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语文,需要儿童文学化改造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天生是语文的,他们能像诗人一样地思考和呼吸,像戏剧家一样地即兴创作和表演,像作家一样地生活、感受和思考。他们的心灵是“最具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语),与生俱来地带来了人类最珍贵的文学资源。
  但是,随着教育的介入和逐步深化,孩子们知识日增,年龄渐长,儿童的天性却被逐渐剥夺殆尽。一个个“小大人”式的孩子脸上,写满了成人化的冷漠与成熟。心灵早熟的孩子们自然与文学渐行渐远。那些所谓的富有“文学天赋”的孩子,其实只是少数硕果仅存的心灵免遭扫荡的孩子。所以,童年语文教育亟需儿童文学的滋润,以恢复儿童的文学天性:潇洒的行止,率性的歌吟,奇妙的联想,浪漫的创造,情感的自由流泻和奔放,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小学语文教育的真谛也应是回归生命,回归生活,全面导入儿童文学的资源和方法,去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改造。
  
  1.开发教师服务化指导的系统工程。儿童文学的读者群是巨人国里的小人们,他们是对世界怀有最单纯的信任和最天真的新鲜感的一群入,因而他们对成人世界缺乏防范心理,他们对成人传递给他们的东西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过滤体系,他们应该拥有受到保护获得尊重的童年权利。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来帮助儿童选择图书,让有益有趣的儿童文学书籍进入儿童的视野,浸润他们的心灵,成为童年语文学习的主流。“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培养引导为健全的社会人。”(上笠一郎语)小学语文教育要想健康发展,必须走儿童文学化这条路。小学生对一本书的评价往往比较感性,他们喜欢色彩鲜明、活泼的形象。虽然大部分小学生已经能够进入纯文字阅读的状态,但是他们多半还不能舍弃对图画的偏爱,因此,绘本成了小学生学习的最爱,因为绘本精炼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素材,教师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孩子仔细地观赏画面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也可对有语言训练价值的地方让孩子发挥想象,大胆猜测,进行创编,在这些一笔带过的淡墨之处做出大文章。
  
  2.启动教师行动化引导的无声工程。儿童文学中有丰全饱满的儿童形象、丰富复杂的儿童心理,有真切平实的儿童学习、真实鲜明的儿童反应。优秀的儿童文学蓄积了极为丰富的儿童信息,成为一座儿童研究的海量资源宝库。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理所当然应成为语文教师的常备知识库。一个热爱儿童、懂得儿童、能读会写的教师才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要想把某一本书推荐给学生,教师要首先读过,并有所感悟。这样既可以避免小学生的盲目阅读,又可以教师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学生。教师还要努力创设阅读条件,营造阅读氛围,教会学生使用图书馆,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
  教师要主动阅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了解儿童文学史,给孩子讲述故事,写读书笔记,大声读名著,甚至学写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种新的小学语文教师成长的方式。阅读安徒生、贝洛尔、金子美玲等人的作品,可以为教师找到一个进入儿童最深层心灵层面中去的捷径。孩子的游戏精神、儿童世界的同一性、母语学习的缪斯性……这些很抽象的理论在儿童文学中都得到了最形象化的表现——儿童文学是把孩子具体真实、可感受的心理特征与现实表现展示出来。因此,启动教师阅读儿童文学的无声工程,更容易获得具体的儿童心理发展轨迹,发现儿童语文学习的心理规律,也帮助语文教师对儿童、对儿童母语学习形成完整的了解,有利于我们能更好地“逼近”儿童,“看到”儿童语文学习的真相。
  
  3.回到原点去优选儿童文学化教材。语文教师也是从童年成长而来,都曾拥有过属于自己的童年。尽管代沟的存在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不同历史时期的童年总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历时性的语文学习也总有它的相通性。语文教师应该回到原点去优选儿童文学化教材。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不应该是教材里“短”“小”“轻”“薄”的儿童文学,更不应该是模仿儿童文学的似是而非的“教材体”儿童文学,而是真正优秀的、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不仅具有语言本能,他们还具有缪斯本能,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语文教育就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文化。朱自强教授就曾举过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蒲公英的种子》是收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一首诗,全诗如下:“我是蒲公英的种子/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一年级的孩子在读这首诗时,会将自己与诗中的“我”同化,可是孩子们能理解“我”的情感和价值观吗?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还是眷眷堂前、依依膝下的年龄,“离开了亲爱的妈妈”,怎么竟然还“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呢?可见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感生活,与一年级儿童的情感愿望是完全相背离的。之所以这样,最根本的原因是小学语文教育远离了童年,对儿童的心性、儿童的文化缺乏正确的理解。优秀的儿童文学不仅具有丰富、珍贵的语文教育价值,而且蕴含着成人与儿童和谐、亲密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全面导入儿童文学的资源和方法,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和小学生共同拥有童年与童年的母语学习。
  
