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惩戒的自由裁量权运用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励与惩戒互为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组成手段。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专家与学者都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在此不做赘述。本人在阅读关于惩戒权的文献资料中意外发现,关于教育惩戒自由裁量权却鲜有涉及,针对这一权限的研究成果也屈指可数。
  
  学校教育惩戒自由裁量权古以有之
  
  1、惩戒的工具
  (1)夏楚。在古代,仅有文献资料可供考证的用于教育惩戒的道具就有“夏楚”、“戒尺”等。其中《说文解字》中对于“夏楚”的解释为:“‘夏’在古汉语中通“槚”,也就是楸树。楚,丛木也。一名荆。”因此,楚是指荆条。
  (2)戒尺。戒尺后来专指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私塾先生为了惩罚学生,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只要能够拿到手的几乎都成了“戒尺”。
  2、惩戒的内容
  我国古代教育惩戒的方式是枚不胜举,从当众责罚、众人摒弃,到开除学籍;从言语教诲、精神折磨到肉体惩罚,甚至歼灭诛杀不一而足。元代国子学对于违反规矩的生员除名,令其失去进入仕途的机会;明朝对国子监学生考试不满分数者制定了留级制度。
  
  外国教育惩戒的运用的相关细则
  
  1、美国
  学校拥有合法的惩戒权,惩戒的内容与类型也教为丰富,仅以纽约洲为例。在该洲教育局文件《全市纪律和干预措施标准》,将违纪分为5个等级,并以此确定不同的的干预策略。例如,口头训诫、召开家长会、不准参加公共午餐、取消特惠,尤其是若犯错误的学生是橄榄球运动队员,则罚停赛或逐出球队;放学后留校,签定个人行为合约,经家长同意根据反省错误的程度,罚参加社区劳动或强迫参加心理咨询;惩罚性转学等
  2、以色列
  以色列则规定了非常详细的程序——当仅需斥责学生时,由当时涉及到的科任教师、学生班主任或校长作出惩戒行为;不超过3天的停学由校长在与班主任协商后予以实施,4~6天的则需要得到校长、班主任及大多数科任教师的同意,并在试过其他惩戒手段以后证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才能采用。
  
  我国教育惩戒应遵循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通过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处罚,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有清楚的认识,勇于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后果,促使学生自我醒悟,自我完善,逐日将自身行为达到“合范”标准,并警示、教育其他同学,使每个学生都成长为人格完善、知识健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正是教育惩戒的目的。因此,教育惩戒不能陷入无止尽的肉体的责罚中,而缺乏教育性。如果一旦把教育惩戒中的“惩”放在了首要位置,把教育置之一边,那就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这种情况的惩戒就约等同于体罚。这种不当惩戒时间一长,就会陷入一种怪圈:一方面,教师惩戒执行的频度、强度不断增强,收效甚微,甚至是起“负牵引”,另一方面,学生越来越“皮”,越来越闹,行为越来越恶劣,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向相反方向发展。
  2、程序性原则
  正当惩戒需要规范的程序给予保障。避免无度惩戒或非教育性惩戒的最佳办法就是健全惩戒包括自由裁量权在内的系列法律、法令,并根据这些法律条文产生出配套的实施细则或纲要。这些正当的程序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给予教师行使自由裁量权明确的指导,最大限度的控制裁量权的“合法性”实施,另一方面也为行政相对人,即受惩戒方(学生)提供判断是否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依据。
  3、替代性原则
  教育惩戒的教育性原则决定了受惩戒方拥有在同等惩戒程度下,自主选择惩戒方式的权利。由于受惩戒方大多为未成年人,身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和渐变性,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教育惩戒方式。例如,美国特殊教育的法律专家认为,对残疾儿童的政策应该符合联邦宪法的要求,以及根据州法律制定的程序性保护措施。美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如果残疾儿童的不当行为与残疾无关,则与正常的儿童予以一样的纪律惩罚,如果残疾儿童的不当行为与残疾有关,在对残疾儿童作惩罚前,要遵循实质性的和程序性的正当法律程序,注重他们对程序性保护。
  因此,教育惩戒的实施方应该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提供若干个惩戒效果一致、方式迥然不同的备选方案供其选择、替代或者由受惩戒者自行提出某个方案与惩戒的实施方共同讨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惩戒活动的人性化特点。例如,针对懒惰的学生,要求其完成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的清扫工作远比让其承受短暂的皮肉之苦效果要好得多。归结起来,只要能使受惩戒者吸取教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的方法原则上都是可以通过的。
其他文献
1977年底,“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当身边的同事和学生正在为“迟到”的大学梦而拼搏之时,王志坚却放弃了这个机会。现实还是理想?这个28岁的“老三届”的第一次选择是向现实妥协,这样的选择也让他的人生陷入了梦想的波谷——“当时,我觉得梦想离我越来越远。”   2005年4月,成都七中百年校庆,在无数镁光灯的闪耀之下,时任校长的王志坚健步走上了主席台。慷慨激昂的演说,潮水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掀起了百年校
期刊
高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重用,师德建设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成败。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改革开放环境下,师德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高校要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师德建设的措施和对策,切实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一所学校能不能为
期刊
高职院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多校区办学给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迅速扩大了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拓展了办学空间,并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型;另一方面,多校区办学也伴随者一系列问题。当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地运行机制,以化解多校区办学中的矛盾,规避多校区办学的风险,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面临的新挑
期刊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国际化。在越来越多的交流与合作中,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借鉴、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而且能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从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补充形式,对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即课堂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一理念的提出,针对以往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科知识教学的严密性,完整性,较少联系学生的生活与社会实际需要,使学生感觉不到所学内容对他们的生活和将来求职的意义和价值,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的状况,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课堂教学的本质与目的的更深入的思考,同时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
期刊
在职业中专学校,学生心理成长具有一定特殊性,他们正面临着心理性的断乳期。如何引导学生的人格健康完整地发展,如何确定师生的心理距离,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首要任务。    确定师生心理距离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职业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基本教育单位的班主任,合理进行自身角色定位,平衡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教育、引
期刊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教育家梅贻琦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前,面对人才加速流动的大趋势,高校要想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制度,不拘一格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转变观念,建立开放、合理的人才培养、流动机制。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既包括培养、引进教学骨干,也包括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当前,我国高校普遍缺少一流学术人才,特
期刊
中国绘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神韵到意境,再到格调的追求过程,中国绘画不能背离自己厚重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主体,要正本清源,从“科学化”转向“精神化”,合理构建符合自身教育实际和创作规律的学科体系。    当代中国绘画教育的现状    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习欧洲美术教育、提倡写实主义和科学精神。在早期,康有为、陈独秀等就认为中国画应取西洋画之长,极力主张以“科学的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画;新文化
期刊
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表现在数量上是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周济部长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职业教育下一阶段就是要不断提高质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研究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全方位、多渠道的系统工程,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就其途径和方式而
期刊
西昌市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西昌市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和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全市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27.3平方公里。辖37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4个居民委员会,231个行政村,17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5万人。其中民族聚居乡15个(高山彝族聚居乡13个,彝族聚居村2个,回族聚居乡2个),少数民族人口近14万人。  13个彝族乡镇多位于高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