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材取法 尚沉忌浮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e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学校里,“作文”这个词一般指的是写短文,只在学校教育和社会考试中使用,所写的通常是文字比较简单,篇幅比较短小,意思比较单纯的文章。懂得这一点,如何要求学生作文,我们心里就有了底。这样,可使我们排除“恨竹不能高千尺”的急躁情绪,有益于脚踏实地,因材施教。
  我指导七年级新生作文的四个步骤是:
  一、摸清底子,就材取法
  新生入学后,我不急于布置作文,而是用二至三周时间,指导学生读范文。
  我挑选一些七年级或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习作,有报刊登载的,也有往届学生的,油印分发给学生,鼓励、指导他们阅读。由于学生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加之所选内容大都是他们同龄人所作,一开始阅读兴趣便很高。而后,我便谈自己阅读所选习作的感想;同时,针对中小学生是初学写作者,他们一般并无写作体验,对生活的观察是不自觉的、浮光掠影的,往往教师认为他们应该熟悉的,实际上他们并不熟悉的特点。生活中熟悉的人或事,并不直接能成为他们写作上熟悉的题材。因此,我以优秀习作为线索,精心备课,引导学生回味认识看似熟悉而实际上他们并不熟悉的东西。这里包含着一个把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人或事转化成写作上熟悉的题材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初步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熟悉题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初步转变学生平时不自觉的观察为自觉的、有目的的观察;变平时浮光掠影的观察为缜密细致的观察,使它真正成为写作的准备、积累阶段。然后,在第四周布置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当堂收交。最后,篇篇精心评阅,按水平归类透视,学生的写作水平便了然于心了。
  几年来,我所授七年级新生,写作水平大都偏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村小忽视作文教学,个别教师甚至很少组织有效的作文练习,更谈不上系统的写作指导了。此时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写作,他们便茫然失措,硬着头皮写,自然只好牵强附会、杜撰编造,从读过的范文中“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生吞活剥”;有一些习作错别字满篇,句子累赘、拖沓,语义含糊难解不伦,令人莫名其妙、啼笑皆非的方言土语竟连篇累牍,不知该如何着手评改。显而易见,学生写作时的心态游离于火热的生活,他们的创造思维处于枯竭或被抑制的状态。一些学生写了半天,竟说不出所写内容,便是明证。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机械地要求他们依教材之“序”,进行系统的作文训练,确乎是纸上谈兵。
  明代学者胡居仁曾言:“学者工夫,宁下而勿高,宁沉而勿浮。”作文教学也应如此。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下”也就谈不上“高”,没有“沉”又何来“浮”?不注意“下”而求“高”,这是好高骛远,“高”就成了“空中楼阁”;不注意“沉”而求“浮”,就变成了浮华不实。
  二、从练句营造小情境入手,纠正学生语言积弊
  指导阅读一篇文章,我着意归纳该文最具有“个性”的表现手法,诸如画龙点睛式的人物勾勒或入木三分的人物心理描写等,结合课文主旨,特意抽出文章中精彩运用,最有表现“文心”的中心词或中心句,细心给学生讲解,并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入情入境地诱导学生去体味。然后,启发学生在自己对生活已存有的体验、感受里寻找相应的情感环境,投入地感悟这些词所承载的意蕴。最后,让学生将某一组词汇按设计顺序写成短文,抒写某一特定情境。旨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清除学生语言积弊,使其语言趋于规范,逐渐具有清晰的谋段能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位美术教师指导小学生学画时,考虑到他们宏观、整体观察能力差,局部观察却有一定优势的特点,指导他们只临摹事物的局部,从不告诉他们也不赞成他们从整体角度去鉴赏或写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艺术修养的提高,一朝顿悟,便抑制不住创作激情,心中谙熟的局部凭印象整合在一起,一件件艺术品由此诞生了。同样,七年级新生的实际水平,感知事物的能力还基本处于小学生阶段;观察事物,也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联系的特点,对时间和空间观念也比较模糊。针对此现状,美术教师的作法无疑是可借鉴的。因此,营造小情境的训练是从实际出发、以退为进的权宜之法,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这种营造小情境的训练,形式多样,但又不是随意的。它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精心挑选词汇、匠心独运地设计出一个个确实有内在联系的词汇链,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或记叙、或状物、或表露心迹,充分发挥表现力。
  这样,虽缩小了学生作文的篇幅,却增加了训练的数量,学生感兴趣,收效很好。