  4.开展现代版的儿童化改造。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下的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我们实现儿童文学化改造,—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历史文本进行有效地解读。历史文本的成功解读,必定是找到了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张力所在。我们的学生总是立足于当下来回望历史、回读故事的。当下,永远是儿童解读的最坚实踏板。儿童是“时尚”的,习惯于用当下的眼光来看历史故事,创生出现代版的“历史故事”。在解读历史类文本的时候,我们不妨偶尔干一下“时髦”,当一回“编剧”,创造出一个“现代版”的历史电视连续剧。现代版的故事能够有效地填补历史的沟壑,缩短历史与儿童的心理距离。如《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用现在常见的“招聘”“考试”的方式来解读,这会很合儿童的胃口。《三顾茅庐》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诸葛亮好像特别爱“折腾”人,你要去见他,他好像有间谍卫星,你的马队还没出发,他就知道了。我们可以把诸葛亮的“两避三见”当成是为刘备出的无声的面试题。诸葛亮有意延迟会见的时机,是对刘备悄悄进行的一场心理测试。他一定要检测刘备求贤的真诚性,还要探测刘备胸怀的宽广度。诸葛亮知道,乱世鱼龙混杂,不少人善于伪装。因此,前两次诸葛亮决意避而不见。刘备也是个聪明人,心里明镜似的,他知道孔明是在对他进行“三连考”。因此他继续认真地参加“考试”,可谓一丝不苟。在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的时候,刘备就下马步行了,害怕诸葛亮的“千里眼”啊!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亲自上前轻轻敲门。终于通过了诸葛亮的第三轮考试——在诚心求贤方面,诸葛亮给刘备打了满分。
  其实,开展现代版的儿童化解读,本身就是一种儿童化的解读,就是对教材的儿童文学化改造。   
  5.走《开皮豆快乐秘笈》路线。《开皮豆快乐秘笈》是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的坚冰正在消融期出现的作品。它的出现是必然的。校园故事+写作技巧+游戏元素+活泼插图,为这本书增加了很多销售“砝码”。儿童文学作家来传授作文技巧,似乎比教师更有说服力,作者恰如其分地“交代”了自己的创作动因,给那些在作文课堂上抓耳挠腮的孩子莫大的信心——哦,原来写作并不难嘛。对于孩子们而言,喜欢《开皮豆快乐秘笈》这套书的原因或许很简单:好看,好玩,好用,并且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创作及教育理念,即阅读和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个享受快乐、“解码”快乐的过程,作者、编者都应努力把快乐的信息以多元化的巧妙途径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孩子们。这种全新的思路和形式给语文教师诸多启示——如何拓宽儿童文学与作文教学的快乐辐射面,真正将读、玩、学结合起来?单纯强调好看的儿童故事可能激发不起孩子小试牛刀的欲望,而单纯讲解作文方略的指导文字很难培养孩子的文学情感和审美情趣,这样孩子也就得不到全方位、多元化的快乐体验。
  
