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生遵纪守法意识培养的有效措施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中职学校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问题,文章从遵纪守的重要性、遵纪守法的意义、中职生目前的校园表现等方面分析论证,提出了具体可行,便于操作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遵纪守法;培养;措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让遵纪守法成为我们的荣誉。因此,作为在校学习的中职学生要学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知识武装头脑,是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用之人。那么,作为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员,应该怎样运用好现有的法制教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去完成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艰巨任务呢?
  一、培养中职生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曾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中提出“青少年学生要在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法制教育课,并且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确保普及基本法律常识的任务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完成”的要求,由此可见,在将来的法治社会中,拥有法律素质十分重要,因为,法律条款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义务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的约束力,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则。在现代的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时刻也离不开法律护佑,它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事可以为,什么事不可以为,这就是我们做人做事有了方向和目标。而用法律评价某种行为是否正确,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起到为我们保驾护航的作用。所以,作为中职生学好法律常识,遵纪守法是责无旁贷,义不永辞责任我们应该学法、懂法、守法,以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侵害,同时也用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全。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而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更应该上好思政课,把法律知识贯穿于思想政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既能提高政治思想,又能牢固掌握法律常识,培养出思想正派、作风顽强,做事认真,遵纪守法的新时代公民。
  二、中职生遵纪守法是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势在必行。中职生正在学习阶段,不久的将来就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从事各个行业的生产经营当中,成为社会发展中新一代劳动者。怎样才能让他们成为既有专业知识、业务特长,又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这就给教育者提出了十分严峻的科学难题。破解这个难题唯一途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队伍中的有生力量。遵纪守法教育就是让中职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学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位,同时,在自己受到不法侵害时,也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当前中职生在遵纪守法方面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种不良因的影响进入校园,给在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很大负面效应,致使不少学生在遵纪守法上犯了错误。其表现为:
  1、不遵守学生守则,违反校规校纪。我们常说,校园也有“法”,这里的“法”包括国家的各种法令法规,也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条令。个别同学不遵守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对学校纪律视而不见,经常忽视学校对学生仪表仪容、待人接物、行为言语等方面的要求,不爱公物,乱扔垃圾,抽烟喝酒,沉迷网络,迟到旷课,这种看似小事,一旦形成习惯,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2、结伙打架,偷窃行骗。在学校这个青春躁动的小小社会里,有些学生受社会或家庭的不良影响,好逸恶劳,行骗偷盗,看见同学的好衣服好书包就想据为己有,发现同学衣兜里有钱就伸手去偷。还有的同学江湖义气,几个臭味相投的人结成伙伴,经常在校园寻衅滋事,欺凌弱小,无辜殴打骂弱小的同学。
  3、胆小怕事,受人欺负后不敢用法律保护自己。由于不懂的法律的重要作用,一些同学在受到别人欺凌之后,忍气吞声,不敢声张,这样以来无形中纵容了违法和犯罪,而那些以牙还牙,城血气之勇,自行报复的则会触犯法律,使自己从受害者变成害人者,结果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追悔莫及。
  四、提高中职生遵纪守法的具体措施
  古人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作为新时代的中职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树立与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姿态,做一个品学兼优,守法遵纪的好学生。但是,学校的教育最重要的还得靠教师,在学生遵纪守法的品质养成中,教师的教育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教师提高法律意识是关键。毫无疑问,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树立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教师首先要学习法律知识,对国家改革开放后的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要有粗略的了解,对民法、刑法的重要章节要熟练掌握,吃透精神,这种情况下,给学生讲起道德与法才能得心应手。其次教师要身体力行,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在遇到违纪违法的案例时,带头遵守,为人师表。比如自己开车违规了,要主动承担责任,接受交警的处罚,决不能推三阻四,强词夺理,既损害自己的形象,也给学生留下一个极坏的印象。其三,对身边发生的违法违纪的人和事,要敢于抵制和批评,要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公平和正义,决不能像商丘市清华园小区 的卑劣女教师那样,自私自利,把居民楼走水管的部位装修起来,不让邻居修水管,弄得楼上的居民吃不上水,遭到众人的一致反对,成为孤家寡人。
  2、教师的教育方法应不断创新。在道德与法的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把法律法规贯彻到学生的心灵里。首先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法,将枯燥的书本内容转化为活跃的知识情景,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教育和影响下吸收法律知识的滋养,成为法律和道德武装起来的新时代公民。其次,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将法律法规常识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下去,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一些违反法律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再次,组织竞赛活动,采用竞赛答题的方式,唤起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
  3、有计划地请法律专家到学校讲座。教师的课堂教育是一个方面,定期不定期聘请法律顾问和专家到校讲座也十分必要。结合法律与道德课程的进度,让专家讲述实际违法案例,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法律在实际中的运用,知道法律的威严和力量,这比口若悬河地讲述课本内容要好得多。
  4、家庭积极配合学校的遵纪守法教育工作。学校的法制教育不能孤立进行,教师要积极的动员家长参与其中,帮助老师对子女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学校卿法律专家到校讲座时,顺便通知学生家长来校陪同孩子听讲,起到校内校外共同施加影响的作用。家长也可以利用电视节目教育孩子,央视、省台、市台都办有法制教育栏目,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收看,学习法律常识,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做新時代合格公民。
  结语: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和社会也是他们生存的空间,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密切结合,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为了推动学生法制观念的提高,党政机关各个单位应无条件的配合学校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珍祥.中职生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J];科教导刊(下旬);2019年05期.
