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在山水画中的审美作用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往今来,人们酷爱画山水,在山水画中我们常见到的有山石、树木、水和人,有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亭子。有些画中,正是因为有了亭子,画面才变得神秘,富有趣味。
  那么亭子在山水画中究竟有哪些审美作用呢?通过搜集大量的图片和文献材料,总结出以下几点作用。
  一、点景提神作用
  从山水画中出现“亭子”这一景物开始,大部分的亭子都会起到装点景物的作用。可以说,每幅山水画中的“亭子”都多多少少起到了点景的作用。而这里的“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画面的“神韵”,即画家在原本一幅死气沉沉的图画中画上“亭子”,图画便会立刻充满灵气;第二层是指观者的“精神”,即“亭子”能让观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且这两个“神”又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画面有了灵气,观赏者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观赏者获得了精神上的快感,才表明画作是充满神韵的。
  元代倪瓒尤其爱画亭,他的山水画,大多都是远山近树,树下有座亭子,他画的亭子在画中的作用都大相径庭,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是“点景提神”。
  如他的《秋亭嘉树图》。亭子出现在一棵高大的树下,整幅画给人的感觉是亭中的人在仰望远处山后的红日,这就把整幅画恰到好处的连接起来,而不是被两岸间的江水给隔开。聪明的画家以一座“亭子”将整幅画衔接起来,并使画面变得生动传神起来。这座“亭子”是画家在这幅画中的“点睛”之笔,起到了很好的“点景提神”的作用,景物被亭子装点得自然而生动,我们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越看越觉得巧妙。
  明代文徵明的《东园图》。在图中的近处,一座茅草亭画得十分显眼,画的远处或者说是对岸是绵延起伏的小山丘,近处岸上是树木丛生,十分繁茂,在这样的树丛中,画一座亭子很是引人注目,从画面整体看,如果没有亭子,取而代之的是灌木丛生,图片就会变得单调而没有太多深层次的含义。因此,这座亭子起到了很好的“点景提神”作用,这座亭子仿佛是整幅画的“眼睛”,它的出现使画面有了生命力。亭中的老者,或在休息,或在看书,亦或是在思考……如若我们深入探究,便能发现画中可能存在的故事,这样,这幅画又因其内涵而生动起来。
  二、空灵透气作用
  亭子的构造是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亭子被设计成中间空,四周也没有墙壁,内外相通,这给山水画家们带来一种绘画方式,就是在山水画中用亭子来作透气作用,这样会使画作有了生命。
  在沈周的《两江名胜图》中,可以看出亭子画在鳞次栉比的山间,可以让山上的人在亭中休息透气,从整幅图来看,图片下面的房屋就好比是整幅图的“门”,山间的亭子就是整幅图的“窗”,把整幅图想象成一间房屋,那么有门有窗的屋子就是完整的。如果山上没有这座小亭子,整幅图就是房屋林立,松树茂盛,山峦起伏,整幅画看上去很拥挤,而亭子此时就像一扇窗户,起到透气作用,使整幅画摆脱封闭。
  三、平衡画面作用
  我认为倪瓒的山水画中亭子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它就是“平衡画面”的作用。“平衡画面”顾名思义就是使画面平衡稳定。
  从倪瓒的《紫芝山房图》中很显然可以看出是上下平衡和对角平衡,这样使画面有种“不对称的对称”感,“不对称”指的是画面的几何形状上的不对称,“对称”指的是忽略图片的几何形状,整体轮廓上的对称,这样会使画面变得稳定平衡。
  他的《江岸望山图》为比较明显的斜对称,虽然少了亭子,图片在轮廓上算得上对称,但是在重量上,似乎多个亭子会显得更稳固踏实。
  沈周的《倚仗寻幽图》画的是一个扇面,亭子在扇面的右半边,扇子的弧度仿佛是压弯的扁担。假如少了亭子,“扁担”必然要倾向左边,于是加上亭子,画面两侧就趋于平衡了。而且扇面两侧都有竹、字、石,唯独不同的是左边是桥上的人正策杖而行,右边是亭子,亭子安置在山坡之上,亭旁树木耸立,这样就使得扇子两侧的物象达到了平衡。如此构图,甚是妙哉!
