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 熊市中可干的事儿很多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871697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有朋前些日子刚刚从好莱坞回来,传言他将与美国知名导演合作,接拍一部魔幻大片。采访中苏有朋证实了此事,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细节,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自己的又一次机会,我会好好把握”。
  坐在记者面前的苏有朋,安静、优雅,脸上带着一贯的、毫无城府的微笑。从外表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绅士,礼仪周到,言语谦逊,却又无法遮掩骨子里的尊贵。采访时,他眼睛会专注地盯着你看,让你觉得备受重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还非常利落,说话利落,行动利落,似乎身上一切多余的附加的东西都被精简。
  出道20年,从青春年少的偶像歌手,到十年前那部风靡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再到今天即将开拍的好莱坞大片,苏有朋始终没有淡出过人们的视线。谈起其中的秘诀,苏有朋淡淡地说:“也许我还算比较努力吧,这些都是不断积累的结果。”
  
  房产投资中的高手
  
  三年前,借着在上海拍戏的机会,苏有朋忙里偷闲购买了自己在内地的第一套房子。他的豪宅在新天地附近,而且拥有两户以上。等到他的房子刚刚装修好,居然就有房产投资者慕名以高出原价一倍的高价索购。但被苏有朋婉拒。理由很简单:这个地区已经成为上海居住地标,很多人排队要住进来。当初自己还是通过关系才买到的,不可能轻易卖掉。仅这一笔投入,苏有朋现在已经赚得不亦乐乎了。
  谈起房产投资,苏有朋侃侃而谈:相比于北京市区规划“摊大饼”式的不断扩张,上海的市区面积要小很多,所以,在上海投资房产的可预测性和掌控性要更强一些。加之对于上海市区的熟悉,苏有朋至今还没有在北京购置房产;而在上海,他在从市区到新天地都有房子,过手的至少有10栋之多;包括在台湾处在房价谷底时,他也迅速出手买下了大约300多平方米的豪宅,如今那里的房价已经持续飙升了好几年时间。
  苏有朋早年间也曾投资过股票,但不是惨赔就是被深度套牢。后来他决定只做房地产投资,如今在中国内地、台湾和新加坡、美国等地均有他选购的房产。苏有朋说:“那么多房子基本上全是为了爸妈和弟弟们买的,我一直很努力赚钱,任何机会都会把握。”
  苏有朋还向我们透露:自己长期在内地发展事业,所赚的钱都是人民币支领,他几乎全部都存在了内地的银行。如今人民币不断升值,相比于台湾的亲朋好友,苏有朋毫不费力的一夜之间,财富就暴增新台币数百万元。
  
  少年成名后的低谷
  
  20年前,15岁还在上初中的苏有朋,就跟着“小虎队”一夜成名了,随之而来的是他也一夜暴富了。买车、买楼、买股票出手阔绰、大胆的“那一段日子”持续了大约3年后,苏有朋考上了大学,专业是机械与电子工程。从此,好日子似乎到头了。考大学之前,苏有朋并未太多考虑自己究竟感兴趣什么专业,只是遵从长辈们的意见报了这个“大家都觉得很好”的专业。不料深入其中后,枯燥、艰涩的专业课程令苏有朋越来越难以招架了,以至于每学期都有不及格的课程。终于,在苏有朋21岁的时候,他做出了让人跌破眼镜的选择:放弃学业,全身投入演艺圈。
  苏有朋退学后,去英国游学半年后回到台湾,然后就进入到了他人生第一个低潮期。“那时候整个就是一个待业青年,没有学位,演戏也不是科班出身。表演过一段话剧,但不是很景气。”苏有朋回忆说,“小虎队”演唱组合的合约结束后,高额的演出收入一中断,还真是很不适应,那时他除了要负担家里面的开销,还要每月付出一大笔钱供楼、供车,“真的有日子快要过不下去的感觉”。
  更糟糕的是,本指望在股票投资上能大赚一笔的苏有朋,又赶上了台湾股票市场的熊市,本来就对股票知之不多、又全权交给亲戚打理,结果他的股市投资损失惨重。人生中锦上添花的事情不多,但雪上加霜的倒霉事却有可能一桩接着一桩。那时苏有朋最惨的情形是:已经卖掉了几部车,唯一留着自己代步的车子,好端端停在路边也会让人撞坏。
  
