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本位”到“字本位”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a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字本位”和“词本位”是两种不同的汉语语言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本位”理论已经统治多年,但其实存在不少问题。是沿用“词本位”教学思路,还是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摆脱“印欧语的眼光”,在学界有一些不同的意见。本文对“字本位”理论和“词本位”理论做出了介绍和分析,认为“字本位”理论应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字本位 词本位
  [中图分类号]H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12-02
  一、“本位”这一观点的提出
  “本位”这一观点,是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的,特别是90年代之后,各种“本位”理论,如:句本位、词组本位、字本位、语素本位、小句本位等层出不穷,引起了许多的关注。正如陆俭明先生所说:“这种种语法观孰优孰劣,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慢慢加以评说、争论。但有一点应该肯定的,这种种语法观的提出应该说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界确实已开始进入理论思考阶段,而且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1]
  “本位”这个概念很宽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定义:一是指最重要、最根本的单位,作为语法研究的出发点的单位;二是指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这种单位还可以不止一个;三是指语言基本结构单位,语法研究的“基本粒子”。徐通锵等人的“字本位”,虽然也同时运用了第一、第三个定义,却是以第三个定义为主。至于“词类本位”和“词本位”,一般学者并不区分,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运用的是第一个定义,而后者运用的是第三个定义。[2]所以,根据潘文国先生的观点,“字本位”理论和“词本位”理论是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只是对于汉语基本结构单位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已。
  二、汉语为何难学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项正蓬勃发展的事业,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很好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汉语难学也是国外公认的一个事实,汉语为何难学,主要是因为汉语有一道坚实“汉字壁垒”,需要汉语学习者去“攻克”。这道“壁垒”是客观存在的,可是如何最大限度减小其攻克难度,是需要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汉字教学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和目前我们对外汉语教学沿用的“词本位”教学思路是不无关系的。刘珣(2000)说:“中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普遍对目前汉语教学效果不满意。我们不能把教学效率不高完全归咎于汉语本身的特点和难点,以及汉语学习者汉语起点水平低等客观原因。根本原因可能还在于我们没有完全找到针对汉语特点的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法体系还不完善,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改革。”[3]吕必松(2003)进一步指出:“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一条符合汉语特点和汉语学习规律的教学路子。现在占主流地位的教学路子,基本上是西方语言教学路子的翻版。教学路子不对头,就不可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4]所以,对“词本位”理论的怀疑,早已不是一家之言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许多学者都开始认为,“汉语教学还处于一种危机状态。”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思路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具体怎么改,触及了许多方面的核心问题,所以需要再三的慎重考虑和规划。
  “词本位”理论在对外汉语界沿用至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它的缺陷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其实从“词本位”到“字本位”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对外汉语发展初期,由于汉语语法体系中的本体理论都来源于印欧语系,所以引用“词本位”的观点无可厚非。随着对外汉语实践的发展,“词本位”理论逐渐显露出它的局限性,所以,徐通锵等学者根据汉语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字本位”理论,以打破西方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束缚。
  我们回到“汉语为何难学”这个问题上,外国学生觉得汉语难学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一是汉字难学;二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难以避免的,而汉字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只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出问题了。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看到这些汉字就认为汉字都像图画,一开始便产生了“汉字难学”的心理障碍。可见“词本位”教学模式是造成“汉字难学”的直接原因。[4]以汉语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像这个地球的两个半脑,各有自己的具体规律,不必以一种研究规律去硬套于另一种规律。它们的差异,不仅是编码方式的差异,更是两种文化的差异,说到底,也就是两种语言哲学观的差异。[5]这些差异让我们看到,我们仅仅使用西方的语言观是不妥当的,我们必须结合汉语自身的特点,使用适合自己的理论,那就是“字本位”理论来改善对外汉语教学。
  我们在教外国学生时,通常是只教词,而不剖析每个汉字的意义,这样导致学生对词死记硬背,而其中每个字的含义却一知半解,例如“电脑”,他们只知道是computer,却不知道什么是“电”,什么是“脑”,为什么我们会把computer命名为“电脑”。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告诉学生每个字的含义,并提示学生进行联想,这样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学习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三、汉语的优势何在
  从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挖掘出了汉语教学的规律,汉语的优势就会很明显。汉语学习者只有深刻了解汉语的结构方式,才能学到中华文化的精髓,逐渐学会用汉语思维。[4]“字本位”理论从汉语社团的思维特点出发,从汉字的演变考察语言的演变,建立了符合汉语特点的理论体系。作为“字本位”理论指导下的字本位教学法,则应该积极主动利用汉字,从汉字出发,逐渐让学生熟悉汉语社团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汉语的能力,让汉字真正成为汉语学习的工具。[6]“字为本,合为用”是汉语最大、最重要的特点。它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很大的便利,可说是一条又快又好的汉语走向世界的道路,它比“词本位”教学法优越得多。[7]
  四、“字本位”的回归
  所谓“字本位”,即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为汉字,而不是词。汉语的基本结构为汉字和语音。汉字是汉语中独有的概念,它和印欧语是完全不同的。汉字不像印欧语中的字符,它不仅是书写单位,而且是语言单位,所以,单纯把汉字与字符等同起来是不公平的。许多语言学家很早就提出了,汉语中其实没有“词”这一和印欧语对应的概念,我们所谓的“词”,只是字组罢了。所以,并不是所有语言都是以词为基本语言单位的,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汉字都是汉语中的基本单位。即使这样,我们只是提倡“字本位”的回归,而不是全盘否定“词本位”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讨论“字本位”回归的理由:
