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学科教师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它不仅与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筆者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构建情境;信息技术;有效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常常产生思维的偏差,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则会导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逐渐降低,对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巧妙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有效教学的顺利展开,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从“构建问题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构建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此外,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的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有机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教材内容,掌握学生学情,积极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并不断产生探究欲望,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笔者在进行“表内乘法”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灵活地运用乘法算式,首先呈现小兔、小鸡图片排列情境图,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小兔是几只在一起的?鸡呢?小兔一共有几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引导学生观察情境的多样化,有些学生竖着看,得到:“3+3=6只”,有些学生横着看,得到:“2+2+2=6只”,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进行交流,得出:“两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于是引导学生认识了“2个3相加转化为乘法为2×3=6;3个2相加转化为乘法为3×2=6”,最后展开了乘法的教学活动。因此,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不断地获得新知。
二、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新形势下,教师应与时俱进,挖掘信息技术的优点,并将其当成一种有力工具运用于教育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打破学生的思维障碍,使学生真正地领会数学知识,以实现学习目标。
笔者在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体会加法的意义,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花果山”的情境图,伴随着问题的提出:“花果山美吗?不仅仅是美,里面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下,你能发现什么?又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一情境图给学生视觉冲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生们积极地思考并回答:“一共有几只小猴子?一共有几朵小花?”等等,再次提出:“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能提出这么多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观察一下小猴子有几只?”学生们观察得到:“5只”,随后提出:“你们是怎么将岩石上3只小猴子和树上2只小猴子合起来的?”在此基础上,引出加法的概念。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以实现学习任务的高效空战。
三、建立评价体系,树立学习自信
由于小学生的自尊心强,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小学生附属内驱力的获得大多数是因为教师的合理评价。但目前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将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造成一些学生的心理深受打击,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得到一定升华,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笔者在进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首先以五角星这一实物作为教学导入,让学生观察五角星并指出五角星的角,学生们都积极的说出了自己发现的角。这时,笔者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随后展示校园情境图,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观察,找出这幅图隐藏的角。一段时间后,小组代表进行发言,笔者提出:“看来大家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找到这幅图里的所有角。”于是在这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中展开了教学活动。因此,及时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实现学习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不断思考,以激活其思维的产生;此外,也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地借助信息技术,为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提供有力工具;同时,也需建立发展评价体系,让学生更加重视学习数学的过程,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7,4(4):117-118.
[2]陈宝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8):58-58.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构建情境;信息技术;有效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常常产生思维的偏差,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则会导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逐渐降低,对学生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巧妙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有效教学的顺利展开,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从“构建问题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构建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能够促进学生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此外,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的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有机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教材内容,掌握学生学情,积极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并不断产生探究欲望,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笔者在进行“表内乘法”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灵活地运用乘法算式,首先呈现小兔、小鸡图片排列情境图,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小兔是几只在一起的?鸡呢?小兔一共有几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引导学生观察情境的多样化,有些学生竖着看,得到:“3+3=6只”,有些学生横着看,得到:“2+2+2=6只”,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学生进行交流,得出:“两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于是引导学生认识了“2个3相加转化为乘法为2×3=6;3个2相加转化为乘法为3×2=6”,最后展开了乘法的教学活动。因此,问题情境不仅能够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不断地获得新知。
二、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新形势下,教师应与时俱进,挖掘信息技术的优点,并将其当成一种有力工具运用于教育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打破学生的思维障碍,使学生真正地领会数学知识,以实现学习目标。
笔者在进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体会加法的意义,首先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花果山”的情境图,伴随着问题的提出:“花果山美吗?不仅仅是美,里面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观察下,你能发现什么?又能提出什么问题?”这一情境图给学生视觉冲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生们积极地思考并回答:“一共有几只小猴子?一共有几朵小花?”等等,再次提出:“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能提出这么多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观察一下小猴子有几只?”学生们观察得到:“5只”,随后提出:“你们是怎么将岩石上3只小猴子和树上2只小猴子合起来的?”在此基础上,引出加法的概念。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以实现学习任务的高效空战。
三、建立评价体系,树立学习自信
由于小学生的自尊心强,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小学生附属内驱力的获得大多数是因为教师的合理评价。但目前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将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造成一些学生的心理深受打击,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应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得到一定升华,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笔者在进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首先以五角星这一实物作为教学导入,让学生观察五角星并指出五角星的角,学生们都积极的说出了自己发现的角。这时,笔者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随后展示校园情境图,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观察,找出这幅图隐藏的角。一段时间后,小组代表进行发言,笔者提出:“看来大家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找到这幅图里的所有角。”于是在这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中展开了教学活动。因此,及时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实现学习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不断思考,以激活其思维的产生;此外,也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地借助信息技术,为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提供有力工具;同时,也需建立发展评价体系,让学生更加重视学习数学的过程,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7,4(4):117-118.
[2]陈宝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8):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