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应付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每个人也不能学到所有的知识,这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出现提供了依据。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操作成为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幼儿期真正体验交往、合作、成长的快乐,成为我园课程的实施导向,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是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的起点和核心是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原来属于每个个体的知识就为小组共有,小组成员经过相互交流和合作,也掌握了其他成员的知识经验,为自身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提供了最好的途径。
(2)小组合作式学习能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之间既合作又独立。虽然大家存在着相互帮助和协助,但每个成员又独立承担本小组的责任。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支持能使每个学习者的能力和责任心得到提高,最终使学习自主意识得到发展。
(3)促进幼儿社会性等非智力因素与情感的发展
小组合作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孩子們在小组合作中既是知识方面的互补、也可以是材料方面的共享,还可以是精神上的相互激励。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1)以获得知识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和集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向幼儿系统的传授知识。孩子的知识结构虽然系统性强,但过程是被动的。为了使幼儿发挥独立性和主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的获取,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指导幼儿,把幼儿分成学成小组进行学习。
(2)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
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一般围绕一定的工作任务和项目进行,目的就是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和手段,完成操作的任务。比如,“地球日”活动中,老师在讲解完人类对地球的侵害之后,把孩子们分成三到四组,提供各类的自选材料,给每组一个同样的任务:合作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海报,向人们宣传环保的理念。各组的海报完成后请全班的小朋友或教师嘉宾来进行评价,哪一组的作品立意清晰、最有创意或使用的材料最为丰富等等。
(3)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
与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比较,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灵活。这种学习小组自由度比较大,气氛比较宽松,比如我们在讨论“什么是极端天气”的教学中,在观察与了解一些极端天气情况后,开始分组讨论:为什么里面会有红、黄、蓝、橙图示?它有什么用?遇到极端天气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呢?孩子们就可以分组进行讨论而逐步获取认知。
三、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指导策略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均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越小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指导,因此在合作式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策略来指导孩子正确与人合作,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否则分组只能流于形式。
(1)合理有效的进行分组
合作学习中伙伴的选择很重要,有效分组更切合幼儿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分组的形式通常有幼儿自愿选择、教师帮助分组以及两者相结合。幼儿自愿,成员可以是喜欢的朋友、自己喜欢的内容,自己能胜任的操作方法等。自愿选择可以让孩子对活动更感兴趣,也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有时由于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参与到分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采取游戏抽签的方式,让分组自然生成。
(2)根据活动内容需要分配小组活动任务
其一:分配给每一个小组相同的活动任务。此目的在于比较不同创意和方法。如:请每一小组制定一个假期旅行计划,任务相同,但最后孩子们的旅行计划却各有创意,有的是国际游或国内游、有的是海边游……计划制定有些小组非常详尽,而有的只是简单规划。
其二:不同小组分配不同的内容,但指向共同目标,孩子们可以轮流完成各小组的活动。如探究《蝴蝶》活动中为了解蝴蝶的生命周期,我们设计了小组活动:蝴蝶一生的折叠小书、绘画蝴蝶的life circle、手工美丽的立体蝴蝶、以及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排序等一些系列小组操作活动,目的都在于帮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由于活动设计丰富让孩子们乐此不疲,许多孩子都能完成所有小组活动,认知不断得以巩固,并获得与更多幼儿合作学习和交往的机会。
其三:不同小组探究不同的内容,每一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个探究方向。如,探究活动《迷宫》为了解迷宫的三个特点,我们分别设置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探究其中一个特点,小组操作也就相对独立。
(3)确立一个领导者协调小组成员分工
合作式学习中明确自己与同伴的分工非常重要,这既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又能锻炼孩子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小班的幼儿在进行小组分工时,需要老师协助,大班幼儿由于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则可以请孩子们自行商量分配每一个人的工作。
(4)观察并记录合作过程中幼儿的语言
在讨论式的小组活动中,每组尽量安排一名教师参与其中,将幼儿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记录下来,既可以作为活动实证,同时老师能够及时从孩子语言反馈的信息分析他们的所学所想。
(5)给予合作学习成果积极肯定
当孩子们通过集体合作达到活动目标完成活动任务时,或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方法时,应给与孩子积极肯定,这既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团体自信心,同时又可以给予孩子非常明确的指导。
(6)合作式学习的评价和反思:关注成果的同时更强调一种精神
