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尔德,这个被誉为“才子”的英国作家、诗人,他写的童话也是诗化了的,美好而纯真。《巨人的花园》是他仅有的9篇童话中的一篇,被英国的《典雅》杂志誉为“完美之作”。众多中译本中,巴金译文《自私的巨人》千锤百炼,字字斟酌,被称为最经典译本。
一、“完美之作”的经典童话特质
细读《巨人的花园》,的确具备经典童话的特质。首先,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文中的巨人是孩子所喜欢又害怕的文学形象,因为有巨人这个角色的存在,这篇童话就多了一份奇幻的色彩,文中他的高大、自私与孩子的小巧、纯真形成了一种关照与对比。作者又把这样两种人物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之中形成对比,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而赶走孩子们的巨人同样也赶走了春天,置身于冰雪覆盖的冬天,只有雪、霜、北风、雹纷沓而至,他们在巨人的花园里肆虐。而当孩子们再次来到花园时,春天又一次来到了巨人的花园,她是为孩子们而来的。花园的“变”又暗暗地牵系着巨人的“变”,这是贯穿整篇童话的两条线,它们相互牵引又交相辉映。
其次,作品中的幻想性与现实性的交融写法,又很容易把人带进奇幻的童话世界中去。我们成人世界里的荒谬在童话的世界里都是真实,孩子们本能地就相信这是真实,他们就有本领在真实与虚幻的世界里自由地游走,有时真羡慕他们。作者用高度的诗意和唯美色彩的童话,用他想象中的童真与现实中的哲思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美感。荡漾着孩子们欢笑声的花园是那样的美丽,呈现着生命与自然该有的色彩。而当巨人砌起围墙,把孩子们隔离在外的时候,花园里一片萧条,春夏秋不再光临,只任雪、霜、北风、雹肆意驰骋。读着你会慢慢地感动起来,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孩子们是所有花朵里“最美丽的花”。读着你会轻轻地舒口气,原来懂得分享才能获得快乐。读着你又会陷入沉思,这堵墙似乎意味着什么?当一个人高高地筑起一堵墙的时候,他也会关闭了自己的心门,在他的心灵花园里只有寒冷和孤独。这样深邃而丰富的童話之于儿童是吸引人的,可以获得或深或浅的启发的;之于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王尔德说:“我总愿使故事寓意深邃。因为写作时我并不是先有什么想法,再把它套于一定形式之中;而是先定下形式,再使之尽量完美,并包含很多秘密及其答案。”然而,不仅于此,这篇童话里还藏着更多秘密,吸引着我们读者细致阅读、深入探究。
二、巴金译文与统编文本的比较阅读
(一) 改编文本的特点
统编版文本《巨人的花园》,应该说是一篇很好的改编文本,基本保留了王尔德童话的特质,除了一些删减外,对语言的修改处理也极少,即使处理也是尽量地与巴金译文风格保持一致。比如,巴金译文中,作为主人公的巨人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时是“粗暴地叫”,正表现了巨人的个性特征为粗暴的、不细腻的、不温和的。教材中改成了“叱责”,叱责的意思是大声地斥责,与原文的意思基本一致,同时书面化的表达也与巴金的译文风格一致。
另外,基于篇幅的考虑和国情的特点,改编者删去了小男孩作为基督的形象对巨人的点醒与皈依,也删去了童话的结尾。我们完全理解改编者的意图,作为统编版教材是需要这些考量的。学生能读到巨人由自私到无私,对孩子由叱责到喜爱,并明白“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就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了。
(二) “完美之作”可利用的阅读空间
正因为篇幅的限制和国情的特点,改编者删去了一些内容,我们理解的同时也应该非常高兴——经典童话教学有拓展空间了。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与渴求欲望,不能忽略学生个体与其知识系统的差异,不能人为地让他们止步,不能固化他们的眼界与思维,可以引导他们通过阅读与思考,向思维与情感的纵深处发展。《巨人的花园》也具有这样的阅读空间,大家可以做以下探索:
1. 比较题目中关键词的改动。很显然,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巴金译本《自私的巨人》关键词“自私”被删掉了,这很有意思。我们希望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巨人先前是自私的,所以把作者的直接告知改动了。其实,在这里作者是有用意的。不仅仅题目的直接告知,而且文中巨人第一次见到孩子并粗暴地把他们赶走,他在花园的四周筑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来后,作者就跳了出来,说“他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巨人”,这是作者的直接评价。这在童话故事中很常见,常常故事讲着讲着,作者就站出来说话了。言归正传,我们应该可以理解巨人当时的确很生气,毕竟没有得到主人的同意,孩子们就擅自在他的花园里玩耍了,换作任何一个人,也许都会动怒的。除此以外,我们实在没有多少证据可以指责巨人的心地与品质,可作者直接评价了,而且直接指向他的心地与品质。
