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朋友:
出版是低门槛的产业,只要有意愿,一抬脚就跨入了。
它可以做得极简,一个人便可随意开张;也可以百人、千人齐聚,成庞然大物。两端看似矛盾,实际上并行不悖;信仰者各有胸怀,也各有活法,无所谓是非对错。
在我认识的各式各样编辑高手之中,有些人认为出版应回归素朴,毋需高悬理论来强作解人,而出书的目的,无非寻回阅读的原始乐趣罢了,搞得太繁琐,反而忘了区区初衷;也有人认为,书既然需要市场才能生存,自然有读者(客户)、有营销、有策略、有竞争……由此衍生“经营”的问题。一涉及经营,所有企管知识,就像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全进入出版领域的深层里头了。
身处出版核心地位的编辑,很快就会发觉自己徘徊在十字路口:一边是做好“守门人”的筛选工作,挑选出最佳、最多读者的作品,舍此之外,似乎都是次要之事;另一边则是学习承担更大责任,以公司整体发展、存亡为己任。
因此,往左看,“找到世上每一本‘能卖的好书’来出版”,似是编辑的天职;而往右看,怎么创建出能发挥己长,步向发展大道的组织平台,也是一个重大课题。两种发展,常因个性不同(倾向于“任事”或倾向于“成事”),有时同一方向,有时背道而驰;因限于篇幅,我们先谈谈“守门人”角色——归根结底,学习如何“找到畅销好书”,应是编辑首要修练的功课。
如何才能学会找到畅销好书的本领?
——言人人殊。
有人善于运用人脉,深信“名家作品,必属佳构”,不惜成本,争取名人之作,经之营之;有人善于寻找话题,认为议题至上,找到好议题,就找到好市场;有人从古籍入手,赋予时代意义,再展新局;有人从国外引进,他山之石必可攻错;有人喜欢发掘新人,同时经营现在与未来……总而言之,条条道路通畅销,能畅销的书可能来自每一个角落。
可是,“畅销书”与“畅销好书”,两者不一定划上等号。我们常常看到批判畅销书的文章,认为畅销书不等于好书,只追求畅销书,很容易误导了阅读方向,将出版引到流行与时髦的档次;而书店设立“畅销书排行榜”,更是不可原谅的举措,是屈服于市场、屈服于市井口味,将出版崇高使命丢弃一旁了。这些人认为只有推出“畅销好书”,才是编辑的终极使命。
你看!光就“畅销书”与“畅销好书”孰是孰非,两造人马,各执一端,即可吵得没完没了。然,持平之论,不管是前者或后者,均得之不易。
日本出版名人小林一博就认为,“出版业本来就有强烈的赌博性,很多新血(编辑)都抱着‘一击中的’的心态”,结果是“原本以为会畅销的书,结果竟然没人要买”,使得“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了一项冒险,一种赌注”。(参阅《出版大崩坏?!》,小林一博著,陈惠莉、蒋千岑译,尖端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P65、266、286。)
出版过很多动辄百万册畅销书的知名出版人俞晓群先生,在他自己的书里,虔诚告白“真正主流的畅销书,往往是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他说:记得2002年幾米绘本畅销时,我也被巨大的印数吓了一跳,一面安排工厂赶紧加印,一面接听记者的采访电话。记者问:“你怎么知道幾米会畅销?”我无言以对,只好说:“蒙的。”(参阅《一面追风,一面追问》俞晓群著,网络与书2008年7月出版,P181—185《畅销书:一面追风,一面追问》)
他们的话,我信一半。
不信的那一半,是因为若是全信了,怎么解释成功的编辑“为什么成功”?为什么成功的总是他?
