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类问题是近年来高考材料题中最常考且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201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中,比较类的材料题至少有37问,涉及七年间全部十六套题。如以第41题(2016年以前为第40题)论,除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和2017年全国3卷外全部涉及比较,在全部32问中占22问,足见其分量之重。2018年的三套全国卷第41题仍全部涉及比较问题的考查。从难度上看,今年涉及比较的4问难度并非历年来较难的,但将这几个比较问题归纳起来看,完全符合高考比较问题考查的一般原则,因而对其进行解读、研究对我们在高三进行材料题的复习大有裨益。
对比类问题可以分为明对比和暗对比:明对比是题干设问中明确告知考生需要将什么与什么对比,比如今年3卷第1问 “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和第2问“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就是明确要求考生将上海与曼彻斯特进行对比;暗对比则是题干设问中没有明确告诉考生需要对比,但要解答该问考生必须要进行对比或至少要有对比的意识才能作答,比如今年1卷第1问“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还有今年2卷第1问“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前者问的是“变化”,这就需要前后对比,后者问的“特点”,而没有比较不成其为“特点”。
可见,对比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同一主体自己与自己比,即比变化、趋势;不同主体之间明对比,即比异同;不同主体之间暗对比,如前举的特点。
要对比就要有对比的角度,否则对比无从入手。对于对比的角度,有的题干设问中有明确提示,如今年2卷第1问所给的对比角度是“种植利用”,3卷第1问所给的角度是“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第2问所给的角度是“有利发展条件”;有的题干设问中就没有明确提示对比角度,如今年1卷。
因此,解答比较类材料题的第一步是明确所问是否为比较题,目的在于把暗对比明确。其次在于明确比较类型:是变化、特点还是异同,目的在于明确对比的对象,即谁跟谁比。第三步最关键,明确比较的角度。对此,首先是审题,通过审题干设问中的限定词的信息捕捉比较的角度;如果题干设问中没有给出角度,那就需要我们通过对材料进行文本分析并针对比较的主体结合所学知识来寻找对比的角度。
下面我们就按此思路将今年的四道比较题逐一解析。
1卷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通过审题干设问我们可以得出:该问的核心是“变化”,即同一主体的前后对比;设问的限定语包括,对比的主体是“乡约制度”,前后范围是指“宋代到明清”。该题没有给出对比的角度,而乡约制度不是所学知识,所以只能依靠文本分析。就寻找对比角度而言,文本分析主要是指对相关文本划分层次。我们截取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该文段分为两个层次:从开头到“明清时期”之前是一个层次,讲的是宋代乡约制度;之后是另一个层次,讲的是明清的乡约制度。而每一个层次都讲了两个意思:乡约的内容与组织者。于是这一变化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格来表示:
然后据此行文写出答案。
2卷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
通过审题干设问我们可以得出:该问的核心是“特点”,限定语是“种植利用大豆”。没有比较不成特点,但设问中只有“我国历史上”,没有给出比较的参照对象,但设问给了比较的角度,即限定语的“种植利用大豆”。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根据材料判断比较的参照对象。该题所给材料第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对大豆的种植、利用的内容,而材料第二段则是美国历史上对大豆的种植、利用的内容,很显然题目是暗示我们要将中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情况与美国的相比,因此参照对象是美国。
第二步就是根据比较的角度梳理材料,找出材料中中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信息,兹录原材料如下: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如下信息: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人很早就种植大豆;
中国从古代即将大豆作为食物加以利用:豆饭、各种豆制品;
中国大豆的种植从黄河中游向南方扩展;
中国大豆种植技术基于长期实践经验:《齐民要术》;
再对比材料第二段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人很早就种植大豆,而到1765年,大豆才引入北美;
中国从古代将大豆作为食物加以利用,而美国最初将大豆作为饲料或绿肥;
中国大豆种植技术基于长期实践经验,而美国利用大豆则是基于工业革命后的成果;
然后据此行文写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题干设问只是问中国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因此尽管我们将中美做了对比,但只需要答出中国特点的内容即可,美国只是中国的参照物。
3卷第1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通过审题干设问我们可以得出:该问的核心是“相同因素”,限定语包括“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这里就有了对比的范围、对象和角度,我们可以据此制表如下: 通过上表的对比,我们发现除了上海因为身处半殖民地而有西方近代文明冲击这一条件是曼彻斯特所不具备的,其余条件均是两者所共同的,可以据此行文成答案。
该题在梳理材料二时一定要紧扣题干设问的限定语中“近代大都市”,以排除本段材料中“1961~1981年”以后的文字信息。
3卷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通过分析题干设问可知,该问的核心是上海发展的条件,限定语是“20世纪中期以后”、“有利发展”和“相对于曼彻斯特”,包含了比较的范围、对象和角度。通过梳理材料一,关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发展的条件的信息只有一句:
