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小说鉴赏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es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按照课标要求,高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小说的赏鉴能力,学会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解读。《林黛玉进贾府》是新课标语文必修三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文,也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有关小说赏鉴能力训练的重点篇目。
  一、从文本线索入手,分析小说的内外环境
  对于高中生来说,要读懂小说文本,首当其冲要抓住文本的环境。小说人物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是造就其性格的根本原因。《红楼梦》中有条线索:林黛玉在没去贾府之前就常听她母亲说“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一线索查找小说中的社会环境这一要素构成。学生根据小说文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来思考:
  第一,黛玉在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外观)黛玉看到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
  第二,黛玉从进入贾府大门到贾母住处路上,看到了什么?(布局)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第三,黛玉去见二位舅舅,她又看到什么?(陈设)“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堂屋中迎面“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屋内摆设有名贵的家具,珍贵的字画、古玩。“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讥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由堂屋进入东耳房,这里是起居室,另有一番布置,再到东廊三间小正房王夫人的住室,又别有摆设。真所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见《红楼梦》第四回)这宏伟豪华的府第,那皇帝御书大匾,郡王手题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的确与别家不同。
  通过黛玉的眼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这些所见当中能读到什么呢?显而易见,黛玉看到的贾府之所以与别家不同,是因为这里“狮子,兽头”是权势的象征,而一路看到的仆役丫鬟,也是大贵族家庭的典型缩影。
  二、解读性格,分析对比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要素的核心。当学生将环境弄清楚了,接下来就会好奇:住在这样环境中的人会是怎么样的呢?《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但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主要人物有黛玉、凤姐、宝玉和贾母。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其言行举止进行品味。在小说中,这几个人物都有出场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学生可以通过比对,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1.出场
  第一号人物王熙凤的出场是有鲜明特色的。学生可以从文本中查找细节描写:“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不见其人,先闻其声。“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众星捧月一般,暗示了凤姐的特殊地位。黛玉的“纳罕”也写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接下来宝玉的出场如何呢?学生通过细节,可以看到贾宝玉所作所为与传统社会的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格格不入,他是一个“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2.肖像
  在肖像描写中,文本大量着墨于二人的服饰。王熙凤全身上下珠光宝气,与众不同,刻意为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她占有财富的欲望和身份。宝玉也是珠光宝气,但跟凤姐不同,他跟父亲贾政斋戒去了,穿着必须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必须让父亲满意,因此是被动的,一回家便换了衣服,说明他并不太在意自己的服饰。
  在容貌上,王熙凤很美,但令人生畏。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刁钻的本性。而宝玉的容貌呢?清新,秀气,多情。
  3.语言
  凤姐为什么奉承黛玉?为什么又用帕拭泪?听到贾母笑着阻止,忙转悲为喜,这说明什么?她是一个能迅速进入角色的演员,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随时都在讨好贾母。她把生活当舞台,时而哭,时而笑,时而盛赞黛玉,时而嘘寒问暖,其实都是表演给贾母看的。
  宝玉见到黛玉时,又是怎么说的?对宝玉的刻画,文中先是说宝玉是衔玉而生;来贾府后,听王夫人说宝玉是混世魔王,小说中又用两首《西江月》做了概括,表面上是在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在赞颂宝玉。这是一种寓褒于贬,似贬实褒,正文反作的手法。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比对,可以看到王熙凤的人物特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宝玉的性格特征,蔑视世俗,厌弃功名利禄,反对世俗束缚,叛逆。
  那么对于林黛玉如何解读呢?文本中有很多透彻的细节描写。比如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言行小心谨慎。作者借助他人的眼来看黛玉:众人眼中的黛玉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怯弱不胜,自然风流态度;王熙凤眼中的黛玉标致;宝玉眼中的黛玉聪慧灵秀,体弱多病。
  而林黛玉的内心呢?母亲去世无人依靠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学生可以从文中找到细节描写:在邢夫人处,她婉言谢绝留饭的邀请,待人接物处处留心;在王夫人房中,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在贾母房中不敢随便就座。在面对各种询问时随时小心,改变自己的对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通过对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的解读,可以看到她的性格一方面是寄人篱下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有她自身的本性。
  三、品读手法,领会人物与环境的统一
