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长:变幻不定的角色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场战争中的角色转换
  
  拉姆斯菲尔德在1975年11月至1977年1月就担任过国防部长,当时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防部长。2000年总统大选让布什进了白宫,副总统切尼将拉姆斯菲尔德推荐给了布什。于是,布什将至关重要的五角大楼帅印交到了这位年近70岁的老鹰派手中。
  拉姆斯菲尔德也许是美国历史上最“杀气腾腾”的国防部长了。他“二进宫”的最初几个月,就推出了锋芒毕露的军事战略;他卖力倡导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布什推行的单边主义,他又是主要的捉刀人。
  9.11事件之后,拉姆斯菲尔德的影响力不断上升。2001年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动武,拉姆斯菲尔德是急先锋。伊拉克战争,作为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成了真正的设计师,而根据法律承担军事指挥协调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上将却默默无闻。这与1991年海湾战争有着天壤之别。那时国防部长切尼不指挥军队,参联会主席鲍威尔则因直接指挥军事行动、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速胜伊拉克军队而名声大噪。斗转星移12年,两场战争的导演、领衔主演者——国防部长和参联会主席——的角色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那么,国防部长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本来没有国防部
  
  美国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既没有国防部,也没有参联会,只是先后设立了陆军部和海军部,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均由文官担任,以防出现军人独裁。1898年美西战争后,陆军部长鲁特认为应建立一个决策一元化的中心。他仿照德国总参谋部的样式来组建美国陆军的总参谋部,用陆军总参谋长取代陆军总司令。1903年,国会通过的《参谋部法》基本上实现了鲁特的设想。
  在马汉“海权论”的鼓吹下,20世纪初期,美国海军的作用日益突出。1915年美国在海军部设立了海军作战部部长(相当于陆军部的参谋长),作为海军部长的助手,海军作战部长有自己直属的参谋班子。
  
  国防部长的“诞生”
  
  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国防部”,在战争状态下,总统只好充当陆军和海军之间的联络人。二战中,为便于协调指挥军事行动,为总统提供军事咨询,两军种(当时美国空军还依附于陆军)的高级指挥官组成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简称参联会),陆军参谋长和海军作战部长是当然人选,但当时参联会没有设立主席,罗斯福总统的私人参谋长李海海军上将事实上担任了这一角色。参联会负责美军的整个作战指挥事宜。
  1947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安全法》,成立空军部,与海陆军部平级;设立“国家军事机构”和国防部,但国防部只有少量的工作人员,国防部长一职级别与三军部长平等,同属内阁部成员;各军种之间的关系仍由没有主席的参联会进行协商,各军种部拥有独立的指挥权。
  1949年国会又颁布了《国家安全法》,加强国防部长的权力,创立单一的国防部,三个军种部划归其下;参联会设立主席一职,主席是国防部长和总统的首席军事顾问,但各军种还保留“作战指挥权”和“行政独立”。1958年的《国防改组法》使国防部长掌握了作战指挥权,在财会、科研、后勤等方面均有了更大的实权,建立了以国防部长为首的作战指挥和行政管理两大系统。1986年《国防法》扩大了参联会主席的权限,包括制订军事战略、指导国防预算、作战及联合演习计划等,分享国防部长部分职权,但他仍是总统和国防部长的军事顾问,无权指挥军队。由此,美军的指挥体系最终得以确立。
  从理论上说,总统和国防部长对战争行为和战场发生的事情都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直接指挥伊拉克战争和承担虐俘的责任是有法律依据的。
  
