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05年我国网球运动文献研究状况综述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o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选取1994—2005年有代表性的网球论文179篇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近十年的网球论文发表量呈逐步上升趋势,从2000年开始刊发量陡增;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网球科研工作者的合作意识不强,个人研究较多,导致研究水平不高;网球科研工作者获取论据的途径以“以实助论”这种方式居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技、战术及教学和训练理论方面,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有实际意义,但生理、生化方面的论文更甚少涉及。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作者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我国网球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网球 科研 研究状况 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6
  我国的网球运动在近十年发展较快。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女子网球选手更是在一系列的国际大赛上有突出表现。李婷/孙甜甜组合获得中国第一枚奥运网球金牌,取得历史性的突破,给了国人莫大的惊喜,也让网球这项在西方被称为“贵族运动”的项目为更多中国人熟悉和喜爱;而郑洁/晏紫组合更是在200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连续击败大种子,并在决赛中对方握有一个赛点的情况下成功翻盘,夺得中国网球历史上第一个大满贯,令国人不得不承认,中国女子网球的实力正逐步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参与网球这项活动的人数与日俱增,网球已成为社交手段之一,许多学校也应广大学生和社会的要求开设了网球课。这些无疑为网球在中国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网球的科研却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网球水平的提高。本文选取了近十年来一些有代表性的网球论文进行文献综述,试图从论文数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网球运动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我国网球科研整体水平更进一步提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中国期刊网数字图书馆(http://www.edu.cnki.net/index.html)进行系统查阅,选取“C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所收录的13种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以及其它国内体育专业期刊8种,以此为样本期刊[1],以1994—2005年(其中2005年统计到9月)被此类期刊所发表的全部网球类研究性论文,作为本文文献综述的研究对象。经过技术处理后,共计有效论文149篇。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数理统计法:对搜集到的论文分类,并采用社会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 for Windows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3.逻辑学的方法:采用归纳、类比等思维形式,对以上所指的149篇论文进行分析,并进行逻辑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1994—2005年科研论文刊发量情况及分析
  通过技术处理,21种体育专业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网球类研究性论文149篇,年均13.5篇。从图1可知,1994—2005年刊发量呈基本上升趋势,其中1998年发表最少,为5篇,2005年(只统计到9月)最多,达到25篇。从2000年开始刊发量陡增,2000~2005年论文刊发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进入新世纪后,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迅速。
  (二)1994—2005年网球类科研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情况及分析
  近10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9大类,19种(见表1)。有的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较单一,而有的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较多样,其中有一篇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达到了6种(采用研究方法的比例具体见图2),这在网球论文中是不多见的。
  1994—1999年间的论文多以定性研究为主,采用的研究方法基本以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为主,若采用数理统计法,也是以T- 检验为主。经验总结的论文所占比例也不小。从2000年开始,以录像、影像解析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论文越来越多,从以定性研究为主到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使网球论文在科研深度和科学化程度上有了显著提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运用较先进的高科技仪器设备及先进的理论知识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可信度较大,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三)研究形式的“社会化”情况及分析
  “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合作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体育科学研究的‘社会化’倾向”[2]。合作研究可聚集各研究者的智慧, 对所要研究问题的分析可以更深入。而网球类论文中由个人完成的文章占到63.76%,两人合作完成的占22.15%,三人及以上合作完成的占14.09%(具体见图3)。这说明网球科研工作者在研究时合作意识不够强,“社会化”倾向不强,从而导致研究成果的科学含量不高。
