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习题的设计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dq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情境引入、新知学习、练习提升。然而,由于实际教学中人本教学理念的滞后,数学习题并没有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而是单纯地被作为了“作业”,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数学习题的设计。
  一、让静态习题动态化
  教材虽然只呈现给我们静止的知识,但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将静止的知识动态化呈现。
  例如:在教学内容“圆的周长和面积”时,课后有一道习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42米,宽是3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与一个圆的周长相等,这个圆的周长的半径是多少米?
  分析这个题目我们发现,本题不但考查了圆的周长的知识,还考查了前面学习的长方形的知识,因此,我将解题设置如下:
  1.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算出本题中长方形的周长。
  2.再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周长计算方法,本题中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圆的周长,因此,很容易就计算出圆的半径。
  3.引导学生思考:在本题中,长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相等,那是否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呢?为什么?
  在这个案例中,题目虽然只考查了圆周长的内容,但我并没有就题论题,而是将圆的面积知识也融入其中。同时,因为题目中提到长方形和圆形的周长相等,所以我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否它们的面积也相等,同时找到为什么。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同时也能动态化呈现题目,丰富学生对圆的认识以及和其他图形的区别,拓宽了题目的广度,帮助学生实现系统知识的整合。
  二、让点状习题线条化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习题练习往往因为缺乏“画龙点睛”,从而导致习题功能的弱化和学生知识获取的片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学情和教材内容,精选习题进行“画龙点睛”,从而实现拉长练习的“线”,拓展习题练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内容“倒数的认识”时,有如下一道习题:当a在哪个范围时,a的倒数一定大于a?当a在哪个范围时,a的倒数一定小于a?当a为何值时,a的倒数一定等于a?
  教材安排这个题目的用意是考查学生对倒数的认识以及对倒数的掌握情况。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通过对这个题目的练习巩固倒数的知识并形成技能,我将教学安排如下:
  1.给学生出示一个数轴,数轴划定点0、1。
  2.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我要将点0和1划定出来?划定出来的区间的数有何特征?写出来。
  3.按区间分析当a属于0到1之间、等于1或大于1时,a的倒数与a的大小,从而获得本题的答案。
  通过对这样的题目进行“点睛”指导,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小于1的小数、等于1的数和大于1的数倒数的整体认识,同时也引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对知识的认识。
  三、让单一习题多元化
  习题的主要作用是巩固复习和提升,因此,习题练习不仅要建立在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上,更要使学生获得更深更广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时,习题设计是这样的:学校种植100棵树,其中有30棵松树,有50棵柏树,剩下的全是柳树。一段时间后,总共有70棵树成活了下来,其中成活的松树、柏树分别占成活总数的40%和50%。问:(1)松树和柏树分别占种植树木的百分之几?(2)本批树的成活率为多少?柳树总计成活了多少棵?
  通过这样的题目设计,不仅涉及了“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的占比、成活率等问题,同时也涉及了百分数的多种计算。这样既能实现习题的作用,又能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从而实现以点带面、扩充学生练习面的目的。
  四、让平凡习题递进化
  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数学知识之间必然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数学习题更是充分将这种联系体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习题对知识的统一性分层推进解析,深化训练点。
  例如:在教学“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可以将习题设计如下:
  (1)学校舞蹈队原来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3,后来又有6名女生加入,这时女生人数占舞蹈队总人数的4/9。现在舞蹈队有女生多少人?
  (2)如果将(1)中的有女生加入换成有女生离开,离开后的占比为2/9,原舞蹈队有多少女生?
  在本课练习中,练习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在实际题目中能灵活、合理地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练习时,不但要让学生参与运算,更要参与对题目的分析。这个案例中,通过在(1)上稍加变动,得到了一个全新的题目(2),并且两个题目的思考方向不同,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变式数学思维,更激发了学生的解题积极性。同时,通过深入题目,也让学生在分层推进中完善了知识的升华。
  教材知识的结构是承前启后的,习题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越到后面,习题所涵盖的知识点也越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习题的这一特性,使习题能前后沟通教学,成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线。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在中考中占有较大分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并没有专门的写作课,学生无法得到系统的写作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学大纲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然而,由于客观因素的
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审美要求和阅读欣赏水平,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学作品。它能反映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儿童情感和愿望,富有
报道采自安徽的薹草属3个新种、2个亚种和1个变种以及薹草属1个新组。即牯牛薹草Carex guniuensis S.W.Su,琅琊薹草Carex langyaensis S.W.Su,X.M.Fang,et al,缘喙薹草Carex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不同,如果教师采用同样的教学策略,影响到班级整体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一、诊断性测试的相关概念  诊断性测试主要就是教师在一个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测试,其主要测试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笔试测试,了解学生的语法掌握和
【正】从现今的人教版数学的教学内容安排体系我们也能看出,从二年级开始,估算的内容就已经出现了多次,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加减法的估算"上面。从表面上看,估算内容没什
对板栗膏药病与品种、树皮主要营养成分、糖含量、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5个品种中,病情指数二水早>蜜蜂球>叶里藏>大红袍>粘地板.在树皮
一、引导学生多观察  只有观察才能认识事物。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的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写一种水果作文时,我带来一篮水果,有苹果、石榴、橘子、草莓、葡萄等,学生见了马上兴趣来了,“老师这种水果我吃过。”“那种水果我吃过……”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说明学生对水果已
语文的魅力在于充满情感,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去认知文本,去获得所需的语文能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获得情感体验促进自身成长,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感悟情感,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巧设情境,唤醒情感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生活经验少,对语文教学中文本的理解往往处于似懂非懂的朦
作文改革路途遥,养成习惯最重要,与时俱进图发展,锐意进取效率高。本文作者驾驭初中作文教学改革之"神舟",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历程中大胆摸索有效作文教学新思路,为学生构
习作批改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习作批语是习作批改的关键。精炼的习作批语对学生能产生直接的触动和感召的力量。作为学生习作信息的反馈者,语文老师对习作批语应有足够的重视。遗憾的是由于老师对习作批语认识不够,批阅时匆匆浏览,打个等级,习作批语留下的也只是寥寥几句套语,大体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种倾向:一是批语抽象化且术语化。批语皆是“语言(不)流畅,层次(不)清楚,主题(不)突出”等概念性术语,缺乏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