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农不稳”,说的是农业发展是整个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农业如何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的问题,农业的问题其实就是农村的问题,农村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也就是农村劳动力资本的问题。如何保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的发展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来装备,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用现代产业体系来提升,用现代经营形式来推进,用现代发展理念来引领,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这些都离不开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否则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功效就会大打折扣,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进程就会受阻,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的水平就会降低,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的引导就会落空,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的意识就会削弱。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轻农、厌农问题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到处充斥着都市中的大老板、总经理、富二代、大明星、豪宅、名车。。。。。。他们聚集着所有人的目光,似乎也在引领者时尚,让所有人去追逐和向往。而一提到农村人们就会想到落后,一提到农民人们就会想到没有文化、思想守旧、灰头土脸。。。。。。,这些在我们的电视等媒体的文艺作品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现实中城市和农村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包括经济方面、文化卫生、医疗保障等,这些都会促使更多的年轻人远离农业、农村去追逐城市化的生活。
2、 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
国家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不够,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还不能保证所有的孩子百分之百的读完9年义务教育,造成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下。即便在这些孩子当中涌现出非常有才华而考上大学的,也会因为“轻农、厌农”而选择非农。我国虽然对农业院校非常重视,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但对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因为这些农业院校更多的是把优秀农村学子加工转变为城市化大军的一员,去感受城市的就业难。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出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是基于:相对于有限的劳动资料来说,我国农村拥有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将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不但可以提高农民人均实际使用劳动资料的数量,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弥补城市劳动用工的不足。但经过实施发现被转移走的农村劳动力并非是剩余的部分,而是那些年富力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也正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最需要的部分,这些人被转移到工业化的建设中,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低下的劳动力,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一些农业大省,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由于农村留守劳动力年龄大、文化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
2009年初,中国农业大学的张洪波对胶东农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此次共调查了475名农村劳动力,其中50岁以上的有237人,占总人数的49.9%;40-49岁的有168人,占总人数的35.1%,30-39岁的有51人,占总人数的11%,30岁以下的仅有19人,占总人数的4%;文化程度方面: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8.13%,初中文化程度占61.75,初中以上学历的占17.73,其他占2.39%,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农村留守的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主要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年龄结构偏大,主要以50岁以上的为主,这些都与外出务工人员有着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未进行全面培训,先进科学技术掌握不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开发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低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问题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分田到户,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土地的过于分散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尤其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但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农村产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却由于是非农户口而得不到土地,对于那些掌握农业科技的人才来说,也是因为没有充足的土地,而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框架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现代经济学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加重要。正如舒尔茨所说的那样,“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好坏之分,好的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决定小规模农户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决定农民增收。反之亦然。因此,根据农民的制度需求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制度的有效供给,建立良好的制度实施机制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和制度实施机制三个方面。
第一,制度供给。在制度供给方面除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制度措施之外,更要进一步加快农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步伐,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只有这样才可产生农村对生产要素的“回波效应”。
第二,制度需求。就现代农业发展而言,新型农民培育除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的要求相适应之外,还必须建立稳定现代农业发展所要求的人力资本的有关制度。
第三,实施机制。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实施机制是构成制度的三大要素。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要看这个国家制度实施机制是否健全,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十分复杂,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又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合作者的信息也不对称,因此,实施机制不可能自动进行,欺诈违约行为会不断出现进而会阻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强制性措施保证契约的实施,而检验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要看其违约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可以较好地惩罚违约者者。要实现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具备“帕累托最优”和“激励相容”的标准,建立良好的制度实施机制必不可少。
三、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的途径措施
1、.加强舆论的引导
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加强对现代化农村产业宣传,改变人们心目中对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愚昧落后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的印象,让更多的人看到传统农业(种养殖业)通过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还可以给我们带来美好田园生活,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农村的现代化当中来,提高农民整体的劳动力水平。
2、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为进一步提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形式,是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和切入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实表明,要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因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农民。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就必须不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基础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基础性工程,在提高农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定要把新增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并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寻求多渠道筹资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受教育者的范围。我国教育财政性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偏低,对于农村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应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使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做到真正的“义务化”,保证让每一个农村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3、积极推进农民职业教育。
政府要把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大经费统筹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利用现有职业培训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技推广中心培训部等各类教学资源,大力发展民办培训机构,并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定点基地,切实帮助农村劳动力完成技能培训。
4、制定和完善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使闲散的土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流通和汇集,让真正有才华、有志向从事农业的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空间,使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最大化。