  不管是从《百家姓》还是《千字文》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古代汉语是以汉字作为基本结构单位的,所以说,汉字天然是汉语的基本单位。当年文字改革时,为什么没有使用拉丁字母代替汉字,专家们应该也是考虑到了汉字作为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重要性。既然我们继续使用汉字,那么我们就应该遵循汉字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更不能全盘西化。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可以知道,汉字本身是有很强的理据性的,不管是象形字、指事字还是会意字,都说明汉字是具有表意功能的。而大量的形声字表明汉字还具有表音功能,所以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它不是单纯的书写符号。
  由上可知,“字本位”的回归是必然的。正如李润新教授所说,回归到“字本位”为核心理论,我们就会从“词本位”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就会在汉语研究上改变印欧语系拼音文字的“旧眼光”,以汉藏语系的“新眼光、新思路、新方法”来研究汉语,也就真正走上了具有汉语汉字特色的本体语言学的自主创新之路。[8]
  五、结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基于科学的思路,寻求正确的方法,不断改进教学,以促进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字本位”理论,揭示了汉语的规律,把我们带入一个正确的方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攻克汉字的难关,有利于汉语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陆俭明,郭锐.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汉语教学,1998(4).
  [2]潘文国.“本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11).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4]吕必松.汉语教学路子研究刍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1).
  [5]刘雯.试比较词本位与字本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8(2).
  [6]章章.使汉字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工具——“字本位”理论与教学法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07(10).
  [7](埃及)瓦西德.略论“字本位”理论及其教学路子[J].汉语文教学,2009(3).
  [8]李润新.“汉字难学”否专家有新说[N].光明日报,
  2008年11月17日,第11版.
其他文献
[摘要]《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中首次提出了“面向行动教学法”这一教学理念。它是继直接教学法、听说教学法、视听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之后又一种新的外语教学理念,融合了任务型教学理念的精髓,借鉴了语言学的先进理论,对外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本文在分析“面向行动教学法”的理论的同时,结合体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提出在体育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只有推行“面向行动教学法”,才能改变以往
[摘要]“两岸三馆”是指沈阳张氏帅府博物馆、陕西西安事变纪念馆、台湾新竹张学良故居,都属于博物馆。“两岸三馆”根据各自优势,尤其以开展博物馆旅游为主,进行宣传和弘扬张学良爱国精神,这是当代博物馆旅游的成功典范,也是对张学良爱国精神的现代传承。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 张学良 爱国精神 两岸三馆  [中图分类号]G2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
摘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宛如一缕缕清风,吹散了传统教学模式撒下的阴霾;又如一阵阵细雨,滋养了学生的心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主动地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使生本理念与语文教学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高效教学的话题进行如下探析,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提升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语文;
[摘要]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如何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成为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本文从转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和意义出发,在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扮演怎样的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师 课堂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47-01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顾客的满意度。本文基于对SCSB、ACSL、ECSI等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分析,结合现在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对现有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新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关键词]SCSB ACSI ECSI 新型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C9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
[摘要]但凡涉猎艺术史均无法回避一个问题的客观存在,为何提及“传统”能让人联想到“繁”“杂”“多”“艳”诸类关键词,而“现代”则是与“简”“约”“高效”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不同时代的艺术因何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其根源为何、有无内在联系等问题颇具探讨价值,尤其是“古代的繁”与“现代的简”两者是否具有内在关联。以传统审美观中的“华贵”“繁复”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简约”为探讨对象,特撰文对这两种不同审
[摘要]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其在传承家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纽带和桥梁的重要作用。本文即从王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音乐教育的范畴和方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成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为美育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钢琴教学为例,探索了美育教育的渗透途径,希望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审美情趣;审美意识;钢琴教学;美育教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计算能力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注重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基于此,本文简单研究和分析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目前,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计算时缺少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无法静下心来完成计算题的计
[摘要]青少年孤儿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之一,需要更多的人来关心和爱护。本文从对我校青少年孤儿基本情况及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入手,建立健全我校青少年孤儿心理健康帮扶体系,有针对性的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拟通过在制度建设,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教师与孤儿的谈心制度等方面形成帮扶体系,为孤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孤儿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