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物的颂歌,更是灵魂的拷问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执教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时,许多年轻教师都按照教参上的说法,将这一课的主旨仅仅归结为对以老王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物“在不幸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天性”的讴歌。作品的确反映了这个主题,这是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轻而易举地读到的东西。但如果将作品的主旨完全归结于此,笔者认为违背了作者的写作初衷,甚至可以说将作者看得太浅薄了。
  其实,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人物的颂歌,但更是对自己灵魂的拷问。这主要从文章所叙的“三送”(送冰、送人、送香油和鸡蛋)和最后一段可以看出。
  最后一段很重要,杨绛做过改动,即“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原文是“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理解了这句话就理解了作者的心情,理解了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思想。
  作者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呢?从“三送”中完全可以得知作者是没有让老王“吃亏”的,不管是附带送冰、送先生上医院还是送来香油和鸡蛋都是付了钱的,按道理说不上“多吃多占”,更谈不上“愧怍”呀。但作者却是“几年过去了”才“渐渐明白”,看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拷问自己与老王的交往,这一切是真的让她“愧怍”不已呀!那么“多吃多占”到底该如何理解呢?理解了“多吃多占”也就理解了作者为何“愧怍”了。
  作品中的“三送”从老王的层面来看,当然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忠厚老实和热心肠。但如果从作者的层面来看,如果只是“送”而不“往”,作为知识分子的“我”无疑是莫大的耻辱,无异于接受了别人的施舍与同情。那么怎样的“往”才是自己可以做到的和最好的呢?在作者的心目中或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一切都量化为钱。因此,在“附带送冰”可以“车费减半”时,“我”是“当然不要他减半”;送先生上医院老王“坚决不肯拿钱”而“我一定要给钱”;老王临终送来香油和鸡蛋,“我”谢过“好香油”“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拿钱)”,而且“赶忙解释”“就免得托人捎了”。如此种种,知识分子的那种“来而不往非礼也”“君子之交淡如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等狭隘的“高贵”就呈现于纸面。
  但老王如此热心“帮助”作者一家是为了将这一切换成钱补贴己用吗?老王的确很穷,但只要将视角转入那个特殊的年代就可以一清二楚了: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杨绛夫妇无疑是被批判被打击的对象,是“牛鬼蛇神”,是所有的“当家作主”的“工农阶层”所不愿意接触的对象。老王无疑是地地道道的“工农阶层”,按道理他是不屑于与作者一家交往的,更谈不上会主动帮助他们,因为一不小心自己就有可能受到牵连,成为批斗的对象。因此,老王对作者一家的热心与帮助应该是发自内心,是对杨绛一家的真正的怜悯与崇敬,是勇敢的,是不期待得到回报的。尽管每次老王都收下了作者的钱,但这正是他的良苦用心:让作者心安理得,让作者不要心怀愧疚,让作者不要“想得太多”!在当时,尽管作者对老王也是心怀感激,但到底有没有将老王当成一个与自己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呢?显然是没有!这种心态有点像现在我们对那些在建筑工地上劳作的建筑工人的态度差不多:我们感激他们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同情他们的辛劳,但我们从来就只把他们当作“民工”,当作下层人民,甚至时时刻刻提防着他们,怕他们给我们带来麻烦给城市带来不安定……
  因此,所谓“多吃多占”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灵魂的剖析与拷问。在当时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老王不顾自己身体多病,省吃俭用将节省下来的香油和鸡蛋送给作者,还说“我不吃”,这对作者而言,本身就是“多吃多占”,更何况自己因为知识分子的“高贵”而曲解了别人真情的怜悯与帮助呢?有许多东西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但那个特殊时期的真挚的感情是无法用金钱来量化的!因此,作者“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觉得自己是“拿钱去侮辱他”,心中很是“愧怍”。作者在老王去世几年后,终于发现了灵魂深处的那些不太光彩的东西,于是就借《老王》这篇散文将它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我们也并没有因此而贬低杨绛先生的为人或是改变对她的看法,反而从中看到了一个大家的涵养与风范。
  那么作者又为何要将“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改成“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我没有查阅到作者自己的解释。妄加揣测,大概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在那个可怕的年代,自己和丈夫是被打击被批斗的对象,却有幸得到了如老王一般的热心民众的关心与帮助,幸运地活了下来,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而老王却是在贫困与疾病中悲惨地死去,这既是老王的不幸,也是时代的悲哀。二是自己在若干年之后终于得以省悟当年对老王的“侮辱”与“不公平”,终于有了胆量将它“公之于众”,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一次洗涤,这难道不是“幸运”的吗?