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反观材料二中曼彻斯特20世纪中期以后的信息包括:
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這两段材料都没有直接关于上海在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有利的条件,所给的是上海和曼彻斯特在20世纪中期以后各自发展走向的表现、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和曼彻斯特在20世纪中期以后为什么会有材料所说的结果。
先看上海:1949年以后上海为什么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重心?这与上海是近代中国现代工业基础最好的城市有关。又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这首先是因为改革开放,尔后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将上海打造成国际经济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及对浦东的开放。对比曼彻斯特,我们可以总结出上海在20世纪中期以后有如下有利条件: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具有曼彻斯特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开放浦东,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和中西方文化交汇点的优势是曼彻斯特这样内陆城市所不具备的;
1990年代国家打造上海的发展战略;
反观材料二中曼彻斯特,城市拥挤、人口外流、产业衰落、工业区废弃等等情况显然是政府缺乏持续发展规划的结果,而这与上海形成了鲜明的反衬。
得出以上结论后便可行文作答。
通过对今年三套4问比较类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解题思路:
要注意暗比较的设问,以明确试题是否是比较类型题;
要通过分析题干设问把握比较的类型(比前后、比异同、比特点),以及比较的内容、主体(对象)、范围、角度等关键信息;
如题干设问中没有比较主体(对象)、角度等信息,要善于通过分析设问和材料文本来判断,尤其是注意通过对文本分层把握比较的角度;
如材料所给信息不足,要善于根据设问和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答案;
在对比中要注意从对比双方正反考虑。
对比类型的材料题是高考非选择题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题型,在高三复习中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不仅要通过研究高考题认识这类题的类型和作答方法,还要有系统、针对性的训练。
首先是训练学生分析设问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往往习惯于将材料和设问看过之后马上作答,这不是正确的作答习惯,往往会因为学生对设问内容理解不到位、印象不深刻而陷入对材料无的放矢的随意搜寻,教师应培养学生分析设问中的“核心问题”“限定语”等等,将比较内容、主体、范围、角度明确后再梳理材料。其次是训练学生文本分析的能力,尤其是对材料划分层次的能力,在划分层次的基础上再提炼总结概括;最后是在高考题之外,教师可以模仿高考题自行编制一些包含对比问题的专题,对学生进行解答方法的训练。
对比类问题可以分为明对比和暗对比:明对比是题干设问中明确告知考生需要将什么与什么对比,比如今年3卷第1问 “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和第2问“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就是明确要求考生将上海与曼彻斯特进行对比;暗对比则是题干设问中没有明确告诉考生需要对比,但要解答该问考生必须要进行对比或至少要有对比的意识才能作答,比如今年1卷第1问“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还有今年2卷第1问“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前者问的是“变化”,这就需要前后对比,后者问的“特点”,而没有比较不成其为“特点”。
可见,对比类问题可以分为三种:同一主体自己与自己比,即比变化、趋势;不同主体之间明对比,即比异同;不同主体之间暗对比,如前举的特点。
要对比就要有对比的角度,否则对比无从入手。对于对比的角度,有的题干设问中有明确提示,如今年2卷第1问所给的对比角度是“种植利用”,3卷第1问所给的角度是“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第2问所给的角度是“有利发展条件”;有的题干设问中就没有明确提示对比角度,如今年1卷。
因此,解答比较类材料题的第一步是明确所问是否为比较题,目的在于把暗对比明确。其次在于明确比较类型:是变化、特点还是异同,目的在于明确对比的对象,即谁跟谁比。第三步最关键,明确比较的角度。对此,首先是审题,通过审题干设问中的限定词的信息捕捉比较的角度;如果题干设问中没有给出角度,那就需要我们通过对材料进行文本分析并针对比较的主体结合所学知识来寻找对比的角度。
下面我们就按此思路将今年的四道比较题逐一解析。
1卷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通过审题干设问我们可以得出:该问的核心是“变化”,即同一主体的前后对比;设问的限定语包括,对比的主体是“乡约制度”,前后范围是指“宋代到明清”。该题没有给出对比的角度,而乡约制度不是所学知识,所以只能依靠文本分析。就寻找对比角度而言,文本分析主要是指对相关文本划分层次。我们截取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通过文本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该文段分为两个层次:从开头到“明清时期”之前是一个层次,讲的是宋代乡约制度;之后是另一个层次,讲的是明清的乡约制度。而每一个层次都讲了两个意思:乡约的内容与组织者。于是这一变化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格来表示:
然后据此行文写出答案。
2卷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