巨人是真的如作者所说的那般自私吗?学生将深入进行思考。
巨人是自私的。他不让别人在自己的花园里玩。不过,与其说他自私,不如说他无知的好。因为他的花园是美,他内心里喜欢,但他并不知道真正使花园变得美丽的,是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是他们的纯真与活力赋予了花园以强大的生命力。巨人爱美,但缺少对美的富有灵性的欣赏,只局限于眼前的景,他是无知。
巨人又不是自私的。真正内心自私的人是冰冷的,不可能有“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这样的呼唤。这样的呼唤来自巨人的内心,他希望春天的到来,希望温暖与美好到来。之后的某天早晨,他听见了梅花雀的歌唱,他觉得那是全世界最动听的音乐。虽然还没看到春天,但他相信“春天到底来了”,这是他对美的向往。当他发现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时,这对美的向往激发了他的善念,他反思自己“我多么自私啊”,并进而有了行动,把最弱小的孩子抱上树枝,他也就看到了最美的春天。所以巨人又不是自私的。
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还说是“自私的巨人”呢?学生思考再次深入。 作者说巨人“自私”,可读者却读出了“不自私”。这种让读者通过阅读思考进而推翻自己的言论,并获得极高的审美享受,是作者的写作高妙之处。同时,这也是作者“唯美主义”思想的显现。层层深入中,学生获得的是阅读的趣味、审美的享受、思维的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帮他们获得这样的阅读体验。
2. 阅读比较小男孩的形象。很显然,无论原译文《自私的巨人》,还是改编文《巨人的花园》,都是以巨人为主要人物的。但是小男孩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改编文中小男孩只出现了一次,小男孩的行为似乎是为了衬托巨人的。而原译文中出现两次,他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那原译文为什么会出现两次呢?
小男孩第一次是作为一个弱小的形象出现的,他因爬不上树而伤心地哭泣,这对于巨人内心达到深刻的反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小男孩处于弱势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巨人的“不忍之心”,乃至对过去的行为感到后悔愧疚。之后,巨人把这份恻隐之心化为实际行动,温柔地把小男孩抱上树枝,并拆除了围墙。至此,童话也就完成了巨人的重大转变。乍看之下,他的转变是对那个哭泣的小男孩的关照完成的,小男孩柔弱无助,巨人强大有力,是巨人帮助了小男孩。可从深层次看,是小男孩激发了巨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品质,是小男孩让巨人懂得了慷慨、分享、关怀与爱。小男孩在这里,是一个启发、引路者的形象。
小男孩的第二次,出现在园子最远的一个角落里的一棵树下,“树枝上开满了可爱的白花。树枝完全是黄金的,枝上低垂着累累的银果”,这是幅清灵唯美的画面。但他的掌心与脚上都有钉痕,这在西方教义中明显就是基督的形象。读到这儿,学生也就明白了小男孩是作为基督的形象出现的,他在引导着巨人向真向善向美。对基督的信仰存在于王尔德的思想与作品之中。
3. 阅读比较不同的結尾。原译文和改编文最大的差异莫过于童话的结尾了。改编文到巨人拆除围墙与孩子们分享花园结束了,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气氛。而原译文却是以巨人的死亡为结尾的:“那天下午,小孩们跑进园子来的时候,他们看见巨人躺在一棵树下,他已经死了,满身盖着白花。”
不同的结尾各有什么效果呢?作者和改编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思想差异呢?估计这是学生特别想弄明白的吧。
改编文的结尾,从某个角度来说,符合学生对于童话美好结局的向往心理,可以说改编者成全了同学们这一美好愿望,他们读来必定是喜气洋洋的。而原文结尾却在读者的心头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哀伤,人们为一个看似自私其实无私的巨人的离去而伤怀,也为白花覆盖的死亡的凄美景象震撼不已。这样的结尾可以让人受到一种可贵的死亡教育,死亡也可以是美好而圆满的。同时,巨人拥有一颗善良、充满爱意的心灵,没有比美好的事物的消失更让人为之动容了。难怪王尔德给自己的孩子讲完《巨人的花园》以后,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孩子问他为什么哭,他流着泪动情地说:“美丽的事物总是让人心碎。”这样的结尾又具有了悲剧的美感,震撼人心。
因为不同的思想,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文本,学生会用一种更为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会在比较探索中获得阅读的极致体验。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信他们在比较阅读中,能读到经典童话的广度、深度与厚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一、“完美之作”的经典童话特质