  (四)1994—2005年网球类论文具体研究方向分布情况及分析
  从图4可以看出,纯粹从基本技战术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章占22.15%,比例很大,其次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所占比例分别为17.45%和13.42%。从生理生化、生物力学角度对网球项目进行研究的论文很少。网球论文的研究层次仍然较低。利用其它相关学科知识来研究本项目的意识不强,或者说研究者可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五)1994—2005年网球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情况及分析
  从表2可知,最近10多年来网球论文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学与训练、技术和竞技网球方面,而对战术、场地器材及组织编排方面的研究较少,涉足不深。这说明我国的网球科研工作者视野不够开阔,这也与网球运动在我国开展较晚,发展时间不长有关。广大网球教练员和网球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主要是集中的网球基本技术和战术原理的教学层面上,对网球运动的制胜因素,以取胜为目的的技战术训练指导思想和攻防兼备、灵活多变的技战术风格及打法,尤其是双打最佳配对组合、针对性极强的训练手段等高水平竞技训练实践与应用的研究较少,理论研究滞后[3]”。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发布了“提高我国网球女子双打选手竞技水平的研究”的课题并获准为2003年度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第二批)科研攻关项目之一。以刘青为首的一批网球科研工作者组成课题组并着手进行研究。本文所搜集到的竞技网球方面的论文基本都是此课题的研究成果。今后除了竞技网球外,还应多关注网球运动的普及,为我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实践。   (六)1994—2005年网球论文论据获取情况及分析
  获取论据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即:以史、观助论(以历史事件、他人观点等辅助自己观点)、以实助论(以数据事实等证明自己观点)和第一手资料(第一手统计资料、实验数据、实地调查等)。在网球类论文中以实助论占74.50%,第一手资料占46.98%,以史、观助论占22.15%(见图5)(注:有的文章兼有多种获取论据的方式)。这大致可以说明,网球科研工作者能采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此使自己的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不足之处是采集数据的手段太单一,以问卷调查和技术统计为主。今后应多借鉴高科技设备和手段来获取更丰富可靠的数据。
  (七)1994—2005年科研成果分析与讨论
  1.教学训练方面
  从论文涉及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来看,与教学有关的论文很多,大多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最优化的研究。如:程杰(1999)将表象训练运用于网球发球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姜晓宏(1998)利用信息的反馈控制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并调整教学内容,也取得不错的效果。史为临(2003)在发球教学中运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掌握技术要领并培养其思维能力。另有研究者探索网球正手及双手反拍的教学模式,以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并提高教学效率。为了使学生熟悉球性、巩固基本技术动作,多球练习、辅助墙被大量运用于网球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被引入网球教学中,网球CAI课件的应用使学生能更直观、清楚地看到每个基本技术的关键环节,从而对技术的理解更深入。
  在网球教学改革及教学体系内容方面也有学者做专门研究。虞力宏(1995)在上世纪中期就提出了高校网球课教学要改革并进行尝试。谭沃杰(2001)在网球教学俱乐部教学里融入了多媒体、排球、羽毛球等技术和知识进行网球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构建了多样化教学内容体系。张洁(2005)也对高校网球课构建多样化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探讨。陈勇、李皿(2005)提出非体育专业高校提高网球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朱征宇等(2005)则对体育院系网球选修课课程体系进行探究。
  以上研究从最基本的网球教学课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为网球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不少贡献。但总体上讲,描述性的研究较多,重复研究的现象也较严重。今后还要根据实践的需要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而与训练有关的文章多是探讨提高网球运动训练水平的途径与方法。其中涉及到专项素质的训练、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及运动负荷的监控,疲劳与恢复等。这类论文运用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医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网球训练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如闫子龙(2001)认为,在网球训练中体能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体能训练是网球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在安排时要注意其合理性。王长琦,罗青琴(2003)关注网球运动中的疲劳与恢复,这在网球论文中比较少见。说明网球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从关注技术训练到与训练有关的运动负荷的监控,身体机能的评定及疲劳与恢复,为网球训练开辟了新的领域。但总体来讲对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研究较少,只有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第二批)科研攻关项目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是与我国竞技网球的训练密切相关的。今后,如何提高我国网球的竞技水平是我国网球科研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2.基本技战术理论方面
