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书法探索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强烈感受到,书法创作最重要的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我们看历史上的大家,他们在追求书法的道路上,字形、章法等都在发生着变化,但始终贯穿的,是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可与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对于书法“相”的理解和表达。
章法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探讨“秩序”的生成原理,终极指向就是黑白、阴阳的均衡。尽管不同书体、风格所侧重的方面不同,然动静、轻重、黑白、大小、长短、疾迟、欹正、远近、浓淡、疏密等概念都与之密切相关。我所理解的书法章法生成原理,正是需要找到一个比拟点,变抽象为具象,凭借自身最为直观的感受。章法归根到底是秩序“均衡”的问题,满足需求、安顿情感就是解决“均衡”的最好途径。
不同于西方游牧文明以征服自然为特征,中华传统精神以农耕文化为根源,讲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传统书法的章法较之西方绘画的构图,尤其是现代主义以来的形式探索,是有序的(时序观念)、内敛的(人伦观念)。因此,颠覆性的、强烈的视觉经验与之无关,它更加强调和注重章法上的时序观念。
尽管传统章法千变万化,不同类型之间彼此穿插,界限模糊不清,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持续型:基于传统书法章法变幻多源自笔法(快慢、粗细、大小)、字法(疏密、方圆、欹正)变化的考察,持续型章法是个开放性概念,是某种类型的综括,可以无尽细化下去。分明型:就具体作品章法特征而言,通常数十字左右,板块清晰。枯湿浓淡,四时俱现,温差骤变,跌宕起伏。立轴常用之法。渐进型:就具体作品章法特征而言,通常百十字以上,往来反复,回肠荡气,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极尽人情冷暖之变。手卷常用之法。
研究和学习书法,字帖可能有千万种,也有林林總总的字体和造型,这些都属于书法“相”的范畴,我们没有精力把每一个方面都研究透彻。但如果我们守住本心,守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必然会相由心生,从内心生发出不同之相,这才是书法追求道路上的大要。我们进行书法研究和学习,万不可仅学其表象,而丢掉书法背后最为深厚的东西。
责任编辑:韩少玄
章法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探讨“秩序”的生成原理,终极指向就是黑白、阴阳的均衡。尽管不同书体、风格所侧重的方面不同,然动静、轻重、黑白、大小、长短、疾迟、欹正、远近、浓淡、疏密等概念都与之密切相关。我所理解的书法章法生成原理,正是需要找到一个比拟点,变抽象为具象,凭借自身最为直观的感受。章法归根到底是秩序“均衡”的问题,满足需求、安顿情感就是解决“均衡”的最好途径。
不同于西方游牧文明以征服自然为特征,中华传统精神以农耕文化为根源,讲求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传统书法的章法较之西方绘画的构图,尤其是现代主义以来的形式探索,是有序的(时序观念)、内敛的(人伦观念)。因此,颠覆性的、强烈的视觉经验与之无关,它更加强调和注重章法上的时序观念。
尽管传统章法千变万化,不同类型之间彼此穿插,界限模糊不清,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持续型:基于传统书法章法变幻多源自笔法(快慢、粗细、大小)、字法(疏密、方圆、欹正)变化的考察,持续型章法是个开放性概念,是某种类型的综括,可以无尽细化下去。分明型:就具体作品章法特征而言,通常数十字左右,板块清晰。枯湿浓淡,四时俱现,温差骤变,跌宕起伏。立轴常用之法。渐进型:就具体作品章法特征而言,通常百十字以上,往来反复,回肠荡气,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极尽人情冷暖之变。手卷常用之法。
研究和学习书法,字帖可能有千万种,也有林林總总的字体和造型,这些都属于书法“相”的范畴,我们没有精力把每一个方面都研究透彻。但如果我们守住本心,守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必然会相由心生,从内心生发出不同之相,这才是书法追求道路上的大要。我们进行书法研究和学习,万不可仅学其表象,而丢掉书法背后最为深厚的东西。
责任编辑:韩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