  “逆来顺受”的处世之道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苏有朋,身后拖着一串长长的成绩单,本以为以他起伏的岁月,会为我们讲述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经历和一个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而他谈的更多的却是随缘,事业、感情、生活无一例外。
  “我会相信有些东西是注定的。我没有觉得单凭借人力就能够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是我的观念,我是比较随缘的。但我觉得努力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又觉得有些结果是人力无法改变的。我不会强求结果,你只能自己尽力,但结果确实不是我努力就能够决定的。”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心态,苏有朋终于挺过了自己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苏有朋的随缘是一种积极的面对,但却既不争锋芒也不强求,看破了无谓的抗衡与勉强。他既已了解事件内在的因缘性,当然也就不再做不必要的扭转,于是放下。
  “我觉得没所谓啊,人生本来就是高高低低的,高的时候有高的做法,低的时候有低的做法。其实人生也不是只有事业,如果你工作不顺利事业不顺利,那就赶快谈恋爱啊,你可以做其他事情吧,或者正好有机会跟家人相处啊,或者要是我就去旅行啊,我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但是工作运势来的时候你就只能好好工作,而其他的东西就被牺牲掉了。”苏有朋最后总结说:其实简单一句话,要想生活始终保持愉快,就必须学会“逆来顺受”。
  
  关于“小虎队”
  
  说起出道时的情景,苏有朋就先忍不住“哈哈哈”笑了几声,然后才开口讲起来。“出道的时候好好玩啊!因为我之前都只是会念书的那种,没想到初中毕业却成了明星。”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苏有朋的爸爸长得非常帅,帅到走在路上都会有星探跑来挖掘。但苏爸爸的观念却非常传统,认为男人不该靠脸吃饭,当然也就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跟这个行业有什么瓜葛。所以,当时苏有朋其实是和妈妈联合瞒着爸爸,参加“小虎队”选拔的。
  那个时候,苏有朋只是把“小虎队”作为打工的工作在做,并没有什么经营事业的想法。为了不影响功课,还和公司签订了上课期间不准请假上通告的协议。所以,那时“小虎队”都是一年两张唱片,寒暑假各一张。
  
  明星对话:
  ■ “一定要在闹市区投资房产”
  《钱经》:你选房子的第一条标准是什么?
  苏有朋:一定要在闹市区。
  《钱经》:投资理财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苏有朋:演艺圈里面是有很多诱惑,作为我自己来讲,因为有过低谷,所以做这一行,不是那么有安全感,能做的时候就多努力存些钱,这样生活上就比较有安全感,那也曾是我阶段性的目标。现在呢,有了些基本的存款,就不需要再为工作而工作了,生活上也可以开始调整了。
  《钱经 》:台湾、香港、内地,哪里的艺人最会理财?有哪些特点?
  苏有朋:台湾演艺人员理财观念较为狭窄,不是投资台湾房地产就是开店,而且一投资往往就是“倾囊而出”,容易“晚年不饱”。与之相比,港星的理财就国际化许多。
  《 钱经 》:逆来顺受可以理解成不思进取吗?
  苏有朋:我不知道这要怎么说,其实我对待工作的过程会很认真。可是你要我弄到很狼狈地跟大家去争去抢,我就觉得很不优雅,那种事情我完全没有办法接受。如果在那种情况之下我会觉得无所谓啊,我宁愿要优雅的生活。
  《钱经》:“乖乖虎”就是你的标签吗?
  苏有朋: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我一直都相当叛逆,所谓的“乖乖虎”截取的是我学业的部份,因为我当时念的是台湾最好的高中,于是被树立成一个榜样,一个完美无缺的形象。在我正在形成价值观的时候,就好像一棵树苗,还没有很完整的生出自己该长的样子,就受到了外力的压迫,强迫我长得笔直端正,长成中国人心目中最标准的乖宝宝的样子。
  《钱经》:如今对待自己事业的态度有变化吗?
  苏有朋:演戏、唱歌这两项主业依旧会继续,区别在于,会更加随心和自我,只挑喜欢的角色和自己想唱的歌。
  《钱经》: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改变自己的荧屏形象吗?
  苏有朋:我想演一些时装剧,演一些符合自己个性的戏,进入而立之年的有朋想做的是一个有责任心、给人以安全感的大男人。
  
