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反弹琵琶”有两大要义:一要“反”,就是对焦点话题进行反思和批判;二要“弹”,“弹”是基于批判而又超越批判的创新,是基于理性思考的言语实践。只有在“反”和“弹”的统一作用下,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锤炼和提高。
一、从原点出发
在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一课中,教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大壮想摘校园里的花,别人劝阻,他还振振有词:“我爱花,所以我摘花。”如果你在现场,该怎样辩驳大壮呢?接下来,教者以大壮的身份与学生展开了辩论。
大壮:你说我摘花是不保护花,那我剪花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摘花和剪花都是不保护花的行为。
大壮:花店里的花大都是从树上剪下来的,照你说来就是不保护花啦,那这些花店就应该关门大吉了。
生:花店里的花是商品,至于怎样从树上取下来,那是花卉所有者的权利。学校里的花是公共财物,是供大家欣赏的,不是你个人的私有物品,你怎么可以想摘就摘?
大壮:你说学校里的花是供大家欣赏的,这一点我举双手同意。我也是大家中的一员,同样有权欣赏。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欣赏方式,那就是我的私事了。你们喜欢站在树下欣赏,我不反对;我选择摘回家慢慢观赏,也请你们给予尊重。
生:我再次提请对方注意,花儿是学校的公共财物,不是你的私人物品。你有权欣赏他,却无权单独拥有它。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将花儿摘回家。学校里都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树枝,这是你希望看到的景象吗?
这则教学案例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激烈的辩论场景。大壮两次诱敌深入,企图将对手引入歧途。谁知对手不为所动,始终扣住“学校的花是公共财物”这一客观存在,以不变应万变。随后,教者引导学生自由品评,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让学生的临场应变成为思维自觉,懂得在以后的言语实践中要经常回到事物的原点进行思辨,才能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向着正确的目标不断前进。
二、反其道而行
对于一些常见的观点,人们往往习惯性接受,以为这些认识理当如此。这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了事物的正面,却忽视了截然相反的一面。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着意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反面去发现别样的风景。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今贤文》,其中不少名言警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听起来似乎无懈可击。但如果我们试着否定它,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生:我反对《古今贤文》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
师:为什么呢?
生1:如果良药都是苦的,病人都不愿意吃。怎么能治好病呢?劝诫别人的话总是那么刺耳,谁愿意听呢?不愿意听,又怎么利于行呢?
生2:我也同意他的看法。我家隔壁的小雨有一次成绩考差了,他老爸臭骂了他一顿。小雨很生气,从那以后成绩就越来越差了!
师:那你们说说,怎样才能更利于病?怎样才能更利于行呢?
生:良药不苦口利于病,忠言不逆耳利于行。
师:“不苦口”和“不逆耳”有点含糊,能找到更加明确的表达吗?
生:我觉得应该改成:良药可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
师:说得太好了。这样一改,意境就更加开阔了。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止步于让学生全盘接受文本,而是顺势引领学生从事物的反向进行质疑。在不断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完善言语表达,学生终于创生了“良药可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这样富有新意的表达,意味之深长令人久久回味。
三、多角度探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观。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跳出文本的束缚,立体地认识事物,对于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师:在孔圣人眼中水是真君子,在你们的眼中水是怎样的形象呢?
生:我觉得水不是真君子,而是真小人。
师:为什么?
生1:水由西向东,奔向大海,从不回到故乡,它好像很绝情。
生2:水漫山野,毁良田,吞噬一切生灵,它好像很残忍,难怪古人将洪水比作凶猛的野兽呢!
师:这些同学认为水不是真君子,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水不是真君子,也不是真小人,而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师:为什么说它普通呢?
生1:因为它既有孔子所说的德行,又有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缺点。就像我们班的同学一样,有不少优点,也犯过不少错误。
生2:我也同意他的观点,水就是水,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是普普通通的。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对水的了解更加全面。既然水具有多面性,为什么在孔子眼中水就成了真君子呢?
