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雾,起于潘园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园是皖西大地上的一个小小村落。我父亲是土生土长的潘园人,也是最早离开故土奔赴小城营生的潘园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父亲回潘园探亲,成了儿时的我最向往的一件事情。
  随着生活的跌宕,我离潘园越来越远,对潘园的印象变得模糊,分崩离析成一个个零碎又混乱的画面,隐匿在我记忆的夹缝里,潘园,仿佛只剩一个空洞的、遥远的概念。曾一度以为,我对潘园的情感淡漠了。可就在某个时刻,哪怕是嗅到了类似潘园的乡野气息,也会猝不及防地触动一段对潘园的回忆。闭上眼睛,我依然能清晰地看见久远时空外的潘园:厚重的黄土地、静谧幽深的竹林、盘桓在潘塘上的浓雾、古老的杏子树,还有让我恐惧的裹着小脚的巫婆、被家人深锁在土房里的疯子。破旧草房的残垣断壁处,偶尔会窜出条黑红相间的毒蛇(潘园人叫它土根蛇)……原来,潘园,始终驻扎在我灵魂的最深处。
  城市的扩张,经济浪潮的冲刷,使年轻力壮的潘园人远赴各个城市谋生,现在的潘园,只残留几个老弱妇孺的身影在日渐萎缩的土地上劳作:种种豆角或拾拾麦穗。豆角是一畦菜园里的豆角,麦穗是田间遗落的麦穗。他们闲散的步调,无力也无心忠于农事,一任夕阳,将他们孤单的影子越拉越长。
  潘园人对土地的依附感弱了,祖祖辈辈曾赖以养家糊口的土地好像可有可无。这是时代变迁引发的蝴蝶效应,也是城市化进程必然的症候之一。这一切,应该与潘园人对待土地的情感无关吧?是了,憨实的潘园人怎会抛却生养他们的黄土地?现代文明无论是皈依还是背叛,土地都始终宽厚地沉默着。可一听见“土地”,潘园人仿佛就能嗅见小麦的香味、听见玉米拔节的脆响。潘园的土地,隐喻了质朴、包容、沉稳和绵绵不尽的生命。对待土地,潘园人的血液里一直传承着信徒般的敬畏和虔诚。虽然,机械和科技正在密不透风地武装人们的生活,让土地离人们越来越远,可潘园人依然坚信,嘹亮的劳作口号,伴着闪闪发亮的汗滴,终会再度盘旋在潘园如洗的蓝天。这种隐秘的传承使散落在各地的潘园人一个个如放飞的风筝,线的那头,紧紧地拴在潘园的土地上。
  我已经没有机会再去追问,病重的父亲,执拗地迁户回潘园时,他是否全然忘记了当初千辛万苦地挤进城,只为买份商品粮户口?兜兜转转,便是一生。父亲最终安详地躺在牵扯他一生的黄土地上,魂落潘园。
  竹林深处的坟冢,是潘园人认定的归宿。
  潘园的老人最忌讳邻村的乱坟岗。乱坟岗,葬的或是客死异乡的外族人,或因自杀等种种原因不能落葬自家祖坟的孤魂。在潘园这片土地上,一直都有这样古老的传说:人有三魂七魄,人死后,魄消散,独留魂存在,若是不能落葬祖坟,受不到祖先神灵的庇佑和后人拜祭的香火,就会变作充满戾气的孤魂野鬼,入不了天道轮回。在潘园人的意识里,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潘园人可以不计较活着时遭遇的种种磨难,唯独惧怕死后变成一缕乱坟岗上无家的孤魂。村里的老人早早就为自己做了准备:棺椁漆得锃亮,黑色寿衣上,花团锦簇。在请风水先生挑选阴宅时,他们的神情尤为认真肃穆,像是举行生命中最重要的仪式,也是最后一次,虔诚地叩问土地。
  我至今仍然无法想象,这些老人亲手为自己砍制棺椁或缝纫寿衣时的心境。在我看来,油漆再亮、花朵再艳,也遮盖不住棺椁和寿衣上散发出的阴森的、死亡的气息。单就那两个词的本身,就足以让我战栗和恐惧,毫无美感可言。
  邻村的乱坟岗早已不在,据说是1989年的一场洪水把它冲平了。潘园的老人们心里像是卸下块重石,无端地轻松了许多。洪水退去,乱坟岗里露出许多女婴骸骨。潘园人听闻,长久的一声叹息后,便是更长久的沉默。蒙昧的年代,在未开化的乡风里,女婴的离奇死因,鲜有人深究。地要锄,田要耕,粮要收……哪一样不是指望儿子们的一身蛮力接替父辈在土地上折腾?重男轻女,一直根植在潘园人的思想里。