通过审题干设问我们可以得出:该问的核心是“特点”,限定语是“种植利用大豆”。没有比较不成特点,但设问中只有“我国历史上”,没有给出比较的参照对象,但设问给了比较的角度,即限定语的“种植利用大豆”。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根据材料判断比较的参照对象。该题所给材料第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对大豆的种植、利用的内容,而材料第二段则是美国历史上对大豆的种植、利用的内容,很显然题目是暗示我们要将中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情况与美国的相比,因此参照对象是美国。
第二步就是根据比较的角度梳理材料,找出材料中中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信息,兹录原材料如下: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从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如下信息: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人很早就种植大豆;
中国从古代即将大豆作为食物加以利用:豆饭、各种豆制品;
中国大豆的种植从黄河中游向南方扩展;
中国大豆种植技术基于长期实践经验:《齐民要术》;
再对比材料第二段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中国人很早就种植大豆,而到1765年,大豆才引入北美;
中国从古代将大豆作为食物加以利用,而美国最初将大豆作为饲料或绿肥;
中国大豆种植技术基于长期实践经验,而美国利用大豆则是基于工业革命后的成果;
然后据此行文写出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题干设问只是问中国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因此尽管我们将中美做了对比,但只需要答出中国特点的内容即可,美国只是中国的参照物。
3卷第1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通过审题干设问我们可以得出:该问的核心是“相同因素”,限定语包括“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这里就有了对比的范围、对象和角度,我们可以据此制表如下: 通过上表的对比,我们发现除了上海因为身处半殖民地而有西方近代文明冲击这一条件是曼彻斯特所不具备的,其余条件均是两者所共同的,可以据此行文成答案。
该题在梳理材料二时一定要紧扣题干设问的限定语中“近代大都市”,以排除本段材料中“1961~1981年”以后的文字信息。
3卷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通过分析题干设问可知,该问的核心是上海发展的条件,限定语是“20世纪中期以后”、“有利发展”和“相对于曼彻斯特”,包含了比较的范围、对象和角度。通过梳理材料一,关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发展的条件的信息只有一句:
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反观材料二中曼彻斯特20世纪中期以后的信息包括:
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這两段材料都没有直接关于上海在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有利的条件,所给的是上海和曼彻斯特在20世纪中期以后各自发展走向的表现、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和曼彻斯特在20世纪中期以后为什么会有材料所说的结果。
先看上海:1949年以后上海为什么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重心?这与上海是近代中国现代工业基础最好的城市有关。又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这首先是因为改革开放,尔后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将上海打造成国际经济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及对浦东的开放。对比曼彻斯特,我们可以总结出上海在20世纪中期以后有如下有利条件: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具有曼彻斯特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开放浦东,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和中西方文化交汇点的优势是曼彻斯特这样内陆城市所不具备的;
1990年代国家打造上海的发展战略;
反观材料二中曼彻斯特,城市拥挤、人口外流、产业衰落、工业区废弃等等情况显然是政府缺乏持续发展规划的结果,而这与上海形成了鲜明的反衬。
得出以上结论后便可行文作答。
通过对今年三套4问比较类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解题思路:
要注意暗比较的设问,以明确试题是否是比较类型题;
要通过分析题干设问把握比较的类型(比前后、比异同、比特点),以及比较的内容、主体(对象)、范围、角度等关键信息;
如题干设问中没有比较主体(对象)、角度等信息,要善于通过分析设问和材料文本来判断,尤其是注意通过对文本分层把握比较的角度;
如材料所给信息不足,要善于根据设问和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答案;
在对比中要注意从对比双方正反考虑。
对比类型的材料题是高考非选择题中十分重要的一种题型,在高三复习中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不仅要通过研究高考题认识这类题的类型和作答方法,还要有系统、针对性的训练。
首先是训练学生分析设问的习惯和能力。学生往往习惯于将材料和设问看过之后马上作答,这不是正确的作答习惯,往往会因为学生对设问内容理解不到位、印象不深刻而陷入对材料无的放矢的随意搜寻,教师应培养学生分析设问中的“核心问题”“限定语”等等,将比较内容、主体、范围、角度明确后再梳理材料。其次是训练学生文本分析的能力,尤其是对材料划分层次的能力,在划分层次的基础上再提炼总结概括;最后是在高考题之外,教师可以模仿高考题自行编制一些包含对比问题的专题,对学生进行解答方法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