  对于网球的基本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正手、反手和发球技术上,且以发球为主。研究成果多是为初学者或者网球爱好者服务,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研究几乎没有。这种现状一方面说明我国网球科研工作者意识到发球技术在网球基本技术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只重视底线技术,而忽略了其它基本技术如截击、高压等。当今世界网球打法正朝着全面型方向发展,只靠底线技术根本无法在网坛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今后还应对其它基本技术作更深一步的研究,引起各级教练员的重视。
  在战术方面,主要针对女子双打。陈正、刘青等(2005)指出,世界优秀网球女双选手打法正由过去一味追求发上和接上的双上网型打法向一网一底结合双上、双底的全面型打法过渡,全面型已成为女子双打发展的主潮流。而我国选手打法单一,以一网一底打法为主,缺乏主动进攻,上网逼压的气势,与世界优秀选手还有一定差距。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第二批)科研攻关项目课题组对中国网球女子双打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女子网球双打成绩的提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婷/孙甜甜组合还拿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女子网球双打金牌。岳海鹏(1999)对隔网对抗类(乒乓球、网球)项目比赛中“相克现象”的初步研究将“相克现象”上升到理论层次,是一个新的尝试,值得研究,具有实践意义。但总体来说,对于网球战术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而在比赛中各种基本技术的合理运用是通过不同的战术来体现的。因此,战术方面的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入,且要引起所有从事网球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者及所有网球运动员的重视。
  3.运动心理学方面
  一位著名的网球教练员曾说过,当两名选手实力相当时,比赛时的心理状态起关键作用。谁的心理素质好,谁就能赢得比赛的胜利。由图4可知,从心理学及运动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论文占总数的13.42%,表明我国网球科研工作者还是认识到心理的重要性,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对掌握得较好。章建成(1994)采用探针法测试网球运动员的注意容量,评价运动员技能的熟练程度,进而预测其比赛名次。王润平(1997)采用分析诊断法、表象练习、自我激励和积极暗示等方法对参加第12届亚运会的网球国手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控,取得不错效果。马克勤、蔺光梅(2002)运用想象、情绪调节等手段提高网球运动员接发球的注意力。另有研究者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和元认知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方法从一般的定性分析逐渐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方向发展,研究成果较有实际意义。   4.运动生物力学方面
  随着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网球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技术动作及球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从而改进运动员的各项技术。郎荣奎(1995)纯粹从力学角度探讨了网球上旋球的运动规律。蒋中伟(2000)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了网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并得出结论:击球点越高,发球成功率越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击球点高度而使击球点靠近球网,可提高发球的成功率。刘卉(2000)借助三维高速录像及直接线性变换(LDT)方法,获取我国优秀青年女子网球选手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学参数,揭示了网球大力发球动作技术的原理。严波涛等(2000)采用高速立体摄像和现场调研等方法,人生物力学角度对抛球、击球动作技术以及动作节奏问题的本质做了探讨,得出新的发球技术(即在抛球臂持球向上、向前运动直至抛球离手瞬间,挥拍臂缓缓移动,拍尖指向身体的后下方)更有利于发挥全身肌肉用力,我国运动员的抛球准确性和稳定性亟待提高等结论。这些研究成果用科学的方法解释了许多教练员的困惑,为高水平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研究内容相对集中在发球技术上,今后还应多关注其它基本技术,运用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对网球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
  5.医学及运动医学方面
  从医学及运动医学角度研究网球项目的文章不多,但相对而言论文质量较高。吴升光等(1994)使用Lido等速测力机完成一种速度下男性网球选手股四头肌之等速向心离心收缩之测试并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可对网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起指导作用。孙卫星等(1999)将优势眼理论应用于网球正手抽球技术与发球时的站位练习中,提出在网球运动中可根据优势眼原理挖掘适合每个队员的技术潜能等。赵平平(2000)采用七星针配合拔罐方法,直接在湿邪瘀血留滞之处施治治疗网球肘,收效迅速可靠。吴亿中(2003)采用齐刺温针灸治疗网球患者也取得良好疗效。陈筱春等(2005)通过实验与跟踪测试发现点压肾俞、照海穴能提高网球运动员定量负荷后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减轻自由基们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这些研究成果都从不同方面为我国网球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研究重点局限在网球运动损伤的防治方面。其实运动医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运动员的医务监督和运动营养等都属于它的范畴,可惜这方面的研究是凤毛麟角。2005年莎拉波娃的教练来中国讲学时就指出,我国网球运动员所吃的东西甚少有营养价值,必须由专门的营养师为每位运动员开菜单,否则难以保证训练的效果。这给我们中国的网球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新的网球理念。因此,应拓展在运动医学及运动营养方面的研究。