  6.以儿童文学的方式与大地对话。儿童文学和大地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将大地儿童化、人格化。加之,世界存在着普遍的相似性,所以,我们完全有可能从自然中发现“儿童文学”的影子,用儿童文学的方式来阅读大地,阅读大地上的事物。大自然是人类的导师,它最善于实施“启发式”教学—默默地用生命的体态语言,自然地给予我们多方面的人格化启示。它从不告诉,但永远启迪。于是,要破译大地的人文密码,需要语文教师能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通过分享更深层次的思想与感情,用我们对大地的深爱与尊敬之情与儿童真实地交流,才能以此激励他们去爱大地,去尊敬大地。比如,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紧靠教学楼的一棵雪松树。这棵雪松离墙近两米,如果紧贴着墙壁,躲在大楼的阴影里,它是长不大的,更不可能有现在这样魁梧的身材。聪明的雪松树选择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向男一侧发展。如何让儿童更容易看出雪松树的生存智慧呢?我采用了从雪松上读“小说”的方法。先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学校的雪松树为何舍东求西?学生们观察之后发现雪松树这样做是为了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多的生长资源。这些雪松特别聪明,有生存的智慧。然后我让他们联系读过的儿童小说,想一想聪明的雪松树特别像哪一部儿童小说中的主人公。于是,学生们就读出了《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把雪松的智慧和儿童小说等儿童文学中的“聪明人”牵起手来,雪松不再是“果立不动”的树木了,它有了人的生命,人的智慧。
  儿童的标准是小学语文学习的真正标准。提倡童年语文教育的文学化,并非旨在将学生培养成诗人和作家,而是力求以文学化的教育方式让语文教育更加贴近儿童生活,走进儿童心灵,促进儿童的发展。倡导童年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大力开展儿童化阅读,通过儿童化的方式展开童年语文的学习。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六七篇作文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这些小练笔以课文为凭借,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一、观察插图,描一描    在教
期刊
吟诗、作画、写文章,是我教《天净沙·秋思》一文的三步曲。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二十八个字,但脍炙人口,被称为“秋思之祖”。这首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是情景妙合的杰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评价塞首小令是极为精确的。我安排两节课来学习这首诗。第一节课是训练学生朗读、背诵,并指导学生作画,让学生“绘”出诗中之画。第二节课是赏画、写文章。让学生写出画里画外之意。用这种方法教读此诗
期刊
每每说到“生成”,总有一则故事浮上心头——  有一位企业家朋友要在客厅钉一幅画,请一位邻居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邻居说:“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朋友听从了他的意见,让他去找所需的木块。邻居是个热心人,很快将木块找来了。正要钉的时候,他又说:“木块有点大,锯掉点就好了。”于是他又回去找锯子。锯子找来了,没锯几下,他便停了下来:“哎,这锯子太钝了,得锉一锉。”他将锯子扔在一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学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此学科的教师在其课堂上的用语,更应做到“正确、熟练、有效”据笔者观察,许多语文课的教学用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笔者对语文课堂的“导入语”“提问语”和“评价语”以及其他用语存在的问题作一揭示,并根据笔者的思考研究提出改进策略。    一、导入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首
期刊
前不久,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名吸引住了。教室,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第56号教室是怎样的一个教室?这个教室里又会创造出怎样的教育奇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阅读起来。  在字里行间流连徘徊,细细品味雷夫老师的那份智慧与爱心,咀嚼雷夫老师那份对教育的激情和投入,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那间“又小又破的、屋顶漏水”的第56号教室,经过雷夫老
期刊
[案例背景]    一年级新生入学了,他们背着书包欢欢喜喜地进入小学大门。打开书本,画面丰富,内容精彩,满怀好奇想读读看看,可他们却不认识其中那么多的生字。面对这些阅读障碍,我们的教师、家长曾经伤透脑筋,不知如何在短时间内解决这—难题。如今事实证明办法是有的,那就是改革识字教学,促进学生快速发展。而开设“生活化识字活动课”,以课内教材为主,课外开放识字为辅,便是—个有效的办法。  春节期间,我们布
期刊
读诗是一种高雅艺术,我国从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好的诗词都是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意境优美,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启迪思维。《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诗词是一个无形的、看不见的、高尚的活动,而对一个读诗不多的初中生来说,欣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着眼未来,明确指出低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认为,强化学生“说”的意识,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应作为低年级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来实施。担任科学课和低年级语文课的我对低年级口语交际进行了探索,把口语交际与科学探索有机整合。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寻能提高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良策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形成这一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便是“综合性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指导学生大力开展“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引教材资源,在文本重建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类别的语文公开课如雨后春笋。细观这些课,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偏颇,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假“繁荣”的热闹现象:随便说,让人莫衷一是;课件傻,让人眼花缭乱;随意夸,让人无可奈何。语文课堂应该倡导“真”“简”“实”,这才是语文教学追寻的根本。    随便说,失真——“误入藕花深处”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满堂灌”“满堂问”,而今有的教师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弊端而矫枉过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