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造能力,日益成为构成人的素质,形成人的力量的根本要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新世纪的学校少先队组织,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着力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绝不能观望与等待。唯有加紧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千千万万的创新人才,才能代表中华民族以豪迈的姿态走向世界,迎接挑战。
一、 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造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劳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队员身边的一些小事,往往蕴涵着培养志向和才干的教育因素。辅导员要善于从队员的一言一行中,从发生在少先队员身边的点滴小事里,捕捉创造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队员们的创造热情,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勇气。例如,学校最近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校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古诗文音乐会。阳光小队的队长向我提出,希望自己小队在这一次的音乐会中表演一个节目。看着她那张热情洋溢的小脸,我欣然同意了。同时,向他们提出了我的要求:“要做得与众不同!在排练过程中可以请老师指导帮助。”因为这是队员们第一次排练这么大型的节目,欠缺经验,在恰当的时候,辅导员要在他们创造过程中给予指导,拾遗补缺。接下来的几周里,阳光小队的队员们快乐地忙开了,小队长有模有样地将小队分成小组,并分配任务。有的找资料,有的撰稿,有的找音乐,有的制作道具,整个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经常有队员跑到我办公室,不是借用电脑查资料,就是让我帮着听听哪个音乐更适合做背景音乐,或者在我面前表演一下,让我提提意见与建议。那段时间,队室成了他们的工作室,成了他们的舞台。看着他们大胆的创新,精益求精的态度,心想,这些小家伙还确实有两下子。开古诗文音乐会那天,全校师生观看了阳光小队的《英文版弟子规》,听着他们那怪腔怪调地把英文说得像古文的语调,同学们说好玩,老师们说有创意,个个赞不绝口。大队长吴妍把一等奖的奖牌挂在队室的荣誉角里,自豪地对我说:“赵老师,我们还是有实力的吧!”是啊,队员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和创造的愉悦。
二、 诱发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
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就是由于受到了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去主动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而好奇心正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辅导员要抓住他们好奇好问的特点,因势利导,适当置疑,给队员们营造能够发挥其自由想象的宽松环境,驱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例如,一位队员说自己在书上看到了蚯蚓具有再生能力,立刻就有队员发言:“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放回泥土里,没几天就会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我就问:“如果要是把蚯蚓切成三段、四段会不会变成三条四条完整的蚯蚓呢?”一句话激起了队员的兴趣。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开始推测并争论起来。最后我说:“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回家做实验,看谁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我的问题引起队员的好奇心,队员回到家里都主动地做起了小实验。几天以后,问题解决了,原来切成三段、四段的蚯蚓也只能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中间的一段或几段不能成活。实践证明,好奇心是解决问题的动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队员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辅导员要善于发现队员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队员参加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
三、 开拓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就如同掌握了打开创新宝库的金钥匙。队员对新异、奇特的东西总是具有浓厚的兴趣,花开花谢,蚂蚁搬家……都会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由于队员们的生活视野、知识领域比较狭窄,他们的设想既新奇大胆又不尽完善。辅导员要善于创设一些好的设想,不断拓宽学用结合的渠道,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广泛组织队员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这样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机会和条件。
作为少先队工作者,从小培养队员的环保意识,是关系到人类未来,也是造福下一代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假日小队活动中,队员环保意识的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组织队员进行环境考察。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的异常,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从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其次,队员在活动中可以去翻阅图书,查询资料。比如,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测算,全球10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就占了8个。全国城市河段70%受到污染,污染导致的“缺水城市”增多,三分之二的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音环境中,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从世界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国环境资源的恶化,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真正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
