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千城一面”的城市空间中,为了突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个性与独特魅力,从地域视角来探寻建筑的形态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如何体现个性的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历史文脉,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设计如何应用以及用何种手法表达,是值得当今设计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设计、课程研究
1、地域主义设计理论
地域主义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时,对现代主义建筑重新思考和定位,加入地方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它认为,应当吸收自然环境的特征和民族民俗的传统并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以体现独特的地方风格。
地域性建筑是某个特定地区的建筑形式、空间美学、当地的材料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它是能反映某特定地区文化特色的建筑。地域性建筑是一种创作主张,是人、建筑和生态的结合,讲究“此时、此地、此情”,是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方向。
“地域性建筑的特点就是时间、活动、程序、技术、文化在某一地区空间形态上的反应。”
2、地域主义的诞生
随着工业文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逐渐成为世界建筑的语言。但到1960年以来,人们渐渐开始产生反思和质疑,因为现代主义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千城一面的感觉。
同时,地域主义开始逐渐得到了各地区建筑界的认同,因其一直都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情感对抗着“国际式”建筑。
其中的代表建筑师——赖特,他的作品吸收了美国的殖民地居住方式和传统的土著文化特点,他设计的代表作品是那座独具地方特色的流水别墅。
3、地域主义的延续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芒福德最早提出了地域主义的理论,当时理查森的作品还不为人所知,但是他把周围美国东部建筑的设计解释为地域主义。理查森的设计注重立面,坚持通过地域主义的设计方式来实现建筑的社会性,芒福德称赞其為拒绝学院派的先驱。这也是关于现代最早的关于地域主义的建筑理论。”
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战前的现代建筑单一、纯净的风格特点在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多元化的趋势下受到严重的冲击。
比如以丹麦的菲斯克尔、芬兰的阿尔托(图2)、和瑞典的厄斯金为代表的北欧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时,特别考虑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方式。他们的很多作品,都已触及到地域性建筑思想的本质。
4、场所精神
场所理论研究开始于现象学与自然地理学。场所精神和地域文化之间有很多必然的关联,他们同时具有几个特点:针对某个地点、具有独特性、具有不可复制性,世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场所或地域。
谈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我们将不可不涉及到具体的场所,其含义不仅在物质形态和空间组成的属性上,这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突出该地区的地方特点和城市文脉,并用显式或隐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场所精神是逐渐发展和积累起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过去。一个场地如果能让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通常它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或文化特征,从而容易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因此,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应该尊重场所精神,扎根与场地之中,以传承历史文脉。
5、文脉延续理论
“‘文脉’一词最早是来自于语言学,1971年舒玛什将文脉延续解读为城市不断建设、更新中所保留下来的历史痕迹,为了使城市的历史得以延续,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痕迹作为城市一部分,融入到新的城市有机体的整体当中去。”
地域文脉的延续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而不是对地域文化的简单再现。城市文脉能够为新时代的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但并不是所有文化形式,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以延续下去,这里面只有先进的、能够经受住考验的文化才是充满活力的,并能一代代传承下来。
文脉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的发展不可以离开的特定的地理环境,如果建筑设计背离“文脉延续理论”,就变成只是一个空壳,没有灵魂,所以,本文的研究必定离不开文脉理论。
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创作可以从多个方面获得灵感,比如地域文脉中传统的语言和历史的片段,从而使地域文脉能够在历史的发展中延续下去。
6、当代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中华主流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精神的发扬过程,就是不断吸纳和升华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的过程。地域文化(图3)是中华主流传统文化的多样绽放,也是其大系统下面的子系统,更加是中华民族精神可以不断培育和塑造的不竭源泉。
地域文化与中华主流文化具有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作用,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薪火相传、永续常新的内驱力所在。中华主流文化对地域文化具有规范、导向和凝聚的作用,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则给中华主流文化不断提供丰富的养料和能量。“中华民族精神正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及以之为基础的中华传统主流优秀文化的人文结晶。”
