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具有形式上的整齐美、音乐上的韵律美,但同时这种形式又限制了感情的抒发,成为抒情的羁绊。
关键词:格律;诗歌;得失。
格律诗作为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有它自己的独特的魅力所在。从美学的角度讲,格律诗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形式上的整齐美
诗歌从开始讲究格律,发展到最完美的顶峰,从形式上表现为,每句的字数是固定的,每首诗的句数也是固定的。它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八句,绝句也分七言和五言。这种形式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具有雄壮的整齐美。如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道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再如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韵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也就是说,律诗,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都是四句,且每行的字数相等。这样的排列起来,真是建筑物一样的整齐,挺拔,稳重,显示出独有的整齐美。
(二) 节奏上的音乐美
律诗,不仅字数有限制,而且讲究严格的对仗、平仄和押韵。所以我们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琅琅上口,有明显的节奏感,富有音乐美。如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该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和韵脚基本符合要求。
再如: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该诗,颈联、颔联对仗工整,首句入韵,韵脚"城"、"轻"、"营"、"平",符合规定,正是一首好诗。
格律诗的美学价值还有很多,它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律诗过分讲究平仄、押韵,还有严格的对仗规则,这些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过分强调形式上的要素,而限制了诗歌内容的抒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要达到完美的统一。一定的内容要依靠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反过来,一定的形式要为表现一定的内容服务。对于具体的一种文学形式来说,这种形式要能恰切地表现内容,才是一种好的形式。如果这种形式限制了内容的抒发,那这种形式就纯粹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那么这种形式,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好的形式。有人把这种形式上的限制,形象地比喻成是戴着镣铐跳舞,镣铐的撞击大地的声音,却是增强了节奏感,但也要以舞蹈的人的双脚能够脱起着沉重的镣铐的重量为限。如果拖着的镣铐的重量,彻底束缚住了跳舞人的双脚,使得跳舞人在也舞不起来,那么我看这种镣铐不要也罢,那么,这种镣铐也就算不得好东西。我特别赞赏印度舞蹈者的聪明,他们在跳舞的时候,带着手镯,带着脚镣,这既衬托了舞蹈者的美,也增强了舞蹈的节奏的频率,这真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那么,站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角度来说,诗歌的形式的确定和发展,应以情感的抒发为标准,能贴切的淋漓尽致的使诗人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抒发的形式,才是好的形式,才是一种有生机的艺术形式,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诗歌形式。记得韩非子曾经说过一则笑话,叫"买椟还珠",意在讽刺那些只注重精美的盒子而丢弃珍珠的那些现象,如果诗人写诗,只是追求艺术形式上的雕琢,因而使丰富的情感得不到淋漓尽致的抒发的话,那么,这种艺术形式,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众所周知,唐代的诗歌,其实是沿着两条道路发展的。一条是以杜甫为代表,继而"元和"诗人、李贺等继其后,走的是一条讲究格律、使诗歌不断格律化的道路;另一条,则是以李白等为代表,则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歌传统,使乐府诗、歌行体发展到了极致。这是一条注重情感抒发的道路,我们从李白的诗歌中看到了一个具有磅礴、澎湃的情感,胸怀等于宇宙、敢爱敢恨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应该说,李白的诗,感情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李白找到了适合于自己情感抒发的最适合的形式,是使情感和形式两者相互张扬、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和谐的。我们读他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诗歌,仿佛随口占出,情贯其中,气御詩成,这一切是那样的自然,气势、感情、形式,是那样的契合,顺畅。
当然,情感的抒发,需要一定的形式。这种形式也必须有它自己的作为形式的所独有的美学意义,这也是各种诗歌形式作为形式存在的理由。但是,诗歌,这种形式的特质是抒发感情的,情感不同,抒情的主人公不同,所采用的形式自然也不同,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适合感情抒发的形式,才是好的诗歌的形式。任何影响感情抒发的诗歌形式,无论如何不能算是好的形式,这一点似乎大家也应该认同。
