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怀着一腔热忱,企图通过“克己复礼”等手段恢复社会秩序,为此他不断强调“仁”“礼”“中庸”的重要性,并期望通过“君子”这一道德载体起到榜样引导作用,由此再进一步推举贤能者为王,最终达到化天下人为仁的终极目的。虽然孔子并未对此行为明确定义为“教化”,却在实际践行着这一行动。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典籍的考究来探析一下孔子教化思想的内容及其效果,并试图对效果成因作些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 教化 仁 礼 中庸 君子
教化这一概念,在众多学者看来最先是由荀子明确提出并运用的。但是教化思想的萌芽或是其朴素形式的运用却远在荀子之前就已发生了。关于教化意蕴的现代解释,有学者认为“教化,是政风教化,教育感化之意”豍,亦有学者认为“所谓‘教化’,就是儒家倡导的‘以教道民’、‘以教化民’,即通过道德教育来感化民众, 转移世间的人心风俗”豎,不论是何种解释,很显然,我国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教化都离不开道德感化与政治管理这双层作用。并且教化的首要目的是实现对人的道德教化,当出现政治组织和政治社会时,其政治教化的目的和作用便更加凸显了。早在中国西周时期就开始了朴素的道德教育,到春秋战国时期则开始了对人的系统的道德教育,并进一步提出了教化的概念。而至秦汉时期,教化的理论概念发展的更加完善,并且也在更加完全的意义上付诸实践。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王权的加强,教化的道德价值取向逐渐弱化,其政治价值取向更加强化。纵然历代统治者会打着道德教化的幌子,但其内在的政治教化的终极追求是不可避免的。到底教化的最高价值追求应该是什么,在实现教化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协调其道德取向与政治取向的关系,这不仅是古代历代学者及统治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即便在当今也是众学者及领导人所不可不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暂以孔子的教化思想为例做些浅显的分析,以期能够获得较为有益的思考。
一、关于孔子及其历史背景的思考
众所周知,孔子出生在没落贵族家中,而此时的春秋时代却正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代替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礼崩乐坏时期,秩序的紊乱,规则的破坏深深激发了自小贫贱却善尚礼乐的孔子之忧患意识。孔子的这套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总称由后来的概念界定的话,便是教化。虽然后世对其教化思想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其初衷,但终归孔子是较为系统的开启了一个先河。在那个时代裂变之际,孔子选择通过教化来恢复礼乐秩序,从政治上来讲是略显保守的行为,但从文化上来讲,他所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却是千百年来都值得遵循与提倡的。或许在具体的原则与执行上要因时代而异,但在其核心精神上本文认为是值得恒久提倡与追寻的。
二、孔子教化思想内容解析
孔子一生所汲汲追求的,从表面看来是通过“克己复礼”来恢复原有的统治秩序,实现等差有别,各安其位,其深层意义却是要实现“化人”,即通过推己及人的爱来实现普遍的教化。虽然孔子非常重视等级差别,但他对人的关爱却是充满了普遍的人文关怀。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具有恒久的追求价值。
(一)教化的核心追求: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为“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是对“仁”的解释。在钱穆先生看来,仁之所行,皆源于不可避免之人与人相处,在此其中人人所共有的同情心叫做“仁心”,所共同遵循的大道叫做“仁道”,有仁心又能行仁道的便可称之为“仁人”。豏进一步追根溯源,在孔子看来仁之根本在孝,这是最原初的人与人相处之关系,由对父母的爱进一步生发扩展便成为对其他人的更普遍的爱。孔子论仁首先强调直心由中,即以真性情示人,不虚伪不做作。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豐在孔子看来,真正的仁者可以做到真实的表达内心情感,并不为了讨好别人而使用花言巧语。仁者最根本也是最珍贵的便是有自己的好恶并且能够坚持实行,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一切。故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豑仁者不仅可以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能够真切体会别人的内心,再加之不忍之心,故在与人相处时便更能做到“推己及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孔子所论之“忠恕”。既能做到遵从自己的内心,又充分尊重别人的内心,故当子贡向孔子寻求终身持行之道时,孔子便告知为“忠恕”。除了“忠恕”之外,仁之所行还需“忠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豒这是对一般人而言,对于统治者而言则是“民无信不立”(《颜渊》)。
由上言之,在不讲求等级差别的前提下,对于每个欲将行仁之人,务必做到遵从本心,即直;能够理解他人并尊重之,即忠恕;做到言行一致并且行在言先,即忠信,唯此便可将爱己之心推及他人,并达到成人成己的理想境界。
(二)实现教化的基本法则:礼乐
