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合理安排中学体育运动量的论述,贯彻负荷原则,对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学生体质,都有重要作用,同时要考虑思想教育因素的合理安排,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为上好每堂体育课提供借鉴与参与。
【关键词】中学 体育课 运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04-02
1.引言
体育课的运动量,直接对学生生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对增强学生体质效果不大;反之,运动量过大,就会对学生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适宜的运动量,才能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能力。可见,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中学体育课运动量的表现形式
2.1课的运动量是由课上所采用的练习数量、强度、密度、时间和动作质量等因素所决定的。数量是指一次课中完成练习的次数、重量、距离的总量。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练习对学生生理负担量的大小,也就是课上每做一个或一组练习对学生身体刺激大小,它由练习的距离、重量、时间等要素决定。例如:对同一学生来讲 ,跑的强度大小由单位时间内跑完的距离决定,用12秒跑完100米的强度就大于13秒跑完100米的强度;举重的强度主要由重量决定,举的重量越大,强度就越大。密度是指一次课用于练习的时间占全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的长短。每次练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则密度越大。时间是指一次课的总时间。动作的质量是指完成某一练习是否符合技术规格的要求。
2.2练习的数量、强度、密度、时间和动作的质量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安排一堂课的运动量时应全面考虑其中各个因素。练习的强度、密度的大小和数量、时间的多少与运动量的大小是成正比关系,即完成练习的数量多,强度大,密度大,练习的时间长,则运动量就大。其中尤以数量和强度对运动量影响为显著。但动作的质量虽是影响运动量大小的一个因素,但与运动量大小不一定成正比。一般来说,动作质量好,运动量较适宜,对身体影响也就较好。
3.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四个方面
3.1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与自身素质的状况进行安排
3.1.1运动量的安排,一定要根据少年儿童机体活动能力的规律。中学生时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间,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很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学生在一次课上机体活动一般有这样的变化,即机体工作能力开始上升,逐渐达到较高水平,然后出现下降。根据这一特点,课的运动量安排应逐渐加上去,到课的后半段可加到较高水平,然后使运动量逐渐降下来,到课的结束时使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平静状态。学生在完成每一次练习时,机体具有作练习—疲劳—恢复的特征。与成年人相比,学生在练习后疲劳出现得早,也消失得快,身体机能有个加量,适应,再加量,再适应的过程。因此,体育老师应根据课上学生练习过程中机体变化的生理规律,在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加量和加强度时,不要急剧过猛。有经验的教师在采用加速跑的练习时,总是一次比一次逐步加快速度,而不是第一次就要求学生全力跑,道理也就在这里。
3.1.2安排运动量时,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应符合学生的年龄,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和训练水平。一堂课的运动量安排,应以绝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为主要依据,但对体弱和体强的学生,一定要有所区别。对体质较弱和病残学生,不能放任不管,在体育课上采用适量的符合他们实际的医疗体育内容,运动量要小,逐渐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女学生在例假期,课的运动量一定要减小,避免做一些跳跃项目、而力性练习和以下肢为主动力性的力量练习。
3.2教材的性质与每次课的任务需要而定
3.2.1要使运动量安排得合理,一定要根据每次课的任务需要而定。由于新授课和复习课的任务不同,运动量的安排也就不同。在学习某项新教材时,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技术,教学因素所占比重就多,一般来说运动量的安排不宜过大,对某项教材,在形成正确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提高以至熟练掌握技术技能时,运动量就应相对地安排大些。
3.2.2在安排运动量时,要认真研究教材的性质,对学生身体的影响,以及不同教材之间的联系,如田径中的跑和跳的教材与体操教材;以发展速度耐力为主的教材与发展力量和灵巧为主的教材;在发展力量中静力性力量的教材与动力性力量的教材等。例如一次课中如有两个以上的教材,安排顺序一般应该是先安排量小的内容后安排量大的内容,先安排复习教材后安排新授教材,先安排学生容易完成的练习后安排难度大的练习,先安排静力性练习后安排动力性练习,先安排发展灵巧、速度素质的练习后安排发展力量、耐力素质的练习等等。
3.3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来安排