  四、视觉拉伸作用
  “视觉拉伸”是指使图片富有层次感,将画面在没有亭子的情况下拉伸一定长度。
  《林下鸣琴图》可以说是个典型的例子。亭子处于画面远处的山间,一层层的山犹如天空中飘渺的云,将亭子遮掩的若隐若现。观看此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近处松下抚琴的三位长老,放眼望去,远处的亭子带我们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它的出现,似乎将画面拉开了一定的层次,使得画面变得邈远。
  唐寅的《溪山渔隐图》整体看上去很平、很近,山石似乎都连在一起,但是亭子出现在后面的小岛上,这样就感觉亭子将前面的岛屿推开了一点距离,使得两个岛屿不那么靠近。亭子的出现,加深了图片的层次感。
  五、营造意境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亭子除了用来休闲娱乐,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赏景。在山水画中,亭子的作用依然如此。亭子可以将外界无限好的景色都吸引到亭中游览者面前。勾起亭中人的思想情感。在我看来,亭子跟人是相通的,几乎可以融为一体。有亭子必然会有人。亭子没有墙壁,里面都是空的,人站在亭中可以将四周的景象尽收眼底,亭子将外界的景象都吸引到亭中来,这就营造成了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包括亭中人的思乡、忧国忧民、怀念友人等情感。
  唐寅的《东篱赏菊图》也很有意境,结合画作的名称我们不难推测出画中意境。图中两位赏菊的人,原本是在亭中休息眺望,后来发现此时菊花开的正艳,就忍不住走出亭子,坐在石凳上就近赏菊。这个故事反映出亭子的一个重要作用——将外界无限好的景色都吸引到亭中来,勾起亭中游客的情愫。这里勾起的是游客赏菊的乐趣。
  王蒙的《春山读书图》亦有意境。图中是一群文人在亭中学习朗诵。人们在山间读书,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这表明人们热爱大自然,“春光无限好”,人们在亭中尽收大自然的美好时光,享受着大自然带给自己的美好。
  亭子能给我们一种归属感。在我们心情烦躁之时,它能帮助我们开拓心境,抚平焦躁的情绪;在我们思念家乡之时,它能让我们举目远眺,舒缓浓郁的思情;在我们心情愉快之时,它能提供我们休憩之处,渲染愉悦的情境。
  山水画意境丰富,以上讲的几点作用或许还不够成熟,故亭子在山水画中的作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品味,去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希望拥有更舒适的就医环境,因此,需要以心电监护仪为研究对象,用视觉心理理论指导心电监护仪的设计。通过了解人们对医学仪器的视觉感知,总结设计中注意的相关因素,最终提高监护效果,缓解就医压力,创造产品与人的和谐关系,从而为解决“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视觉心理学是研究视觉与思维的特殊关系的学科,也是体现产品环境和谐性的重要理论基础。监护类仪器是
【摘 要】  作为高考英语考核的重要方式,完形填空对考核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以及英语运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考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学生需要集中精力,综合运用自身语法知识以及英语知识等解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等等。本文高中英语完型填空解题技巧作了分析,为提升高中英语完型填空解题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完型填空 解题技巧  
花开花落间的时光荏苒,是岁月的洗礼;春去秋来间的四季轮回,是生命的赞歌。我的心中有一座花园,她的沁人心脾,她的优雅芬芳,她的夕阳中在山巅之上留下的让人难以忘怀的倩影,是属于我,也是属于每位萍中人的记忆,那便是母校——萍乡中学。  在城乡接壤的地界有一座鳌头山,自晚清鳌洲书院入住以来,书香萦绕便长达百年。山隔萍水河遥望城市,背后便是清净乡里。依山傍水,系接城郊,不似二中、三中、湘中等地处闹市;也不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制度不断改革,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开放性识字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识字教育的
教师要教学生写好习作,坚持写下水文不可或缺。让学生习作前教师先下水,才能了解“水”的深浅,品尝习作的甘苦,这样习作指导才能导在点子上。经常写下水文,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而且能提高习作批改的水平,只有经常下水,才能知道学生在习作时的困惑,才能知道学生为什么无话可说,惧怕作文。经常写下水文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辅导,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才能博得学生的信服,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只有
随着多媒体计算网络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育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课堂上,成为“创新教育”的主旋律。它画面色彩丰富、立体感强,能产生强有力的视觉效果,激发学习的兴趣,创设逼真的物理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一、多媒体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何知识,兴趣都是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对物理课产生兴趣,才会自觉地投入到
摘要: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改革和书院教育的逐步复苏,国内部分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陆续的实行了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由此书院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很快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从书院制视角下,探析书院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和其具有的独特张力。  关键词:书院制 ;公共艺术教育;独特张力  书院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自唐至清,形
通过水泥土、灰土、水泥砂浆3种增强体复合试样以及纯粉土试样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增强体对土体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讨论了围压、置换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增强体的设置使
在国内外有关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陕西省卤泊滩综合治理和谐生态模式,分析了在蓄水和蒸发条件下,土壤饱和层与非饱和层之间的过渡层中盐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饱和层和非饱和层盐分的影响。针对3组不同初始条件,分别开展了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基本稳定情况下,土壤非饱和层与饱和层之间存在一个10~20cm的过渡层。在蒸发条件下,由于土壤毛管的水分蒸发作用的最低范围在过渡层内,
人类的生存需要依赖生态环境,而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活动日益频繁和剧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因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