  小说的鲜明特征是将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像对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的细节描写,都是通过环境烘托来表现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铺垫作用,也有立体的呈现作用。另外,对“敕造荣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赐书的“荣福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的细节描写,表明了贾府是深得君王恩宠的,而贾府也是对封建王朝非常忠诚的,这揭示了贾府的地位渊源。
  高中小说赏鉴是高中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作为教师不但要从文本中深挖细节,带领学生看到小说各个要素中蕴含的真谛,而且要提高自身水平,运用不同的视角解读文本,然后教给学生分析比对人物形象的方法和策略。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221300)
其他文献
对于高中生来说,如何体验特定时代背景下封建礼教对人民的荼毒,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济于事的。笔者认真研读了李镇西老师讲授《祝福》的课堂实录,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就是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远远大过教师的分析和所谓的旁征博引。毕竟,学生的感悟都是自己得到的,而教师的讲授无论有多么博大精深,也都似乎是行为艺术,因此,与其教师自己在那里独舞,不如让学生进行自主研讨,寻找属于自己的语文课堂,
期刊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人教版)虽几经编删,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总是赫然其列。历来为人称道的或许是清幽静谧的荷塘,或许是超然尘外的月色,或许是那一抹至今挥之不去的荷香。有人津津乐道于它的“圆”型结构,有人赞叹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有人沉醉于一场精神的洗礼。但在笔者看来,流畅自如的记叙描写之中,淡淡喜悦、淡淡哀愁掩映之下,文章波澜横生,跌宕有致,这得益于作者匠心独运、苦心经营的两处“忽然”。
期刊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此模式以“活动单”为学生的学习载体,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为保障,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为例,探讨这种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期刊
不管是平时教学中批阅学生作文还是参加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总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了,思维太僵滞了,说理文的论据几乎千篇一律。苏轼、李白、杜甫、庄子、霍金、史铁生、居里夫人,鲜有与众不同的;偶然有篇叙事文,情节也幼稚老套,像2004年“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的高考作文,写父亲或母亲出车祸或病故的竟不在少数。  造成这种局面,固然与学生封闭的学习环境有关,也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有关,更与
期刊
那天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面对那一双双充满稚气与求知的眼睛,生怕出一丁点的错误,所以每节课都准备得相当“充分”,每节课都成了展现自我的舞台。然而,时隔不久,似乎有些不对,课堂成了我一个人的舞台,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我的“独角戏”从此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观众了,先前那自以为是建立起来的自信与执着不幸全被这冰冷的课堂气氛击得粉碎。  学习可以提高素
期刊
在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题对师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不高,审不准题,打不中靶;二是对相当一部分阅读水平尚可的学生而言,容易产生“多元解读”与“唯一答案”之间的矛盾。给两个关键词加上引号,原因在于高考试卷上的多元解读确有多元,但也多不到哪里去,而唯一答案其实也不是真的唯一。但事实上的确存在类似的这种矛盾关系,因此姑且借这两个词描述之。当学生坐在考场面对试卷时,唯一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纷纷倡导和实践“将课堂还给学生”,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导,学生讲”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备课前下足了功夫,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提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回答缺乏应对技巧,出现点评不到位甚至错误点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期待开放、有序,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如何才能把阅读教学在开放、有序中讲活,既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给予学生丰硕的收获,需要语文教师从阅读教学的原点出发,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学生真正产生共鸣,从而汲取情趣与理趣。  长久以来,阅读教学流于阅读的技术层面,给学生灌输一些概念、术语、策略等
期刊
从教二十年,对作文教学从大学毕业时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略知一二,实在感慨良多,总的感觉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正如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认识、了解了这个过程,也就大体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教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到科学合理,学生学起来才真正轻松愉快,不断进步。拿高中记叙文写作来说,笔者的体会是它有三重境界,教师要分得清学生的水平处于哪一层境界,才可能教出成效,教出成绩,教出让人自豪的弟子。下
期刊
情感的参与是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支撑,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传统的指令性讲解和分析,其弊端就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消失,学生成为被动的倾听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解读被埋没,这样的课堂教学抑制了学生自由体验精神的有效释放,影响了课堂效率,导致学生疲惫厌倦。所以语文课上经常出现的教师慷慨激昂、满头大汗,而学生不买帐,一脸漠然的情况必须转变。可以肯定地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