美规范挟持下进行的创造,是不能单单用理性去比照的。诗人的视觉超越了理性和感觉的原初状态,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诗句中有一些违背事理逻辑的地方,看似无理,似乎矛盾,却最有味道,这就是古典诗评家吴乔所说的“无理而妙”。
  如李清照《醉花阴》的背景是秋天,重阳时节该是秋高气爽,为何说“薄雾浓云愁永昼”?原来是词人因与丈夫久别又兼归期遥遥而心生烦躁与忧愁,这种忧愁如薄雾浓云一般笼罩心头挥之不去,所以感觉从早到晚天空都是阴沉沉的。当我们读到末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不禁要问:人再怎么瘦也不至于比花更瘦吧?真是无理!其实这里不仅是说人的外形瘦,更是指精神,“为伊消得人憔悴”,因为思念丈夫而形销骨立,消愁无计,顿生人不如菊之感,可见其心里有多苦,思夫有多切!这句诗看似无理,却韵味悠长,多么奇妙!
  这些违背事理逻辑的“无理之处”,正是因为其不符事理,才是情感最强烈的地方,给读者的惊异感越强,所以读诗时不妨找找诗中有没有“无理”之处,若有,不妨多问问“为什么”,然后去积极探究,自然就能领悟出这些违背事理逻辑之处所蕴含的那种强烈情感。
  
  二、破译诗人心灵密码从诗词中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入手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外在表现,诗词中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作者的刻意安排,读诗时要特别注意:
  
  1.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诗词中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词句往往带上诗人浓厚的主观色彩。比如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玉簪螺髻,献愁供恨”一句,就运用了拟人和移情及物的手法,借远山之“献愁供恨”,尽抒词人自己内心的担负:愁中原收复无日,愁半壁江山难保,恨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恨百姓饱受战争之苦,恨自己报国无门……又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运用比喻写出自己对官场的厌恶,表达自己身在官场心系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周瑜卓异不凡的智慧与聪明,谈笑自若的胆略与气度,表达对这位“风流人物”的仰慕之情。
  
  2.重复用字之处。诗歌因其凝练而令人回味无穷,古人创作诗词一般忌讳重复用字,而有些诗词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诗人这样写肯定有自己的用意。
  在诗词里,诗人们一般运用叠词来加重语气,突出内容,强调情感,读起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富有音韵美。最典型的莫过于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开篇就连用14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回环往复之中将读者带入一个哀婉、凄凉、愁苦的境界中,表达其晚年孀居的孤苦;还有像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叠词强调自己面对滚滚长江、又被落叶重重包围时产生的那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像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叠词强调离愁之绵长、浓重与无边无际……
  有的诗词不是用叠词,而是某个字重复出现,要探寻其不同含义。例如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连用两个“秋”字:前一个“秋”是仰视,写出秋之高远萧瑟,这种江天无垠的壮景激起词人满腔的爱国热情;后一个“秋”是平视,写出长江两岸的壮阔,而“水随天去”的浩荡之势则令人热血沸腾,面对天高水长、浩渺寥廓的无边秋色,词人不禁潸然泪下,慷慨悲歌起来。又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总共才28个字,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就重复了两个“期”字,前者指日期,是表面意思;后者是期待、思念,是深层感情。
  
  3.列景式的语句。有的诗词一句诗中只提供几个并列的意象,连介词和谓语动词都没有,从语法上来讲,构不成一个句子,却极具画面感。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到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到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从辛弃疾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到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无不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些句子全是意象的浮动,却并不妨碍读者把它想象成一幅图画,反而有利于诗人和读者的自由想象的双向互动。在诗词鉴赏中看到这种列景式的语句,要大胆展开想象,透过“诗中之画”感受意境,透过画面挖掘出诗人的情感。
  诗词中这些运用修辞之处、重复用字之处、列景式语句,常常被我们略过,而诗人的情感往往就在其中,不妨加以还原,予以探究。
  
