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经历中学会选择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权不仅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选择更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它应为每一个人所享有。而在生活中孩子们的选择权却被善意的家长和老师们无情地剥夺了,把本应是主角的孩子撇在了一旁。小到买一些生活用品,大到上大学报志愿、找人生伴侣。这一现象,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已普遍存在。
  为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性训练,力争让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生成对进与退、正与反、成与败、苦与甜的判断和选择,从而逐步学会选择。
  一、以退为进,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要使学生能自主自觉也学习,除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布置自学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作出“我要学”的选择,建立独立学习的意识。我在一次期末复习期间,动员学生自己去努力拼搏,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许多同学都行动了起来,也有不少同学懒于奋斗,有自我学习意识的就更少了。我对之泰然处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待成绩出来后,我开了一个题为“耕耘=收获?”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来讨论:①你所了解的同学是怎样进行复习的?②他们所得的成绩怎样?③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分析、发言)有同学说:“自己没认真,成绩不理想”、“××同学以前成绩一般,这次考得很好,原因是其付出努力”;也有同学说:“确实是只有耕耘才有收获”……通过事实,同学们真切感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真正含义,并且还有许多同学在主题班会上立志要努力学习争取学习进步。这招以退为进使同学相信自己的劳动,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热情日益高涨,推动其自发要学,我还借机给同学提出“耕耘>收获”的观点让同学去自主讨论、领悟。
  二、以反树正,坚定选正信念。
  “一张废纸掉在地上”让同学发表最真实的感受,其中这样的说法最多,“我想捡,但我又没捡”。怎样才能让学生“捡纸”不再犹豫?有如下几种做法:①思想动员学生要有主人公意识,维护校园环境一起行动起来动手捡纸;②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随手捡起。不知什么原因,①的行动有一点效果,②的行动却好象是一种“自然”行为,引不起效应。至于原因我也不细加分析。但我认为要让同学自觉“捡起一张纸”,就必须坚定学生“捡”的信念。我从反面给学生上了一课:用摄相机拍下这样一个镜头:一张废纸落在校园的大道上,若干双脚从旁边走过,有匆匆忙忙的,有犹豫片刻的……(就是没有捡纸的)。就这样给同学们看着,我能感觉到这时就有些同学恨不得走进电视里去把纸捡起。这时我锁住画面,让同学大胆发表感受。有同学说:“实际上捡起一张废纸是多简单的事儿,但要做到却很难”、“为走过却视而不见的同学感到可耻”、“其实我走过时我想捡的,但又不好意思,现在我决定捡了”;还有同学说:“我们不但要养成随手捡纸的习惯,而且还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我想通过这一课同学们捡纸的行为会成为一种自发的自觉行为。当认清了反面的不良时,“正面”的意义就显现出来,更坚定了学生做的信念。这节课同学们还小结出了行为习惯“十不”“十要”并在全校进行了推广。
  三、以挫激志,经历成败,让学生选择奋斗,并享受过程。
  竞争性活动是较佳的挫折教育方法。它能使其正面现实,敢于拼博,走出困境,取得成绩。竞争性活动在小学生中开展是一件“残酷”的事。初次实施时我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事实告诉我它的可行性和深远意义。现在我的学生有了竞争意识,做起什么事都有冲劲,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生活态度积极。清楚记得第一次搞的竞争性活动是“雷锋在我身边”的演讲比赛。当我宣布比赛的规则后,竟没有一双手举起,经过近10分钟的开导一样无效,最后还只得半认命半自愿式地选了五名同学。我们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经过严格的比赛,并对每位选手进行了评析评分。当结果被无情的公布时,我清楚地记得一位女同学的神情失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不知该如何劝好?还真有点担心她会出什么事。在我悄悄和其家长交换意见后,决定让她先伤心伤心,思考思考,再找她谈谈。下午找到她时,她表情仍很不自然,我给她画了一幅图(图意:只要有竞争,就有成败,而从开始到成功之间需经历若干的成败)。告诉她:失败其实是成功的前奏曲,而放弃才是彻底的失败。如不能在失败中去屡败屡战直至胜利,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她选择了努力。临走时我跟她说:“活得积极点、开心点。”她跳跳蹦蹦的走出办公室。后来,这位女生在“永远跟党走”的演讲比赛中独占鳌头,并代表学校去比赛。我们班以后还成功地进行了“班长竞选”“班委会其他成员的竞选”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学生积极自愿参加,活动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胜不骄,败不馁,斗志昂扬,尽情享受着奋斗的全过程。
  四、以苦搏甜,使同学能吃点苦,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现在生活富裕,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已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我认为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有必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吃点苦、受点难甚至碰点壁,使他们从小就懂得生活来之不易,获得苦尽甘来的体验,从而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顽强斗志,积极进取,勇开创新,能适应社会的人才。在这一点上平时主要是通过家校配合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做;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夏令营活动等。