所以啊,俞先生说“蒙的”,便谦虚得有点儿矫情了。想想看,幸运若始终眷顾,其中必有可玩昧之处(俞晓群的博客:http://xiaoqun5609.blogtianva.cn/?idWriter=O&Key=O)。他们建立事功的奥秘既不便透露,相关院系似可纳入专业研讨。予以深剖细解,以造福后继之人。
对投身出版大业的广大编辑人而言,“畅销书”是凝在心头、丢弃不了的情结。但放眼芸芸众“编”,能有几人得登“名编”殿堂?我还记得刚加入编辑行列(约1970年代),眼见隐地的尔雅出版社预订王鼎钧和琦君的书,动不动6,000册起跳;上市之后,每家书店门口的平台上。堆的全是他们的书,那股排山倒海的气势啊,惊人之至!很快的,我从隐地和其他杰出的同事身上,了解自己不可能超越他们——无论人脉、经验、能力等等,都瞠乎其后,我若跟着亦步亦趋,将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既然样样不如人,要靠什么能耐在这行谋生?
有一天,我终于想通了。第一,必须诚实面对真相。既知不足,就应寻找弥补之策。第二,我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在已经是路的“路”,若是挤不上去或挤了上去却只能随波逐流,失去自我,那么只好去找地图上标示荒野之处(没有竞争者),拿起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了。
然而,到了荒野,举目望去,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增多了。
这就是我加入枫城出版社时遇到的状况,感谢老天,我边做边学、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
在永不间歇的学习途中,我体悟到在那种环境里,冒出来的“畅销书”和我的缘份有限,必须另起炉灶,才有生存机会。诚如何飞鹏说的,“畅销书,是老天爷赏饭吃”,那么,除了“畅销书”,还有什么是编辑可以创造新价值的地方?
当时,找到一个概念:长销书。
我们发现在书市,不论时地,有一种书始终占着书架,历久不衰。仔细分析,可归诸于“经典”与“类经典”。几乎都属于“公共财”,它们不受流行口味变化的影响,在书市角隅默默伫立。它们销量不大,但积久成多,收成丰厚。反而长命百岁,这类型的书,我们称之谓“永不落架的书”。
这就形成与“畅销书”相反的思考方向。我们发现“畅销书”固编辑之所欲也,然“永不落架的书”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原乡。
编辑在汰选出版书籍时,不就是看出手中内容的不凡之处才积极付梓?若是泛泛之作,早已束之高阁或退回原主了。
所以啊!每一个编辑对亲手处理的书,一开始都持着“某类型的经典作”的尊崇之心,送上书市的,我们把新书的完整生命期,称之谓“经典化的过程”。然而,在“经典化的过程”中,有多少书经得起考验?
我们可以这么问:光是台湾一地,年出书量达四万册,一年之后,还有多少书活在书市?五年以后呢?十年以后呢?三十年以后呢?
顺着这脉络想下去,做编辑的难免惊出一身冷汗。可不!我们数以万计的编辑,不舍昼夜努力的成果竟然如此经不起时间的锤炼,绝大部份的书,有的连灿烂一闪的机会都没,便化为时间深积层里的养份了。
从这结局往前推想,心里立即生出疑惑:
——“长销书”与“畅销书”孰重?
——我们希望创制的产品是“恒星”还是“流星”?
——我们是“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的人?
——哪一种才是编辑至爱?
疑惑既生,困扰已成,我至今不得正解。
从我编辑生涯所见所闻来说,各执一端者,都有成功及失败的例子。归结众因,仍可以一字解之,曰“适”。先了解自己的性向,再决定去“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背逆了性向,恐怕反而一事无成。
我自己则选择了前者。
我在以前的信内一再反复的编辑心法是“做别人忽略做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不能做的、做别人已经做而做不好的”。这四条小原则,恰巧和流行与时髦格格不入。经由书系(利基)的诞生,替“经营时间”拓展出广大的空域,将缺点变成优点;我们也在书系经验的累积中,知道如何在时间的洪流学习“经营概念”、“经营领域”、“经营书系”、“经营作家”,所有想法像麻花卷儿。互缠互绕,难分彼此了。
以上内容完成于去年年底,我一直想把个人的困惑提出来请益。可是,重新整理旧文到这里,心中忽生恍惚。强烈感受到一个传统编辑的想法是如此不合时宜。在U出版时代,内容将长居云端,永垂不朽,哪还需要喋喋不休地以旧思维看新时代?
