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传统的学习方式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改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数之间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流于形式”的现象,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中的一个热点、一个难点,值得深入探讨。
那么到底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还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小组合作学习。
1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
1.1 实践活动性,即合作学习不只是文本式的学习方式,不局限于记诵,而是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求学习,求发展。
1.2 亲历参与性,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强调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
1.3 教师指导性,显而易见,学生从事合作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教师的指导是比不可少,如内容的确定,活动的组织,疑难解答等都不可离开教师的点拨,组织和鼓励。
1.4 形式开放性,这主要是指合作学习主题的开放性,从课程形态来看,合作学习的主题,即可来自学科课程,也来自活动课程,即可来自分科课程,又可来自综合课程。
1.5 方法综合性,主要是指合作学习方法的整合运用,学生所认识的世界和认识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是互通的,对学生来说也是充满好奇的,因此,教师教学中克服机械单一的教学方式,积极合理整合多样方式方法,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益的重要途径。
2 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1 小组学习的目标要明确,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时我们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二是基础训练与人文素质发展的关系。
2.2 小组学习的内容可自主选择,目前,虽然有不少的教师形式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学习的内容基础上仍然是教师安排,讨论基本上是教师代替讨论,通常教师将自己认为需要小组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一些问题,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来,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笔者把这种小组学习称为“规矩性”的小组学习。
2.3 小组学习的形式可“动静”结合,小组组合的基本形式有两种,静态学习小组和动态学习小组,静态学习小组的特点是小组成员与学习地点相对固定,以4~6人为一小组,并选派出一名组长代表发言,可这个组组长和代表发言轮流担当。动态学习小组的特点是构成小组的成员不固定,而是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由学生自由临时组合在一起,还可以让尖子生流动帮助其它小组学习。
2.4 小组学习的时间要预流充足。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当然小组学习时间的多少要根据小组学习内容的多少,难度的大小来决定。
2.5 小组学习的效果要全面评价。评价对小组学习起导向作用,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及时反馈性评价,小组目标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可以是单项目的评价,也可以是综合评价。
3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点“要则”
小组合作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笔者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3.1 学会收集,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书。并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做好课前准备。
3.2 学会表达,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3.3 学会讨论,讨论是学的关键,每个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
3.4 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一种学习,要学会倾听教师的提问,同学的发言,操作要点,小组分工要求,听表扬之词,听批评之言,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4 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时机不当。在新课程理念下,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到头来把学习内容弄的一塌糊涂。
4.2 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4.3 规则不明。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两三个同时强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4.4 时间不足。我们现在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听“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4.5 评价不全。开展小组活动,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发表个人意见,评价也主要在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还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式的评价。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问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还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小组合作学习。
1 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
1.1 实践活动性,即合作学习不只是文本式的学习方式,不局限于记诵,而是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求学习,求发展。
1.2 亲历参与性,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强调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
1.3 教师指导性,显而易见,学生从事合作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研究,教师的指导是比不可少,如内容的确定,活动的组织,疑难解答等都不可离开教师的点拨,组织和鼓励。
1.4 形式开放性,这主要是指合作学习主题的开放性,从课程形态来看,合作学习的主题,即可来自学科课程,也来自活动课程,即可来自分科课程,又可来自综合课程。
1.5 方法综合性,主要是指合作学习方法的整合运用,学生所认识的世界和认识的方式方法,是多样的是互通的,对学生来说也是充满好奇的,因此,教师教学中克服机械单一的教学方式,积极合理整合多样方式方法,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益的重要途径。
2 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1 小组学习的目标要明确,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时我们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二是基础训练与人文素质发展的关系。
2.2 小组学习的内容可自主选择,目前,虽然有不少的教师形式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学习的内容基础上仍然是教师安排,讨论基本上是教师代替讨论,通常教师将自己认为需要小组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一些问题,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来,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笔者把这种小组学习称为“规矩性”的小组学习。
2.3 小组学习的形式可“动静”结合,小组组合的基本形式有两种,静态学习小组和动态学习小组,静态学习小组的特点是小组成员与学习地点相对固定,以4~6人为一小组,并选派出一名组长代表发言,可这个组组长和代表发言轮流担当。动态学习小组的特点是构成小组的成员不固定,而是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由学生自由临时组合在一起,还可以让尖子生流动帮助其它小组学习。
2.4 小组学习的时间要预流充足。要真正落实小组学习的目标,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当然小组学习时间的多少要根据小组学习内容的多少,难度的大小来决定。
2.5 小组学习的效果要全面评价。评价对小组学习起导向作用,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及时反馈性评价,小组目标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可以是单项目的评价,也可以是综合评价。
3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几点“要则”
小组合作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笔者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3.1 学会收集,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有时需要收集一些资料,要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书。并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做好课前准备。
3.2 学会表达,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3.3 学会讨论,讨论是学的关键,每个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
3.4 学会倾听,倾听是合作学习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一种学习,要学会倾听教师的提问,同学的发言,操作要点,小组分工要求,听表扬之词,听批评之言,从而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4 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时机不当。在新课程理念下,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到头来把学习内容弄的一塌糊涂。
4.2 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互相促进。
4.3 规则不明。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两三个同时强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4.4 时间不足。我们现在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听“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4.5 评价不全。开展小组活动,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发表个人意见,评价也主要在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还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式的评价。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我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问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