  《钱经》建议:购买储蓄型年金保险刻不容缓
  储蓄型年金类保险有如下主要的特点:交费期比较短(3-5年);保费较高而保障偏低;定期超额返还。对于大多数白领、中产家庭来说并不建议购买,但这类保险特别适合高收入、但收入来源并不稳定的演艺圈人士。
  演艺界人士普遍存在资产单一化、投资单一化的状况,对阶段性资本高成长有信心,却缺乏良好的财富管理规划及中长期的准备。
  比如苏有朋,目前只有单一性的房产类投资,而一旦投资遇到风险,不但财富缩水,生活品质大受影响,财富传承也成空话。
  在不确定的投资过程中,演艺圈人士更需要进行科学的资产配置,既能保证资产运用自如,又能获得长期的、甚至是一辈子的承诺,以保证资产不贬值,保持生活品质不下降,并实现财富的传承。
  很显然,十几年前的那次人生低谷,至今仍令苏有朋心有余悸。但愿今后苏有朋的事业和生活不再面临低谷,但慢慢人生路尤其是风险极大的演艺生涯,未雨绸缪的“准备”做得越完善就越让人增加安全感。
  如果单单从医疗、养老方面考虑,明星和企业家等高收入群体一样,基本都不需要买保险。他们不缺赚钱的渠道和能力,但是,他们需要资产规划和保全的方法。
  有相当一部分白手起家的企业家,有足够的能力打拼自己的事业,却无法不陷入商场三角债和银行巨额贷款的窘境之中。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如果偶尔有什么变故,很难保证弱妻幼子和高龄父母的未来生活品质。
  因此,留出一部分资金通过保险的特殊保全功能,对家庭和公司资产做个有效的分离,可以很好的保障自己和家人的未来生活。因为如果哪个公司破产被清算或其他原因账户被银行冻结的话,那么他名下的一切资产都是无法保证的。在难测的未来生活中,只有保险可以保证他和家庭的最后一桶金。
  对于苏有朋而言,这样的资产规划需求和企业家是相同的,购买一份储蓄型年金保险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他可以先拿出一笔不急用的钱,购买短期缴费类的保险,主要目的并非获取高额的风险保障,而是在自己日后某个时间段演艺事业再次面临低潮,或者年纪偏大之时,很可能将再次重演第一次人生低谷时的困境:现金流中断。这时,储蓄型年金类保险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这张保单可以让投保人每年定期从保险公司领到一笔保险金,保证目前的生活现状不会迅速降低。
其他文献
房子,作为一生中最重要的资产,确实需要谨慎对待。一旦做出买房的决定,合适时机的选取至为关键,那何时才是理想的时机呢?    奥运会曾被认为是中国楼市的分水岭,早在两年前就有“奥运会后房价会跌”的预期。如今,楼市已经低迷了近一年,有的地方是真跌,有的地方是有价无市。那么奥运会后房价到底会怎么走?是真的会出现暴跌、还是从低迷中快速反弹?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钱经》希望通过该组文章,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
期刊
● 预防老龄化带来经济放缓,投资者自身附加值提高成为最据操作性的选择。养老是一项长期工程,但投资模式的缺乏让更多人只能寄希望于长期回报的积累,如何寻找有效的养老投资呢?我们从客观需要出发,制定了两大投资主题,让自己既是需要养老的对象,又是一个主题投资者:为自己养老而进行的投资或 以养老为主题来进行投资。     适合于养老的产品和投资策略      在正式开始为养老做储备之前,建议你先来测算一下,
期刊
普信( T. Rowe Price)副总裁林弈  中国是在致富过程中“变老”的,这一点和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别,借鉴全球经验时,应首先考虑这一前提;同样,每件事物都体现了它的两面性,虽然在富裕程度上有所不及,但各国养老政策的改革和发展趋势却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全球经验皆可为我所用——这就是林羿提供的“养老解决方案”。在我国目前基本成型的三大“养老支柱”体系之中,他主张建立和健全社保养老政策,大力、快
