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潜能倘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天空。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自己所想,说自己的,允许学生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允许他们“答非所问”;允许他们在讨论后一个问题时,还在想着前一个问题;允许他们搞“三重唱、四重唱”;允许他们在“突发奇想”时“脱口而出”,来一句“我来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得不对”;允许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要让学生在有交流欲望时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关键词:想象力 挖掘 张扬个性 标新立异 突发奇想
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在想像的空间里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像,有时甚至还会异想天开。这种潜能倘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天空。
一、 突现自我,让学生的思维自己“飞”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自己所想,不受别人思维的干扰,说自己的,不要人云亦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张扬个性、标新立异,逐步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次,我们在学习成语故事《滥竽充数》,我让学生充分地提出问题,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喜欢一个人思考的,就让他一个人静静地想;喜欢几个人一起学的,就让他们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有几个孩子在研究“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人”,交流时,我让孩子们比一比谁最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有孩子说:“他是个奸诈贪婪的人,因为他不会吹竽却骗齐宣王说会吹,骗取俸禄。”有孩子说:“他是个见风使舵的人,他见齐宣王好骗就想办法蒙混过关,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了固定的收入。后来他见势不妙,拔腿就跑。”有孩子说:“他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你想啊,在那时候,欺君之罪是要被砍头的,而他竟这么胆大,敢骗齐宣王的钱。他又是个心细的人,他打听到齐泯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吹,就逃之夭夭。”又有孩子说:“我从图上也可以看出他是个狡猾的小人。你看,他一只眼睛斜着看,一只眼睛半眯着,嘴角歪着,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肯定在想:该死的齐泯王,就在我发财时来捣乱,断我的财路。”……
孩子们多能想、多能说啊,这是教者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想他们所想,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多想多说的结果,长期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张开想像的翅膀,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二、允许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飞”
从教学目的上讲,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判断、比较、选择,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中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我们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充分信赖的人,要允许他们“答非所问”,允许他们在讨论后一个问题时还在想着前一个问题,允许他们搞“三重唱、四重唱”,允许他们在“突发奇想”时“脱口而出”,来一句“我来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得不对”。一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嫦娥奔月》一文,当说到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时,我让学生们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说。学生们有的说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她心肠多好啊;有的说嫦娥机智勇敢,她巧妙地和逢蒙周旋。这时,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书上写得不对,嫦娥不够机智,如果她机智的话,她可以把仙药踩得粉碎,就不用自己吃下仙药而和后羿分别了。”“不对,嫦娥是机智的,因为后羿不知道逢蒙是个阴险狡诈的人,而嫦娥知道……”“既然嫦娥知道逢蒙是个阴险狡诈之人,那她为什么不把仙药藏好呢?说明她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说到底她还是不够机智。”……这些问题是作者所能料到的吗?是编者编入时的意图吗?都不是,可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啊!也许,孩子们的想法还不够成熟,或者离题千里,但是他们在想、在说,思维在碰撞,“火花”在闪耀啊!
三、以“补白”情境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快乐地“飞”
如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为了理解“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種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个深刻的道理,教师巧妙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创设了“庄稼地边的对话”情境活动:
师:一年后,学生们又相聚在原来的地方。现在,你就是哲学家的学生,面对这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你想到了什么?会和同学们说些什么?想对去世的哲学家说些什么?
生甲:我用铲子铲、撒灰等办法,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生乙:我用烧草的办法铲除杂草,结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有从根本上铲除杂草。
生丙:老师是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他不会只是想告诉我们怎样除草吧?我想老师是让我们思考一个道理。
看得出来,学生也和课文中的弟子一样,浮想联翩,茅塞顿开,百感交集,深切地“触摸”到了哲学家心灵的博大、深邃以及哲学的智慧之美,从而获得了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由此,我不禁想到: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营造气氛,用人性的方法来教语文,让学生想自己所愿想、说自己所想说,让学生在有交流欲望时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关键词:想象力 挖掘 张扬个性 标新立异 突发奇想
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在想像的空间里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像,有时甚至还会异想天开。这种潜能倘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天空。
一、 突现自我,让学生的思维自己“飞”
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想自己所想,不受别人思维的干扰,说自己的,不要人云亦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张扬个性、标新立异,逐步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次,我们在学习成语故事《滥竽充数》,我让学生充分地提出问题,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喜欢一个人思考的,就让他一个人静静地想;喜欢几个人一起学的,就让他们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有几个孩子在研究“南郭先生是怎样的人”,交流时,我让孩子们比一比谁最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有孩子说:“他是个奸诈贪婪的人,因为他不会吹竽却骗齐宣王说会吹,骗取俸禄。”有孩子说:“他是个见风使舵的人,他见齐宣王好骗就想办法蒙混过关,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了固定的收入。后来他见势不妙,拔腿就跑。”有孩子说:“他是个胆大心细的人。你想啊,在那时候,欺君之罪是要被砍头的,而他竟这么胆大,敢骗齐宣王的钱。他又是个心细的人,他打听到齐泯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吹,就逃之夭夭。”又有孩子说:“我从图上也可以看出他是个狡猾的小人。你看,他一只眼睛斜着看,一只眼睛半眯着,嘴角歪着,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肯定在想:该死的齐泯王,就在我发财时来捣乱,断我的财路。”……
孩子们多能想、多能说啊,这是教者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想他们所想,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多想多说的结果,长期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张开想像的翅膀,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二、允许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飞”
从教学目的上讲,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判断、比较、选择,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中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我们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充分信赖的人,要允许他们“答非所问”,允许他们在讨论后一个问题时还在想着前一个问题,允许他们搞“三重唱、四重唱”,允许他们在“突发奇想”时“脱口而出”,来一句“我来说”、“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他说得不对”。一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嫦娥奔月》一文,当说到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时,我让学生们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说。学生们有的说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她心肠多好啊;有的说嫦娥机智勇敢,她巧妙地和逢蒙周旋。这时,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书上写得不对,嫦娥不够机智,如果她机智的话,她可以把仙药踩得粉碎,就不用自己吃下仙药而和后羿分别了。”“不对,嫦娥是机智的,因为后羿不知道逢蒙是个阴险狡诈的人,而嫦娥知道……”“既然嫦娥知道逢蒙是个阴险狡诈之人,那她为什么不把仙药藏好呢?说明她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说到底她还是不够机智。”……这些问题是作者所能料到的吗?是编者编入时的意图吗?都不是,可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啊!也许,孩子们的想法还不够成熟,或者离题千里,但是他们在想、在说,思维在碰撞,“火花”在闪耀啊!
三、以“补白”情境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快乐地“飞”
如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为了理解“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種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个深刻的道理,教师巧妙利用课文留下的空白,创设了“庄稼地边的对话”情境活动:
师:一年后,学生们又相聚在原来的地方。现在,你就是哲学家的学生,面对这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你想到了什么?会和同学们说些什么?想对去世的哲学家说些什么?
生甲:我用铲子铲、撒灰等办法,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生乙:我用烧草的办法铲除杂草,结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有从根本上铲除杂草。
生丙:老师是探讨人生奥秘的哲学家,他不会只是想告诉我们怎样除草吧?我想老师是让我们思考一个道理。
看得出来,学生也和课文中的弟子一样,浮想联翩,茅塞顿开,百感交集,深切地“触摸”到了哲学家心灵的博大、深邃以及哲学的智慧之美,从而获得了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由此,我不禁想到: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积极营造气氛,用人性的方法来教语文,让学生想自己所愿想、说自己所想说,让学生在有交流欲望时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