  我曾不止一次地揣测,是不是时代的迅猛发展远远超出了潘园人单纯的认知,导致潘园人缺失安全感,不得已才随波逐流?仿佛多米诺骨牌,谁推倒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第一枚骨牌倒下,后面的就会跟着起连锁反应。潘园经常出现这样诡异的现象:打工,许多人背负行囊去一个地方打工;盖房,全村争先恐后盖洋房——有没有人住倒是次要的。有段时间,连去九华山等佛门净地当僧侣,都在潘园形成了一股流行的风尚。据说,那时潘园人去九华山观光不用买门票——寺里有很多老乡。寻常人得花重金才求得的开过光的佛珠,在潘园,基本人手一串,当然也是寺庙里的老乡给请的。
  经济浪潮用快到几乎让人窒息的速度席卷着皖西大地,潘园也逐渐脱离了农耕社会的轨迹。当第一栋刷满油漆的洋房取代了曾经的草房,很快,这些洋房便以惊人的速度繁衍,雾色中,无声无息地吞噬着潘园的土地。我总以为,是谁跟潘园开的玩笑吧,潘园盖的第一栋洋房,名为洋房,出于何种原因却带着永远也矫饰不了的土气。不久,又有了第二栋、第三栋……一栋栋望去,尽管大小各异,却都有着惊人的神似——土气。这种土气,由内而外散发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我曾试图找个比喻来类比,却沮丧地发现,除非用建筑学的专业术语解释,否则,任何空泛的语言都无法描述它们带给我的强烈的视觉冲击。神奇的是,在潘园,没人觉得不妥,仿佛洋房本该如此!他们恬淡的态度几乎让我产生错觉:或许,洋房本该如此?
  这些冒著土气的洋房通常都很寂静,稀有人烟,沉默地矗立在小城边缘。更深人静时,偶尔也会有那么不安分的一栋,像一条鬼鬼祟祟的贪食蛇,趁人不备,迅疾就多出几平方米——类似城市里拆迁时常见的伎俩——看似笨拙的洋房,除了顽强的侵占力,也会透着些许农民式的狡黠,一如潘园人。
其他文献
其实我也是蚁族,在北京  加入黑甲兵的队伍  搬运梦想。搬运青春  还有少得可怜的爱情  我的搬运  总是丢盔弃甲  一次丢了结婚照  一次丢了流氓兔  还有一次丢了诗稿和酱油  如今我能搬运的  唯有余生  中年以后  我微笑说话  情绪平稳  不再爱一个人  我爱猫,也爱狗  我爱路边的蚂蚁  拖着食物的样子  我爱葱茏的夏日  水晶帘动微风起  一院蔷薇撲鼻香  中年以后  我的爱像群星一样
期刊
阳光驾临,唐古拉山的雪水奔流而下。它们并不知道自己前程未卜。能不能到大海安身立命?那是上天的决定。  他們,只顾奔流。  夏夜,蝉鸣和汽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分不出胜负。  我在等细雨,洗去记忆的尘埃。  桂花一夜之间开出千树万树。你来与不来,我都会在黎明之前,捧出那坛菊花酒。  月亮不再柔情似水,夜空星满为患。  白雪飞舞。炉中火正旺。  一只来不及筑巢的鸟站在光秃秃的树干上,紧盯着冷冰冰的山崖。
期刊
1  喜欢看一些比较冷门的书,沱沱的《去漂流》,一本另类的写长江和江边日常生活的书,大概没有多少人关注过。在网上已找不到这本书,在作家里也找不到沱沱。沱沱离开重庆在人间漂流了一圈,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手绘强人,又回到了重庆。因为一个悲伤得不能自持的梦,他用14年时间画了这本书。长江、索道、轮渡、老房子、大轮船、台阶、小巷、拆迁、洪水、一群向往远方的山城少年……生活在下游的我所熟悉的这一切,以画面加文字
期刊