  国防部长的个性
  
  由于文职的国防部长一般都不懂军事,战时往往给予参联会主席较大的指挥权,如海湾战争时,国防部长切尼把具体作战指挥大权给予了参联会主席鲍威尔将军,使鲍威尔一举成名。但在美国历史上,国防部长独揽军事指挥大权,撇开参联会赤膊上阵也不少见。这当然与国防部长的性格及职业出身等有关系。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被肯尼迪总统评价为“起到力挽狂澜作用”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继任约翰逊总统的国防部长,他认为美国应该介入越南事务,力劝约翰逊总统“以武力改变共产主义政策”。为此他换上军装,亲自视察南越,殚精竭虑地制订了越南战争计划,夜以继日地指挥着这场战争,把参联会主席泰勒晾在一边,几乎不让泰勒插手军队指挥。在后来日益高涨的反战浪潮下,他不得不黯然辞职。
  两度出任国防部长执掌美军帅印的拉姆斯菲尔德以“鹰派”核心人物著称,力主向伊拉克开战,伊拉克战争几乎成了拉姆斯菲尔德和布什总统掌控的战争,人们很少看到现任参联会主席迈尔斯上将起什么作用。
  当然,在整个美国军事指挥体系中,总统是最高军事首脑。决定战争与和平的最后拍板权在总统手里(原则上还得国会批准),而不在国防部长手中;再强硬的国防部长也只不过是接过总统的权杖指挥军队打仗而已。
其他文献
6月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正式通过了德法英三国提交的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该决议认为,伊朗在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核查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仍有些问题需要做出解释,伊朗应进一步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配合。由于该决议没能做出最终结论,也没有确定解决危机的最后时间,这使得伊朗核危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无法画上句号。  谈到“核”,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核能”和“核武器”。伊朗是个能源大国,它的石油储量
期刊
越共六大以后,越南开始全面“革新”。由于越南农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民家庭户经济的发展仍受到许多制约,满足不了农业和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要求,以推动经济的“起飞”。于是,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农民家庭户突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框架,成立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家庭庄园经济,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商品经济,以求自富。  在过去十几年,庄园经济在越南农村发展十分迅速,尤其南方各省,由于拥
期刊
恐怖分子会把媒体当作一种达到目标的工具,媒体工作的特点就是要拿到独家新闻,而众多的独家新闻里的一类可能就是恐怖活动。  如果一定要说他们进行了某种合作的话,媒体至少是被动的。    相互利用相互刺激    我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谈一点看法。对于恐怖分子来说,恐怖事件的影响越大就越有可能达到目的,而媒体是他们扩大影响的工具或途径之一。现代恐怖主义的特点之一就是善用大众媒体。至于恐怖活动用媒体达到什么目的
期刊
媒体在这次人质事件中肯定是被利用的一种工具。  即便是恐怖分子,也要寻求人们的同情,寻求人们的支持,而媒体就是实现他们这些愿望的便利渠道。  从人质事件入手来考察媒体在特定情境中的特殊作用,是个很有意思的工作。  首先,恐怖分子眼中的媒体就是一种工具,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它们就像黑客手里的互联网,9.11事件中的两架飞机。飞机本身没有问题,互联网本身也没有问题,依照这个逻辑,媒体本身也没有问题。 
期刊
半岛电视台满足了全球传播时代多元意见市场形成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打造一个各种意见聚集的平台。  播放斩首事件在美国也许起到了和恐怖分子所希望的完全相反的效果,给布什解决了一些麻烦。    第三种声音    董关鹏实际上半岛电视台也不完全是一个阿拉伯世界的媒体,绝对不像很多人所想像的具有浓重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情结。半岛电视台满足了全球传播时代多元意见市场形成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打造一个各种意见聚集的平
期刊
有一部电影叫《拯救大兵瑞恩》,六名士兵不惜冒险来到前线,拯救一名普通士兵瑞恩,因为他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惟一幸存的。最近,又一出拯救行动在伊拉克上演,可是这次拯救的对象不是美国士兵,而是一名菲律宾劳工,因为他是家中八个孩子的父亲。这次拯救的方式也不是把士兵派上前线,而是从前线撤出。更不同的是指挥这次行动的不是高大威武的美军指挥官,而是一名纤弱的女子。她,就是菲律宾总统阿罗约。  46岁的卡车司机克鲁斯
期刊
各种势力都往这里汇合,包括恐怖势力。  真正的主角还是政府和别的组织,不是媒体。    一个自然的生态    金灿荣 半岛电视台在人质斩首事件中的作用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的产物,并不是它刻意追求的。它是最早按西方模式搞出来的电视台,有一个跨国界的特性,它持批评态度,吸引眼球,越有眼球大家越希望通过它达到某种目的。各种势力都往这里汇合,包括恐怖势力,这可能是种自然生成的生态。既然是自然生成的生态,如
期刊
韩国将在2004年下半年最终确定新行政首都的地点,制订建设计划和着手征地,2007年底开工建设,2012年开始迁入,2030年新行政首都最终建成。韩国为此将耗资380亿美元,搬迁50多万人。这是一项长达27年、既非常宏大、又极为复杂的综合性工程。  近来,韩国迁都一事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7月5日,韩国有关机构公布了新都选址评选结果,燕歧群公州市有可能成为新的首都。同时,韩国国内赞成和反对迁都的
期刊
美国外交与安全“三巨头”    7月8日~9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女士对中国进行访问,受到中方高规格接待。国家主席胡锦涛、军委主席江泽民、国务委员唐家璇予以会见,外交部长李肇星与她举行会谈。在7月8日下午中国外交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至少两次有外国记者提问:中国政府内是否也有类似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职务?中国政府中谁的职位与赖斯对等?对此,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答道:赖斯女士是应李肇
期刊
6月28日,美国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了权力。伊拉克未来局势将如何发展,人们的看法既有乐观的,也有悲观的。作为一个中东问题的长期研究者,肖宪教授对伊拉克未来的局势很不乐观。他认为,伊拉克有可能进入一个更加混乱和动荡的时期,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内战和分裂,成为国际社会一道不断流血的伤口。  他的判断主要来自对伊拉克这个国家特殊性的认识。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昨天和今天,就可以看到它的明天。  在一次研讨会结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