最后,队员有了环保意识,就会有环保的行动。会时刻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野生动物和花草树木,节约用水,节约资源……同时,少先队员们也能发挥自身的宣传优势。如大队长卓丽丽,在一次卫生检查的时候发现一个班级里撒满垃圾,扫帚横七竖八,就写了一篇童话《满地废纸的哭诉》,第二天刚从广播中播出,就看到好几个中队的队员在默默地打扫卫生。队员们的环保行动,也会影响到他的家人,乃至亲戚朋友,甚至整个社区的人。整个活动过程中,各个小队选取不同的对象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并且都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所观察、调查、体验到的点点滴滴。从这些活动及调研文字来看,队员们的创造萌芽清晰可见。总之,创新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限于书本知识,不迷信老师,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去解决问题。进而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
四、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创新的快乐
创新技能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使用工具能力、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能力等。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技能,可以从培养动手能力入手,让少先队员自己动手,能使其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能加深少先队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能使少先队员的创新思维更加贴近现实,产生实际效果;能使少先队员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创新带来的快乐,鼓励他们做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例如,在一次队干部会议中,队员们认为队室墙壁没有内容,过于单调。我就借机放手让队员们自己动脑筋对墙壁的设计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版面设计及内容编辑,当然设计思维不受限制。队员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队员合作完成。我让他们把自己的创作画在纸上,并邀请美术老师把队员们精彩的创作挑选出来。队室采用了几个精致的板块:雏鹰展翅、争星夺旗、小荷尖尖等。当老师、家长参观了那些出自队员的作品,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如今的小孩子,硬是聪明能干!”队员听了,脸上绽开了一朵朵绚烂的花。他们真正体验到:创造确实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队员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周围事物,在获取了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五、 名优之旅,增强创新意识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家乡名优之旅”的中队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了解家乡的名优产品,比如:四都柿子、蒲岐鲨鱼。让队员们到厂房、到基地,与工人农民同吃、同劳动,使队员了解到家乡人民创名优的艰辛。创名优没有科技不行,没有创新更不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树立“科教兴国”“科技兴市”的紧迫感,不断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辅导员应竭尽全力地去肯定队员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欲望和尝试。用自己对队员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其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走向生活实践,在学习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在活动中创新,创造更新更美的世界。
(乐清市虹桥镇第八小学 )
一、 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造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的。”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劳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创造需要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前提。队员身边的一些小事,往往蕴涵着培养志向和才干的教育因素。辅导员要善于从队员的一言一行中,从发生在少先队员身边的点滴小事里,捕捉创造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队员们的创造热情,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勇气。例如,学校最近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校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古诗文音乐会。阳光小队的队长向我提出,希望自己小队在这一次的音乐会中表演一个节目。看着她那张热情洋溢的小脸,我欣然同意了。同时,向他们提出了我的要求:“要做得与众不同!在排练过程中可以请老师指导帮助。”因为这是队员们第一次排练这么大型的节目,欠缺经验,在恰当的时候,辅导员要在他们创造过程中给予指导,拾遗补缺。接下来的几周里,阳光小队的队员们快乐地忙开了,小队长有模有样地将小队分成小组,并分配任务。有的找资料,有的撰稿,有的找音乐,有的制作道具,整个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经常有队员跑到我办公室,不是借用电脑查资料,就是让我帮着听听哪个音乐更适合做背景音乐,或者在我面前表演一下,让我提提意见与建议。那段时间,队室成了他们的工作室,成了他们的舞台。看着他们大胆的创新,精益求精的态度,心想,这些小家伙还确实有两下子。开古诗文音乐会那天,全校师生观看了阳光小队的《英文版弟子规》,听着他们那怪腔怪调地把英文说得像古文的语调,同学们说好玩,老师们说有创意,个个赞不绝口。大队长吴妍把一等奖的奖牌挂在队室的荣誉角里,自豪地对我说:“赵老师,我们还是有实力的吧!”是啊,队员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和创造的愉悦。
二、 诱发好奇心,激发创新欲望
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就是由于受到了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去主动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而好奇心正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特点。辅导员要抓住他们好奇好问的特点,因势利导,适当置疑,给队员们营造能够发挥其自由想象的宽松环境,驱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例如,一位队员说自己在书上看到了蚯蚓具有再生能力,立刻就有队员发言:“把一条蚯蚓切成两段,放回泥土里,没几天就会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我就问:“如果要是把蚯蚓切成三段、四段会不会变成三条四条完整的蚯蚓呢?”一句话激起了队员的兴趣。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开始推测并争论起来。最后我说:“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回家做实验,看谁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我的问题引起队员的好奇心,队员回到家里都主动地做起了小实验。几天以后,问题解决了,原来切成三段、四段的蚯蚓也只能变成两条完整的蚯蚓,中间的一段或几段不能成活。实践证明,好奇心是解决问题的动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队员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过程。辅导员要善于发现队员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队员参加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