  三、破译诗人心灵密码从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入手
  
  诗歌和诗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诗人往往借典故人物或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读诗时要将诗中人物形象与诗人挂起钩来,找到两人相似或不同之处,通过分析比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什‘么要缅怀周瑜?可以从两人建功的年龄、职务、际遇、外貌和婚姻等方面去比较,得出结论:苏轼赞扬周瑜英俊儒雅、婚姻幸福、年纪轻轻(34岁)就建下丰功伟业,实际上是慨叹自己屡遭不幸、年近半百(47岁)却功业未成,也希望自己能像周瑜一样遇到明主,以此表达自己不遇明主、怀才不遇的失望与不满。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展现了一位须发皆白、忠心依旧、雄心不已的老将形象,为什么要写廉颇呢?原来辛弃疾在这里以廉颇“虽老思用”来自况,希望自己虽老也能被重用,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门的悲痛与愤慨。
  诗人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时就是诗人自身遭遇的写照。像白居易与琵琶女,人生经历差不多:琵琶女曾经艳盖群芳、艺压京城、门庭若市、纵情欢乐,现在却年老色衰、委身贾人、独守空船;诗人曾经也是诗酒相伴、丝竹盈耳、高朋满座、其乐融融,现在是谪居卧病、有酒无乐、别情凄凄。两人同样来自京城,都有出色的才能,现在都一样的落魄失意,故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慨,所以《琵琶行》表面上同情歌女遭遇,实际上是感伤身世时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那些流传千古的动人的歌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当我们浸润在先人们留给我们的这些文化瑰宝中时,要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从诗句本身找到隐含诗人情感的“蛛丝马迹”,去破译诗人的心灵密码!“还原—探究”对话阅读法强调自主阅读,强调阅读从文本中来,强调阅读要进入文本内部,我们不要错过那些看似“无理”的地方,不要忽略那些特殊的语言形式,不要模糊诗中的人物形象,而要通过这三条捷径,还原出原生的、未经艺术加工的状况,和文本中的艺术形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到差异,从而揭示矛盾。唯有这样,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诗人们的苦痛悲欢,感受他们高尚的人格操守!
  
  作者简介:福建省连江县华侨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一年级新生入学了,他们背着书包欢欢喜喜地进入小学大门。打开书本,画面丰富,内容精彩,满怀好奇想读读看看,可他们却不认识其中那么多的生字。面对这些阅读障碍,我们的教师、家长曾经伤透脑筋,不知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这—难题。如今事实证明办法是有的,那就是改革识字教学,促进学生快速发展。而开设“生活化识字活动课”,以课内教材为主,课外开放识字为辅,便是—个有效的办法。  春节期间,我们布
期刊
读诗是一种高雅艺术,我国从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好的诗词都是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意境优美,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启迪思维。《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诗词是一个无形的、看不见的、高尚的活动,而对一个读诗不多的初中生来说,欣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着眼未来,明确指出低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认为,强化学生“说”的意识,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应作为低年级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来实施。担任科学课和低年级语文课的我对低年级口语交际进行了探索,把口语交际与科学探索有机整合。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寻能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良策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形成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便是“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指导学生大力开展“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引教材资源,在文本重建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类别的语文公开课如雨后春笋。细观这些课,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偏颇,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假“繁荣”的热闹现象:随便说,让人莫衷一是;课件傻,让人眼花缭乱;随意夸,让人无可奈何。语文课堂应该倡导“真”“简”“实”,这才是语文教学追寻的根本。    随便说,失真——“误入藕花深处”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满堂灌”“满堂问”,而今有的教师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弊端而矫枉过正
期刊
儿童天生是语文的,他们能像诗人一样地思考和呼吸,像戏剧家一样地即兴创作和表演,像作家一样地生活、感受和思考。他们的心灵是“最具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语),与生俱来地带来了人类最珍贵的文学资源。  但是,随着教育的介入和逐步深化,孩子们知识日增,年龄渐长,儿童的天性却被逐渐剥夺殆尽。一个个“小大人”式的孩子脸上,写满了成人化的冷漠与成熟。心灵早熟的孩子们自然与文学渐行渐远。那些所谓的富有“文学天赋
期刊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校经过多方讨论,于2009年将“儿童诗”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实施。在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项课程不仅让学生增长了文化知识、深化了生活经验、启迪了心智成长,而且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形成。    一、“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提出    我们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是江苏省行知实验学校之一,为了深化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的习作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习作要与实际相结合,鼓励个性表达。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
期刊
苏州的语文教学,根植于传统沃土,也致力于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了细腻、温润、典雅、灵动的风格,与这座文化名城血肉相连、一脉相承。这里,有一个由苏州市教科院指导、数十所学校的几十名初中语文青年骨干组成的课改小组,多年来潜心钻研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初中语文“沉浸式”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其专题网站“沉浸式语文教学网”目前已拥有700多篇专稿,点击量达到了70万。    一、“沉浸式”语文教学
期刊
前段时间,笔者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顾维平的示范课《小鹰学飞》。课后,听课老师议论纷纷,意思是说,顾老师在教学本课时,没有像当今绝大部分阅读教学课那样,教师通过读、演等声、光、电三位一体的手段,竭尽全力地让学生去感悟,去拓展,而是把整整四十分钟的时间全部拿来教学生写字,一堂课只教了四个上下结构的生字,语文课都这样上的话,能完成教学任务吗?顾老师的课是不是有悖新课程理念?面对种种非议,我总感到这节课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