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国家2010—2012年公布的相关数据,对影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和区域比较。结果发现,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四个方面:质量因子、机会和投入因子、物质条件因子、负向影响因子,其中质量因子影响最大;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上海、北京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较为匹配,广东、浙江的一些指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够均衡,上海、北京城乡差异较小,广东城乡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生师比、教师学历和职称等方面;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未评职称的比例较高,普遍达到50%。建议增强政策的系统性,增加并优化学前教育投入,设立幼儿园教师职称晋升系列,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影响因素;发达地区
一般而言,学前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学前教育发展是否一定与经济发展同步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研究发现。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决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水平。另一些研究却不支持这种观点。例如,广东是我国位居前列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广东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有研究将其列为学前教育一般发展地区,甚至有研究将其归为学前教育发展比较落后的第四类地区。可见,经济发展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仍有待进一步考察。本研究拟采用因子分析及比较分析方法,探索发达
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从而为促进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而多元的,既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也受学前教育内部各类因素的影响。为便于量化研究,本研究将可测且可改变的影响因素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聚类,探索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因子。样本和因素选择根据十年来全国GDP和人均GDP的排名,本研究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作为发达地区的研究样本。使用2010—2012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以及2010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影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分析软件为EXCEL2007和SPSS19.0。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选择13个因素,并参考已有研究,假设这13个因素共有五个维度,分别是教育普及、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条件和教育公平(见表1)。
毛入园率常常是衡量学前教育普及率和入园难易的一项重要指标。毛入园率的统计方法有所不同,一是“在园幼儿数/4~6岁适龄儿童数”,二是“在园幼儿数/3~5岁适龄儿童数”。1本研究采用后一种统计方法。
学前教育質量的指标选择比较多元,生师比和教师素质是两个重要指标。生师比是影响教育质量尤其是师幼互动的一个重要指标,较低的生师比代表着个体接受个性化保教的机会和师幼互动的机会大大提高。[7]在评价教师素质时,常用的指标是“大专及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为了全面考察教师素质,本研究主要从学历和职称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既考察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的比例,也揭示未评职称和学历不达标教师所占的比例。为反映不同教师群体的职称情况,对不同职称进行赋值和标准化,将其变成可以进行群体比较的职称指数。学前教育条件主要考察教育的硬件条件,但已有研究缺乏对这方面的研究。受数据限制,本研究将幼儿人均图书作为一个指标进行尝试性探索。
学前教育公平主要考察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本研究将城乡生师比、教师学历、教师职称、人均图书的差异作为衡量教育公平的四个指标。
根据已有研究,公办园比例、教师薪酬、幼儿园收费、课程质量等也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数据的获得性受限,本研究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
二、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因子的区域比较
根据前述思路,我们以全国的平均数据为对照,主要以2012年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数据为依据,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类影响因子进行具体探讨。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探讨中,比较2009—2011年三年的学前教育投入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2》和2010—2012年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除经费以外的各类数据反映的是2012年的情况,人均GDP和教育经费的指标反映的是前一年的情况。
(一)学前教育质量因子
1.生师比
对发达地区生师比进行研究,可以获得如下发现:第一,发达地区的生师比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上海和浙江的生师比更低,江苏、广东和天津的生师比相对较高;第二,天津、广东、江苏生师比城乡差异较大,与
全国平均城乡差异接近,农村生师比均高于城镇生师比一倍左右,天津甚至达42.45∶1,而北京、上海、浙江的城乡差异较小,保持在12∶1到20∶1之间。(见图1)
图12012年发达地区生师比及其城乡差异注:表中数据是指多少个幼儿比一名教师,幼儿数越
大生师比越高。
整体而言,北京、上海在生师比和生师比城乡差异方面均较为理想,比较符合2012年确定的国际标准[9]。其原因可能在于,北京、上海两地公办幼儿园占主流,政府投入较大,教师可获得性和稳定性也较高。可以肯定的是,生师比过高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天津、广东生师比的城乡差异达到一倍以上显然是有问题的。
2.专科及专科以上教师比例