其他文献
个人简介    徐志丹,男,36岁,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中文系,现任教于广东省顺德市碧桂园学校。自1993年至今,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本着“以人为本,寓教于乐”的原则,积极钻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受学生喜爱,也多次受到各级专家的肯定。2001年被评为顺德市教书育人先进德育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顺德区优秀班主任。2002年、2003年均获顺德市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等奖
我曾在一所初中学校工作,有四年的一线教学经历,之后攻读了硕士。在此期间,有机会参与一个教师行动研究项目,由项目专家的助手逐渐成长为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在七年的项目周期中,我观察到教师到校外学习,再回到学校开展研究,虽然有项目组持续的陪伴,教师也有很强的成长感,但是,作为学校的成员,教师能否持续参与学习并不取决于自身的意愿,更多是学校的安排。本着让更多有学习意愿的教师有持续成长的机会,我进入一所初中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明确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师德师风建设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  在海淀区教育系统两委一室的引领下,北京明天幼稚集团(以下简称“明天集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集团化办园特点扎实推进“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努力探索集团化办园模式
杨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她教我们的时候,不过20来岁,或者更年轻。无论在当时我的眼中,还是现在回想起来,杨老师长得都不算漂亮。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在我的心中,杨老师的形象一直是那么亲切而鲜活。  我写过我的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却一直没有写早就想写的杨老师。因为那时我实在太小,在我的记忆中,关于杨老师的故事实在有限。不过,有一些片断,虽然朦朦胧胧,却一直印在我的心灵深处。  记得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叫
编者按  中小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愛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是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多元的文化思潮、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的信息技
教研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建立教研制度最初的出发点是解决教师素质不高的问题,教研员的主要任务是教材教法的指导,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基础教育领域的教研观念、理论、手段以及人才成长的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教研工作面临着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2019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教研工作
我是一名教龄只有6年的青年男班主任。  五年级(1)班,是我这学期新接手的班级,班里有个名叫小高的男生。因为“与众不同”,小高早已名声在外,前任班主任李老师对他束手无策,同学们也都认为“他就那样儿,没救了”。  在和李老师办理交接手续时,她给了我两点建议:小高违反课堂纪律的时候,一定要严肃处理;他常常招惹同学并引发冲突,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录像并有“人证”在场,否则他会将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中将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 以下简称“三区三州”)确定为深度贫困地区,由中央统筹重点支持建设,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教育扶贫建设[1]。教师是教育扶贫主力军,因此“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就要准确聚焦当地的区县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以及其中最为关键的
回顾小文博士初来北师大这段不长的历史,我们深为他对地理学与遥感科学事业的贡献而感到欣慰,也为他的过早离开而痛惜。  1978年恢复高考,李小文考入中科院地理所。当时我也开始招收研究生,对于成绩优秀的李小文已有所闻。到了20世纪90年代,小文开始闻名于中科院地学界,一是由于他在遥感辐射机理建模中的杰出贡献;二是因为他是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派往国外的第一批留学生,学成后即回到中科院遥感所工作,还加入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电视专题片《阿炳在1950》的文字稿。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电视解说词的特点,学习对复杂信息进行筛选、梳理、分析、综合的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通过创设情境、启发点拨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字词。  2.梳理全文,提炼信息,概括阿炳坎坷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