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往今来,人们酷爱画山水,在山水画中我们常见到的有山石、树木、水和人,有时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亭子。有些画中,正是因为有了亭子,画面才变得神秘,富有趣味。
那么亭子在山水画中究竟有哪些审美作用呢?通过搜集大量的图片和文献材料,总结出以下几点作用。
一、点景提神作用
从山水画中出现“亭子”这一景物开始,大部分的亭子都会起到装点景物的作用。可以说,每幅山水画中的“亭子”都多多少少起到了点景的作用。而这里的“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画面的“神韵”,即画家在原本一幅死气沉沉的图画中画上“亭子”,图画便会立刻充满灵气;第二层是指观者的“精神”,即“亭子”能让观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且这两个“神”又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画面有了灵气,观赏者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观赏者获得了精神上的快感,才表明画作是充满神韵的。
元代倪瓒尤其爱画亭,他的山水画,大多都是远山近树,树下有座亭子,他画的亭子在画中的作用都大相径庭,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是“点景提神”。
如他的《秋亭嘉树图》。亭子出现在一棵高大的树下,整幅画给人的感觉是亭中的人在仰望远处山后的红日,这就把整幅画恰到好处的连接起来,而不是被两岸间的江水给隔开。聪明的画家以一座“亭子”将整幅画衔接起来,并使画面变得生动传神起来。这座“亭子”是画家在这幅画中的“点睛”之笔,起到了很好的“点景提神”的作用,景物被亭子装点得自然而生动,我们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越看越觉得巧妙。
明代文徵明的《东园图》。在图中的近处,一座茅草亭画得十分显眼,画的远处或者说是对岸是绵延起伏的小山丘,近处岸上是树木丛生,十分繁茂,在这样的树丛中,画一座亭子很是引人注目,从画面整体看,如果没有亭子,取而代之的是灌木丛生,图片就会变得单调而没有太多深层次的含义。因此,这座亭子起到了很好的“点景提神”作用,这座亭子仿佛是整幅画的“眼睛”,它的出现使画面有了生命力。亭中的老者,或在休息,或在看书,亦或是在思考……如若我们深入探究,便能发现画中可能存在的故事,这样,这幅画又因其内涵而生动起来。
二、空灵透气作用
亭子的构造是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亭子被设计成中间空,四周也没有墙壁,内外相通,这给山水画家们带来一种绘画方式,就是在山水画中用亭子来作透气作用,这样会使画作有了生命。
在沈周的《两江名胜图》中,可以看出亭子画在鳞次栉比的山间,可以让山上的人在亭中休息透气,从整幅图来看,图片下面的房屋就好比是整幅图的“门”,山间的亭子就是整幅图的“窗”,把整幅图想象成一间房屋,那么有门有窗的屋子就是完整的。如果山上没有这座小亭子,整幅图就是房屋林立,松树茂盛,山峦起伏,整幅画看上去很拥挤,而亭子此时就像一扇窗户,起到透气作用,使整幅画摆脱封闭。
三、平衡画面作用
我认为倪瓒的山水画中亭子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它就是“平衡画面”的作用。“平衡画面”顾名思义就是使画面平衡稳定。
从倪瓒的《紫芝山房图》中很显然可以看出是上下平衡和对角平衡,这样使画面有种“不对称的对称”感,“不对称”指的是画面的几何形状上的不对称,“对称”指的是忽略图片的几何形状,整体轮廓上的对称,这样会使画面变得稳定平衡。
他的《江岸望山图》为比较明显的斜对称,虽然少了亭子,图片在轮廓上算得上对称,但是在重量上,似乎多个亭子会显得更稳固踏实。
沈周的《倚仗寻幽图》画的是一个扇面,亭子在扇面的右半边,扇子的弧度仿佛是压弯的扁担。假如少了亭子,“扁担”必然要倾向左边,于是加上亭子,画面两侧就趋于平衡了。而且扇面两侧都有竹、字、石,唯独不同的是左边是桥上的人正策杖而行,右边是亭子,亭子安置在山坡之上,亭旁树木耸立,这样就使得扇子两侧的物象达到了平衡。如此构图,甚是妙哉!