  有人说现行的教育路线是“S”型的。有位学者曾问过:我们到底要孩子们绕开什么?苦难、真实、丑恶?社会确实需要走弯路的人,但弯路该怎么走?如何选择?是需要在走直路中经历坎坷思考总结才能决定的,所以我提倡凡事都要亲身去做做。实践可以获得真知,可以检验真知。但我们又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所以我们需要知识、需要磨难,需要在经历中体会。让学生经历进退、经历正反、经历成败、经历苦甜,让学生在经历中体会,在经历中成长,在经历中学会了选择,相信他们一定会走出自己的一条光明大道来!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自身的积极力量、美德和善端为研究对象,培养和发掘积极的心理品质。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幸福、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并建立积极人格,最终达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素质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 积极心理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并指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9682(2012)10-0056-02  2009年,教育部开始扩大招收以应
期刊
【摘 要】明确实验教学安全管理命令方法的涵义、特点和价值,以高校组织机构设置为基础,结合实验教学安全管理特点,制订命令目标,明确命令内容,构建命令畅通的路径,充分发挥命令方法在实验教学安全管理中最简单、快速和易行的功效。  【关键词】实验教学 安全管理 命令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留学生管理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重视留学生管理中的文化性因素,采取柔性管理,求同存异,充分尊重各国文化个性,不断引导外籍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关注留学生的文化要求,这是优化留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留学生管理 文化性因素 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期刊
清末总督赵尔巽评价张之洞时曾说:“其生平精神所寄,尤在振兴教育储养人才,以备国家缓急之需,而救当时空疏之习。”时人称其为“当今知晓学务之第一人”。张之洞的经济思想在近代的中国是比较领先的,但在其所有的政绩中,教育方面的成就却是最为突出的。张之洞从小读书用功,才思敏捷,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虽然其教育理论带有“宣扬忠君,维持清朝统治”的封建色彩,但他能看到西方文化的长处,取之于西方用于中国,
期刊
【摘 要】在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中,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有利于及时传达就业工作精神,拓展就业工作的覆盖面与受益面,并有利于完善高校的就业工作机制。在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上,要把握好学生骨干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工作定位,发挥学生骨干在就业工作中的最大作用,实现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与高校就业工作的双赢。  【关键词】高校 就业 学生骨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
期刊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热衷于教育,几乎从未中断过教育活动。中国的师范教育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在这艰难、曲折的历程中,张之洞无疑是一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卓越先驱,他在近代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做的突出贡献,为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所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主张,为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在理论与实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应用题在数学及日常生活中又不可缺少,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如何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很爱讲故事,也很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将数学故事作为问题的载体引进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非常有效。  【关键词】小学生 故事 数学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
期刊
【摘 要】转化后进生是一门艺术,也是“爱的奉献”。笔者认为,对后进生的教育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入手,综合采取多种灵活的措施,寻找适合后进生的那把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同时也要注意提高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沟通技巧以使后进生得以顺利转化。  【关键词】生物学科 后进生 成因 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期刊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有幸参加我校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谨代表学校老教师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谈一点个人的感想。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山西红旗飘。山西学校的莘莘学子,像花园里五彩缤纷的花朵一样沐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这正是学校领导集体决策的英明,也离不开各位园丁含辛茹苦的耕耘以及同学们的勤奋努力。  喜看山西学校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使我想起一位哲人的话:打天下二三十岁的人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