关键词:格律;诗歌;得失。
格律诗作为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有它自己的独特的魅力所在。从美学的角度讲,格律诗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一)形式上的整齐美
诗歌从开始讲究格律,发展到最完美的顶峰,从形式上表现为,每句的字数是固定的,每首诗的句数也是固定的。它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八句,绝句也分七言和五言。这种形式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具有雄壮的整齐美。如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道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再如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韵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也就是说,律诗,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都是四句,且每行的字数相等。这样的排列起来,真是建筑物一样的整齐,挺拔,稳重,显示出独有的整齐美。
(二) 节奏上的音乐美
律诗,不仅字数有限制,而且讲究严格的对仗、平仄和押韵。所以我们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琅琅上口,有明显的节奏感,富有音乐美。如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该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和韵脚基本符合要求。
再如: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该诗,颈联、颔联对仗工整,首句入韵,韵脚"城"、"轻"、"营"、"平",符合规定,正是一首好诗。
格律诗的美学价值还有很多,它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律诗过分讲究平仄、押韵,还有严格的对仗规则,这些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过分强调形式上的要素,而限制了诗歌内容的抒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要达到完美的统一。一定的内容要依靠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反过来,一定的形式要为表现一定的内容服务。对于具体的一种文学形式来说,这种形式要能恰切地表现内容,才是一种好的形式。如果这种形式限制了内容的抒发,那这种形式就纯粹变成了一种文字游戏,那么这种形式,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好的形式。有人把这种形式上的限制,形象地比喻成是戴着镣铐跳舞,镣铐的撞击大地的声音,却是增强了节奏感,但也要以舞蹈的人的双脚能够脱起着沉重的镣铐的重量为限。如果拖着的镣铐的重量,彻底束缚住了跳舞人的双脚,使得跳舞人在也舞不起来,那么我看这种镣铐不要也罢,那么,这种镣铐也就算不得好东西。我特别赞赏印度舞蹈者的聪明,他们在跳舞的时候,带着手镯,带着脚镣,这既衬托了舞蹈者的美,也增强了舞蹈的节奏的频率,这真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那么,站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角度来说,诗歌的形式的确定和发展,应以情感的抒发为标准,能贴切的淋漓尽致的使诗人的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抒发的形式,才是好的形式,才是一种有生机的艺术形式,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诗歌形式。记得韩非子曾经说过一则笑话,叫"买椟还珠",意在讽刺那些只注重精美的盒子而丢弃珍珠的那些现象,如果诗人写诗,只是追求艺术形式上的雕琢,因而使丰富的情感得不到淋漓尽致的抒发的话,那么,这种艺术形式,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众所周知,唐代的诗歌,其实是沿着两条道路发展的。一条是以杜甫为代表,继而"元和"诗人、李贺等继其后,走的是一条讲究格律、使诗歌不断格律化的道路;另一条,则是以李白等为代表,则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歌传统,使乐府诗、歌行体发展到了极致。这是一条注重情感抒发的道路,我们从李白的诗歌中看到了一个具有磅礴、澎湃的情感,胸怀等于宇宙、敢爱敢恨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应该说,李白的诗,感情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李白找到了适合于自己情感抒发的最适合的形式,是使情感和形式两者相互张扬、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和谐的。我们读他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诗歌,仿佛随口占出,情贯其中,气御詩成,这一切是那样的自然,气势、感情、形式,是那样的契合,顺畅。
当然,情感的抒发,需要一定的形式。这种形式也必须有它自己的作为形式的所独有的美学意义,这也是各种诗歌形式作为形式存在的理由。但是,诗歌,这种形式的特质是抒发感情的,情感不同,抒情的主人公不同,所采用的形式自然也不同,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适合感情抒发的形式,才是好的诗歌的形式。任何影响感情抒发的诗歌形式,无论如何不能算是好的形式,这一点似乎大家也应该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