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的深处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生语文素养与写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阅读书籍的多少,以及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的好坏。农村初中生拥有的课外书籍较少,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也不高。尽管有些语文教师在选书、看书、摘抄上下了不少工夫,甚至制定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但学生往往读书未半,热情已减三分,一段时间后便偃旗息鼓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农村语文教师困惑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此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尝试。
  一、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兴趣,是学生阅读走向深层的前提。如果学生对整个读书活动缺乏一定的兴趣,参与活动只能停留在表层,特别是在升学考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活动时间难以保障,必然会影响阅读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读书活动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解决好书的问题
  首先,与家长达成共识,开学初给所有的家长写一封信,告诉他们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同时附上教育部推荐的一些中外书籍的目录及自己向学生推荐的一些课外书籍的目录,提倡学生及家长自由购书,有目的、有计划分批购买当前要读的书籍,丰富学生手中的书籍。其次,开展“走进图书馆”或“走进书店”的综合性活动,鼓励学生在图书馆或书店过“周末”。第三,与其他班级建立伙伴关系,互借书籍,实现图书共享。这样学生有了书源,读书的内容在一段时间内也可以达成统一,便于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解决好读的问题
  主要以“三课活动”的形式探究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上好“名著导读课”。每一周(或两周)选取一部名著或其中一个章节进行赏读,目的使学生正确、深入地把握名著的内涵,领会作者的精神实质。其次,上好“读书方法指导课”。多数学生缺少阅读文学作品的良好方法,读书活动难有好的效果,教师选取作品作为实例,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读书方法,明确读什么、怎么读、读后做些什么事等,必要时进行示范,展示教师品读的过程及读后成果,规范学生正确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第三,上好“读书活动展示课”。课堂上开展读书会活动,每两周安排一次,一个学期安排七次左右。教师事先制定计划,确定读书会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读书计划表在学期初交给全班学生,让学生明确本学期必读的书有哪几部及读书会活动的具体时间等,便于学生提早借阅,在本学期读书会开展之前,把相关书本读完,并做好读书会上要展示的内容、发言等准备工作,开展读书会交流,畅谈各自的读书体会和感想,展示各自读书积累和成果,分享他人的读书乐趣和思想等。活动时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全班集体活动,可以由学生组织分小组进行活动,也可以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单独进行活动等。
  四、延伸读书内涵
  学生开展读书会后,组织小组内收集整理相关材料,把每个学生的读后感、读书会散记、交流时的精彩发言、读书日记、摘抄等分小组摘录下来编辑成手抄报,并对每一期的读书会活动分小组打分(包括读书会的组织、交流时的发言、手抄报的编辑等情况)。班内小组间进行评比,期末在班内或校内公开展示小组的活动成果及评比结果。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内结合读书的实际情况开展朗读赛。展示读书日记、编演作品剧等活动。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仅仅在于读书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成果之中,还在互相交流过程中的所得到的收获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呈现出深层化。
  五、跟踪读书活动的过程
  开展读书活动,并不是教师提出了要求,指导了方法,演示了过程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还必须用很长一段时间跟踪活动的全过程。一则可以随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二则监控、激励学生始终保持参与活动的热情,如果教师不及时跟踪,活动易流于形式,或过一段时间就会淡化而止,跟踪可以确保学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检查、评价和交流活动成果应成为跟踪活动的主要形式。
  通過以课外阅读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间阅读交流活动的深入开展,可以形成师生间的思想沟通和学生间的协调合作,活跃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共同分享阅读成果,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在活动中,学生自主阅读,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活动成为习惯化,达到实效化,走向深层化。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突破了教科书的限制,突破了文本的限制,也突破了课堂的限制。避开了语文教学只讲语文课本的传统观念,也避开了课外阅读只为考试而备的浅层阅读误区,着眼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合作品质。学生在品读文学作品中提升了自己的鉴赏能力,在合作交流的阅读活动中砥砺思想,发掘思维,陶冶情操,积累丰厚的文学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基础教育发展策略中,把英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地位。培养英语综合素养不仅依靠听、说、读、写,还要从潜意识里进行英语国家文化的教育。因此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被作为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并重的一大板块,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本文试着从跨文化意识的定义
期刊
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语文教学强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恰当的使两者统一的桥梁就是阅读。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笔者一改以前古老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展示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正是有了这种思想前提,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通过反复实践,现已初见成效。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
期刊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过程,富有无数复杂的变化因素。而高三英语总复习中的教学,更具有其特殊性与重要性。所以,高三总复习阶段,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复习指导方法,还应注重师生情感交流的融入,以营造良好学风。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复习模式,尽可能提高课堂质量,以保证学生顺利通过高考。  【关键词】情感教学 语篇输入 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是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充满转型与阵痛的流动时代,许多年轻的父母为了追逐自己的梦想,把孩子留在了农村,由祖父母或者其他亲人代为照顾。在中国当代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只有极少数进城务工者会将子女托付给可以信赖
期刊
【摘 要】科学、全面的认识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儿童,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是发展中独立的人。而教育是学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其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塑造灵魂、陶冶情操。本文针对青年学生的实际进行深入剖析,并为发挥教育实效给出了相应的教育观点。  【关键词】学生 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各项考试中也必不可少。然而,由于缺乏兴趣、没有科学的阅读习惯、少之又少的阅读时间等因素限制,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笔者通过小样本调查,得出调查数据,广大同仁共勉。  【關键词】英语阅读 阅读习惯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25-02  一、调查目的  阅读是英语学
期刊
《中国教师报》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中国名校共同体秘书长李炳亭直言,“教师讲、学生记”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仍然充斥着今天的许多课堂。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仍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内容记下来,考试的时候准确无误地答在试卷上,就算完成了他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认真听讲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
期刊
【摘 要】古诗文默写是语文基础知识积累部分的必考内容。考查古诗文默写的方式主要有记忆型默写、理解型默写、归类型默写、运用型默写。古诗文默写中存在张冠李戴、写错别字、漏字添字、习惯语序干扰等问题,主要是记忆不准确,书写错误,心理素质差,理解、归类、应用能力差等原因造成的。必须采取有效对策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古诗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诗文默写 考查方式 问题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期刊
新课改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本文试图从高中政治课的课堂结构之一“情境设置”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  新人教版政治课教材自2004年以来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广(湖北省从2009年开始使用),其中四本必修教材在书名上都冠以“生活”二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明确四个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在教材的结构上也是耳目一新,每一课题都有探究类的材料和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的灌输。从具体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中的整个生命,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只有具有生成性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气息,因为“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语文学科是一门充满灵性的人文学科,具有情意性和模糊性,容易触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心志,激发学生的惊人之举、奇妙之言,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迭起。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在学习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