当年,我们用自以为是的方法勇闯天下,而今新时代应当用新时代的方法纵横云端。他们的抉择。绝非“恒星”或“流星”的二择一,而是另有一套我们无法理解的竞争规则来主宰世事。
出版是低门槛的产业,只要有意愿,一抬脚就跨入了。
它可以做得极简,一个人便可随意开张;也可以百人、千人齐聚,成庞然大物。两端看似矛盾,实际上并行不悖;信仰者各有胸怀,也各有活法,无所谓是非对错。
在我认识的各式各样编辑高手之中,有些人认为出版应回归素朴,毋需高悬理论来强作解人,而出书的目的,无非寻回阅读的原始乐趣罢了,搞得太繁琐,反而忘了区区初衷;也有人认为,书既然需要市场才能生存,自然有读者(客户)、有营销、有策略、有竞争……由此衍生“经营”的问题。一涉及经营,所有企管知识,就像套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全进入出版领域的深层里头了。
身处出版核心地位的编辑,很快就会发觉自己徘徊在十字路口:一边是做好“守门人”的筛选工作,挑选出最佳、最多读者的作品,舍此之外,似乎都是次要之事;另一边则是学习承担更大责任,以公司整体发展、存亡为己任。
因此,往左看,“找到世上每一本‘能卖的好书’来出版”,似是编辑的天职;而往右看,怎么创建出能发挥己长,步向发展大道的组织平台,也是一个重大课题。两种发展,常因个性不同(倾向于“任事”或倾向于“成事”),有时同一方向,有时背道而驰;因限于篇幅,我们先谈谈“守门人”角色——归根结底,学习如何“找到畅销好书”,应是编辑首要修练的功课。
如何才能学会找到畅销好书的本领?
——言人人殊。
有人善于运用人脉,深信“名家作品,必属佳构”,不惜成本,争取名人之作,经之营之;有人善于寻找话题,认为议题至上,找到好议题,就找到好市场;有人从古籍入手,赋予时代意义,再展新局;有人从国外引进,他山之石必可攻错;有人喜欢发掘新人,同时经营现在与未来……总而言之,条条道路通畅销,能畅销的书可能来自每一个角落。
可是,“畅销书”与“畅销好书”,两者不一定划上等号。我们常常看到批判畅销书的文章,认为畅销书不等于好书,只追求畅销书,很容易误导了阅读方向,将出版引到流行与时髦的档次;而书店设立“畅销书排行榜”,更是不可原谅的举措,是屈服于市场、屈服于市井口味,将出版崇高使命丢弃一旁了。这些人认为只有推出“畅销好书”,才是编辑的终极使命。
你看!光就“畅销书”与“畅销好书”孰是孰非,两造人马,各执一端,即可吵得没完没了。然,持平之论,不管是前者或后者,均得之不易。
日本出版名人小林一博就认为,“出版业本来就有强烈的赌博性,很多新血(编辑)都抱着‘一击中的’的心态”,结果是“原本以为会畅销的书,结果竟然没人要买”,使得“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成了一项冒险,一种赌注”。(参阅《出版大崩坏?!》,小林一博著,陈惠莉、蒋千岑译,尖端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P65、266、286。)
出版过很多动辄百万册畅销书的知名出版人俞晓群先生,在他自己的书里,虔诚告白“真正主流的畅销书,往往是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他说:记得2002年幾米绘本畅销时,我也被巨大的印数吓了一跳,一面安排工厂赶紧加印,一面接听记者的采访电话。记者问:“你怎么知道幾米会畅销?”我无言以对,只好说:“蒙的。”(参阅《一面追风,一面追问》俞晓群著,网络与书2008年7月出版,P181—185《畅销书:一面追风,一面追问》)
他们的话,我信一半。
不信的那一半,是因为若是全信了,怎么解释成功的编辑“为什么成功”?为什么成功的总是他?