在专科及专科以上教师比例上,上海、北京、江苏、天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几乎接近100%,浙江的比例与全国水平接近,广东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一般较高,但也存在差异,浙江和广东的教师并没有学历上的优势。从该指标的城乡差异来看,上海、北京的城乡差异较小,广东、天津的城乡差异较大,农村幼儿园教师学历明显低于城镇幼儿园教师。 三、、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学前教育政策的系统性
本研究发现,影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因子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质量因子、机会和投入因子、物质因子、负向因子。在内部影响因素上,教师素质、生师比和学前教育投入是三大要素。这些发现提示我们在解决学前教育各类问题时,既要关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更要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整体设计,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建立学前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以全局的视角,参考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四个因子进行政策设计和系统配置,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和策略,保证设计具有系统性、协同性、战略性和可实现性。明确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效地配置各种发展资源,减少顾此失彼的各种问题,从而对学前教育进行更科学的宏观管理。其次,围绕教师素质、生师比和学前教育投入等关键问题,争取在学前教育体制和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在教师素质提升方面,采取建立科学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等措施,把好入口关和培训关;同时,在幼儿园教师编制、职称晋升、奖励和培训等方面进行体制和制度改革,增加幼儿园教师的吸引力。再次,要特别关注质量和质量检测。质量因子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影响程度接近50%。质量因子由生师比、教师职称和学历以及这些指标的城乡差异共同决定。因此,提升学前教育发展的质量,必须检测这些要素,增加教师正式编制,降低生师比,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水平,减少城乡差异。
(二)增加并优化学前教育投入
学前教育投入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其直接影响虽不及质量因子,但通过影响质量因子、物质因子和负向因子所发生的间接影响却不可低估。本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水平差异巨大,有的充分,有的接近甚至不及全国的平均投入水平。因此,部分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也同样面临着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国家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达地区可利用本地区经济雄厚的优势,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逐年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上海在此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市2009年学前教育财政预算占教育财政预算的6.99%,是广东省的11.5倍,幼儿人均公共经费指数为12.97%,是广东的3.2倍,之后两年均稳步提升,超过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应占教育财政经费的3%~5%的国内学前教育应有的投入水平[19],接近欧盟国家普遍执行的10%[20]的學前教育投入水平。上海学前教育各项发展指标遥遥领先应该说与其充足的投入密切相关。当然,我们有必要研究学前教育投入的适宜比例,并允许一定的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张雪,等. 地区与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教育发展研究,2012,(20);蔡迎旗. 学前教育概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8.
[关键词]学前教育;影响因素;发达地区
一般而言,学前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学前教育发展是否一定与经济发展同步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研究发现。一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决定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水平。另一些研究却不支持这种观点。例如,广东是我国位居前列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广东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有研究将其列为学前教育一般发展地区,甚至有研究将其归为学前教育发展比较落后的第四类地区。可见,经济发展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性,以及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仍有待进一步考察。本研究拟采用因子分析及比较分析方法,探索发达
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从而为促进发达地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而多元的,既囿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也受学前教育内部各类因素的影响。为便于量化研究,本研究将可测且可改变的影响因素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众多影响因素进行聚类,探索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因子。样本和因素选择根据十年来全国GDP和人均GDP的排名,本研究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作为发达地区的研究样本。使用2010—2012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以及2010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影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数据分析。分析软件为EXCEL2007和SPSS19.0。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选择13个因素,并参考已有研究,假设这13个因素共有五个维度,分别是教育普及、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条件和教育公平(见表1)。
毛入园率常常是衡量学前教育普及率和入园难易的一项重要指标。毛入园率的统计方法有所不同,一是“在园幼儿数/4~6岁适龄儿童数”,二是“在园幼儿数/3~5岁适龄儿童数”。1本研究采用后一种统计方法。
