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了发挥的空间,个性也可能得到张扬,从某种意义上有可能帮助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地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了发挥的空间,个性也可能得到张扬,从某种意义上有可能帮助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率。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案化、静态化的弊端,将学习当作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数学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在课堂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完全达到想要的效果。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每个班都存在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只有少数;学生在课堂参与学习的意识很弱,期末成绩不是很理想。基于这些情况我做了如下的分析:
一、《导学案》的编排使教学目标无法及时完成
教师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导学案。相当一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过分的追求问题的多样化、思维的科学化、或是其他种种原因实际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没有及时完成,也给教师、学生分别增加了教学和学习上的负担。
二、准备不充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由于數学学科的原因,有太多的数字题,学生只追求结果,不重视过程,导致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轮流念一遍答案就算合作学习,根本没有“为什么这样做?”“答案是怎么来的”这些过程的讲解,致使展示过程中,没有清晰的方法过程解析。
三、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由于每个小组中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占少数,合作学习没有明确职责分工,或是一个学生担任了很多角色,如组长担任着记录员的同时还要进行分工和板书设计,往往导致合作活动流于形式, 合作过程中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造成合作成员讨论时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即草草了事,讨论很难深入,合作学习难以落到实处。
四、小组合作讨论机会不均
由于小组成员差异比较大,小组活动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以及只追求好学生答案的这些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些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最后导致优生越来越能说,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差生越来越不敢说,学习成绩也越来越不乐观。
五、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握不好
不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是对教材内容理解不透,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短,学生们正在激烈争论,蛮有兴趣的讨论、交流,老师就强制学生停止;有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致使学生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
六、指导不及时,合作无果
指导不及时,是指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和小组代展示时,不能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点和引导。表现有二:一是小组讨论过程中有的教师在讲台上等待或做自己的事,好像学生合作学习与己无关。看上去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了,但教师成了失去主导作用的旁观者。二是有的教师去组察看似隔岸观火,盲目巡视如蜻蜓点水,不能及时介入调控,任凭活动放任自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度和质量心中无数,使合作无果,学生无获。
七、没有合理的评价体系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要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很多教师由于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自己所在的小组是否能加分就与己无关,就不愿开口提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过程中也不愿意质疑或补充,导致课堂沉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它能它能有效的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我们教师既要正视当前教学中的现状,又要在教学中积累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地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了发挥的空间,个性也可能得到张扬,从某种意义上有可能帮助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率。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案化、静态化的弊端,将学习当作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数学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在课堂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完全达到想要的效果。如只有形式上的小组活动,没有实质的合作;每个班都存在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只有少数;学生在课堂参与学习的意识很弱,期末成绩不是很理想。基于这些情况我做了如下的分析:
一、《导学案》的编排使教学目标无法及时完成
教师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和设计是影响合作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并精心设计导学案。相当一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过分的追求问题的多样化、思维的科学化、或是其他种种原因实际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没有及时完成,也给教师、学生分别增加了教学和学习上的负担。
二、准备不充分,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由于數学学科的原因,有太多的数字题,学生只追求结果,不重视过程,导致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轮流念一遍答案就算合作学习,根本没有“为什么这样做?”“答案是怎么来的”这些过程的讲解,致使展示过程中,没有清晰的方法过程解析。
三、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由于每个小组中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占少数,合作学习没有明确职责分工,或是一个学生担任了很多角色,如组长担任着记录员的同时还要进行分工和板书设计,往往导致合作活动流于形式, 合作过程中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造成合作成员讨论时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即草草了事,讨论很难深入,合作学习难以落到实处。
四、小组合作讨论机会不均
由于小组成员差异比较大,小组活动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以及只追求好学生答案的这些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些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最后导致优生越来越能说,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差生越来越不敢说,学习成绩也越来越不乐观。
五、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握不好
不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是对教材内容理解不透,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短,学生们正在激烈争论,蛮有兴趣的讨论、交流,老师就强制学生停止;有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致使学生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
六、指导不及时,合作无果
指导不及时,是指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和小组代展示时,不能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点和引导。表现有二:一是小组讨论过程中有的教师在讲台上等待或做自己的事,好像学生合作学习与己无关。看上去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了,但教师成了失去主导作用的旁观者。二是有的教师去组察看似隔岸观火,盲目巡视如蜻蜓点水,不能及时介入调控,任凭活动放任自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度和质量心中无数,使合作无果,学生无获。
七、没有合理的评价体系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要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很多教师由于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自己所在的小组是否能加分就与己无关,就不愿开口提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过程中也不愿意质疑或补充,导致课堂沉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它能它能有效的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我们教师既要正视当前教学中的现状,又要在教学中积累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