生1:孔子并非不知道水的坏处,他这样讲是借物说理,借水来教育弟子们,让他们明白做人要做真君子的道理。
生2:这正好说明孔子的用心良苦、善施教化。
在上述案例中,教者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认识事物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悟出了“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这样深刻的哲理,也体会到了“借物喻理”这一写法的妙处。在多角度的探寻中,孔子善施教化的形象跃然纸上,辩证思维的种子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得以萌芽。
思维是芳香的花,言语是丰硕的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实施“反弹琵琶”的策略,能够让思维之花悄然绽放,结出累累的言语硕果。
一、从原点出发
在口语交际《小小辩论会》一课中,教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大壮想摘校园里的花,别人劝阻,他还振振有词:“我爱花,所以我摘花。”如果你在现场,该怎样辩驳大壮呢?接下来,教者以大壮的身份与学生展开了辩论。
大壮:你说我摘花是不保护花,那我剪花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摘花和剪花都是不保护花的行为。
大壮:花店里的花大都是从树上剪下来的,照你说来就是不保护花啦,那这些花店就应该关门大吉了。
生:花店里的花是商品,至于怎样从树上取下来,那是花卉所有者的权利。学校里的花是公共财物,是供大家欣赏的,不是你个人的私有物品,你怎么可以想摘就摘?
大壮:你说学校里的花是供大家欣赏的,这一点我举双手同意。我也是大家中的一员,同样有权欣赏。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欣赏方式,那就是我的私事了。你们喜欢站在树下欣赏,我不反对;我选择摘回家慢慢观赏,也请你们给予尊重。
生:我再次提请对方注意,花儿是学校的公共财物,不是你的私人物品。你有权欣赏他,却无权单独拥有它。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将花儿摘回家。学校里都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树枝,这是你希望看到的景象吗?
这则教学案例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激烈的辩论场景。大壮两次诱敌深入,企图将对手引入歧途。谁知对手不为所动,始终扣住“学校的花是公共财物”这一客观存在,以不变应万变。随后,教者引导学生自由品评,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概括,让学生的临场应变成为思维自觉,懂得在以后的言语实践中要经常回到事物的原点进行思辨,才能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向着正确的目标不断前进。
二、反其道而行
对于一些常见的观点,人们往往习惯性接受,以为这些认识理当如此。这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了事物的正面,却忽视了截然相反的一面。鉴于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着意引导学生从事物的反面去发现别样的风景。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今贤文》,其中不少名言警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听起来似乎无懈可击。但如果我们试着否定它,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生:我反对《古今贤文》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
师:为什么呢?
生1:如果良药都是苦的,病人都不愿意吃。怎么能治好病呢?劝诫别人的话总是那么刺耳,谁愿意听呢?不愿意听,又怎么利于行呢?
生2:我也同意他的看法。我家隔壁的小雨有一次成绩考差了,他老爸臭骂了他一顿。小雨很生气,从那以后成绩就越来越差了!
师:那你们说说,怎样才能更利于病?怎样才能更利于行呢?
生:良药不苦口利于病,忠言不逆耳利于行。
师:“不苦口”和“不逆耳”有点含糊,能找到更加明确的表达吗?
生:我觉得应该改成:良药可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
师:说得太好了。这样一改,意境就更加开阔了。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止步于让学生全盘接受文本,而是顺势引领学生从事物的反向进行质疑。在不断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完善言语表达,学生终于创生了“良药可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这样富有新意的表达,意味之深长令人久久回味。
三、多角度探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观。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跳出文本的束缚,立体地认识事物,对于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显得尤为重要。
师:在孔圣人眼中水是真君子,在你们的眼中水是怎样的形象呢?
生:我觉得水不是真君子,而是真小人。
师:为什么?
生1:水由西向东,奔向大海,从不回到故乡,它好像很绝情。
生2:水漫山野,毁良田,吞噬一切生灵,它好像很残忍,难怪古人将洪水比作凶猛的野兽呢!
师:这些同学认为水不是真君子,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水不是真君子,也不是真小人,而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师:为什么说它普通呢?
生1:因为它既有孔子所说的德行,又有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缺点。就像我们班的同学一样,有不少优点,也犯过不少错误。
生2:我也同意他的观点,水就是水,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是普普通通的。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对水的了解更加全面。既然水具有多面性,为什么在孔子眼中水就成了真君子呢?
生1:孔子并非不知道水的坏处,他这样讲是借物说理,借水来教育弟子们,让他们明白做人要做真君子的道理。
生2:这正好说明孔子的用心良苦、善施教化。
在上述案例中,教者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认识事物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悟出了“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这样深刻的哲理,也体会到了“借物喻理”这一写法的妙处。在多角度的探寻中,孔子善施教化的形象跃然纸上,辩证思维的种子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得以萌芽。
思维是芳香的花,言语是丰硕的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实施“反弹琵琶”的策略,能够让思维之花悄然绽放,结出累累的言语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