四、视觉拉伸作用
“视觉拉伸”是指使图片富有层次感,将画面在没有亭子的情况下拉伸一定长度。
《林下鸣琴图》可以说是个典型的例子。亭子处于画面远处的山间,一层层的山犹如天空中飘渺的云,将亭子遮掩的若隐若现。观看此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近处松下抚琴的三位长老,放眼望去,远处的亭子带我们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它的出现,似乎将画面拉开了一定的层次,使得画面变得邈远。
唐寅的《溪山渔隐图》整体看上去很平、很近,山石似乎都连在一起,但是亭子出现在后面的小岛上,这样就感觉亭子将前面的岛屿推开了一点距离,使得两个岛屿不那么靠近。亭子的出现,加深了图片的层次感。
五、营造意境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亭子除了用来休闲娱乐,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赏景。在山水画中,亭子的作用依然如此。亭子可以将外界无限好的景色都吸引到亭中游览者面前。勾起亭中人的思想情感。在我看来,亭子跟人是相通的,几乎可以融为一体。有亭子必然会有人。亭子没有墙壁,里面都是空的,人站在亭中可以将四周的景象尽收眼底,亭子将外界的景象都吸引到亭中来,这就营造成了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包括亭中人的思乡、忧国忧民、怀念友人等情感。
唐寅的《东篱赏菊图》也很有意境,结合画作的名称我们不难推测出画中意境。图中两位赏菊的人,原本是在亭中休息眺望,后来发现此时菊花开的正艳,就忍不住走出亭子,坐在石凳上就近赏菊。这个故事反映出亭子的一个重要作用——将外界无限好的景色都吸引到亭中来,勾起亭中游客的情愫。这里勾起的是游客赏菊的乐趣。
王蒙的《春山读书图》亦有意境。图中是一群文人在亭中学习朗诵。人们在山间读书,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这表明人们热爱大自然,“春光无限好”,人们在亭中尽收大自然的美好时光,享受着大自然带给自己的美好。
亭子能给我们一种归属感。在我们心情烦躁之时,它能帮助我们开拓心境,抚平焦躁的情绪;在我们思念家乡之时,它能让我们举目远眺,舒缓浓郁的思情;在我们心情愉快之时,它能提供我们休憩之处,渲染愉悦的情境。
山水画意境丰富,以上讲的几点作用或许还不够成熟,故亭子在山水画中的作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品味,去探索。
那么亭子在山水画中究竟有哪些审美作用呢?通过搜集大量的图片和文献材料,总结出以下几点作用。
一、点景提神作用
从山水画中出现“亭子”这一景物开始,大部分的亭子都会起到装点景物的作用。可以说,每幅山水画中的“亭子”都多多少少起到了点景的作用。而这里的“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画面的“神韵”,即画家在原本一幅死气沉沉的图画中画上“亭子”,图画便会立刻充满灵气;第二层是指观者的“精神”,即“亭子”能让观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且这两个“神”又是相互联系,融会贯通的。画面有了灵气,观赏者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观赏者获得了精神上的快感,才表明画作是充满神韵的。
元代倪瓒尤其爱画亭,他的山水画,大多都是远山近树,树下有座亭子,他画的亭子在画中的作用都大相径庭,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是“点景提神”。
如他的《秋亭嘉树图》。亭子出现在一棵高大的树下,整幅画给人的感觉是亭中的人在仰望远处山后的红日,这就把整幅画恰到好处的连接起来,而不是被两岸间的江水给隔开。聪明的画家以一座“亭子”将整幅画衔接起来,并使画面变得生动传神起来。这座“亭子”是画家在这幅画中的“点睛”之笔,起到了很好的“点景提神”的作用,景物被亭子装点得自然而生动,我们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越看越觉得巧妙。