  6.社会学方面
  网球运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益增强的健身要求,已成为都市人的运动时尚。对于网球的健身价值和其在全国开展的情况,都受到网球理论工作者的重视。早在1995年,胡学明、李莉(1995)就通过对参加网球运动的部分老年人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网球运动对老年人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手段和方法。阎天贵等(1996)通过医学检测,发现老年人坚持适当的网球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健康,延缓衰老。曾琳娜(1999)也发现,网球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明显,是预防心血管疾病与肥胖有关的一系列疾病的有效保健措施之一,且对进入更年期的中老年妇女影响更为明显。王晓婷(2003)通过分析也得出结论:网球是一种健身价值很高的运动项目,其实用价值和巨大魅力是其他项目所不能替代的。网球运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对中老年人有较高的锻炼价值,是健身最佳选择之一。这些研究结果都肯定了网球运动的健身和健心价值。为了促进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还有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和系统论角度对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现状、高校网球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另有学者从文化及文化差异方面对网球在我国有些水土不服的原因进行探究。
  7.其它方面
  除了以上几个大的方面,还有学者调查分析全国网球教练员的现状,对教练员的执教特征作对比研究。教练员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和重视。另外,金雁(2003)提出父母对子女网球之路有重要作用并给家长一些培养孩子的建议,让人们从新的视角来关注影响网球在中国发展的其它因素。这些都为网球项目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十多年来我国网球研究性文章的发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进入新世纪后刊发量陡增。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应用较少,研究人员间缺乏合作,行文上整体仍以定性研究为主。
  2.论文的研究内容范围较大,涉及基本技战术、网球教学与训练、组织编排及场地设备等方面,从运动心理、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和社会学等其它相关学科角度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研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讲,具有创新性的研究不多,重复研究某一内容的现象较严重,对于如何提高我国网球的竞技水平方面的文章不多。有些内容如网球运动员的选材,基本没有涉及。
  (二)建议
  1.网球科研工作者之间要加强合作,相互交流,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积极采用先进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科研工作服务,从定性研究逐渐转向定量研究,以提高网球研究性文章的整体质量。
  2.在教学和训练中要观察细微,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以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多借鉴其它学科的先进理念与知识为网球科研服务,使研究成果能解决实际问题,以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该类指定的期刊名称列举如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和《中国体育科技》,以及非核心期刊中的《湖北体育科技》、《吉林体育学院学报》、《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辽宁体育科技》、《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四川体育科学》、《浙江体育科学》和《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由于以上期刊中有部分与网球有关的文章为新闻报道,或者是翻译、转载,而非原创性的论文,所以将其作技术处理,没有作为研究样本。   [2] 李建军.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现状的分析[J].中国体育网(http://www.sport158.com).2005.
  [3] 陈正,唐小林,等.对提高我国网球女子双打竞技水平及其实现奥运突破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51~54.
  [4] 吴升光,陈九州,等.男性网球选手股四头肌等速向心及离心肌力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4(1):39~43.
  [5] 章建成.用探针法预测大学网球队员的名次[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18(2):14~20.
  [6] 郎荣奎.利用力学原理探讨网球上旋球的运动规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3):91~92.
  [7] 阎天贵,陈向伟,等.网球运动对老年人淋巴细胞转化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2):152~153.
  [8] 胡学明,李莉.网球运动对促进老年生理、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1995.17(5):36~38.
  [9] 姜晓宏.信息的反馈控制在网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体育科技.1998(6):34~37.
  [10] 孙卫星,安江红,齐欣,等.优势眼与网球技术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127~129.
  [11] 曾琳娜.网球运动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的比较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4):119~123.