  同时,教师要随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当众朗读或张贴学生习作。即使一篇失败的习作,我也注重从中寻觅一星半点值得肯定的东西,并一一给以热情洋溢的赞许。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曾经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事实证明,这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三、注重仿写或复述,强化整体构思能力的培养
  通过营造小情境,学生的谋段能力提高后,便开始有计划的仿写。有人担心提倡仿写是否会束缚学生的灵性、创造力,到头来事倍功半、甚或事与愿违。
  其实,这是大可不必担心的。因为,初学写作者进行模仿和借鉴是不可以避免的。苏辙在回答“学文如何”这个问题时,曾说:“前辈但看多,做多而已。”南宋词人姜夔总结写作经验为八个字:“多看自知,多作自好。”鲁迅先生在致赖少麒的信中写道:“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像这样的经验之谈,在我国历代的文论中真是不胜枚举,显然他们所谓“看多”或“多看”的目的无非是多借鉴、多接受熏陶滋养之意,因为学习本身就包含模仿的意思。课本所选文章无疑是范文,范文之“范”,即模范、榜样之意,范文即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榜样的文章。既然是榜样,岂有不可模仿之理。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是为创新提供了一个可足凭据的立足点,一个清除了绊脚的杂草和顽石的立足点。歌德之对于德国文学,普希金之对于俄罗斯文学,正是这样的一个立足点。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袭故而弥新”“沿浊而更清”即是此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即前面所说的“多看”之意,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文章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破”万卷谈何容易,对于一般的初中生,尤其是在阅读条件极差的农村,“破万卷”更是难乎其难。况“破万卷”确乎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从实际出发,首先要指导学生破一卷,即精读课本,读通读懂课本所选范文,然后尽可能多的编选课外习作范文,进行灵活多样的比较阅读,并在此基础上诱导学生仿写。   同时,组织一定量的复述练习,练习注意留心创造性复述,哪怕是一丁点,也要及时指出并加以褒扬。
  四、适度命题,“下水”垂范
  学生通过仿写和复述,已经有了一定的谋篇意识和能力,这时,可以适当的开始命题作文。
  其实,命题作文是不得已的方法,这一层意思,作为教师,非透彻理解不可。理解了这一层,才能使不自然的近于自然。我命题的时候力求排除自己的成见与偏好,惟据平日对学生的观察、测知他们胸中该当积蓄些什么,而就在此范围之内拟定题目。学生遇见这种题目,正触着他们胸中所积蓄,表达的欲望才会被激发;题目虽是教师临时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有的。要相信,学生胸中的积蓄是决不贫乏的。
  我校所处较偏远,新生入校后,近三分之二的学生需住校,饮食起居都要自理,他们生理和心理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这时,产生想家的情绪是自然的,因此,我第一次命题作文是《上学前的那个晚上》《八月十五月儿圆》。既合情,萦绕学生的离情;又入境,中秋夜晚这个特殊的情境。
  果然,题目一出便触着了学生心弦,使其产生了积极的思维。有了这“源头”,“活水”便自下成“溪”,一篇篇有生活,有真情的文章便呈现在面前。
  第二次命题作文前,我先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如组织一次春游或观赏一场雪景,然后让学生将看到、听到以及体味联想到的写出来。当然,观察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不断地培养,因此,教师应不懈地引导启发学生,小至一湾溪水,几簇野花;大到遍地黄叶,漫天飞雪抑或静夜皓月,落日霞光,蛙鸣蝉声皆和学生一同感受、体味,激发学生从中感知属于自己的意境,发现曾无数次接触却未曾注意的东西,加深印象,增加写作时的形象信息量。
  在学生构思阶段,我多角度换材料进行作文示范——下水作文。所谓多角度,即有效地避免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避免使学生认为某个题目只能按老师讲的那样写的千人一面的尴尬情况发生。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人熟谙水性,跳下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
  通过实践,教师“下水作文”一次,会起到几堂课口干舌燥讲解写作理论所起不到的作用。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正是此理。
  学生有了实践——户外活动,又有了认识——多角度“下水作文”,两相观照,顿觉写作原本很亲切,心理轻松,信心倍增,创作欲便提高了,于是主动写作就开始了。
  至此,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便掌握了一般记叙文的写法,大大缩短了落下的差距,为能尽快依教材之“序”,进入系统化作文教学铺平了道路。
其他文献
2012年底,叶黎明博士出版了她的专著《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是对百年来写作教学的文体知识进行了一番审慎的梳理和建构。书中立场鲜明:写作是一种文体思维,写作教学一定要从文体入手,文体也许不是写作教学的全部,但应该是核心;文体知识的陈旧与闭塞,导致写作教学在应试教育中迷航,丧失自我。作者试图通过“文体”这个落点来回答“写作应该教什么”的课程内容问题。  一、从文体的角