细读《巨人的花园》,的确具备经典童话的特质。首先,作品中有着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文中的巨人是孩子所喜欢又害怕的文学形象,因为有巨人这个角色的存在,这篇童话就多了一份奇幻的色彩,文中他的高大、自私与孩子的小巧、纯真形成了一种关照与对比。作者又把这样两种人物置身于特殊的环境之中形成对比,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园里长满了柔嫩的青草,草丛中到处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还有十二棵桃树,春天开出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秋天结出丰硕的果子。小鸟们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歌声是那么动听……”而赶走孩子们的巨人同样也赶走了春天,置身于冰雪覆盖的冬天,只有雪、霜、北风、雹纷沓而至,他们在巨人的花园里肆虐。而当孩子们再次来到花园时,春天又一次来到了巨人的花园,她是为孩子们而来的。花园的“变”又暗暗地牵系着巨人的“变”,这是贯穿整篇童话的两条线,它们相互牵引又交相辉映。
其次,作品中的幻想性与现实性的交融写法,又很容易把人带进奇幻的童话世界中去。我们成人世界里的荒谬在童话的世界里都是真实,孩子们本能地就相信这是真实,他们就有本领在真实与虚幻的世界里自由地游走,有时真羡慕他们。作者用高度的诗意和唯美色彩的童话,用他想象中的童真与现实中的哲思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令人震撼的美感。荡漾着孩子们欢笑声的花园是那样的美丽,呈现着生命与自然该有的色彩。而当巨人砌起围墙,把孩子们隔离在外的时候,花园里一片萧条,春夏秋不再光临,只任雪、霜、北风、雹肆意驰骋。读着你会慢慢地感动起来,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孩子们是所有花朵里“最美丽的花”。读着你会轻轻地舒口气,原来懂得分享才能获得快乐。读着你又会陷入沉思,这堵墙似乎意味着什么?当一个人高高地筑起一堵墙的时候,他也会关闭了自己的心门,在他的心灵花园里只有寒冷和孤独。这样深邃而丰富的童話之于儿童是吸引人的,可以获得或深或浅的启发的;之于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王尔德说:“我总愿使故事寓意深邃。因为写作时我并不是先有什么想法,再把它套于一定形式之中;而是先定下形式,再使之尽量完美,并包含很多秘密及其答案。”然而,不仅于此,这篇童话里还藏着更多秘密,吸引着我们读者细致阅读、深入探究。
二、巴金译文与统编文本的比较阅读
(一) 改编文本的特点
统编版文本《巨人的花园》,应该说是一篇很好的改编文本,基本保留了王尔德童话的特质,除了一些删减外,对语言的修改处理也极少,即使处理也是尽量地与巴金译文风格保持一致。比如,巴金译文中,作为主人公的巨人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时是“粗暴地叫”,正表现了巨人的个性特征为粗暴的、不细腻的、不温和的。教材中改成了“叱责”,叱责的意思是大声地斥责,与原文的意思基本一致,同时书面化的表达也与巴金的译文风格一致。
另外,基于篇幅的考虑和国情的特点,改编者删去了小男孩作为基督的形象对巨人的点醒与皈依,也删去了童话的结尾。我们完全理解改编者的意图,作为统编版教材是需要这些考量的。学生能读到巨人由自私到无私,对孩子由叱责到喜爱,并明白“我有许多美丽的花,可孩子们却是最美丽的花”,就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了。
(二) “完美之作”可利用的阅读空间
正因为篇幅的限制和国情的特点,改编者删去了一些内容,我们理解的同时也应该非常高兴——经典童话教学有拓展空间了。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与渴求欲望,不能忽略学生个体与其知识系统的差异,不能人为地让他们止步,不能固化他们的眼界与思维,可以引导他们通过阅读与思考,向思维与情感的纵深处发展。《巨人的花园》也具有这样的阅读空间,大家可以做以下探索:
1. 比较题目中关键词的改动。很显然,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巴金译本《自私的巨人》关键词“自私”被删掉了,这很有意思。我们希望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巨人先前是自私的,所以把作者的直接告知改动了。其实,在这里作者是有用意的。不仅仅题目的直接告知,而且文中巨人第一次见到孩子并粗暴地把他们赶走,他在花园的四周筑了一道高墙,挂出一块布告牌来后,作者就跳了出来,说“他是一个非常自私的巨人”,这是作者的直接评价。这在童话故事中很常见,常常故事讲着讲着,作者就站出来说话了。言归正传,我们应该可以理解巨人当时的确很生气,毕竟没有得到主人的同意,孩子们就擅自在他的花园里玩耍了,换作任何一个人,也许都会动怒的。除此以外,我们实在没有多少证据可以指责巨人的心地与品质,可作者直接评价了,而且直接指向他的心地与品质。
