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意义 析事理 用思想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v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解决教学应以建立问题背景与运算意义的联系为支点,以事理分析寻找数量关系为突破,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统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意义;事理;思想;问题解决
  小学数学课标教材把问题解决融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等领域之内分散编排,面对这种分散没有“体系”的问题解决,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教学内容的变化呢?联意义、析事理、用思想是提升问题解决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一、以意义联系为支点
  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要理解在什么样的现实背景该用什么样的运算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学生解决问题要以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为前提。因此,微观上我们要以数概念及四则运算的意义作为支撑,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建立问题实际背景与运算意义的联系上,引导学生经历将解决问题中的实际背景还原成运算意义的过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解决长方形面积计算,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教材例题安排摆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排摆5个,刚好可以摆3排,其中蕴含着求面积就是求3个5平方厘米的和,这个意义正好与乘法运算意义吻合,教学中学生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探索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也就顺理成章了。宏观上应以数概念及四则运算的意义为线索进行系统的分析,把握教材问题解决新的编排体系。如,乘法的解决问题,教材一般从二年级开始,在表内乘法学习后出现具有“几个相等数求和”的实际情境,然后出现“倍”的实际背景,在三年级又将乘法运用到“长方形的面积”的实际问题之中,到高年级还要将乘法的解决问题延伸到分数、小数的乘法学习中,特别是将“倍的认识”扩充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乘法解决问题的一次大的飞跃。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不断地以乘法的意义为线索拓展延伸与乘法相关的问题解决。
  二、以事理分析为突破
  问题解决的数量关系总是蕴藏在具体情境事理的叙述之中,特别是在新课标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实际问题里,绝大多数问题中的数量都被赋予了具体的现实意义,数量之间的联系也与特定的实际事理相联系。为此,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应从理解问题情境的实际意义入手,启发学生联系应用题的事理搞清数量关系,循着事理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平均数”问题教学中,教材情境图从统计的角度呈现出一个小组4位成员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并提出了“你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首先让学生明白这个小组每位成员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要求平均每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就是把矿泉水瓶的总个数按人数平分。循此事理,学生经过思维加工不难得出以下解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利用教材提供的直观图能很清楚地说明移多补少的算理。
  方法二:把矿泉水瓶的总个数按人数平均分,与除法意义吻合,即总个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列式为:(14 12 11 15)÷4。
  这样,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叙述中发现数量关系,经历将事理转化为算理的过程,使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学习既有方法类型可循,但又不至于使之过于“类型化”,达到训练学生灵活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三、以思想方法为统领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我们应该跳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之外来看待解决问题的教学,用数学思想方法为统领实施解决问题教学。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分别是两端都种、一端种、两端都不种三种情况,如果我们在教学时,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視角分析教材呈现的三个例题,不难发现,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都统一于“一一对应”思想之下。两端都植树时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一一对应后,树多一棵;一端植树时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刚好一一对应;两端都不种时,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间隔多一个。这样用一一对应的思想统领三种植树模型,促使学生自我建构连贯、紧密的认知,整个课堂既大气又简洁高效,最终就会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良好效果。
  总之,问题解决教学应伴随数学各个学习领域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建立问题背景与运算意义的联系为支点,以事理分析寻找数量关系为突破口,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统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林瑜琼.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9).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有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我们赋予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幼儿创造更多户外活动空间”。我园在2016年暑期正式启动户外活动区的改建,11月正式投入使用:场地更大、功能更全、材料更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所。我园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于户外活动的有效资源。目前已有15个区,可同时容纳17个班开
摘 要:班主任是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肩负着全班孩子和家长的重托和期待,让一个个幼小的心灵得到关爱和呵护,让这些小幼苗茁壮成长。从班主任工作出发,用亲身体会的班主任经历,总结经验,达成共识,在管理班级和做学生思想工作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交流  一、最具有魅力的语言“表扬”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句电视广告词。作为教师的我,对学生较为严厉
摘 要:幼儿园的班级是幼儿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日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等都是依托班级为基地进行的。因此,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从本班班情出发,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借鉴别班经验、相互探讨、书籍指导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探究班级管理之道,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服务。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  每天最灵动的时光都是和孩子一起度过,在我们和孩子日渐亲密的同时
摘 要:后进生转化是一线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项主要内容,但也是一项需要耐心、责任心的比较难的工作。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优等生、中等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将关注点放在后进生的转化上,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有用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后进生;转化;兴趣;信心;小组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也是
摘 要: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如花,声如天籁。教师追求着心中的教育梦想,就是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就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读说演”联动式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有效落实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进,让花开有声,卓有成效。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说演;实践研究  常言道:“得阅读者,得天下,唯有阅读才能走得远。”这让我们明白,我们需要不断阅读,更新信息。要开阔阅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深入分析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这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材出发,谈谈信息技术课堂上从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意识、文明上网三个方面落实德育纲要的一些策略。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科教学中  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学科教学都必须进行的内容,信息技
摘 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不像初中生和高中生,有着较强的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这一时期的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动力往往还需要依靠兴趣作为支撑。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关键,而采取游戏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课堂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游戏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是近年来小学
(浙江省嵊州市三江街道阮庙学校)  摘 要:在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增强、挫折体验、关注同伴评价、注意力欠集中等心理原因造成学生不爱举手发言,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对举手发言重要性的认识、积极鼓励、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等方式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关键词:不爱举手;心理障碍;认识;鼓励;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问题不是太难,一二年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西安小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德育的渗透。语文作为小学教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包括了丰富的德育资源,成为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良好品质的重要课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渗透德育,是教师探索的问题。结合教学经验谈谈渗透德育的幾点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写作实践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品质高、德行好的高素质人才
摘 要:思维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等,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大量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积极培养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孩子,这是现阶段对每一个教师发出的呼唤。  关键词:思维能力;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语文教师要以教材为抓手,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