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正专栏抉择:恒星或流星?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q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朋友:
  出版是低门槛的产业,只要有意愿,一抬脚就跨入了。
  它可以做得极简,一个人便可随意开张;也可以百人、千人齐聚,成庞然大物。两端看似矛盾,实际上并行不悖;信仰者各有胸怀,也各有活法,无所谓是非对错。
  在我认识的各式各样编辑高手之中,有些人认为出版应回归素朴,毋需高悬理论来强作解人,而出书的目的,无非寻回阅读的原始乐趣罢了,搞得太繁琐,反而忘了区区初衷;也有人认为,书既然需要市场才能生存,自然有读者(客户)、有营销、有策略、有竞争……由此衍生“经营”的问题。一涉及经营,所有企管知识,就像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全进入出版领域的深层里头了。
  身处出版核心地位的编辑,很快就会发觉自己徘徊在十字路口:一边是做好“守门人”的筛选工作,挑选出最佳、最多读者的作品,舍此之外,似乎都是次要之事;另一边则是学习承担更大责任,以公司整体发展、存亡为己任。
  因此,往左看,“找到世上每一本‘能卖的好书’来出版”,似是编辑的天职;而往右看,怎么创建出能发挥己长,步向发展大道的组织平台,也是一个重大课题。两种发展,常因个性不同(倾向于“任事”或倾向于“成事”),有时同一方向,有时背道而驰;因限于篇幅,我们先谈谈“守门人”角色——归根结底,学习如何“找到畅销好书”,应是编辑首要修练的功课。
  如何才能学会找到畅销好书的本领?
  ——言人人殊。
  有人善于运用人脉,深信“名家作品,必属佳构”,不惜成本,争取名人之作,经之营之;有人善于寻找话题,认为议题至上,找到好议题,就找到好市场;有人从古籍入手,赋予时代意义,再展新局;有人从国外引进,他山之石必可攻错;有人喜欢发掘新人,同时经营现在与未来……总而言之,条条道路通畅销,能畅销的书可能来自每一个角落。
  可是,“畅销书”与“畅销好书”,两者不一定划上等号。我们常常看到批判畅销书的文章,认为畅销书不等于好书,只追求畅销书,很容易误导了阅读方向,将出版引到流行与时髦的档次;而书店设立“畅销书排行榜”,更是不可原谅的举措,是屈服于市场、屈服于市井口味,将出版崇高使命丢弃一旁了。这些人认为只有推出“畅销好书”,才是编辑的终极使命。
  你看!光就“畅销书”与“畅销好书”孰是孰非,两造人马,各执一端,即可吵得没完没了。然,持平之论,不管是前者或后者,均得之不易。
  日本出版名人小林一博就认为,“出版业本来就有强烈的赌博性,很多新血(编辑)都抱着‘一击中的’的心态”,结果是“原本以为会畅销的书,结果竟然没人要买”,使得“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了一项冒险,一种赌注”。(参阅《出版大崩坏?!》,小林一博著,陈惠莉、蒋千岑译,尖端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P65、266、286。)
  出版过很多动辄百万册畅销书的知名出版人俞晓群先生,在他自己的书里,虔诚告白“真正主流的畅销书,往往是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他说:记得2002年幾米绘本畅销时,我也被巨大的印数吓了一跳,一面安排工厂赶紧加印,一面接听记者的采访电话。记者问:“你怎么知道幾米会畅销?”我无言以对,只好说:“蒙的。”(参阅《一面追风,一面追问》俞晓群著,网络与书2008年7月出版,P181—185《畅销书:一面追风,一面追问》)
  他们的话,我信一半。
  不信的那一半,是因为若是全信了,怎么解释成功的编辑“为什么成功”?为什么成功的总是他?
  所以啊,俞先生说“蒙的”,便谦虚得有点儿矫情了。想想看,幸运若始终眷顾,其中必有可玩昧之处(俞晓群的博客:http://xiaoqun5609.blogtianva.cn/?idWriter=O&Key=O)。他们建立事功的奥秘既不便透露,相关院系似可纳入专业研讨。予以深剖细解,以造福后继之人。
  对投身出版大业的广大编辑人而言,“畅销书”是凝在心头、丢弃不了的情结。但放眼芸芸众“编”,能有几人得登“名编”殿堂?我还记得刚加入编辑行列(约1970年代),眼见隐地的尔雅出版社预订王鼎钧和琦君的书,动不动6,000册起跳;上市之后,每家书店门口的平台上。堆的全是他们的书,那股排山倒海的气势啊,惊人之至!很快的,我从隐地和其他杰出的同事身上,了解自己不可能超越他们——无论人脉、经验、能力等等,都瞠乎其后,我若跟着亦步亦趋,将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既然样样不如人,要靠什么能耐在这行谋生?