上面简述了孔子实行教化的核心精神即行仁,那为达到此目的孔子还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手段即礼乐。礼乐虽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但在孔子看来礼乐只是手段,仁才是其终极目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豓此处不仅表明仁之根本性,同时也表明了礼乐对于仁的辅助作用。通过礼规定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等级、规则、秩序,使其各安其分;通过乐又可以超越差异的融通人之心灵,达到人人相通之效果。即“《汉书·礼乐志》云:‘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豔礼通过外在的约束使人各明其职并且心怀敬畏,而乐通过内心感化又使人感受到亲和之情,如此内外兼修则可更易成仁。
(三)教化所遵循的核心方法:中庸
前面提到仁者贵在直心由中,遵从本心最真诚质朴之情。《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豖。即是将天赋之本性作为正道坚持,须臾不能偏离。既不能不及亦不能不达,保持中正平和方能守得正道。
(四)推行教化的最佳载体:君子
孔子追求的终极目标虽是不分等差的化人,使得人人达到仁之境界,但孔子并不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好资质,使其可以轻易到达仁的境界。因而在其推行教化的过程中,他最推崇模范的引导示范作用。其他人可以在榜样示范的作用下根据自己的不同天赋分别抵达不同水平的仁之境界。这个榜样或者叫推行教化的最佳载体便是君子。在孔子看来,君子首先是安贫乐道不因个人私利而放弃正道之人,其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不仅讲求表里如一而且秉承行在言先,言行也要保持一致。 三、孔子教化思想的效用分析
前面我们将孔子的相关教化思想简单阐述了一下,孔子的终极理想便是通过劝说为政者推行“仁”来达到化天下人的目的。为达到这个目标孔子的解释是必须通过恢复礼乐,施行德政,坚持中庸之法,并由人格近乎完满的君子来充当道德模范。那么孔子的这一理想是否得到有效实现了呢?下面试从几个角度做些浅显分析。
在孔子当世来看,他到处兜售自己的政治理想却总不得志。故而其以仁化人则很难得到在统治者推动下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孔子在推行政治上有些消极态度,“如对季康子问政则谓‘焉用杀’;论听讼则曰:‘必使无讼’”豗。他更多的还是将感化人心的希望寄托在道德之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豘,认为只要君子能起到道德表率作用,人民便很容易受到感化从而一心向善向仁。于是孔子一生都致力于设教授学,试图通过培养道德表率——君子,来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抱负。作为教师的鼻祖,孔子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可谓是开创性的。他在培养其道德模范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理念也得到了历史的传承。忠孝观念也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记。再从历史的后期发展来看,孔子的思想得到反反复复的推翻与推崇,从秦时的“焚书坑儒”到西汉的“独尊儒术”,孔子思想在历史传承中不仅其地位经历了各种演变,其思想内容也不断发生的变化。统治者之所以推崇其思想或是罢黜其思想归根结底还是为其统治所服务,孔子的初衷是通过化民来实现人人安乐,都能享受到推己及人的爱,各安其分,也各享其乐,但后世的统治者却打着道德的幌子,将人民全部驯化成听话的奴隶。这也是孔子后来受到批评的原因之一。
孔子最初的教化思想虽然看似带有阶级等差等观念,但却不乏淳朴的人性关怀。重视孝道,为人真诚,敢于坚持正义,不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这些精神理念在当今亦可适用。也正因其根本精神永不偏离人性的终极关怀,总能抓住人心所最重视或关心的问题,因而孔子的思想在历朝历代都被当做重要的教化工具,当然处于不同的统治需要,在不同的朝代孔子的思想又会被化妆成各种不同的面貌。即便在当代,孔子的思想在道德教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根本指导作用。当然今天应该更历史的看待孔子的思想,同时要结合当今现实来提取符合现代的精神内核。教化是项恒久的事业,不只是统治者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一个人人向善的社会方是更加自由幸福的社会。
注释:
豍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2006(03).
豎唐国军.“亲民”与教化: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三[J].广西社会科学,2008(01).
豏豐豑豔钱穆.四书释义[M].九州出版社,2010:55,56,76.
豒豓豖豘陈戌国.四书校注[M].岳麓书社,2004:63,65,119.
豗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新星出版社,2010:45.
参考文献: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新星出版社,2010.
[2]钱穆.四书释义[M].九州出版社,2010.
[3]陈戌国.四书校注[M].岳麓书社,2004.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2008.
[5]陈宗章.“道德的政治”抑或“政治的道德”——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本质辨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1).
[6]唐国军.“修身”与“教化”: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一[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
[7]唐国军.“亲民”与教化: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三[J].2008(1).