三、 开拓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就如同掌握了打开创新宝库的金钥匙。队员对新异、奇特的东西总是具有浓厚的兴趣,花开花谢,蚂蚁搬家……都会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由于队员们的生活视野、知识领域比较狭窄,他们的设想既新奇大胆又不尽完善。辅导员要善于创设一些好的设想,不断拓宽学用结合的渠道,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广泛组织队员参与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这样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机会和条件。
作为少先队工作者,从小培养队员的环保意识,是关系到人类未来,也是造福下一代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假日小队活动中,队员环保意识的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可以组织队员进行环境考察。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的异常,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从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其次,队员在活动中可以去翻阅图书,查询资料。比如,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测算,全球10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就占了8个。全国城市河段70%受到污染,污染导致的“缺水城市”增多,三分之二的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音环境中,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从世界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国环境资源的恶化,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真正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
最后,队员有了环保意识,就会有环保的行动。会时刻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野生动物和花草树木,节约用水,节约资源……同时,少先队员们也能发挥自身的宣传优势。如大队长卓丽丽,在一次卫生检查的时候发现一个班级里撒满垃圾,扫帚横七竖八,就写了一篇童话《满地废纸的哭诉》,第二天刚从广播中播出,就看到好几个中队的队员在默默地打扫卫生。队员们的环保行动,也会影响到他的家人,乃至亲戚朋友,甚至整个社区的人。整个活动过程中,各个小队选取不同的对象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并且都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所观察、调查、体验到的点点滴滴。从这些活动及调研文字来看,队员们的创造萌芽清晰可见。总之,创新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限于书本知识,不迷信老师,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去解决问题。进而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
四、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创新的快乐
创新技能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使用工具能力、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能力等。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技能,可以从培养动手能力入手,让少先队员自己动手,能使其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能加深少先队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能使少先队员的创新思维更加贴近现实,产生实际效果;能使少先队员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体验创新带来的快乐,鼓励他们做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例如,在一次队干部会议中,队员们认为队室墙壁没有内容,过于单调。我就借机放手让队员们自己动脑筋对墙壁的设计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版面设计及内容编辑,当然设计思维不受限制。队员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队员合作完成。我让他们把自己的创作画在纸上,并邀请美术老师把队员们精彩的创作挑选出来。队室采用了几个精致的板块:雏鹰展翅、争星夺旗、小荷尖尖等。当老师、家长参观了那些出自队员的作品,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如今的小孩子,硬是聪明能干!”队员听了,脸上绽开了一朵朵绚烂的花。他们真正体验到:创造确实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队员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周围事物,在获取了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五、 名优之旅,增强创新意识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家乡名优之旅”的中队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了解家乡的名优产品,比如:四都柿子、蒲岐鲨鱼。让队员们到厂房、到基地,与工人农民同吃、同劳动,使队员了解到家乡人民创名优的艰辛。创名优没有科技不行,没有创新更不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树立“科教兴国”“科技兴市”的紧迫感,不断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辅导员应竭尽全力地去肯定队员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欲望和尝试。用自己对队员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其积极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走向生活实践,在学习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在活动中创新,创造更新更美的世界。
(乐清市虹桥镇第八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