回顾语文课标卷的发展历程,截至目前,走过了九年的历程,在这九年中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萌芽诞生期。语文课标卷萌芽于琼宁卷,早在2007年,宁夏和海南开始了语文自主命题,采用了不同以往的全新命题思维,创建了新课程高考语文试题的结构模式。二是发展成熟期。伴随着这一考查模式的定型,2010年吉林、黑龙江和陕西开始使用这套试卷,让试卷的使用省份增多,驱使试题命制进一步走向了稳定。三是成熟变革期。作为成熟
鲁迅先生不愧为文章高手,同样是写纪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硬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他纪念文,情感单一,悲贯始终;而《记念刘和珍君》,则情感复杂,多味杂陈——有悲,有愤,有省,有恨。   一、悲   千古纪文(祭文)皆写悲,《记念刘和珍君》当然也写了悲,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让我们先看看历史上的一些纪文(祭文)名篇吧。   中国古代有三大祭文: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宋代欧
近几年来,我们越来越重视写作学习的功能性问题。不少学者极力倡导学生所学习的写作应该成为具有特定目的、针对具体对象的“真实”写作。因此,人们在讨论写作教学问题时,其视角已在“写什么”与“怎么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增加了“为什么写”这一新的视角。纵观2012年的研究论著,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一文具有代表性,下面试评析之。  【评析文章】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在一堂市级公开课上我执教了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因为是一篇抒情散文,我把“通過朗读品味语言体察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作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整堂课我抓住“泛滥”一词,以“体味作者精准的语言”为核心,从“为何泛滥:切入土地”、“如何泛滥:细读情感”、“泛滥之极:发出誓言”几个板块展开教学,几个板块都是围绕着“走进课文,感受情思”来进行的,也就是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  “端木蕻良在文学创
雨果曾说过:“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开拓视野、积极思考的重要渠道,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这几年,我们在课外阅读的推进方面,形成了一套有序、有效且日渐成熟的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我积极探索,坚持举办读书会。  一、选书  八年级的学生具有叛逆性、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等特征。深圳的孩子,家境相对优越,没有生活压力。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出严谨、条理化的知识体系。受此影响,阶段性测试多以中考试卷为标准,以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为蓝本,与“阶段性”的语文教学并无多大关联,导致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于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下面,笔者就从文言文教学内容于阶段性测试中的具体体现入手,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有效性研究中的意义   (一)文言文选文在阶段性测试中的地位 
上善若水,随物赋形, 或方或圆,尽得其妙。  2013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延续了新材料作文命题模式,但又将过去的材料加命题形式变成了材料加话题的形式。“牛奶”“矿泉水”“酒”,皆为水性物质。“方盒子”“圆瓶子”,因物而变。作文材料用了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为人生的“方圆”做铺垫,立足于考生生活经历,却又超尘脱俗,将立意定位至奇奥精深的处事之道——方圆哲学。此命题既“贴着地面飞行”,让考生人人有话说;又“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其文本短短四千余字,没有繁杂的情节,没有过多的人物内心刻画,却感人至深。学术界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已然十分详尽,但经典作品总是有着令人常读常新的神奇魔力。笔者试图从文本着手,对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再做梳理,以便探究文章主题。  一、母亲形象的特点  首先谈谈母亲形象的特点,马尔克斯的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母亲形象。母亲这一形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言: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师之师。这句话用于烛之武身上最为妥帖。每次读《烛之武退秦师》,总会生出许多感慨,查阅相关资料,总感觉赏析过于寥寥。笔者不揣浅陋,对其说辞艺术作些赏析。   对于烛之武的出场,《左传》运用的是先虚后实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是谁?他何来的自信,将国家的命运交付于烛之武身上?如果不成功,他还要押上烛之武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