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框框走近经典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a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推出了儿童剧《泰坦尼克号》,曾经看着电影《泰坦尼克号》谈恋爱的年轻家长们,带着对经典膜拜的心理,带着对该剧的好奇,牵着宝宝走进剧场,走进《泰坦尼克号》的世界。
  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提出了疑问,这是根据爱情电影改编的吗?这是给孩子看的儿童剧吗?那么,让我们用一种学龄孩子必修的逻辑思维来解构一下“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是一部经典的电影,电影中的爱情桥段和主题歌像藤蔓一样已经缠绕在人们心里,由此忘却了“泰坦尼克号”是1912年首航的豪华游轮,忘却了那是一次惊动世人的“大海难”。儿童剧《泰坦尼克号》跳出了经典电影的框框,用小动物的视野演绎了普通人生命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演绎了大难来临时的人生百态。
  自去年开始,一些儿童剧业内人士开始对儿童剧观看的年龄层进行分级,为此这部儿童剧适应的年龄层,也成为一个奇特的现象。这是一部无法对观众年龄分层的剧目,3岁以上儿童和成人都会被吸引,90分钟演出,全程无离场。
  该剧是从一只野猫追捕老鼠一家开始的,仓皇而逃的老鼠杰克一家误上了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野猫布莱克追踪老鼠们也踏上了游轮,而游轮的船舱里有两只贵族宠物猫,底层船舱里住着积极乐观的老鼠船长和水手们。猫和老鼠,一对天生的敌人;野猫和宠物猫,不同的生活方式;忠诚的贵宾犬,无悔的游轮乐师。当这些人物在豪华游轮上遭遇大难,不管哪个年龄层的观众都专注了起来。
  在低幼孩子的眼里,这是一个关于大船破了,老鼠和猫一起逃难的故事,虽然看了心里会难过,但又非常喜欢剧中的小老鼠们。老鼠杰克的儿子鼠宝,活脱脱就是一个学龄前的幼童。当鼠妈露丝在为外出的鼠爸杰克担心,初上游轮的鼠宝却被好奇心充斥着,没心没肺地只想着爬上甲板到处看看,露丝一次次地拽着鼠宝尾巴把他从栏杆上拉下来,慈母与顽童形象而生动。老鼠一家害怕被捣蛋鼠发现自己冒失登船,扔掉了手里的面包假扮雕塑,鼠宝担心面包被捡,鼠妈担心儿子被发现,由此捣蛋鼠与老鼠一家的动静变化,可知和不可知的矛盾成为孩子们的笑点。当老鼠船员们为老鼠一家开派对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想变成一只无忧无虑的老鼠加入到他们的舞会中。野猫杰克带着宠物猫波斯满足了孩子的心,让猫和老鼠共度一场欢快的舞会。在低年龄的孩子心中,本来就没有“天敌”的概念,只要猫不吃老鼠,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共处一室呢?更何况还是一群会弹吉他、会变魔术、会调皮捣蛋、成天笑呵呵的老鼠们。
  在学龄孩子的眼里,这是一个教会他们辨别崇高与猥琐,教会他们理解责任和担当的故事。当大难来临,忠诚的狗乐师并没有放弃他们的工作,只要“泰坦尼克号”还在,他们的音乐就必须继续下去,游轮是他们的“主人”,演奏音乐是他们对每个乘客的誓约。“让妇女儿童先上船”,这句话是“泰坦尼克号”遭遇海难时的经典语言,当灾难来临时,这句话总是出现在每个人的心坎里的。鼠爸杰克让妻子和儿子上“救生艇”,船长水手们让女生笑笑鼠获得“生”的机会,相反地,宠物猫加菲为了活下去,不惜放弃尊严、男扮女装。剧中所有的场景都在跟孩子们诉说着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敢于担当。
  年轻的家长们万万没想到,本来打算作为旁观者来看的儿童剧,竟然打动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高贵优雅的波斯猫与追求自由的野猫布莱克相遇、相知、相爱,打破彼此内心的隔膜和顾虑,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走进老鼠们的舞会,在音乐中释放自我。这一切如初恋般美好。游轮即将沉没,老鼠杰克一家必须分离,鼠宝被让入“救生艇”,鼠妈露丝紧紧地抱着鼠爸杰克不愿撒手,露丝的一句“我们全家从来没有分开过”,让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潸然泪下。最后当“救生艇”载着大难不死的猫和老鼠们一起远去的时候,鼠宝和鼠妈的对话让所有的观众陷入了沉思:“大难之下没有天敌。”