所以啊,俞先生说“蒙的”,便谦虚得有点儿矫情了。想想看,幸运若始终眷顾,其中必有可玩昧之处(俞晓群的博客:http://xiaoqun5609.blogtianva.cn/?idWriter=O&Key=O)。他们建立事功的奥秘既不便透露,相关院系似可纳入专业研讨。予以深剖细解,以造福后继之人。
对投身出版大业的广大编辑人而言,“畅销书”是凝在心头、丢弃不了的情结。但放眼芸芸众“编”,能有几人得登“名编”殿堂?我还记得刚加入编辑行列(约1970年代),眼见隐地的尔雅出版社预订王鼎钧和琦君的书,动不动6,000册起跳;上市之后,每家书店门口的平台上。堆的全是他们的书,那股排山倒海的气势啊,惊人之至!很快的,我从隐地和其他杰出的同事身上,了解自己不可能超越他们——无论人脉、经验、能力等等,都瞠乎其后,我若跟着亦步亦趋,将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既然样样不如人,要靠什么能耐在这行谋生?
有一天,我终于想通了。第一,必须诚实面对真相。既知不足,就应寻找弥补之策。第二,我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在已经是路的“路”,若是挤不上去或挤了上去却只能随波逐流,失去自我,那么只好去找地图上标示荒野之处(没有竞争者),拿起工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了。
然而,到了荒野,举目望去,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增多了。
这就是我加入枫城出版社时遇到的状况,感谢老天,我边做边学、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
在永不间歇的学习途中,我体悟到在那种环境里,冒出来的“畅销书”和我的缘份有限,必须另起炉灶,才有生存机会。诚如何飞鹏说的,“畅销书,是老天爷赏饭吃”,那么,除了“畅销书”,还有什么是编辑可以创造新价值的地方?
当时,找到一个概念:长销书。
我们发现在书市,不论时地,有一种书始终占着书架,历久不衰。仔细分析,可归诸于“经典”与“类经典”。几乎都属于“公共财”,它们不受流行口味变化的影响,在书市角隅默默伫立。它们销量不大,但积久成多,收成丰厚。反而长命百岁,这类型的书,我们称之谓“永不落架的书”。
这就形成与“畅销书”相反的思考方向。我们发现“畅销书”固编辑之所欲也,然“永不落架的书”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原乡。
编辑在汰选出版书籍时,不就是看出手中内容的不凡之处才积极付梓?若是泛泛之作,早已束之高阁或退回原主了。
所以啊!每一个编辑对亲手处理的书,一开始都持着“某类型的经典作”的尊崇之心,送上书市的,我们把新书的完整生命期,称之谓“经典化的过程”。然而,在“经典化的过程”中,有多少书经得起考验?
我们可以这么问:光是台湾一地,年出书量达四万册,一年之后,还有多少书活在书市?五年以后呢?十年以后呢?三十年以后呢?
顺着这脉络想下去,做编辑的难免惊出一身冷汗。可不!我们数以万计的编辑,不舍昼夜努力的成果竟然如此经不起时间的锤炼,绝大部份的书,有的连灿烂一闪的机会都没,便化为时间深积层里的养份了。
从这结局往前推想,心里立即生出疑惑:
——“长销书”与“畅销书”孰重?
——我们希望创制的产品是“恒星”还是“流星”?
——我们是“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的人?
——哪一种才是编辑至爱?
疑惑既生,困扰已成,我至今不得正解。
从我编辑生涯所见所闻来说,各执一端者,都有成功及失败的例子。归结众因,仍可以一字解之,曰“适”。先了解自己的性向,再决定去“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背逆了性向,恐怕反而一事无成。
我自己则选择了前者。
我在以前的信内一再反复的编辑心法是“做别人忽略做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不能做的、做别人已经做而做不好的”。这四条小原则,恰巧和流行与时髦格格不入。经由书系(利基)的诞生,替“经营时间”拓展出广大的空域,将缺点变成优点;我们也在书系经验的累积中,知道如何在时间的洪流学习“经营概念”、“经营领域”、“经营书系”、“经营作家”,所有想法像麻花卷儿。互缠互绕,难分彼此了。
以上内容完成于去年年底,我一直想把个人的困惑提出来请益。可是,重新整理旧文到这里,心中忽生恍惚。强烈感受到一个传统编辑的想法是如此不合时宜。在U出版时代,内容将长居云端,永垂不朽,哪还需要喋喋不休地以旧思维看新时代?
当年,我们用自以为是的方法勇闯天下,而今新时代应当用新时代的方法纵横云端。他们的抉择。绝非“恒星”或“流星”的二择一,而是另有一套我们无法理解的竞争规则来主宰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