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电影鼻祖:梅索斯兄弟(下)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索斯兄弟不是音乐迷,却拍摄了20世纪六十年代西方两支影响最大的乐队:滚石和披头士。认识滚石乐队纯属偶然,当时,滚石正在美国巡回演出,一位和乐队有交情的朋友建议他们拍摄这次演出,梅索斯兄弟抱着试试看的目的来到主唱贾格的化妆间,贾格说:“听着,我可不想在这部电影里成为一个演员。”梅索斯兄弟正中下怀,他们说:“这是纪录片,我们也不希望你表演。”拍摄立即开始。从纽约到巴尔的摩,最后来到加利福尼亚阿尔特蒙特一条高速公路旁边的空地上,滚石乐队将在这里举办免费演出会。
  滚石乐队的免费演出牵动着三十万颗年轻的心脏,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高速公路旁边的一片空地上,打着红旗,披着红毯,回应主唱贾格的大红围巾。这是一次流行音乐的盛大节日,尽管是冬天野外,观众的热情毫不理会天气的寒冷,像一堆等待已久的干柴,一点就着。
  


  苦苦期待的演出终于开始了。现场很快出现骚动,演出被迫停止。重新恢复的演唱也没能持续多久,又一轮骚动突然爆发,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的“地狱天使”成员与观众发生冲突。一名黑人青年掏出手枪,现场乱作一团,骚乱中,四个人失去了生命。演出以失败草草收场。
  这场被称为60年代终结的事件留在梅索斯兄弟的胶片上,这便是纪录片《给我庇护》。
  《给我庇护》记录了那场30万人的免费演唱会。这一次,兄弟俩的拍摄方法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因为音乐盛会完全不可能由兄弟俩单独完成。音乐会开始之前的24小时里,他们歇斯底里地寻找会拍纪录片的摄影师。工作组的一个成员建议说,“也许乔治·卢卡斯能帮上忙。”于是乔治·卢卡斯就带着三脚架和望远镜头来了。阿尔伯特后来回忆说:“我不确定他的素材我们能用多少,因为我们喜欢用一种更加隐蔽的拍摄方式。”事实上,后来卢卡斯的设备出了故障。胶片洗印出来之后,上面一个影像都没有,只有无数的小点。“后来我们开玩笑说,也许这就是卢卡斯《星球大战》的灵感所在。”
  对于演唱会上那一幕著名的惨剧,其实观察敏锐的吉他手凯思·理查德早有所预感。当他们在半夜里穿过演唱会现场时,遇到了一道围栏。梅索斯兄弟开始和乐队的成员们一起把围栏拉到一边好爬过去,凯思说:“第一次暴力!”后来的事实果然应验了他的这句话。阿尔伯特认为影片中的这一段和安东尼奥尼的《放大》十分相似,能够吸引观众一遍又一遍地观看,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兄弟俩认为,人们不仅仅抓住了历史,而且制造了历史。因为当时的许多报道并非来自事实,而是来自于一些故事电影,只有他们把事实正确地记录了下来。
  1975年的一天,梅索斯兄弟认识了一对住在美国东部纽约州的东汉普顿镇的灰色花园里的母女。母亲老伊迪是杰奎琳·肯尼迪的姑姑,曾经录制过自己的唱片。30年前,老伊迪与丈夫分居,来到灰色花园居住。害怕孤独的她把当时正在纽约发展的女儿小伊迪叫回来照顾自己。女儿小伊迪多才多艺,年轻时曾有不止一位百万富翁向她求婚,但由于母亲,56岁时仍然独身。偌大的灰色花园只有两个形影相吊,封闭地过着隐士般的生活。老伊迪已经80多岁,仍然没有忘记成为歌唱家的梦想,仍旧在歌声里回忆爱情的甜蜜。
  小伊迪依然梦想做一名舞蹈家,常回忆青春时代的众多追求者,甚至52岁时还有一位来自波兰贵族家庭追求者,可老伊迪用15分钟就把他打发了。
  尽管过着与世隔绝的封闭生活,母女俩有着一种异常强烈的想要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愿望。梅索斯兄弟只是在一旁精确地记录下来她们的状态,根本没有人干涉她们。拍摄的六周里,每天早上梅索斯兄弟都会比约定时间早一点到达灰色花园,然后分散开来,在屋外听着母女俩的谈话,发现这时的她们和在摄影机前没有两样。梅索斯兄弟在这部影片里是公平的,决不偏袒某一方。正式放映之前一版的剪辑里,剪辑师亚兰使影片看上去感觉老伊迪对小伊迪的控制更多,显得更残酷。结果他们重新剪辑了一次,使得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平衡,母女俩都被赋予了一个自己的宇宙。
  《灰色花园》打破了梅索斯兄弟一贯的直接电影的风格,在影片中多次发现自己的影像。在这个没有男人生活的灰色花园里,兄弟俩似乎改变了什么。阿尔伯特说:“我们并不坚持扮演墙上的苍蝇的角色。摄影机后面的人的同情心非常重要。”小伊迪在摄影机面前爱上了大卫。
  片子完成之后,照例是先让被拍摄者过目。梅索斯兄弟担心这对母女不会喜欢这部片子,起码会要求做一些段落的修改。小伊迪看完之后沉默着,来回踱步很长一段时间,然后看着阿尔伯特的眼睛大声说:“梅索斯兄弟创造了一部经典!”影片完成一年之后,母亲老伊迪去世。临终前,女儿问她还有什么要说的话,她说:“没有了,都在那电影里了。”
  作为影片制作者本人最为喜爱的三部影片之一,《灰色花园》拍摄的年代最晚(另外两部是《推销员》和《给我庇护》)。兄弟俩认为这三部片子反应了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个非常共性的再现。
  梅索斯兄弟合作拍摄了14部作品,直到1987年大卫突然逝世。其中《推销员》、《灰色花园》、《给我庇护》等作品已经成为纪录电影史的经典。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纪录片研究专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纪录电影、电视传播与受众调查,主持国家艺术科学课题与教育部、北京市课题4项:电视栏目文化研究、电视受众收视模式与收视行为研究、中国电视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世界纪录片大师研究等。
