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与世界交流的加强,跨文化交际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文化的含义,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来探索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言;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我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上的大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上迫切需要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情况喜忧参半:虽然学习英语的人数越来越多,学习英语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学生在等级考试中也屡获佳绩,但英语能力的提高却很有限,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频出现。如何在合适的场合说合适的话需要外语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刻的研究。
  一、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自从1982年兴起“文化热”以来,“文化”一词使用的频率在我国迅速上升。正是由于“文化”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得很丰富,界定它的意义也就变得比较困难。《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编,1980)对于“文化”的解释是这样的:
  (一)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二)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定义2和3较狭窄,与文化的关系不密切,这里就不做具体说明。定义1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泛指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另一方面又特指文学、艺术、科学等。
  在英语中,“culture”也是一个很难做出界定的词。Williams在《关键词:文化和社会词汇》(Williams, 1983)中,就culture界定了如下三个范畴:
  1、用以描述知识、精神、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
  2、表示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
  3、用以描述智力,特别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和成果
  上述第一个范畴常用于哲学、思想领域,第三个范畴常用于教育领域,第二个范畴较为宽泛,典型地用于文化人类学(在有些国家也被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领域。文化的难以界定使得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也就更加困难,从而导致了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差异,是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但又长期未得到重视和解决的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外语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学习,要学好外语就必须了解目的语文化,尤其要熟悉本族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所以,外语教学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二、当前外语教学在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大多数的文化教学只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忽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直到现在,虽然这一现象有所改善但目前的很多学校仍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和学生也忽视了对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进一步了解。这种外语教学方法过分的将精力放在语言形式、语法、词汇上而忽视语言的社会环境尤其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这就使得语言的使用脱离了社会环境而成为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
  另一方面,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缺乏系统性也导致学生在文化意识方面存在问题。尽管现在的外语教学已经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但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文化知识的导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文化教学在实践中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教师凭兴趣以及自己的阅历、学识或多或少的在课堂教学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处在了一种被动的地位,因而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很难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针对这一现象就要求对授课老师进行集中、系统的培训,使教师获得系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进而得已系统的传授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
  三、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原因
  学生跨文化交际存在的语用失误主要是由于英汉文化差异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体系差异。中国人喜欢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婚否甚至工資等私人问题,这类问题在我们看来是关心的表现,但在西方文化中确是很忌讳的,这容易让对方感觉到涉及自己的隐私,使对方感觉不舒服。
  西方人独立性强,崇尚个人主义,追求创新和个性自由;而中国人依赖性强,推崇集体主义,受孔孟之道影响深刻,思想保守,谦虚谨慎。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的时候,西方人的回答是“Thank you”而中国人的回答通常是“哪里哪里”“不敢当”“见笑了”等进行自贬以示谦虚的词。
  (二)风俗差异。东西方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因而思维及表达方式上也就差别很多。这两种语言中的习语也就有他们各自的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下面就在动物形象的看法为例。在西方,狗与人的关系是和谐、亲密的,因此在英语习语中很多是与狗有关的,a lucky dog(幸运儿),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然而在我国,情形却不尽相同,“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等词可以看出来,狗在我们国家是没有那么受欢迎的。正式由于这种与已知的母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因素使得潜在的文化因素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
  (三)宗教信仰差异。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很容易在语言中体现出来。西方国家大多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信奉上帝,所以在他们的语言中会经常听到“oh, my God”之类的话语,而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
  四、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外语教学应该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寓语言教学于文化背景中。因为文化不能先天习得,所以文化教学的主要渠道是教师解释。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教语言必须教文化,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教师也要加强知识的储备和更新,时刻牢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道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如下几种途径和方法可供参考:
  (一)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传统的语法课程之外,还要多开展英美概况、英美文化之类的课程,在教材里加入西方的社会风俗习惯的内容。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文化导入,引导学生注意作品中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学生置身于西方文化氛围中学习英语。外语教师要具备目的语和本族语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词语、句子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相应的解释,并引导学生同本族语进行相应的比较,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
  (三)在教学中选择和使用一些国外出版的原版外语教材。原版教材会涉及很多异国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材料,这样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到了跨文化交际的情境中。同时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四)引导学生多接触外文书籍、报刊、影视作品等外文材料,指引他们留心和积累所接触到得文化背景、社会关系、社会习俗。在间接接触外国文化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进行补充。
  (五)开展以项目为导向的网上学习。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从中接触到更加鲜活、多样的目标语言文化知识。这样的学习空间也是传统的外语课堂所不能给予的。学生可通过和外国人交笔友等形式来丰富学习形式,使学生更顺利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六)充分利用外教教师的优势。从学外语的角度说,与操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是十分受益的。学生可以在与外籍老师的接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能够学到许多主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东西。
  五、结语
  总之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不了解西方文化是很难学好英语的。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透彻理解和学习中西文化,从而实现有效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Gillian Brown, Cultural Values.The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J].ELT Journal,1990.