[8]程志华, 聂民玉.孔子道德教化思想的义理体系[J].河北大学学报,2010(5).
关键词 教化 仁 礼 中庸 君子
教化这一概念,在众多学者看来最先是由荀子明确提出并运用的。但是教化思想的萌芽或是其朴素形式的运用却远在荀子之前就已发生了。关于教化意蕴的现代解释,有学者认为“教化,是政风教化,教育感化之意”豍,亦有学者认为“所谓‘教化’,就是儒家倡导的‘以教道民’、‘以教化民’,即通过道德教育来感化民众, 转移世间的人心风俗”豎,不论是何种解释,很显然,我国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教化都离不开道德感化与政治管理这双层作用。并且教化的首要目的是实现对人的道德教化,当出现政治组织和政治社会时,其政治教化的目的和作用便更加凸显了。早在中国西周时期就开始了朴素的道德教育,到春秋战国时期则开始了对人的系统的道德教育,并进一步提出了教化的概念。而至秦汉时期,教化的理论概念发展的更加完善,并且也在更加完全的意义上付诸实践。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王权的加强,教化的道德价值取向逐渐弱化,其政治价值取向更加强化。纵然历代统治者会打着道德教化的幌子,但其内在的政治教化的终极追求是不可避免的。到底教化的最高价值追求应该是什么,在实现教化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协调其道德取向与政治取向的关系,这不仅是古代历代学者及统治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即便在当今也是众学者及领导人所不可不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暂以孔子的教化思想为例做些浅显的分析,以期能够获得较为有益的思考。
一、关于孔子及其历史背景的思考
众所周知,孔子出生在没落贵族家中,而此时的春秋时代却正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代替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礼崩乐坏时期,秩序的紊乱,规则的破坏深深激发了自小贫贱却善尚礼乐的孔子之忧患意识。孔子的这套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总称由后来的概念界定的话,便是教化。虽然后世对其教化思想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其初衷,但终归孔子是较为系统的开启了一个先河。在那个时代裂变之际,孔子选择通过教化来恢复礼乐秩序,从政治上来讲是略显保守的行为,但从文化上来讲,他所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却是千百年来都值得遵循与提倡的。或许在具体的原则与执行上要因时代而异,但在其核心精神上本文认为是值得恒久提倡与追寻的。
二、孔子教化思想内容解析
孔子一生所汲汲追求的,从表面看来是通过“克己复礼”来恢复原有的统治秩序,实现等差有别,各安其位,其深层意义却是要实现“化人”,即通过推己及人的爱来实现普遍的教化。虽然孔子非常重视等级差别,但他对人的关爱却是充满了普遍的人文关怀。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具有恒久的追求价值。
(一)教化的核心追求: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为“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是对“仁”的解释。在钱穆先生看来,仁之所行,皆源于不可避免之人与人相处,在此其中人人所共有的同情心叫做“仁心”,所共同遵循的大道叫做“仁道”,有仁心又能行仁道的便可称之为“仁人”。豏进一步追根溯源,在孔子看来仁之根本在孝,这是最原初的人与人相处之关系,由对父母的爱进一步生发扩展便成为对其他人的更普遍的爱。孔子论仁首先强调直心由中,即以真性情示人,不虚伪不做作。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豐在孔子看来,真正的仁者可以做到真实的表达内心情感,并不为了讨好别人而使用花言巧语。仁者最根本也是最珍贵的便是有自己的好恶并且能够坚持实行,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一切。故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豑仁者不仅可以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并且能够真切体会别人的内心,再加之不忍之心,故在与人相处时便更能做到“推己及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便是孔子所论之“忠恕”。既能做到遵从自己的内心,又充分尊重别人的内心,故当子贡向孔子寻求终身持行之道时,孔子便告知为“忠恕”。除了“忠恕”之外,仁之所行还需“忠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豒这是对一般人而言,对于统治者而言则是“民无信不立”(《颜渊》)。
由上言之,在不讲求等级差别的前提下,对于每个欲将行仁之人,务必做到遵从本心,即直;能够理解他人并尊重之,即忠恕;做到言行一致并且行在言先,即忠信,唯此便可将爱己之心推及他人,并达到成人成己的理想境界。
(二)实现教化的基本法则:礼乐
上面简述了孔子实行教化的核心精神即行仁,那为达到此目的孔子还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手段即礼乐。礼乐虽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但在孔子看来礼乐只是手段,仁才是其终极目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豓此处不仅表明仁之根本性,同时也表明了礼乐对于仁的辅助作用。通过礼规定政治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等级、规则、秩序,使其各安其分;通过乐又可以超越差异的融通人之心灵,达到人人相通之效果。即“《汉书·礼乐志》云:‘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异则畏敬。”豔礼通过外在的约束使人各明其职并且心怀敬畏,而乐通过内心感化又使人感受到亲和之情,如此内外兼修则可更易成仁。