5、.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为了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仅仅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和积极推进农民职业培训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因为,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使农民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农民只有“走出去”而不可能“返回来”的劳动力单向流动现象,这对发展现代农业极为不利。因此,各级政府必须立足于农民利益,努力满足农民的需求,应努力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方面有重要突破:第一,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第二,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
只有通过上述措施的共同实施才能保证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本整体水平的提高,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轻农、厌农问题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到处充斥着都市中的大老板、总经理、富二代、大明星、豪宅、名车。。。。。。他们聚集着所有人的目光,似乎也在引领者时尚,让所有人去追逐和向往。而一提到农村人们就会想到落后,一提到农民人们就会想到没有文化、思想守旧、灰头土脸。。。。。。,这些在我们的电视等媒体的文艺作品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现实中城市和农村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包括经济方面、文化卫生、医疗保障等,这些都会促使更多的年轻人远离农业、农村去追逐城市化的生活。
2、 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
国家对农村的基础教育投入不够,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还不能保证所有的孩子百分之百的读完9年义务教育,造成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下。即便在这些孩子当中涌现出非常有才华而考上大学的,也会因为“轻农、厌农”而选择非农。我国虽然对农业院校非常重视,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但对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因为这些农业院校更多的是把优秀农村学子加工转变为城市化大军的一员,去感受城市的就业难。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出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是基于:相对于有限的劳动资料来说,我国农村拥有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将这些过剩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不但可以提高农民人均实际使用劳动资料的数量,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弥补城市劳动用工的不足。但经过实施发现被转移走的农村劳动力并非是剩余的部分,而是那些年富力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也正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最需要的部分,这些人被转移到工业化的建设中,为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留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低下的劳动力,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一些农业大省,这种现象更为突出。由于农村留守劳动力年龄大、文化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
2009年初,中国农业大学的张洪波对胶东农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此次共调查了475名农村劳动力,其中50岁以上的有237人,占总人数的49.9%;40-49岁的有168人,占总人数的35.1%,30-39岁的有51人,占总人数的11%,30岁以下的仅有19人,占总人数的4%;文化程度方面: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8.13%,初中文化程度占61.75,初中以上学历的占17.73,其他占2.39%,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农村留守的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主要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年龄结构偏大,主要以50岁以上的为主,这些都与外出务工人员有着较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未进行全面培训,先进科学技术掌握不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开发不了,农民文化素质的低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严重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问题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分田到户,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土地的过于分散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尤其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但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农村产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却由于是非农户口而得不到土地,对于那些掌握农业科技的人才来说,也是因为没有充足的土地,而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框架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现代经济学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加重要。正如舒尔茨所说的那样,“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有好坏之分,好的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决定小规模农户好的行为,好的行为决定农民增收。反之亦然。因此,根据农民的制度需求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制度的有效供给,建立良好的制度实施机制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和制度实施机制三个方面。
第一,制度供给。在制度供给方面除继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制度措施之外,更要进一步加快农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步伐,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只有这样才可产生农村对生产要素的“回波效应”。
第二,制度需求。就现代农业发展而言,新型农民培育除必须与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民的要求相适应之外,还必须建立稳定现代农业发展所要求的人力资本的有关制度。
第三,实施机制。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实施机制是构成制度的三大要素。判断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要看这个国家制度实施机制是否健全,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十分复杂,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又可能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合作者的信息也不对称,因此,实施机制不可能自动进行,欺诈违约行为会不断出现进而会阻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强制性措施保证契约的实施,而检验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要看其违约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可以较好地惩罚违约者者。要实现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具备“帕累托最优”和“激励相容”的标准,建立良好的制度实施机制必不可少。
三、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的途径措施
1、.加强舆论的引导
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加强对现代化农村产业宣传,改变人们心目中对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愚昧落后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的印象,让更多的人看到传统农业(种养殖业)通过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还可以给我们带来美好田园生活,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农村的现代化当中来,提高农民整体的劳动力水平。
2、加大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为进一步提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形式,是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和切入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实表明,要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还在于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因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农民。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就必须不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基础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基础性工程,在提高农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定要把新增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并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寻求多渠道筹资模式,不断扩大农村受教育者的范围。我国教育财政性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偏低,对于农村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因此,政府应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使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做到真正的“义务化”,保证让每一个农村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3、积极推进农民职业教育。
政府要把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大经费统筹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利用现有职业培训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技推广中心培训部等各类教学资源,大力发展民办培训机构,并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定点基地,切实帮助农村劳动力完成技能培训。
4、制定和完善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使闲散的土地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流通和汇集,让真正有才华、有志向从事农业的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空间,使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最大化。
5、.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为了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仅仅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和积极推进农民职业培训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因为,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失衡,使农民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农民只有“走出去”而不可能“返回来”的劳动力单向流动现象,这对发展现代农业极为不利。因此,各级政府必须立足于农民利益,努力满足农民的需求,应努力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方面有重要突破:第一,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第二,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
只有通过上述措施的共同实施才能保证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本整体水平的提高,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