明代文徵明的《东园图》。在图中的近处,一座茅草亭画得十分显眼,画的远处或者说是对岸是绵延起伏的小山丘,近处岸上是树木丛生,十分繁茂,在这样的树丛中,画一座亭子很是引人注目,从画面整体看,如果没有亭子,取而代之的是灌木丛生,图片就会变得单调而没有太多深层次的含义。因此,这座亭子起到了很好的“点景提神”作用,这座亭子仿佛是整幅画的“眼睛”,它的出现使画面有了生命力。亭中的老者,或在休息,或在看书,亦或是在思考……如若我们深入探究,便能发现画中可能存在的故事,这样,这幅画又因其内涵而生动起来。
二、空灵透气作用
亭子的构造是一个屋顶,几根柱子,中间是空的。亭子被设计成中间空,四周也没有墙壁,内外相通,这给山水画家们带来一种绘画方式,就是在山水画中用亭子来作透气作用,这样会使画作有了生命。
在沈周的《两江名胜图》中,可以看出亭子画在鳞次栉比的山间,可以让山上的人在亭中休息透气,从整幅图来看,图片下面的房屋就好比是整幅图的“门”,山间的亭子就是整幅图的“窗”,把整幅图想象成一间房屋,那么有门有窗的屋子就是完整的。如果山上没有这座小亭子,整幅图就是房屋林立,松树茂盛,山峦起伏,整幅画看上去很拥挤,而亭子此时就像一扇窗户,起到透气作用,使整幅画摆脱封闭。
三、平衡画面作用
我认为倪瓒的山水画中亭子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它就是“平衡画面”的作用。“平衡画面”顾名思义就是使画面平衡稳定。
从倪瓒的《紫芝山房图》中很显然可以看出是上下平衡和对角平衡,这样使画面有种“不对称的对称”感,“不对称”指的是画面的几何形状上的不对称,“对称”指的是忽略图片的几何形状,整体轮廓上的对称,这样会使画面变得稳定平衡。
他的《江岸望山图》为比较明显的斜对称,虽然少了亭子,图片在轮廓上算得上对称,但是在重量上,似乎多个亭子会显得更稳固踏实。
沈周的《倚仗寻幽图》画的是一个扇面,亭子在扇面的右半边,扇子的弧度仿佛是压弯的扁担。假如少了亭子,“扁担”必然要倾向左边,于是加上亭子,画面两侧就趋于平衡了。而且扇面两侧都有竹、字、石,唯独不同的是左边是桥上的人正策杖而行,右边是亭子,亭子安置在山坡之上,亭旁树木耸立,这样就使得扇子两侧的物象达到了平衡。如此构图,甚是妙哉!
四、视觉拉伸作用
“视觉拉伸”是指使图片富有层次感,将画面在没有亭子的情况下拉伸一定长度。
《林下鸣琴图》可以说是个典型的例子。亭子处于画面远处的山间,一层层的山犹如天空中飘渺的云,将亭子遮掩的若隐若现。观看此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近处松下抚琴的三位长老,放眼望去,远处的亭子带我们进入了另一个境界,它的出现,似乎将画面拉开了一定的层次,使得画面变得邈远。
唐寅的《溪山渔隐图》整体看上去很平、很近,山石似乎都连在一起,但是亭子出现在后面的小岛上,这样就感觉亭子将前面的岛屿推开了一点距离,使得两个岛屿不那么靠近。亭子的出现,加深了图片的层次感。
五、营造意境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亭子除了用来休闲娱乐,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赏景。在山水画中,亭子的作用依然如此。亭子可以将外界无限好的景色都吸引到亭中游览者面前。勾起亭中人的思想情感。在我看来,亭子跟人是相通的,几乎可以融为一体。有亭子必然会有人。亭子没有墙壁,里面都是空的,人站在亭中可以将四周的景象尽收眼底,亭子将外界的景象都吸引到亭中来,这就营造成了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包括亭中人的思乡、忧国忧民、怀念友人等情感。
唐寅的《东篱赏菊图》也很有意境,结合画作的名称我们不难推测出画中意境。图中两位赏菊的人,原本是在亭中休息眺望,后来发现此时菊花开的正艳,就忍不住走出亭子,坐在石凳上就近赏菊。这个故事反映出亭子的一个重要作用——将外界无限好的景色都吸引到亭中来,勾起亭中游客的情愫。这里勾起的是游客赏菊的乐趣。
王蒙的《春山读书图》亦有意境。图中是一群文人在亭中学习朗诵。人们在山间读书,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意境。这表明人们热爱大自然,“春光无限好”,人们在亭中尽收大自然的美好时光,享受着大自然带给自己的美好。
亭子能给我们一种归属感。在我们心情烦躁之时,它能帮助我们开拓心境,抚平焦躁的情绪;在我们思念家乡之时,它能让我们举目远眺,舒缓浓郁的思情;在我们心情愉快之时,它能提供我们休憩之处,渲染愉悦的情境。
山水画意境丰富,以上讲的几点作用或许还不够成熟,故亭子在山水画中的作用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品味,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