(三)教化所遵循的核心方法:中庸
前面提到仁者贵在直心由中,遵从本心最真诚质朴之情。《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豖。即是将天赋之本性作为正道坚持,须臾不能偏离。既不能不及亦不能不达,保持中正平和方能守得正道。
(四)推行教化的最佳载体:君子
孔子追求的终极目标虽是不分等差的化人,使得人人达到仁之境界,但孔子并不认为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好资质,使其可以轻易到达仁的境界。因而在其推行教化的过程中,他最推崇模范的引导示范作用。其他人可以在榜样示范的作用下根据自己的不同天赋分别抵达不同水平的仁之境界。这个榜样或者叫推行教化的最佳载体便是君子。在孔子看来,君子首先是安贫乐道不因个人私利而放弃正道之人,其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不仅讲求表里如一而且秉承行在言先,言行也要保持一致。 三、孔子教化思想的效用分析
前面我们将孔子的相关教化思想简单阐述了一下,孔子的终极理想便是通过劝说为政者推行“仁”来达到化天下人的目的。为达到这个目标孔子的解释是必须通过恢复礼乐,施行德政,坚持中庸之法,并由人格近乎完满的君子来充当道德模范。那么孔子的这一理想是否得到有效实现了呢?下面试从几个角度做些浅显分析。
在孔子当世来看,他到处兜售自己的政治理想却总不得志。故而其以仁化人则很难得到在统治者推动下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孔子在推行政治上有些消极态度,“如对季康子问政则谓‘焉用杀’;论听讼则曰:‘必使无讼’”豗。他更多的还是将感化人心的希望寄托在道德之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豘,认为只要君子能起到道德表率作用,人民便很容易受到感化从而一心向善向仁。于是孔子一生都致力于设教授学,试图通过培养道德表率——君子,来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抱负。作为教师的鼻祖,孔子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可谓是开创性的。他在培养其道德模范的同时,也实现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理念也得到了历史的传承。忠孝观念也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记。再从历史的后期发展来看,孔子的思想得到反反复复的推翻与推崇,从秦时的“焚书坑儒”到西汉的“独尊儒术”,孔子思想在历史传承中不仅其地位经历了各种演变,其思想内容也不断发生的变化。统治者之所以推崇其思想或是罢黜其思想归根结底还是为其统治所服务,孔子的初衷是通过化民来实现人人安乐,都能享受到推己及人的爱,各安其分,也各享其乐,但后世的统治者却打着道德的幌子,将人民全部驯化成听话的奴隶。这也是孔子后来受到批评的原因之一。
孔子最初的教化思想虽然看似带有阶级等差等观念,但却不乏淳朴的人性关怀。重视孝道,为人真诚,敢于坚持正义,不过度追求物质利益,这些精神理念在当今亦可适用。也正因其根本精神永不偏离人性的终极关怀,总能抓住人心所最重视或关心的问题,因而孔子的思想在历朝历代都被当做重要的教化工具,当然处于不同的统治需要,在不同的朝代孔子的思想又会被化妆成各种不同的面貌。即便在当代,孔子的思想在道德教育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根本指导作用。当然今天应该更历史的看待孔子的思想,同时要结合当今现实来提取符合现代的精神内核。教化是项恒久的事业,不只是统治者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一个人人向善的社会方是更加自由幸福的社会。
注释:
豍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2006(03).
豎唐国军.“亲民”与教化: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三[J].广西社会科学,2008(01).
豏豐豑豔钱穆.四书释义[M].九州出版社,2010:55,56,76.
豒豓豖豘陈戌国.四书校注[M].岳麓书社,2004:63,65,119.
豗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新星出版社,2010:45.
参考文献:
[1]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新星出版社,2010.
[2]钱穆.四书释义[M].九州出版社,2010.
[3]陈戌国.四书校注[M].岳麓书社,2004.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2008.
[5]陈宗章.“道德的政治”抑或“政治的道德”——先秦儒家教化思想的本质辨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1).
[6]唐国军.“修身”与“教化”: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一[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
[7]唐国军.“亲民”与教化: 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论——儒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研究之三[J].2008(1).
[8]程志华, 聂民玉.孔子道德教化思想的义理体系[J].河北大学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