  【2】李金山.浅析中职生法律意识现状[J].科技视界.2018年06期.
  【3】.苗丽云.探索培养在校中职生的法律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21期.
  商丘经济贸易学校 李莉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院系调整;第二阶段是在1986年-1987年,进行首次学科建设;第三阶段是在1995年,建设“211工程”;第四阶段是在2001年-2002年,进行第二次学科建设;第五阶段是在2006年,进行第三次学科建设。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规模愈来愈大,学科建设的结构、评选机制以及评价制度都在不断完善,当前,我国高校进行教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进步的阶段,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需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需要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加强实际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这是因为美术的特点就是要看学生对生活中美的观察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自己创作的作品就会天马行空,不会很优秀。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加强实际生活与小学美术之间的联
期刊
摘要:建构游戏一直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在建构游戏区里,孩子们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搭建出不同形状的物体,而且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同伴合作等,创造出各种奇特的玩法,建构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那如何有效指导孩子进行搭建活动呢?今天就自己的实际工作观察儿童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大班幼儿 搭建活动 指导策略  第一次观察:  幼儿园新学期在活
期刊
摘 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就是引导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与此同时,还要兼具过硬地专业技能水平,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为今后有效开展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教学策略   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流趋势就是引导教师要注重素质教育,因此,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基
期刊
摘要:道德和法律课程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情感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共同发展。为了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师应如何通过道德和法律教育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鉴于上述情况,并考虑到提交人多年的工作经验,该条载有一些建议,旨在提高高等教育中道德和法律教育的有效性,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新方案的发展,道
期刊
摘要:逆向思维是创造性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努力增强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顺教材的逻辑顺序,发挥教材中互逆因素的作用,为学生提供逆向思维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教学逆向思维能力  一、增强学生逆向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增强学生逆向思维的积极性。
期刊
摘要:“学困生”是每个班级客观存在的,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尤其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的民办学校来说,在复习阶段让“学困生”全面把握知识,消化完整的知识系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结果进行针对性讲解练习。让“学困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能进行灵活运用。本文就民办小学“学困生”期末有效复习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学困生;期末复习;复习方法  一、二线城市民办小学的困境  
期刊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积极渗入情感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渗入情感因素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利于学生调动积极性,有利于调节学生的个人情感,有利于教师发出信号,有利于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给学生以积极正向的价值引导,道德与法治教育课才能有热情,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温度、有情感、有节操。  关键词:情感教学道德与法治作用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基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
期刊
摘要:大学外国文学教学当中,将电影引进到教学课堂当中,可以协助学生对外国文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还能够使得学生对外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于教学而言,极为有利于老师的讲授,但是也极为容易造成电影内容取代课堂知识,对名著深层含义的了解微乎其微。所以,在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当坚持以文本资料为主,电影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准则,对影片进行仔细的挑选,引领学生从电影当中回归到课本,通过原文的阅读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是现今小学音乐教学中一大难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团体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学会和其他同学和谐相处,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小学音樂课堂合唱课教学,提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兴趣  一、小学音乐合唱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和教师的忽略  很多学校小学师资力量不够强大,造成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