  儿童剧《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打破儿童剧年龄分层的局面,是由几个原因形成的:
  主创人员和演职员不能“低估”孩子。
  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里,接触到的社会事件也日渐复杂,他们看电视看电影看iPad,他们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常常会让成年人出乎意料。一个五岁的孩子,肯定比一个三十岁的成年人五岁的时候更明白事理。所以三十岁的父母不能用当年的自己来理解自己的孩子。同理可证,儿童剧的主创团队在蹲下来理解孩子的同时,绝对不能小看他们的智商和情商。
  三条感情线并进,适合不同年龄的受众群。
  如果说电影《泰坦尼克号》让观众记住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那么儿童剧《泰坦尼克号》让观众记住的是老鼠一家的亲情、老鼠船员们与鼠爸和野猫布莱克之间的友情、布莱克和波斯之间的爱情。三条感情线让剧情变得更加丰满和完整,每一个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打动自己的场景。
  戏剧节奏层层推进,牵动观众的喜怒哀乐。
  该剧从猫和老鼠的追捕,偶然地踏上豪华游轮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情绪。两次老鼠们的舞会,欢乐到高潮后突如其来地被打断,一次次风波再起,最后在欢乐大圆满的舞蹈中,游轮撞上了冰山。想逃的,不想逃的,逃不了的,勇敢的,猥琐的,忠贞的,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沉迷其中,与人物一起开心紧张和悲伤。
  儿童剧观众群的年龄分层是制作方对剧目的受众定位,也是演出商对观众的负责,有了观众年龄的推荐,才能帮助家长找到适合自己孩子观看的儿童剧。然而,儿童剧《泰坦尼克号》用自己独有的诠释方式,传承经典、塑造人物、挖掘主题,成为一个打破了儿童剧观众群分层的特例。我们期待更多的经典被搬上儿童剧的舞台,让少年儿童能看到更多世界著名的不朽巨作。 摄影:高剑平
其他文献
黄佐临先生无疑是公认的上海话剧乃至中国话剧一个旗帜性、标志性的人物,是为上海话剧事业、中国话剧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位伟大艺术家。  环顾今天剧坛,在佐临先生走了以后,我们在生活当中很难再发现像佐临先生那样睿智、那样学术渊博、那样视野广阔、那样谦和、那样幽默、那样亲切的戏剧大师,希望我们若干年后能够再出现这样的戏剧大师。因为受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邀请,要做一个关于佐临先生与布莱希特戏剧观的公开讲座,所以
期刊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来沪演出他们新打造的《北国佳人》, 这是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首次来沪献演,但一鸣惊人,受到了观众的热情追捧。  河北梆子早就流传申城,与上海的舞台还有着一段特殊的历史因缘。清同治年间,京戏传入上海,上海的京班戏园就不断邀请山陕梆子和直隶梆子(河北梆子的前称)的名角前来搭班演出。光绪中叶,不少梆子艺人来沪后还搭入京班戏园,与京、徽艺人同台演出,甚至有皮黄、梆子合演(称为双下锅),而有
期刊
主要人物:  女 人 年轻的银行女职员(24岁)  男 人 中年的江湖男盗贼(48岁)  另有会说话的“光柱”、歌队……  [这是一个四周完全开放的圆形舞台,观众围绕舞台观摩。舞台上的主要布景由一支二十余人的载歌载舞的歌队不断变换造型来完成。  [漆黑的舞台,传来一只老猫一连串惊恐的叫声,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猫的惨叫声久久回响……  [光亮,蓝天白云下的教堂外一角,一只老黑猫(由戴着黑猫面具的演员
期刊
