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角肌间沟麻醉引发气胸等并发症的解剖学研究与对策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为减少肌间沟麻醉引起气胸等并发症的解剖学研究。方法:用福尔马林固定后的20具尸体调查肌间沟的形态、以及与迷走神经、膈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毗邻关系,测量上述结构与臂丛的相关数据。结果:肌间沟三角的前边、后边及底长分别是5.36±0.81cm,5.42±0.30cm和1.41±0.49cm,高度4.44±0.58cm,神经干高度为4.13cm。巨大型胸膜顶突出到神经干的中部。膈神经起始部与肌间沟三角的上角距离平均0.91±0.12cm,距神经中干1.10±0.24cm,迷走神经距中干距离2.40±0.50cm。锁骨中点上3cm处距皮肤距离平均1.31 cm。结论:巨大型胸膜顶是引发气胸的主要原因;膈神经与肌间沟三角上半最靠近,此处穿刺易引起膈肌瘫痪。
  关键词:斜角肌间沟;臂丛;胸膜顶;膈神经;迷走神经;阻滞麻醉
  斜角肌间沟内含颈5-8和胸1脊神经根,该部位神经根集中位置表浅容易定位,是目前上肢手术常选用的麻醉方法之一【1】,但人们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该法有刺破胸膜引发气胸的危险【4-6】,及阻滞膈、迷走和喉返神经引发膈肌瘫痪、心脏骤停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1】,并认为上述症状出现是误伤了相应结构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对该区域解剖关系不清楚,针刺位置不准确或上述结构位置变异引起。为此,研究斜角肌间沟周围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调查胸膜顶,膈、迷走神经等与臂丛毗邻和变异尤为重要。
  一 材料与方法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20具,常规解剖颈部,暴露前斜角肌并解剖其起点,找出膈神经并追踪至颈根部,暴露斜角肌间沟并在其后内方椎体前找出颈交感干,打开颈动脉鞘找出迷走神经。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mm)测量斜角肌间沟三角各边径线、内容及臂丛的宽度,测量膈神经、迷走神经、交感干与臂丛上、中干的水平距离,然后按原位复位测皮肤至臂丛上、中干的距离,所得数据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二 结果
  2.1 斜角肌间隙及其测量 斜角肌间隙是由前、中、后斜角肌和第1肋围成的三角形间隙。肌间沟前边长(cm)5.36±0.87,后边长5.42±0.30,沟底长 1.41±0.21。肌间隙内上中下三干呈上下排列。三角底的中点至顶的高度为4.44±0.58(3.38-5.76cm),臂丛三个干在三角内的高度为4.13cm。2.2 胸膜顶是突入胸廓上口包绕肺尖的壁层胸膜,按位置可分为正常型、低位型、超大型和巨大型四种类型,其中巨大型占10%,测量值如下:锁骨上缘胸膜顶部距中干的距离(cm):正常型(14例)1.84±0.28;低位型(2例)2.26±0.30;超大型(2例)0.22±0.10;巨大型(2例)则与中干紧密相贴。在锁骨上2.5cm处,胸膜顶与中干的距离(cm):正常型(14例)1.63±0.19,低位型(2例)2.36±0.42,超大型(2例)0.35±0.12,巨大型(2例)也与中干紧密相贴。2.3 臂丛中干在斜角肌间沟处,膈神经颈段上部平C5横突前结节的距离平均0.91±0.12cm;颈段下部平中干的距离是1.10±0.24cm;迷走神经是2.40±0.50cm,交感干是2.94±0.48cm,皮肤距中干距离是1.31±0,40cm。
  三 讨论
  肌间沟内蕴藏着支配上肢的神经根和神经干,因其位置表浅易于定位,神经集中,是上肢手术时被广泛采用的麻醉部位【1】,实践中发现阻滞麻醉后可有气胸【4-6】,膈肌瘫痪或霍纳综合征等发生【7】,给广大麻醉工作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作者认为引发上述并发症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解剖关系不清晰,所以穿刺一定要熟知臂丛和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以及相关结构的变异。二是穿刺部位和进针方向、深度不准确。本结果表明,巨大型胸膜顶上界可突入到臂丛的中干部位,如穿刺稍有过深即便是正规操作也难免会刺破胸膜引发气胸。本资料中巨大型胸膜顶有2例占10%,而临床报导引发气胸的概率为5-6%,其气胸发生可能与此有关。建议肌间沟麻醉时穿刺点可稍高于锁骨上3cm,深度不可超越1.5cm。膈神经因其在斜角肌的表面下行,故实施肌间沟阻滞麻醉时易波及该神经【1】。我们发现,膈神经在起始时靠近颈6、7横突前结节下行,然后走在肌间沟三角的上半部沿前斜角肌外侧缘表面下行到肌中部开始转向内侧。所以肌间沟麻醉时,按传统的穿刺方法伤及膈神经的概率是很高的。因为传统的穿刺点是环状软骨(平C6)的水平线,其位置正是膈神经与臂丛上干距离最近的部位。为避免损伤此神经建议肌间沟麻醉时应选择肌间沟旁阻滞,可远离膈神经。交感干和颈上神经节是紧贴颈椎体前面走行的交感神经,神经干和神经节位置较深,距神经干的距离相对较远,除非穿刺过深否则损伤的几率很小。凡临床引起霍纳综合征的原因皆因穿刺过深和方向不正确,临床麻醉时应引起重视。有关穿刺深度,本研究测得皮肤到肌间沟臂丛上干的距离平均为1.32±0.4cm,占颈围的3.2±0.8%,在颈围32.5-43.0cm范围内推算,皮肤至上干深度的回归方程是y=0.06x-1.09(y=穿刺深度,x=颈围)依次可推算穿刺深度【7】。
  参考文献:
  [1]薛富善主编 临床局部麻醉技术 第一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73-177. [2]Hyodoh K,Hyodoh H.Brachial Plexus:Normal Anatomy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Curr Probl Diagn Radio.2002,31:179-188.
  [3]徐铭军,刘玉兰,詹丽春等.肌间沟臂丛扇形阻滞法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杂志.2003,(9):245-246.
  [4]李大鹏,赵斌,赵永昌,董丽娟,臂丛神经阻滞损伤肺尖致气胸1例,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年 第8期
  [5]费红,敖新华,鲁俊.肌间沟臂丛阻滞致气胸两例.临床误诊误治,2000,13(1)