  有一天,我终于想通了。第一,必须诚实面对真相。既知不足,就应寻找弥补之策。第二,我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在已经是路的“路”,若是挤不上去或挤了上去却只能随波逐流,失去自我,那么只好去找地图上标示荒野之处(没有竞争者),拿起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了。
  然而,到了荒野,举目望去,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增多了。
  这就是我加入枫城出版社时遇到的状况,感谢老天,我边做边学、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
  在永不间歇的学习途中,我体悟到在那种环境里,冒出来的“畅销书”和我的缘份有限,必须另起炉灶,才有生存机会。诚如何飞鹏说的,“畅销书,是老天爷赏饭吃”,那么,除了“畅销书”,还有什么是编辑可以创造新价值的地方?
  当时,找到一个概念:长销书。
  我们发现在书市,不论时地,有一种书始终占着书架,历久不衰。仔细分析,可归诸于“经典”与“类经典”。几乎都属于“公共财”,它们不受流行口味变化的影响,在书市角隅默默伫立。它们销量不大,但积久成多,收成丰厚。反而长命百岁,这类型的书,我们称之谓“永不落架的书”。
  这就形成与“畅销书”相反的思考方向。我们发现“畅销书”固编辑之所欲也,然“永不落架的书”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原乡。
  编辑在汰选出版书籍时,不就是看出手中内容的不凡之处才积极付梓?若是泛泛之作,早已束之高阁或退回原主了。
  所以啊!每一个编辑对亲手处理的书,一开始都持着“某类型的经典作”的尊崇之心,送上书市的,我们把新书的完整生命期,称之谓“经典化的过程”。然而,在“经典化的过程”中,有多少书经得起考验?
  我们可以这么问:光是台湾一地,年出书量达四万册,一年之后,还有多少书活在书市?五年以后呢?十年以后呢?三十年以后呢?
  顺着这脉络想下去,做编辑的难免惊出一身冷汗。可不!我们数以万计的编辑,不舍昼夜努力的成果竟然如此经不起时间的锤炼,绝大部份的书,有的连灿烂一闪的机会都没,便化为时间深积层里的养份了。
  从这结局往前推想,心里立即生出疑惑:
  ——“长销书”与“畅销书”孰重?
  ——我们希望创制的产品是“恒星”还是“流星”?
  ——我们是“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的人?
  ——哪一种才是编辑至爱?
  疑惑既生,困扰已成,我至今不得正解。
  从我编辑生涯所见所闻来说,各执一端者,都有成功及失败的例子。归结众因,仍可以一字解之,曰“适”。先了解自己的性向,再决定去“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背逆了性向,恐怕反而一事无成。
  我自己则选择了前者。
  我在以前的信内一再反复的编辑心法是“做别人忽略做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不能做的、做别人已经做而做不好的”。这四条小原则,恰巧和流行与时髦格格不入。经由书系(利基)的诞生,替“经营时间”拓展出广大的空域,将缺点变成优点;我们也在书系经验的累积中,知道如何在时间的洪流学习“经营概念”、“经营领域”、“经营书系”、“经营作家”,所有想法像麻花卷儿。互缠互绕,难分彼此了。
  以上内容完成于去年年底,我一直想把个人的困惑提出来请益。可是,重新整理旧文到这里,心中忽生恍惚。强烈感受到一个传统编辑的想法是如此不合时宜。在U出版时代,内容将长居云端,永垂不朽,哪还需要喋喋不休地以旧思维看新时代?