其他文献
司徒兆敦(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近年来,“人类自然遗产”,“人类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个词也越来越多地为世人关注和重视,各种保护措施也纷纷出台。但我注意到,这些遗产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地对它们加以保护,毕竟它是处于变化和衰亡过程中,绝非我们的主观意愿所能左右的。但是另有一种方式,即活动影像的纪录方式,是可以将上述三类人类遗产作永久性的保存,非虚构的纪录片正承担着这样一种任务。中
期刊
《孤独地方》  作者:吕晓娟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12分钟  制作设备:SONY 10P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吧主说话:  很多女性作者在拍摄影像的时候可能观众也只能面对女性,因为对于其中大量的细节只有女性观众才会被关注。    吧主:影片名字很有深意,倒也是和内容环环相扣。  吕晓娟:其实这还不是我最终要完成的,同一个题材我选择了几个角度制作成了不同的纪录片。在你看到的
期刊
2006年8月24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秋季新品发布会,除了万众瞩目的数码单反相机新品EOS400D以及专业HDV摄像机XH G1/A1之外,民用HDV产品也推出了新品HV10——佳能第一台民用HDV摄像机。同时,它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小最轻的HDV,同时也是首台直立设计的HDV摄像机。  一般说来,小巧轻薄的产品都定位在时尚轻便上,配置不高,但这一规律在HV10上并不适用。决定摄
期刊
《风雨桥》一开始并不是一部短片,而是我设计的一本精装画册。它是由我国著名摄影家于俊海先生历经三年时间拍摄而成的。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广西侗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当我设计完《风雨桥》画册后,刚一开始并没有设计短片的想法。只是有一次在我翻看书中的图片时,那些手工放制的黑白照片再次把我深深的吸引。我从这些图片中产生了灵感,要让这些吸引人的图片动起来,所以我就用书中的图片制作了这部DV短片。短片一方面展示了侗族风
期刊
自三峡工程开始十余年来,从电视台专题片到个人纪录片,诞生了无数与之有关的影片。这块地方极具戏剧性,这儿的故事极现实又极传奇,全世界的目关都在关注这里。2006年,加拿大华裔导演张侨勇与摄影师汪士卿合作,用松下P2高清摄像机HVX200拍摄了这部《Up to the Yangzi River》。  汪士卿:陕西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作为摄影师参与多部独立电影、电视剧、广告的拍摄,并独立指导
期刊
JVC推广硬盘摄像机已近两年,可以说是硬盘摄像机领域的先锋。2006年上半年,索尼也推出了硬盘摄像机产品,目前也已经形成了硬盘摄像机的产品线。但在这个领域,迟迟没有出现以往民品中配置较高的产品,直到JVC的GZ-MG505出现,以其强大的配置和卓越的功能,让人对硬盘摄像机刮目相看。    大尺寸CCD  在高端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配置中,大尺寸单CCD和小尺寸3CCD之争一直没有停止,很多人希望拥有3
期刊
前2节课,跑跑停停,总算囫囵吞枣把DV有关的基本问题过滤了一遍。从这期开始,我们就需要认真“各个击破”了。  影片拍好了,可以直接放在DV带上保存,以后就用DV机回放,但是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样使用的还是比较少。另外,也可以采集到计算机里,编辑后回录到DV带上,也可以采集到计算机里,直接把DVAVI文件刻到CDR上去保存,还也可以压缩成MPG,刻成VCD或者SVCD,DVD保存。不过这一切的一切,
期刊
在罗马尼亚中西部的喀尔巴阡山脉深处,有一座神秘的城堡,15世纪曾有一们嗜好酷刑的德古拉王子住在这里.
期刊
作品:《涅磐》  作者:肖睿   作品类型:纪录片  作品长度:27分06秒   制作设备:HVR-Z1C   高清晰度数字摄录一体机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 文学系     吧主:庄老师,您一直说这些作品是同学们的习作,那么在这次练习中,同学们最终取能获取到什么?  庄宇新:主要还是让他们更多的接触生活。有一种观点是:“编出一部好本子的前提就是能拍好纪录片或者有拍纪录片的经验”。我对于这个提法不
期刊
贴士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缩写,由“COSTUME”(服装,装束)和“PLAY”(游戏,活动)两个词语复合而成,中文译为“角色扮演”。起源于日本,盛行于日本,从轰动一时的“视觉系摇滚”的”精囊”中衍生。简言之就是喜爱视觉系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观看表演,而是自行模仿或创作相似人物来体验真实的活动。随后,该活动由对视觉系乐队的模仿开始转向对动漫游戏和电影人物的模仿,其中动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