为了更合理地安排运动量,要求体育教师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正确对待运动量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是保证体育课获得合理的运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还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课上启发学生相互观察,分析动作,保护帮助,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明确运动量的合理安排,主要是为了增进学生健康,完成课的任务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3.4从课的组织安排
要使运动量安排得合理,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备课质量,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工作,提高组织教法水平,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在课上教师不论是集中指导还是分组指导,都要尽量减少不合理的组织措施,场地器材的布置要便于教学,集合整队要快、静、齐,减少不必要的调动时间等,来加大课的密度。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贯彻精讲多练的精神,选用各种辅助练习,多采用简单易行,不占场地器材的专门练习(如俯卧撑、纵跳、原地高抬腿跑等),还可以把数个动作编成一组或一套连续地反复练习,运用循环练习的方法,多增加竞赛因素等。在课上既有集中指导全体练习,也有分组练习,分组练习中有循环练习,也有附加的补充性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课的练习密度和课的负荷,课上合理的组织工作能使教学内容、教法运用和负荷安排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助于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4.小结
4.1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设计每堂课负荷与恢复的量和强度。每堂课的运动量必须与学生一个阶段总负荷及学生机能水平相适应或有恰当的比例运动量的逐渐提高可以有大、中、小并有规律地交替安排。
4.2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学双方的活动安排得合理,貫彻负荷原则,使学生通过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和提高机体能力水平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改善身体素质。
4.3严密课的组织工作能提高课的教学密度的合理性,充分利用课上每一分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5.建议
5.1在安排运动量时,要避免超出学生的机体能力,在体育课上,一般安排中等强度练习密度较大的内容。
5.2在较大强度练习后,课安排一些轻微运动量的游戏或身体练习。
5.3在掌握技术过程中,所安排得辅助练习的量和强度及在动作结构上应与主要教材的教学效果一致。
参考文献:
[1]罗映清,曲宗湖等著.《学校体育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王则珊著.《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张力为著.《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版
【关键词】中学 体育课 运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04-02
1.引言
体育课的运动量,直接对学生生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运动量过小,就不能有效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对增强学生体质效果不大;反之,运动量过大,就会对学生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有适宜的运动量,才能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能力。可见,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对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中学体育课运动量的表现形式
2.1课的运动量是由课上所采用的练习数量、强度、密度、时间和动作质量等因素所决定的。数量是指一次课中完成练习的次数、重量、距离的总量。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练习对学生生理负担量的大小,也就是课上每做一个或一组练习对学生身体刺激大小,它由练习的距离、重量、时间等要素决定。例如:对同一学生来讲 ,跑的强度大小由单位时间内跑完的距离决定,用12秒跑完100米的强度就大于13秒跑完100米的强度;举重的强度主要由重量决定,举的重量越大,强度就越大。密度是指一次课用于练习的时间占全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的长短。每次练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则密度越大。时间是指一次课的总时间。动作的质量是指完成某一练习是否符合技术规格的要求。
2.2练习的数量、强度、密度、时间和动作的质量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安排一堂课的运动量时应全面考虑其中各个因素。练习的强度、密度的大小和数量、时间的多少与运动量的大小是成正比关系,即完成练习的数量多,强度大,密度大,练习的时间长,则运动量就大。其中尤以数量和强度对运动量影响为显著。但动作的质量虽是影响运动量大小的一个因素,但与运动量大小不一定成正比。一般来说,动作质量好,运动量较适宜,对身体影响也就较好。
3.合理安排运动量的四个方面
3.1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与自身素质的状况进行安排