爷爷的每一天,那是从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开始的。  爷爷大名邹彩民,外号大狗子,长得高挑,白净,清瘦,慈眉善目,儒雅随放,让人看起来便觉得亲切,舒服。年轻的时候,爷爷开有猪行、粮行,坐商于双溪南街。爷爷的行铺沿中心河大码头南侧河岸展开,生意曾一度触及上海、姑苏一线。作为一个水乡人,就离不开水。他们喜茶,对汤则更讲究。头汤面,二道茶,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对伴水而居之人则似乎更甚。  清晨,天色
期刊
2016年,我随帮扶队伍来到健安村参加扶贫工作。  健安村是个大村,有11 个自然村,占地38 平方公里,离镇区很近,村东头的健安大桥连着镇区。我帮扶的五户贫困户都在桥头附近,分布在主干道的两边。过了健安大桥,拐进右边的小竹林,走到竹林尽头便是坤姐的家。  坤姐中年丧偶,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她为人随和,大大咧咧,跟人聊天总是笑呵呵的,天生的乐天派,跟她聊天极容易受她感染而快乐起来,这也是我喜欢跟她聊
期刊
水神不在?灯火成了靠近它的唯一仪式  阳光举起一日,月光守候半夜  荷的精神边疆,是你无法抵达的  一些词语正在走向复兴  一些词语早已开始颓废  嗯,她,不需要一座远山投靠  在大雪来临之前  白 露  白露,要赋予谁的真相  其实,融入泥草的,青春是不可以苟同的  凜冽远不是秋天的溢美之词  总有一个人暗自失语  邂逅一支芦苇,耳畔单曲回放《致爱丽丝》  去哄哄太阳吧,说一些愉快的决定  高低
期刊
认识小靖,是因为她的医术。四年前,偶然的一次,朋友说起了她。朋友有灰指甲,难看,是小靖帮助护理好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妻的个别手指上也有灰指甲。听后,我们决定去看看。  初见小靖,是在古城南门纸箱厂北侧她的店里。未进门,就看到长发飘飘的她露出迷人的笑脸迎接我们。落座,端来咖啡,小靖煞是热情。妻直奔主题,向她咨询指甲的护理。我一脸的严肃。虽然品着她的咖啡,看着她眉飞色舞的笑脸,听着她清脆悦耳的介绍
期刊
我一定是记错节气了,不然,我不会在飘雪的季节还穿着单薄的衣服,也不会,把今冬最早的一場雪,记成诗经里的最瘦的诗句。  不会竖起衣领,等待寒风卷起落叶,把雪花,描写成水蛇腰的舞者,也更不会,把结冰的湖面,当作一面镜子,或者把沿街的冰凌,当作通风的木梳,拼命地梳理自己的思绪,细长的风。  扁扁的星光,在寒风中叹息,我从街道的另一端出发,看着雪花落下,一句一句洁白的问候,从无休止,是在问候临窗的老人,还
期刊
到达雷州的第一站,是雷城夏江天后宫,即妈祖庙。妈祖庙是中国当下每一个沿海城市普遍存在的文化符号,有海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在我的印象中,中國绝大多数的天后宫门前屹立的是两尊威严的石狮子,但雷城夏江这座天后宫,屹立门前的,却是两尊憨态可掬的石狗!  随后,我们参观雷州博物馆,果然在博物馆内的石狗奇观展厅看到上千尊石狗,最大的石狗连座高约130 厘米,最小的仅高10 厘米左右,一般的石狗跟真狗大小差不多
期刊
天刚蒙蒙亮,便被不断传来的“呵喝”声吵醒。细听一下,原来是叔父和村里方龙伯在门前田里教牛。  那条小牛是家里的老母牛生的,快三岁了。俗话说:“一岁笼头,两岁圈,三岁拖犁,四岁骟。”牛犊到了一岁,就要给它安上笼头,免得到处乱跑。到了两岁,就可以穿圈了。“圈”在这里读“juàn”,就是牛的鼻环。一头牛安上笼头穿了鼻圈,就会被绳子牵着系着,再也没有自由了。小牛到了三岁,力气足了,可以拖犁拖耙耕田。如果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