  [12] 岳海鹏.隔网对抗类(乒乓球、网球)项目比赛中“相克现象”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5):24~27.
  [13] 程杰.表象训练用于网球教学的实验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9.20(6):54~56.
  [14] 赵平平.七星针拔罐治疗网球肘39例[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2):217.
  [15] 刘卉.网球大力发球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2):173~176,180.
  [16] 蒋中伟.关于提高网球平击发球成功率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4):41~43.
  [17] 严波涛,吴延禧,苑延刚.网球发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0.20(4):80~85.
  [18] 黎劲红,谢红光,傅明.中国、澳大利亚网球高级教练员执教特征对比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2):38~39.
  [19] 王希升,赵海涛,王亚乒.对乒乓球、网球女运动员上臂力量特点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3):7~10.
  [20] 谭沃杰.构建多样化内容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深圳大学网球教学俱乐部教学内容[J].体育与科学.2001.22(1):74~75,70.
  [21] 闫子龙.在网球训练中应重视体能训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20(2):87~88.
  [22] 马克勤,蔺光梅.关于提高网球运动员接发球注意力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60~462.
  [23] 金雁.父母对子女网球之路的重要作用和如何培养孩子的几点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425~426.
  [24] 王晓婷.浅析网球运动的终身健身功能[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89.
  [25] 史为临.发现学习理论在网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3(1):84~85.
  [26] 刘青主.中国网球女子双打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山东省农村居民参与体育休闲方式的角度去分析,农村居民进行体育休闲活动时对同伴的选择,用什么方式进行体育休闲活动和在什么场所的选择,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农村居民的体育休闲方式,促进农村体育休闲活动更蓬勃的发展。  关键词 山东省 新农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分析冰上课中运用层次教学的优势,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层次教学 冰上课 高校  一、研究目的  在我国北方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冰上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但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广西体育彩票业近些年销售业绩大幅度上升,但可喜成绩的背后隐藏着大量隐患,本文通过对广西体育彩票市场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对广西体育彩票目前的现存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对广西体育彩票站点员工未来方案进行探究。  关键词 广西 体育彩票站点员工 方案 探究  广西体育彩票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论文以分析我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与行为现状的基础上,以消费者产生体育消费观念到实施体育消费行为所发生的机理过程为切入点,提出促进体育消费者观念与行为形成的对策,帮助居民树立合理的体育消费观念,指导正确的体育消费行为,提高我省的体育消费水平。  关键词 体育消费 城市居民  2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健身方式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活动进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和教学工作的效果。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能有效的提高高校女教师的体质水平,缓解她们家庭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网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目,随着网球运动不断的发展变化,除了对技战术的要求有所提高,对体能的要求也在逐渐加大。  关键词 网球 体能  一、前言  当今网球比赛中的主流打法为底线进攻型打法,此类打法类型以及運动员技能水平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就使得使得每一场比赛的时间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 体育舞蹈的美学因素是由标准舞姿、形体美、音乐美与服饰美等美学因素构成的。将这些美学因素融合起来对少儿进行的美感训练,充分展现出了体育舞蹈独特魅力,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少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体育舞蹈 美感训练 少儿  体育舞蹈在青少年宫中开展以来,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因为它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文章通过研究2010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后卫与赛队后卫进攻能力,分析了提高中国男篮后卫拼抢篮板球的能力,尤其是前场篮板球的能力的问题,希望对男篮训练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男篮锦标赛 中国队 后卫 进攻能力  一、研究對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国男篮后卫队员与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6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随着短道速滑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比赛越来越精彩。比赛中运动员对于激烈的竞争场面和变幻莫测的瞬间局面,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把握短道速滑项目特点和战术发展规律,剖析战术意识的培养,个人战术表现形式,过人战术及其运用,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发、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男篮后卫与世界八强队后卫在得分、助攻次数、罚篮次数、抢断次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本文从中找出差距,寻找问题,为今后我国篮球后卫的培养,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 男篮后卫 技术指标 培养  高素质后卫是任何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