新编沪剧《邓世昌》以甲午海战为背景,演出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作为沪剧一部难得的宏大壮美的史诗戏,青年演员朱俭饰演了主角邓世昌,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而又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很庆幸,这一次了解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他叫邓世昌。”朱俭这样说道。  希望每一个细节都能符合“邓大人”  上海沪剧院曾在上世纪60年代排过一部《甲午海战》,但是这次的《邓世昌》完全是另起炉灶,新写新编。剧本策划了三年,经历
期刊
上海文化广场每年举办的 “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到2016年,已走入第五个年头,今年首次有中国台湾的音乐剧参与展演中。相对于大陆的创作,台湾对于华语音乐剧又有哪些创意之道呢?音乐剧《天天想你》以流行音乐史上的传奇音乐人张雨生为题,23首张雨生经典歌曲为串联。而音乐剧《向左走 向右走》由画家几米的绘本《向左走 向右走》改编而来。从整体上来看,《天天想你》和《向左走 向右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一个来
期刊
幻想——更高的真实  幻想,在《玻璃动物园》中占有极大的重要性。作为叙事者的汤姆一上场便说,“他(魔术师)给你们的是伪装成真实的幻想。我给你们的是伪装成美丽幻想的真实。”这里,汤姆是在代替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说话。  对威廉斯来说,幻想是远比现实中的细枝末节更为重要的东西。它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更高的真实。  他在《上演笔记》一文中写道,“真实、生活或现实是一样活的东西。在根本上,只有通过变形,通过
期刊
在观众接受“女王召见”之前,王室管家郑重地向观众解释女王自即位起在每周二接受首相的觐见,与首相有20分钟交流的不成文惯例。同时,他隆重推出这一惯例的见证者——两把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为召见首相定制的古董椅子,椅子在宫中的特定角落迎送了几代帝王,它们的来源、质地、换软装的时间都被精确记载——似乎白金汉宫有关的一切人事物都如同博物馆中的文物事记一样缺乏温度,其中包括女王本人,她的生活就是工作,是传统制
期刊
三十年前,一部妙趣横生的前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吸引了中国几代观众。2016新年伊始,当我在朋友圈里发了同名话剧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的信息,朋友们纷纷表示对这部作品记忆犹新,许多细节至今想起来都会发笑,那是我们曾经也有过的经历。这部具有俄罗斯气质的喜剧作品因为这次话剧版的在华演出,一下子打开了中国观众记忆中的闸门,令人倍感亲切。  口是心非皆有戏  话剧《办公室的故事》的主演是当年为影片中女主
期刊
弗朗索瓦丝·萨冈在18岁的时候以《你好,忧愁》一跃成为法国文学界的新星,因为就像世人对她本人的描述一样,在作品中她直接描绘了一个天真又危险、脆弱且叛逆的少女塞茜尔的故事。塞茜尔青春反叛,理想是“要过一种卑鄙无耻的生活”,这跟大众对萨冈的印象“一个迷人的小魔鬼,一双藏匿着天真的眼眸,与世界保持距离的冷漠,对人与人间关系的洞察,一丝微笑伴随着羞怯,如同我们眼中永远天真的孩子”不谋而合,塞茜尔和爸爸、西
期刊
从北京返沪已经多日,长宁沪剧团在首都长安大戏院演出沪剧《赵一曼》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依旧回响在耳边。开座谈会那天,街头漫天大雪,会上却热气腾腾。一些专家把这台演出说成是缅怀先烈的良心戏,一句“小剧团有大担当”的评语更如电光石火。我把这句话当作对我们剧团、对自己的鞭策和诫勉。新年来临,就讲讲我对剧团剧目创作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吧!  紧贴时代脉搏和两条腿走路  我们是一家区属剧团,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