  当年,我们用自以为是的方法勇闯天下,而今新时代应当用新时代的方法纵横云端。他们的抉择。绝非“恒星”或“流星”的二择一,而是另有一套我们无法理解的竞争规则来主宰世事。
其他文献
有人说,“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可见亦舒在爱情小说领域的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日前大手笔买断亦舒作品在大陆的版权,正是看重“永恒的师太”的魅力。而作为致力于女性阅读的出版者,从合作方香港天地的身上,吸取什么有利于开拓大陆爱情小说市场的经验呢?本刊邀请亦舒系列小说的选题策划主编钱丽来谈谈她对亦舒及本土爱情小说作者的观察和思考。  书香:亦舒的作品以前也有大陆出版社引进过,贵社目前成为大陆唯一亦舒书
期刊
《鲁迅印谱》被称为建国后中国印坛的经典代表作。钱君匋先生用篆刻的形式,将鲁迅先生一百多个笔名全部刻出,既继承了从上古至明清中国篆刻艺术的精华,又在方寸之中巧妙地表现了鲁迅精神。  在二十世纪上海的文人圈里,钱君匋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人。他既擅水墨丹青,又好篆刻治印;既精于封面设计,又长于音乐创作:书法也独树一格,人有称为“五绝”者。但我以为,他实在可称全才。——他还广涉文学、编辑、出版、收藏等领
期刊
季羡林先生过世后,我见到白化文先生有副挽联曰:“声闻九译三千士,谱录无双五百年”,套用了孔门弟子三千的典故。季先生1947年创立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迄今弟子当不止三千,因而此联并不能说是谀颂太过。  但哲人其萎的同时,仔细想想,季先生“九译”之学,也就是梵文及中亚古文字之学。在今天究竟有没有如孔门弟子般普传于世、影响遍及中国呢?东方语文学界诸贤达固然各有艺业,造诣可观,然而整个社会对印梵文化恐怕仍
期刊
永和·小小书房  空间小小、人力少少,但有大大志愿  书、咖啡、轻食,很多好玩的艺文活动,在地经营,慢慢生活。  创办时间:2006    单向街  谈及十大外的那些遗珠,《单向街》总是在那,盘踞档案中的一个小方格,顽强地延伸着它的性格──静默而不容忽视。它以一种平淡无奇的方式吐出一个又一个蔓延在城市里,街角边,或是屋中一隅的细节,在叙述之后,看似随意地落上一针作结,起初无所觉,愈往后读,愈是隐然
期刊
这是一本不平凡的访问之书,它由著名的文化人梁文道执笔写成,虽然就受访者和访问主题来说,都是梁文道有兴趣知道的事物,不过成就这本书原因很简单——《读书好》杂志编辑替他增添了一个访问专栏。由他全权负责。  “作家访谈录”往往能迫使被访者说出平日没说的话,或对自己的作品和见解作解释。而梁文道的《访问》,则如幅标题《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所示,让这些浸淫在书海多年,对社会及创作有一定看法的“书人”,说出读书
期刊
读怀特的书信集之前,我正在重温波兰诗人米沃什的那本词典,其中收录的最后一个词是“消失”:因为我们生活在不断流逝的时间中,所以一切都会消失,如动物、风景和树木。尽管对生的信仰超越坟墓,米沃什如是说,但人也在消逝,那些熟悉的面孔、手势和话语一点点在我们的记忆中变成空白,再也不会有人出来作证。携着一丝丝幻灭合上书,打开了《最美的决定》,没想到猝不及防又体验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惆怅。  那是怀特在1976年写
期刊
我从没见过爷的父亲,也就是在福州话中,我必须唤“大公”的曾祖父。  其实对大公的印象极为薄弱。记忆中,小学时曾经在一次翻阅家里的老相片后,无意发现两位面容颇为熟悉亲切,却从未见过面的长辈。相片是黑白大头照,我好奇地询问影中人的身份。爷才悠悠的说:“那是我爸爸妈妈啊!”  1991年和堂兄随着爷返福州隔壁的闽侯,那是爷打小生长,读书婚娶的故乡。在老家的厅堂,面对着大门的墙壁上,挂着两幅采坐姿的全身彩
期刊
2006年,在《梦回大清》、《步步惊心》等穿越言情小说的引领下,大陆掀起“新言情小说”热潮,带动同类小说的热销。这股热潮的背后推手,就是大陆首个女性阅读专业出版品牌——“悦读纪”。本刊就华文言情小说的相关问题访问了“悦读纪”掌门——侯开。  书香:说起言情小说,大陆80后读者,青少年时候读的都是港台言情小说作家的作品,你如何看待大陆言情小说和港台言情小说的变化?  侯开:实际上“言情小说”这个概念
期刊
如果拉开台湾文学百年历史,且围成一座象征性透明舞台,小说家钟理和坐在屋前一张破藤椅上低头写作的身影,在众多作家影像中最为鲜明,让许多后辈文人难以忘怀,或释怀。文学史书称他是“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这幅画面既说明也象征他尽瘁文学的一生——钟理和临终贫病交逼。喀血于稿纸上身亡,死时才46岁。  钟理和是客家人,世居台湾南端美浓。如果去掉时代背景单讲地点,你可以说他是坐在充满阳光,纯朴而勤垦的客家山村里
期刊
激流三部曲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  巴金的长篇小说当中,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它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以及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