3.1.1运动量的安排,一定要根据少年儿童机体活动能力的规律。中学生时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间,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很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学生在一次课上机体活动一般有这样的变化,即机体工作能力开始上升,逐渐达到较高水平,然后出现下降。根据这一特点,课的运动量安排应逐渐加上去,到课的后半段可加到较高水平,然后使运动量逐渐降下来,到课的结束时使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平静状态。学生在完成每一次练习时,机体具有作练习—疲劳—恢复的特征。与成年人相比,学生在练习后疲劳出现得早,也消失得快,身体机能有个加量,适应,再加量,再适应的过程。因此,体育老师应根据课上学生练习过程中机体变化的生理规律,在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加量和加强度时,不要急剧过猛。有经验的教师在采用加速跑的练习时,总是一次比一次逐步加快速度,而不是第一次就要求学生全力跑,道理也就在这里。
3.1.2安排运动量时,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应符合学生的年龄,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和训练水平。一堂课的运动量安排,应以绝大部分学生的承受能力为主要依据,但对体弱和体强的学生,一定要有所区别。对体质较弱和病残学生,不能放任不管,在体育课上采用适量的符合他们实际的医疗体育内容,运动量要小,逐渐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女学生在例假期,课的运动量一定要减小,避免做一些跳跃项目、而力性练习和以下肢为主动力性的力量练习。
3.2教材的性质与每次课的任务需要而定
3.2.1要使运动量安排得合理,一定要根据每次课的任务需要而定。由于新授课和复习课的任务不同,运动量的安排也就不同。在学习某项新教材时,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技术,教学因素所占比重就多,一般来说运动量的安排不宜过大,对某项教材,在形成正确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提高以至熟练掌握技术技能时,运动量就应相对地安排大些。
3.2.2在安排运动量时,要认真研究教材的性质,对学生身体的影响,以及不同教材之间的联系,如田径中的跑和跳的教材与体操教材;以发展速度耐力为主的教材与发展力量和灵巧为主的教材;在发展力量中静力性力量的教材与动力性力量的教材等。例如一次课中如有两个以上的教材,安排顺序一般应该是先安排量小的内容后安排量大的内容,先安排复习教材后安排新授教材,先安排学生容易完成的练习后安排难度大的练习,先安排静力性练习后安排动力性练习,先安排发展灵巧、速度素质的练习后安排发展力量、耐力素质的练习等等。
3.3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来安排
为了更合理地安排运动量,要求体育教师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正确对待运动量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是保证体育课获得合理的运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还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课上启发学生相互观察,分析动作,保护帮助,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明确运动量的合理安排,主要是为了增进学生健康,完成课的任务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3.4从课的组织安排
要使运动量安排得合理,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备课质量,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工作,提高组织教法水平,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反复练习。在课上教师不论是集中指导还是分组指导,都要尽量减少不合理的组织措施,场地器材的布置要便于教学,集合整队要快、静、齐,减少不必要的调动时间等,来加大课的密度。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贯彻精讲多练的精神,选用各种辅助练习,多采用简单易行,不占场地器材的专门练习(如俯卧撑、纵跳、原地高抬腿跑等),还可以把数个动作编成一组或一套连续地反复练习,运用循环练习的方法,多增加竞赛因素等。在课上既有集中指导全体练习,也有分组练习,分组练习中有循环练习,也有附加的补充性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课的练习密度和课的负荷,课上合理的组织工作能使教学内容、教法运用和负荷安排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助于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4.小结
4.1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设计每堂课负荷与恢复的量和强度。每堂课的运动量必须与学生一个阶段总负荷及学生机能水平相适应或有恰当的比例运动量的逐渐提高可以有大、中、小并有规律地交替安排。
4.2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学双方的活动安排得合理,貫彻负荷原则,使学生通过承担一定的生理负荷,促进新陈代谢的进行和提高机体能力水平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改善身体素质。
4.3严密课的组织工作能提高课的教学密度的合理性,充分利用课上每一分钟,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5.建议
5.1在安排运动量时,要避免超出学生的机体能力,在体育课上,一般安排中等强度练习密度较大的内容。
5.2在较大强度练习后,课安排一些轻微运动量的游戏或身体练习。
5.3在掌握技术过程中,所安排得辅助练习的量和强度及在动作结构上应与主要教材的教学效果一致。
参考文献:
[1]罗映清,曲宗湖等著.《学校体育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王则珊著.《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张力为著.《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