  [6]刘先波,韦云芳,李成宏.臂丛神经阻滞致气胸3例.武警医学,2013,24(4)
  [7]柯国平,肌间沟阻滞麻醉穿刺深度与臂丛上干的回归方程.数学与医学杂志,2000;13:2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治疗方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收治的5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病例。对照组采用牵引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观察组中有21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6例患者治疗效果为良,总优良率为96.4%。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优、
期刊
摘要:目的 探析心脏猝停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心脏猝停后现场心肺复苏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心肺复苏是否成功分组。将其中心肺复苏成功患者25例纳入A组,心肺复苏不成功患者95例纳入B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心脏猝停原因、开始实施复苏时间、电除颤次数、是否插管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围产营养门诊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总共150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产营养科的营养治疗,营养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对糖尿病的认识、对膳食进行控制以及适当进行运动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观察组的提升程度比对照组大,有显著差异(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按硬币法分组,25例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2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统计显示,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6.0%,护理后焦虑评分为(27.56±5.21)分,抑郁评分为(29.62±5.53)分,便秘发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血细胞检查的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应用血细胞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应用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复检,17例患者的镜检结果出现异常,阳性率为47.2%。结论 血细胞的检查的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检查,可获得良好的血细胞分析结果,加强患者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摘要:目的:对养胃舒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养胃舒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叶酸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对42例小儿腹腔镜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术中连续监测ECG、HR、MAP、SPO2、PETCO2。结果:所有患儿麻醉满意,手术顺利,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处理有一定难度,CO2气腹对小儿生理功能有一定干扰,但只要做好充分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合理用药,加强呼吸循环功能监测,就能使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动态心电图异常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脉压和24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监测,按动态脉压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脉压4O~60mmHg(1mmHg=0.13333kPa)。B组30例,脉压>60mmHg,将两组24h的动态血压参数和24h DCG表现进行比较。结果:经监测,ST—T改变、心律失常、左心室肥厚等心电图改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短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重型倾向的患者共8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护肝,降酶,抗病毒以及退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行对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在4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死亡率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生存率为1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进行结果分析,找出影响因素,以便正确鉴定血型,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对无偿献血者采血后留样标本分别采用玻板法、微孔板法做ABO血型正反定型试验,正反定型不符时,采用相应措施处理后进一步确认,怀疑有亚型或疑难血型存在时,送本站质管科再次鉴定或送检至中国科学院输血研究所进行分型确证试验。结果 43001份无偿献血标本中共检出2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