中国的土地辽阔,各个地区之间在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很可能存在不平衡性。因此,我们需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地域文化的特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积极推动地域文化向着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发展,并且不断地融入到中华主流文化当中,以帮助我们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激励与调节作用。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设计、课程研究
1、地域主义设计理论
地域主义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创作时,对现代主义建筑重新思考和定位,加入地方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研究。它认为,应当吸收自然环境的特征和民族民俗的传统并融入到现代建筑中,以体现独特的地方风格。
地域性建筑是某个特定地区的建筑形式、空间美学、当地的材料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它是能反映某特定地区文化特色的建筑。地域性建筑是一种创作主张,是人、建筑和生态的结合,讲究“此时、此地、此情”,是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方向。
“地域性建筑的特点就是时间、活动、程序、技术、文化在某一地区空间形态上的反应。”
2、地域主义的诞生
随着工业文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逐渐成为世界建筑的语言。但到1960年以来,人们渐渐开始产生反思和质疑,因为现代主义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千城一面的感觉。
同时,地域主义开始逐渐得到了各地区建筑界的认同,因其一直都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情感对抗着“国际式”建筑。
其中的代表建筑师——赖特,他的作品吸收了美国的殖民地居住方式和传统的土著文化特点,他设计的代表作品是那座独具地方特色的流水别墅。
3、地域主义的延续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芒福德最早提出了地域主义的理论,当时理查森的作品还不为人所知,但是他把周围美国东部建筑的设计解释为地域主义。理查森的设计注重立面,坚持通过地域主义的设计方式来实现建筑的社会性,芒福德称赞其為拒绝学院派的先驱。这也是关于现代最早的关于地域主义的建筑理论。”
上世纪50、60年代以来,战前的现代建筑单一、纯净的风格特点在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多元化的趋势下受到严重的冲击。
比如以丹麦的菲斯克尔、芬兰的阿尔托(图2)、和瑞典的厄斯金为代表的北欧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时,特别考虑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活方式。他们的很多作品,都已触及到地域性建筑思想的本质。
4、场所精神
场所理论研究开始于现象学与自然地理学。场所精神和地域文化之间有很多必然的关联,他们同时具有几个特点:针对某个地点、具有独特性、具有不可复制性,世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场所或地域。
谈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我们将不可不涉及到具体的场所,其含义不仅在物质形态和空间组成的属性上,这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突出该地区的地方特点和城市文脉,并用显式或隐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场所精神是逐渐发展和积累起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过去。一个场地如果能让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通常它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或文化特征,从而容易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因此,基于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应该尊重场所精神,扎根与场地之中,以传承历史文脉。
5、文脉延续理论
“‘文脉’一词最早是来自于语言学,1971年舒玛什将文脉延续解读为城市不断建设、更新中所保留下来的历史痕迹,为了使城市的历史得以延续,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痕迹作为城市一部分,融入到新的城市有机体的整体当中去。”
地域文脉的延续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而不是对地域文化的简单再现。城市文脉能够为新时代的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但并不是所有文化形式,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以延续下去,这里面只有先进的、能够经受住考验的文化才是充满活力的,并能一代代传承下来。
文脉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的发展不可以离开的特定的地理环境,如果建筑设计背离“文脉延续理论”,就变成只是一个空壳,没有灵魂,所以,本文的研究必定离不开文脉理论。
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创作可以从多个方面获得灵感,比如地域文脉中传统的语言和历史的片段,从而使地域文脉能够在历史的发展中延续下去。
6、当代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中华主流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精神的发扬过程,就是不断吸纳和升华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的过程。地域文化(图3)是中华主流传统文化的多样绽放,也是其大系统下面的子系统,更加是中华民族精神可以不断培育和塑造的不竭源泉。
地域文化与中华主流文化具有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作用,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薪火相传、永续常新的内驱力所在。中华主流文化对地域文化具有规范、导向和凝聚的作用,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则给中华主流文化不断提供丰富的养料和能量。“中华民族精神正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及以之为基础的中华传统主流优秀文化的人文结晶。”
中国的土地辽阔,各个地区之间在文化、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发展,很可能存在不平衡性。因此,我们需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和地域文化的特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积极推动地域文化向着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发展,并且不断地融入到中华主流文化当中,以帮助我们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激励与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