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激活课堂教学,成为许多教师的困惑和呼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进行了摸索和探究,总结了一些肤浅的做法,通过本文与同行进行交流,以期达到共同提高。
  关键词:激活 数学 课堂教学
  G633.6
  教学的改革重点在于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在于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那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怎样有效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使数学课堂充满情趣、乐趣,让学生活跃且高效地度过一节又一节的数学课呢?
  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现行教材中存在着大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入的。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打折购物、计算储蓄存款利息、平面图形的密铺、图形的变换、数据的搜集与整理等问题均时常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充满着生活情趣。因此,教师要多创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简单化,让学生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
  如学习《探索多边形的镶嵌》时,笔者先在黑板上写出“装修设计大赛”几个字,并快速画出一个房屋的平面图,学生满脸疑惑。接着为学生出示了许多正多边形的教具,并向学生出示问题,怎样用这些“瓷砖”对房屋进行密铺呢?大家试试看,让学生一层一层慢慢揭开了新课的面纱,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从中领略了数学知识的来源及发生、发展过程。这样经常性地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学知识的具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不仅激活了课堂教学,而且弥补了学生抽象能力的不足。
  创设课堂情境要因教学内容而异,一般有: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动手操作情境等几种常用方法。数学问题的情境创设得好,能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产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进而激发起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更加乐于接受知识。
  二、自主体验,让课堂教学“动”起来
  所谓自主体验,就是尝试性学习。一堂课的成败,不在于教师讲得有多精彩,而在于教师如何“刺激”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程度。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总结出的知识,才是他们终身难忘的,才能化为他们的技能并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笔者这样设计学生自主体验的流程:
  这样由易到难、梯度明显的层层推进,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自己尝试,再同课本上的例题对照,教师适当地补充和纠正,最后归纳出解题思路:
  在整堂课中,笔者让学生不断体验,一次又一次体验成功的喜悦心情,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印象深刻,教学的重点也凸显得淋漓尽致。
  三、开放课堂,让课堂教学“热”起来
  课堂的开放,一方面是授课形式要开放,老师把讲台“让位”给学生,让讲台作为学生展示个性化学习成果的舞台,使学生的思维在此产生磨合、碰撞,相互取长补短、学习借鉴,进行热烈的纠正与反纠正。
  如学习《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学生把五边形转化成三角形时,就让随堂听课的教师叫绝称快、惊叹不已。
  学生会想到这么多的方法,其归根结底是开放式课堂绽放出的“活跃思维之花”,是教师把讲台让位给学生,学生敢于在讲台上展示“个性化学习”的成果。。
  课堂开放的另一方面是课堂交流活动的开放,传统教学基本把学生的座位固定,不管愿不愿意,均不许挪动半步。这样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交流存在严重的障碍,实践证明:多数学生乐意与他要好的同学交流、或与他最信任、崇敬的同学交流,在这样的心境之下,交流学习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最有效。笔者的课堂交流亦是这样开放的,让学生自找“小老师”请教、帮助,整堂课学生没有紧张、枯燥的感觉,而是让他们自由的走动起来,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下不知不觉度过了一节又一节的学习活动,只要教师组织到位,这样开放的课堂是学生最喜欢而且最高效的课堂,课堂热烈而有效,这一做法,教师切忌放任自流。
  四、转变评价,让课堂教学“好”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往往是教师说了算,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众所周知,对学生学习兴趣、热情的“扼杀”极不亚于满堂灌、填鸭式,已被许多教师弃用,但又有不少教师采用“真棒、很好”进行笼统、无效的评价,以此来凸现所谓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转变评价的方式,由单一评价变为多元评价”。
  一是课堂练习让学生组织批阅和评价,教师要设计得巧妙、得当,使学生在批阅和评价中实现理性认识的再次升华,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同时能有效地整合学生的智力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二是探究结论让学生来组织论证和评价,让学生在“争论”中实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作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一员,进行适当的点拨、提醒、纠正即可,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想法和意见,让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仅要把新方法或新结论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应把论证、推理“说话权”也让给学生。只有转变了评价方式,才能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就感,學生才会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有朝气,才会充满活力。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一学生回答问题时,最大限度地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和矫正;课堂练习轮流让一组学生上黑板完成(其余的在下面讨论或独立完成),另一组学生作批改,其他学生作评判,教师作归纳点拨,用发展性语言适时评价,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结果呈现,学生的评价“尺子”多样:评书写、评格式、评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评思维、评方法……,这样把教师评价与同伴评价、自评结合起来,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和不足都能被指出,学生不仅获得了自信,同时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每一个执教过的班级,经过一段时间后,书写不规范的规范了,信心不足的很快恢复了信心,发言胆怯的敢慢慢发言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也逐渐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来……。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班级的书写、学习成绩、凝聚力、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得到了县教科所专家及广大同仁的肯定和赞誉,收效甚好。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它們是互动的统一体,教师只有多种方法并举,实现有机的统一,激活课堂教学,引领并转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方法,就不再是难事。同时,只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善于不断反思和总结,持一颗终身学习、永恒探研之心,相信还会有许多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呈现在教坛之上。
其他文献
学位
为深入贯彻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4月13日,教育部在京召开直属机关第三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出席并讲话。周济指出,近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一。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继续练习修改习作。  2.增强表达、倾听能力以及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
七年级是学生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书法学习过渡的一个关键期,但由于初中课程中没有专门开设写字课,所以在初中阶段,写字教学往往形成断层。正视现实,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全面认
【摘要】化学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支撑点,也往往是课堂教學的切入点。但由于学生认知的局限性,课本中给出的概念并不一定非常严密。学生常常会遇到已有经验无法解释的新现象、新观点。因此,本文从概念教学的问题产生出发,通过归纳、辨析几类化学教学中常见的、易混淆的“错误概念”,从而达到准确运用概念的目的,继而帮助教师掌握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特点方法。  【关键词】化学概念;学生认知;概念辨析  G633.8
国内外铜电解阳极泥的生产流程种类繁多,但大体上都包括脱铜硒和熔炼银阳极板两大工序.目前的处理流程一般就是所谓经典的传统火法流程,即水洗、硫酸化焙烧、蒸硒、浸出脱铜
摘要: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颇受欢迎,其直观性、丰富性、交互性、可重复性会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但是,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如多媒体课件的华而不实、盲目使用多媒体、过分依赖多媒体。所以,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优势,劣势  【分类号】G633.3  语文是一门用语言展现美,蕴含人文精神的学科,其“文学性”显著。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生
摘要: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文字知识,为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些情况,并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语文学习所必需的。  关键词:关注 语言文字 事半功倍  中国分类号:G623.2  一、关注小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是语文学科本身的要求  语文学科有它自己
情感,心理学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情感反映。新闻中的情感表达,也就是把新闻事实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和记者的情绪,有选择地通过文字和语言传导给受众,以影响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的实施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下教学的要求,因此,探究式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在中学政治教学活动中,探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生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力和实践能力,还有利于提高政治课堂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中学政治 意义 应用  G633.2  1.引言  探究式教学主张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