  [2]N.Wolfson.Rules of speaking i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M].Longman,1983.
  [3]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4.
  [7]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评价理论,本文试图对奥巴马宣布拉登之死的演讲进行积极话语分析,通过对态度、介入和级差资源的考察,本文总结了该演讲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积极话语分析;评价系统;演讲  中图分类号:D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一、背景  积极话语分析是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由Martin提出,他(2003/2007)指出语言分析的对象
期刊
摘要::围绕“对话”这个概念,前苏联美学家巴赫金建构了被称为“对话主义”的对话理论,在语言学转向和文学批评“由内而外”转型的大趋势中,找到了一个“兼顾内外”的研究方向。虽然,巴赫金的“对话”有着乌托邦式色彩,但其理论价值不容质疑。在后现代阶段,对话以杂语或杂语沟通的形式复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对话;对话性;巴赫金;对话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在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下,石头的天然亘古和粗糙坚固的自然特点,被赋予灵性和道德理想性文化特征。通过对石意象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国民的情感特征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关键词:石头;意象特征;文化解析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1    石头,是天地间常见的一种事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它受到文人雅士和平民百姓共同的喜爱甚
期刊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视诚信道德建设、加强感恩方面的品德教育三方面对和谐校园构建中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和谐校园;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之间友情对他们各自人生的影响,展示了友情对他们影响的利与弊。让人们思考,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友情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友情;处理;理解;珍惜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威尼斯商人》是著名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其中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友情及其影响贯穿整个剧本。对剧情
期刊
摘要:词汇羡余现象存在于汉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相对而言,近代汉语阶段尤为突出。《张协状元》中的一些词语就存在不少羡余现象。本文将依照词语间义素的关系可将《张协状元》中词语羡余的形式分为三种:重复羡余、补充羡余、包含羡余。还是分析了产生羡余的原因。  关键词:张协状元;词汇羡余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2    伍铁平在《读三本新出
期刊
摘要:许多文学评论家都从工业发展对美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华盛顿?欧文的英国情结或者欧洲情结等角度探讨《睡谷传说》中的主题,就小说的人物刻画而言,这部小说揭示的无疑是当时荷兰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的一次文化之旅,是这些受害“飞散群”繁衍新的文化、新的生命的有力佐证。  关键词:睡谷传说;文化旅行;人物塑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传统孝道的异化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的养老模式。当前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处于起步时期,其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及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加速使社会养老面临着巨大困境,而其中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改善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应当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完善养老法律制度,加强舆论引导作用,健全养老机制,做到物质与精神、道德与法律并重,从而使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日益完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它的确立不是偶然的, 而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必然产物,是邓小平正确把握时代主题, 深刻分析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晶。“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不仅为香港未来的发展开辟了现实性的道路,而且为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实践基础,为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
期刊
摘要:侵权死亡损害赔偿制度与生命尊严、伦理道德唇齿相依,与社会公平、正义息息相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的死亡损害赔偿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坚持公平正义、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死亡损害赔偿项目,确立个体化计算标准等建议,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侵权死亡损害赔偿制度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侵权死亡损害赔偿;赔偿范围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