学前教育質量的指标选择比较多元,生师比和教师素质是两个重要指标。生师比是影响教育质量尤其是师幼互动的一个重要指标,较低的生师比代表着个体接受个性化保教的机会和师幼互动的机会大大提高。[7]在评价教师素质时,常用的指标是“大专及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为了全面考察教师素质,本研究主要从学历和职称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既考察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的比例,也揭示未评职称和学历不达标教师所占的比例。为反映不同教师群体的职称情况,对不同职称进行赋值和标准化,将其变成可以进行群体比较的职称指数。学前教育条件主要考察教育的硬件条件,但已有研究缺乏对这方面的研究。受数据限制,本研究将幼儿人均图书作为一个指标进行尝试性探索。
学前教育公平主要考察城市和农村的差异。本研究将城乡生师比、教师学历、教师职称、人均图书的差异作为衡量教育公平的四个指标。
根据已有研究,公办园比例、教师薪酬、幼儿园收费、课程质量等也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数据的获得性受限,本研究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
二、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影响因子的区域比较
根据前述思路,我们以全国的平均数据为对照,主要以2012年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数据为依据,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各类影响因子进行具体探讨。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探讨中,比较2009—2011年三年的学前教育投入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2》和2010—2012年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除经费以外的各类数据反映的是2012年的情况,人均GDP和教育经费的指标反映的是前一年的情况。
(一)学前教育质量因子
1.生师比
对发达地区生师比进行研究,可以获得如下发现:第一,发达地区的生师比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上海和浙江的生师比更低,江苏、广东和天津的生师比相对较高;第二,天津、广东、江苏生师比城乡差异较大,与
全国平均城乡差异接近,农村生师比均高于城镇生师比一倍左右,天津甚至达42.45∶1,而北京、上海、浙江的城乡差异较小,保持在12∶1到20∶1之间。(见图1)
图12012年发达地区生师比及其城乡差异注:表中数据是指多少个幼儿比一名教师,幼儿数越
大生师比越高。
整体而言,北京、上海在生师比和生师比城乡差异方面均较为理想,比较符合2012年确定的国际标准[9]。其原因可能在于,北京、上海两地公办幼儿园占主流,政府投入较大,教师可获得性和稳定性也较高。可以肯定的是,生师比过高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天津、广东生师比的城乡差异达到一倍以上显然是有问题的。
2.专科及专科以上教师比例
在专科及专科以上教师比例上,上海、北京、江苏、天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几乎接近100%,浙江的比例与全国水平接近,广东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一般较高,但也存在差异,浙江和广东的教师并没有学历上的优势。从该指标的城乡差异来看,上海、北京的城乡差异较小,广东、天津的城乡差异较大,农村幼儿园教师学历明显低于城镇幼儿园教师。 三、、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学前教育政策的系统性
本研究发现,影响发达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因子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质量因子、机会和投入因子、物质因子、负向因子。在内部影响因素上,教师素质、生师比和学前教育投入是三大要素。这些发现提示我们在解决学前教育各类问题时,既要关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更要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进行整体设计,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建立学前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以全局的视角,参考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四个因子进行政策设计和系统配置,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和策略,保证设计具有系统性、协同性、战略性和可实现性。明确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效地配置各种发展资源,减少顾此失彼的各种问题,从而对学前教育进行更科学的宏观管理。其次,围绕教师素质、生师比和学前教育投入等关键问题,争取在学前教育体制和制度建设上有新突破。在教师素质提升方面,采取建立科学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等措施,把好入口关和培训关;同时,在幼儿园教师编制、职称晋升、奖励和培训等方面进行体制和制度改革,增加幼儿园教师的吸引力。再次,要特别关注质量和质量检测。质量因子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影响程度接近50%。质量因子由生师比、教师职称和学历以及这些指标的城乡差异共同决定。因此,提升学前教育发展的质量,必须检测这些要素,增加教师正式编制,降低生师比,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水平,减少城乡差异。
(二)增加并优化学前教育投入
学前教育投入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其直接影响虽不及质量因子,但通过影响质量因子、物质因子和负向因子所发生的间接影响却不可低估。本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水平差异巨大,有的充分,有的接近甚至不及全国的平均投入水平。因此,部分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也同样面临着投入不足的问题。在国家投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发达地区可利用本地区经济雄厚的优势,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逐年加大学前教育的投入。上海在此方面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市2009年学前教育财政预算占教育财政预算的6.99%,是广东省的11.5倍,幼儿人均公共经费指数为12.97%,是广东的3.2倍,之后两年均稳步提升,超过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应占教育财政经费的3%~5%的国内学前教育应有的投入水平[19],接近欧盟国家普遍执行的10%[20]的學前教育投入水平。上海学前教育各项发展指标遥遥领先应该说与其充足的投入密切相关。当然,我们有必要研究学前教育投入的适宜比例,并允许一定的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1]张雪,等. 地区与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教育发展研究,2012,(20);蔡迎旗. 学前教育概论[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