巨人是真的如作者所说的那般自私吗?学生将深入进行思考。
巨人是自私的。他不让别人在自己的花园里玩。不过,与其说他自私,不如说他无知的好。因为他的花园是美,他内心里喜欢,但他并不知道真正使花园变得美丽的,是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是他们的纯真与活力赋予了花园以强大的生命力。巨人爱美,但缺少对美的富有灵性的欣赏,只局限于眼前的景,他是无知。
巨人又不是自私的。真正内心自私的人是冰冷的,不可能有“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这样的呼唤。这样的呼唤来自巨人的内心,他希望春天的到来,希望温暖与美好到来。之后的某天早晨,他听见了梅花雀的歌唱,他觉得那是全世界最动听的音乐。虽然还没看到春天,但他相信“春天到底来了”,这是他对美的向往。当他发现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时,这对美的向往激发了他的善念,他反思自己“我多么自私啊”,并进而有了行动,把最弱小的孩子抱上树枝,他也就看到了最美的春天。所以巨人又不是自私的。
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还说是“自私的巨人”呢?学生思考再次深入。 作者说巨人“自私”,可读者却读出了“不自私”。这种让读者通过阅读思考进而推翻自己的言论,并获得极高的审美享受,是作者的写作高妙之处。同时,这也是作者“唯美主义”思想的显现。层层深入中,学生获得的是阅读的趣味、审美的享受、思维的发展。我们应该努力帮他们获得这样的阅读体验。
2. 阅读比较小男孩的形象。很显然,无论原译文《自私的巨人》,还是改编文《巨人的花园》,都是以巨人为主要人物的。但是小男孩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人物形象。改编文中小男孩只出现了一次,小男孩的行为似乎是为了衬托巨人的。而原译文中出现两次,他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那原译文为什么会出现两次呢?
小男孩第一次是作为一个弱小的形象出现的,他因爬不上树而伤心地哭泣,这对于巨人内心达到深刻的反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小男孩处于弱势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巨人的“不忍之心”,乃至对过去的行为感到后悔愧疚。之后,巨人把这份恻隐之心化为实际行动,温柔地把小男孩抱上树枝,并拆除了围墙。至此,童话也就完成了巨人的重大转变。乍看之下,他的转变是对那个哭泣的小男孩的关照完成的,小男孩柔弱无助,巨人强大有力,是巨人帮助了小男孩。可从深层次看,是小男孩激发了巨人心灵深处最美好的品质,是小男孩让巨人懂得了慷慨、分享、关怀与爱。小男孩在这里,是一个启发、引路者的形象。
小男孩的第二次,出现在园子最远的一个角落里的一棵树下,“树枝上开满了可爱的白花。树枝完全是黄金的,枝上低垂着累累的银果”,这是幅清灵唯美的画面。但他的掌心与脚上都有钉痕,这在西方教义中明显就是基督的形象。读到这儿,学生也就明白了小男孩是作为基督的形象出现的,他在引导着巨人向真向善向美。对基督的信仰存在于王尔德的思想与作品之中。
3. 阅读比较不同的結尾。原译文和改编文最大的差异莫过于童话的结尾了。改编文到巨人拆除围墙与孩子们分享花园结束了,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气氛。而原译文却是以巨人的死亡为结尾的:“那天下午,小孩们跑进园子来的时候,他们看见巨人躺在一棵树下,他已经死了,满身盖着白花。”
不同的结尾各有什么效果呢?作者和改编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思想差异呢?估计这是学生特别想弄明白的吧。
改编文的结尾,从某个角度来说,符合学生对于童话美好结局的向往心理,可以说改编者成全了同学们这一美好愿望,他们读来必定是喜气洋洋的。而原文结尾却在读者的心头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哀伤,人们为一个看似自私其实无私的巨人的离去而伤怀,也为白花覆盖的死亡的凄美景象震撼不已。这样的结尾可以让人受到一种可贵的死亡教育,死亡也可以是美好而圆满的。同时,巨人拥有一颗善良、充满爱意的心灵,没有比美好的事物的消失更让人为之动容了。难怪王尔德给自己的孩子讲完《巨人的花园》以后,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孩子问他为什么哭,他流着泪动情地说:“美丽的事物总是让人心碎。”这样的结尾又具有了悲剧的美感,震撼人心。
因为不同的思想,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文本,学生会用一种更为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会在比较探索中获得阅读的极致体验。永远不要低估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信他们在比较阅读中,能读到经典童话的广度、深度与厚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芳草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