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教学应奏好“三步曲”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it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教好这门课程的关键是要奏好“三步曲”,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到课前准备、课中强化和课后延伸的有机统一,不能弱化其中的某一环节,真正让教学资源使用最大化,教学方法运用合理化,教学目标完成最优化。下面就结合所教的四年级《家乡的变化》一课,谈谈自己的认识。
  
  1 课前准备工作应充分
  
  《家乡的变化》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教师除了要准备好相关的课件、资料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去深入地认识家乡,了解家乡。课前,我围绕镇政府提出的“工业强镇、农业富镇、旅游兴镇”的发展理念,组织学生参观我镇重点企业,了解工业发展的态势,到村头路边了解农业大棚种植的规模,到“全球500佳——河横村”调查绿色食品的销售以及旅游发展的情况。同时,让学生分小组按照分工从居住、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到社区进行调查、统计、拍摄和采访,填写好家乡变化调查表(课本第44页),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增加四十分钟的教学容量,又能够开拓课堂教学的深度,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的教育内涵。
  
  2 课中板块处理应到位
  
  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需要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只有学生做好了课前准备,教学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教学中,由于课前准备工作十分充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对于课文中的三大板块“谁不说俺家乡好”、“也有不尽人意外”、“雏鹰小队在行动”的处理更得心应手。在教学第一板块时,主要是播放学生调查、访问的录像片断,展示图片,调查表等,以“衣、食、住、行”等方面为切入口,回忆家乡的过去,与家乡的现在形成今昔对比。观看由宣传部门提供的《腾飞沈高》系列纪实片,使学生感悟到家乡新旧的对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在学习小故事《游滨河广场》后,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或者写一首小诗,或者写一段美文,也可以画一画你认为家乡最美的一角,还可以用一首歌来尽情地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学生由衷地道出:美丽的家乡,我爱你!此时学生的情感与体验交织在一起,在回味生活、展示生活的过程中,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教学第二板块时,先朗读一首小诗《高楼与花园》,让学生谈体会,在此基础上开展辩论赛,(正方:家乡的变化好处多。反方:家乡的变化烦恼多),学生自由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真情的互动、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明白家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但只要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家乡将会变得更美好,这样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渗透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教学第三板块时,先学习故事《执着少年爱家乡》,然后组织讨论后,完成一张表格(课本第47页)。最后学生再围绕“我们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做些什么呢?”这一话题进行讨论、交流,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引领学生向生活中的困惑挑战,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课后活动开展应扎实
  
  课后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但能够巩固所学内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这节课后我要求学生围绕两方面的内容开展活动,一是要以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开展“创文明镇、说文明话、做文明人”的宣传活动,到各村进行以“文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净化和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二是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入户进村,向村民发放沈高镇政府《致全镇人民的公开信》以及小学生自已制作的《人人参与环境保护倡议书》,向村民宣讲“环保”的意义,倡导村民自觉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的农村环境整治活动。通过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作为家乡的一员,对家乡的建设应有一份爱和责任,从而自觉地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为家乡建设出力。使学生课内激发、培育出的爱家乡情感,通过课后活动得到高度升华。
其他文献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新课的导入是关键,一个好的开头就意味着一节课成功了一大半。新课导入的关键不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哪里、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明白:我知道了什么,我还需要知道什么,我怎样才能知道,要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造的灵感,从而寓教于乐。    1 逆向思维法    对于简单、熟悉的问题,学生都有初步了解,已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求知的欲望,但如果教师稍微换一种角度就可以引导他们进入无穷
期刊
【摘 要】 对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简要分析,并根据力量训练的生物学原理和训练原则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探讨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促进作用,以及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和训练中疲劳消除的手段。  【关键词】 青少年运动员 力量训练 计划 生物学原理 训练原则 疲劳消除    1 力量训练的原理    对运动员加强力量训练有利于身心发展,青少年的骨骼肌肉含水份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物较少富有弹性和韧性,不易折断,
期刊
【摘 要】 家庭教育充满着爱,可如何对孩子实施父母的爱,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向孩子倾注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友爱,不能实施无原则的庞爱和不理智的溺爱。给孩子施爱要讲究无声地渗透,有形地激励,理智地引导,互动地交往,才能使爱更富有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爱的实施     “爱”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古往今来,有多少豪杰为“爱”而奋力拼搏,为“爱”而低头曲膝,为“爱”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基础美术在动画教学中的启发性、创新性教育,提出一些见解,从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产生的思维变化,阐述了动画专业基础美术课程训练时应该在创新思维方面关注的几个重点。  【关键词】 绘画 动画基础美术 专业特征 创造力     动画设计这个专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潮流性,是现代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动画专业在我国日益蓬勃发展,在呼吁改变传统教学思路,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
期刊
那是一节平常的语文课,我讲的事选自竣青的散文集《秋色赋》的《第一场雪》(原题为《瑞雪图》小学语文六年级十一册第18课)。  一上课,我就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冬天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  刚说完,学生的话匣就打开了,“美丽”、“快乐”、“荒凉”、“萧条”、“寒冷”、“冰天雪地”……学生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学生说完了,我本想直接导入新课,可转念一想,这不是训练学生口语表
期刊
【摘 要】 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理论和师生互动课型,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标 建构主义 互动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外语教育是全民族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水平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 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备发现问题的才智和提出问题的胆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本文就引导初中学生善于提出物理探究问题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问题 生活 课题库 资料收集法 专家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广大物理老师越来越重视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大目标是“以学生为主”,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使用学案和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学案 多媒体 自主学习 合理利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案和多媒体已逐渐成为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下面笔者从物理课程标准出发,结合自己在教学上遇到的情况,就目前物理教学中利用学案和多媒体的问题谈一下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审美情趣激发这一教学手段有机地融入聋校语文教学中,对于提高聋生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聋校语文教学应紧紧结合聋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审美情趣激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挖掘审美因素,科学创设审美情境,正确引导聋生感受和体验审美情趣,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审美鉴赏能力。通过这一教学手段促进聋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期刊
素质教育就是指全面提高孩子的思想品德、科技文化知识,培养健康身体和心理以及全面的劳动技能的一种教育,它是以个体和群体的先天生理条件为基础,以改善先天素质提高后天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当代儿童心理学理论特别强调环境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让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去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我们认为,通过环境对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