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与四美具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面的经典篇目,更是初唐时期的代表性散文篇章。如果基于文本本身观察,虽则注释很多,可是因为用典繁杂,还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到这类文章在审美意识上的独特引领功能,化不利为有利,采取分析构思、鉴赏表达、品味用词等专项教学策略,带领学生思考古典文章的艺术特色及审美特质。
  一、四美具的《滕王阁序》
  年轻的王勃用“四美具”来形容滕王阁聚会的热闹,而对于他所写的这篇传颂千古的名文来说,也可谓之四美兼具。一美在于景色之壮丽,本文着重描绘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的滕王阁之秀丽风光,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说寒潭之水的清明、傍晚之山的艳丽,于对比中显现出秋山秋水的无穷变化,此外,“屡峦耸翠,上山重霄……”、“山原旷其盈视……”、“阊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等句皆各有特色,极尽清末文人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之概。王勃描绘这壮丽的景色,一方面是实写眼前之景,另一方面虚写时代大环境,可谓审美意蕴的基础。二美在于情感之丰富,《滕王阁序》包蕴着千般感触、万种滋味,其中不尽的味道当真令人咀嚼无穷。无论是天高地迥、宇宙无穷的感慨,还是长安日下、吴会云间的失意,亦或者是关山难越、萍水相逢的感伤,皆是如此。三美在于观念之鲜明,王勃在滕王阁上,感受到生命之短暂、时光之流逝,虽有自伤自怜之意,却可以及时做出心态上的调整,由悲观转到乐观,展现出不甘沉沦的风貌。四美在于语言之华丽,王勃于高朋满座、文士雅集的情境下,能够当仁不让,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用最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四六对偶,却不受骈文的僵化限制,读起来具有非常强烈的节奏感,而且音韵和谐、富于参差变化,其流丽自然之势真仿若涛涛江水喷薄而出。
  二、如何赏析四美具的《滕王阁序》
  鉴于我们对《滕王阁序》一文美学基础的认识,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有意识地以此为目标进行学习,而教师则起到相应的辅助指导作用,真正确保此类古文的价值得到释放。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在构思上的妙处,《滕王阁序》借助记叙的手段,基于滕王阁饮宴这一主线,在登高感怀的前提下更进一步,这和一般理解上的创作思维是有一定区别的。作者王勃未直接介绍楼台与宴会,而是先行点明了滕王阁的地理区位优势,也就是文章引首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几句,直接造成了一种恢宏的气势,使读者感受到了非凡的气魄。接下来的依次铺排则大展其操纵骈文的能力,从物华天宝与人杰地灵说起,步步紧扣主题,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整篇文章的结构之妙、运用之新颖。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鉴赏文章表达方式,以景致之美的鉴赏为例,文章在表达方面的技巧是颇引人入胜的,比如当介绍到南昌疆域之时,一方面点出豫章故郡,另一方面指出了“飞阁流丹、下臨无地”;而在传达自身情绪时,用“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失,桑榆非晚”等看似写景的句子来作映衬,可谓借助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传递感情的绝妙做法,让文章显得内容饱满、情感丰沛,艺术魅力自不与其他凡文同日而语。
  第三,教师尤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用词特色,《滕王阁序》一文在用词方面是极为考究的,其词语之璀璨、寓意之饱满,都可谓古典文学之翘楚,像“层台”之“翠”、“飞阁”之“丹”等等句子,均可以说是巧妙绝伦、深得人心。当然,在教学时,教师应当使学生明确:王勃此文在行文造句时,所展现出的美感,并不是空洞无物,它的辞藻不但华丽,并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赏析本文的音韵特色,了解到音韵和谐的美,而这恰恰也是教材中所选诸多古文中,《滕王阁序》之所以在其中显得特别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王勃在应用对偶句时,对仗方式是极富变化的,有此以两个合成复句构成,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等等;有些则单句直用,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等,使文章并不显得呆板。而且,另有一些相互平行的内容引入,同样让文章显现出了旋律及节奏的灵活性,诵读时朗朗上口,可读性强。
  晏冉,山东泗水县第二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前襟向左,右边一片压住左边那片,按照中国古代习惯,只有死者和部分少数民族穿左衽。前襟向右,左边一片压住右边那片,领子的样子看起来是字母y形状,这才是正确的汉服的特征。
《心声》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小说,在进行教材研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黄蓓佳对这篇文章的结尾处理很巧妙。  首先,在结尾处黄蓓佳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替李京京抒发了他强烈的情感:放学后要去给爷爷写信。《心声》全篇是采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了男孩李京京的故事,在写到京京心理感受时也是着眼于第三人称方式抒发情感,如:“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他真想大声地读一段,用上
期刊
由于学习基础、学习环境、个人爱好等的不同,学生在作文训练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并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出发,力求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特别关心作文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逐渐树立起作文信心,点燃喜爱作文的兴趣之火。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后进生的作文心理。  一是失望、自卑心理。不少后进生“破罐子破摔”,总
一、发现写的秘密,学得有趣有效rn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阅读教学,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这话既形象又精辟.所谓“来”,是指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把握文章的内容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2013年全国公映,这部由赵薇导演的影片揭示了青春的众多侧面,每一个走过青春的人看后都会泛起阵阵情感的涟漪。在青春永远的消逝之后,回望那些过往和曾经时,每个人都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千年以前的李商隐亦是如此,他也会“思华年”,用诗的形式向他的青春回眸,向他的华年回望。《锦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位失却了青春的诗人(诗人作此诗时约46岁)对其青春的祭奠,是其在青春的墓碑
期刊
据《北京晚报》消息,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包含取消“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编写核准”,仅仅简单一句话,在网上网下立刻引起了强烈关注。一本教材,至
儿童习作的根本旨趣是解放儿童的“本质力量”,让儿童在“成事”中“成人”“成文”。因此,儿童习作必须从狭隘的书本中挣脱出来,走向广阔的生活田野。田野是儿童习作的生命之所在。在“田野化习作”中,儿童能关注生活,体验生活,表达自我对生活的体认、发现,放飞自我的生命,探寻自我的心灵,完善自我的人格!  一、田野化习作:表达儿童生命的田园牧歌  在儿童的生活田野、活动田野中蕴藏着丰饶的习作资源。走进田野,儿
据网易新闻消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内高校文学史教材第一主编朱栋霖告诉记者,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将因此改写。据记者了解,目前在高校中较流行的现代文学史教材有两个版
对于小说,学生普遍认为不易读懂,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读懂。这是因为小说的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小说描述的内容是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其形成的事件进展过程一般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和人物、人物和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所构成,而且还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艺术家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因此,学生认为不易读懂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读懂小说便情有可原。当然,也有
期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很多学生经历大量的阅读实践但习作水平仍旧停滞不前,主要在于他们未能有效地将阅读资源转化为自身的习作能力。叶圣陶先生在《文心》一文中指出:“读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