期刊
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各国及地区的劳动人口所占比例均上升,我们并没有真正遇到“老龄化”带来的种种困难,因此关于老龄化的研究及应对,从未真正受到过检验。但2008 年起,发达国家婴儿潮中出生的第一批人到了退休的年龄,开始享受退休金和医保。现在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必要来担心这种趋势,但投资者最终面临股市长期投资回报率下降的风险。    你需要知道这些情况:      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亚洲结构性投资主题
期刊
随着奥运焰火在北京上空的绽放,2008年北京奥运已经胜利落下帷幕。赛场上各国运动员一展风采,赛场外银行业的服务也在一较高下。  在银行卡方面,奥运会汹涌而至的钱潮给中国银行卡产业链条提出了高强度、多层次的金融需求。面对百年不遇的银行卡产业奥运“大考”,作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在个人支付服务领域交出了一份独具匠心的答卷。7月25日,中国银行长城预付卡与长城支付卡隆重上市就是其
期刊
2008年,中国股市屡创新低,截止7月31日,上证指数跌幅达到46%,仅次于越南的51%,成为全球第二大跌幅的股市,企盼已久的奥运行情也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跌跌不休”的维稳行情,奥运会期间前三个交易日,股市三连阴,上证指数大跌近10%。  股市的暴跌其实早有预兆,股市里的资金流动早在年初就已经预示了这一结果。作为股市中的淘金者,你是否知道怎样通过资金流动来判断大盘的趋势?是否能够先知先觉地买
期刊
不要以为提高金钱效率是多么复杂的“高科技”,更不要以为“我的金钱效率”无从提高;或者自信自己的财富规划绝对无可挑剔,现有金钱效率已经达到最大化。我们特别从众多读者中挑选出一些案例,看看他们的金钱在发挥着怎样的效率!    环保节省出的“效率”    [主人公]徐东华 张丽莉  [感悟]“也许多少年之后,我们的后代就没有什么资源了。  环保就是现在最大的时尚,这比买名牌包包还要时尚”。    相比前
期刊
记者第一次采访帝纳波利先生是在5月份举行的“2008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在会议的午休时间,帝纳波利和一个随行的会务人员坐在大厅的角落里,过往的宾客并没有注意到这位世界闻名的交易大师,而他也好像置身于眼前的喧嚣和忙碌之外,只是静静的观察。  “帝纳波利!”,记者一眼就认出了他。由于帝纳波利被誉为斐波纳契分析技术的“教父”,而这套技术是记者的一位朋友最为推崇的,因此在参会之前,记者就将他锁定为第
期刊
理财行为总能让奇迹发生,貌似数额庞大的资产,经过时间的积累、复利的累进和安全的托管,会让养老金看起来不再遥远。  在401K计划中,美国人会大比例的持有各种生命周期基金。顾名思义,这是以人的生命周期为目标期限的基金,可以涵盖人的青年、中年、老年阶段,投资偏好和风险偏好随投资者年龄而变,通过调整股、债比例使投资风格从积极趋向保守。  汇丰晋信基金的市场推广部总监何寒熙认为:“人的投资就像开车一样,刚
期刊
说到理财,往往意味着枯燥的数据,相信没有多少人会认为是快乐的事情,但在下文的两个案例中,舒娅女士和林军先生就是两个快乐理财的大家庭,两代人时刻同心协力,不断发挥家庭资产财力的最大效力,促使家庭成员更快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2.14,喜逢中国人的春节,也是国外的情人节,可谓双喜临门,在合家团圆时看看文中两个家庭的理财是如何做到“合家欢”,希望理财专家的建议对拥有大家庭的读者能有所借鉴。    财智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