当小组活动完成后,我们需要请小组成员进行分享,通过回顾合作的过程,分析优势与不足。老师在评价时,不仅要看到幼儿合作所产生的结果,更应结合观察肯定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所展现出的品质要让幼儿理解小组活动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需要成就一种精神。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 21世纪的成功人才着眼于全面发展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那我们的教育就应从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出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开展小组学习的模式,让他们从孩提时期就懂得合作的本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钟启泉.研究性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是获得知识最有效的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的起点和核心是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原来属于每个个体的知识就为小组共有,小组成员经过相互交流和合作,也掌握了其他成员的知识经验,为自身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提供了最好的途径。
(2)小组合作式学习能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之间既合作又独立。虽然大家存在着相互帮助和协助,但每个成员又独立承担本小组的责任。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支持能使每个学习者的能力和责任心得到提高,最终使学习自主意识得到发展。
(3)促进幼儿社会性等非智力因素与情感的发展
小组合作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孩子們在小组合作中既是知识方面的互补、也可以是材料方面的共享,还可以是精神上的相互激励。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1)以获得知识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和集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向幼儿系统的传授知识。孩子的知识结构虽然系统性强,但过程是被动的。为了使幼儿发挥独立性和主动性,把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的获取,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指导幼儿,把幼儿分成学成小组进行学习。
(2)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
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一般围绕一定的工作任务和项目进行,目的就是运用各种学习方式和手段,完成操作的任务。比如,“地球日”活动中,老师在讲解完人类对地球的侵害之后,把孩子们分成三到四组,提供各类的自选材料,给每组一个同样的任务:合作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海报,向人们宣传环保的理念。各组的海报完成后请全班的小朋友或教师嘉宾来进行评价,哪一组的作品立意清晰、最有创意或使用的材料最为丰富等等。
(3)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
与以竞赛为宗旨的小组合作学习比较,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灵活。这种学习小组自由度比较大,气氛比较宽松,比如我们在讨论“什么是极端天气”的教学中,在观察与了解一些极端天气情况后,开始分组讨论:为什么里面会有红、黄、蓝、橙图示?它有什么用?遇到极端天气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呢?孩子们就可以分组进行讨论而逐步获取认知。
三、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指导策略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均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越小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指导,因此在合作式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策略来指导孩子正确与人合作,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否则分组只能流于形式。
(1)合理有效的进行分组
合作学习中伙伴的选择很重要,有效分组更切合幼儿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分组的形式通常有幼儿自愿选择、教师帮助分组以及两者相结合。幼儿自愿,成员可以是喜欢的朋友、自己喜欢的内容,自己能胜任的操作方法等。自愿选择可以让孩子对活动更感兴趣,也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有时由于一些特定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参与到分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采取游戏抽签的方式,让分组自然生成。
(2)根据活动内容需要分配小组活动任务
其一:分配给每一个小组相同的活动任务。此目的在于比较不同创意和方法。如:请每一小组制定一个假期旅行计划,任务相同,但最后孩子们的旅行计划却各有创意,有的是国际游或国内游、有的是海边游……计划制定有些小组非常详尽,而有的只是简单规划。
其二:不同小组分配不同的内容,但指向共同目标,孩子们可以轮流完成各小组的活动。如探究《蝴蝶》活动中为了解蝴蝶的生命周期,我们设计了小组活动:蝴蝶一生的折叠小书、绘画蝴蝶的life circle、手工美丽的立体蝴蝶、以及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排序等一些系列小组操作活动,目的都在于帮助孩子们更深入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由于活动设计丰富让孩子们乐此不疲,许多孩子都能完成所有小组活动,认知不断得以巩固,并获得与更多幼儿合作学习和交往的机会。
其三:不同小组探究不同的内容,每一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个探究方向。如,探究活动《迷宫》为了解迷宫的三个特点,我们分别设置三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探究其中一个特点,小组操作也就相对独立。
(3)确立一个领导者协调小组成员分工
合作式学习中明确自己与同伴的分工非常重要,这既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又能锻炼孩子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小班的幼儿在进行小组分工时,需要老师协助,大班幼儿由于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则可以请孩子们自行商量分配每一个人的工作。
(4)观察并记录合作过程中幼儿的语言
在讨论式的小组活动中,每组尽量安排一名教师参与其中,将幼儿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记录下来,既可以作为活动实证,同时老师能够及时从孩子语言反馈的信息分析他们的所学所想。
(5)给予合作学习成果积极肯定
当孩子们通过集体合作达到活动目标完成活动任务时,或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方法时,应给与孩子积极肯定,这既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团体自信心,同时又可以给予孩子非常明确的指导。
(6)合作式学习的评价和反思:关注成果的同时更强调一种精神
当小组活动完成后,我们需要请小组成员进行分享,通过回顾合作的过程,分析优势与不足。老师在评价时,不仅要看到幼儿合作所产生的结果,更应结合观察肯定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所展现出的品质要让幼儿理解小组活动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需要成就一种精神。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 21世纪的成功人才着眼于全面发展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那我们的教育就应从新时代的人才需求出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开展小组学习的模式,让他们从孩提时期就懂得合作的本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钟启泉.研究性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