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的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n1983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入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知识骤增,以至于有人称之为“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读是读不完的,看是看不了的,学是学不尽的,怎么办? 那我们还不如换一种教法呢?
  一、更新观念,注重角色的调整
  经常在办公室听到这样的抱怨,一节课下来,上课的老师一进办公室就懊丧地说:“准备了这么久,结果学生没有配合,好好的一堂课上成这样……”在这里教师似乎变成了演员,而且是主角。上公开课似乎都是为教师们而设的,而学生则成了配合演出的角色。至于这节课学生学会了没有,学到了多少,关心的人并不多。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教师长期形成的旧有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较多重视那些教的问题而忽略学生学,较多重视教法而较少重视学法,较多重视“学会”而较少重视“会学”,较多重视学生听讲领会而较少重视学生多思多疑……这些是造成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往往被牵着鼻子走,学习的乐趣没有了,创新的意识也没有了。学生成了装灌知识的容器,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转变自己的观念。换个角色来上课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学习的主人。将传统意义上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置于一种平等友好的关系之中。教师则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到导而不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权利,营造一种宽松和諧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将是大有益处的。
  二、重视“读”的训练
  与传统的教学理论相比,当前教育观更注重学生“读”的训练,这是因为我们已充分意识到“读”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作用:读可益智、读可审美、读可怡情、读更可以发展语言能力。在教学中把学生带人读的天地,认识世界,发展身心,其作用不可低估。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好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过去那种婆婆妈妈式的问答讲解,运用各种读的手段,如:齐读、自由读、默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男生读、女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课文的思想感情。优美意境和写作手法。以读代讲或从读促悟。以教学《革命烈士诗二首》为例:当教学“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一句时,如果单单靠讲解分析“。”在这里的好处,学生还是似懂非懂,如果要求学生与“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一句反复对照朗读,无须教师多讲,便能使学生悟出加上“,”时,这一句有如警言,字字铿锵有声,充分显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高大形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寻珠探宝的习惯。同时在读——感悟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兴趣。
  三、培养“说”的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问答”的形式,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提问讲解。学生说的机会很少。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呢?在课堂上让他们在唇枪舌剑、高潮迭起或是大胆质疑、侃侃而谈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学的知识少了怎么办?五年制小学阶段有近三百篇,六年制还不止。这么多篇课文,每篇只要讲清两、三个重要的点就够可观的了,何况还有识字、学词、学句、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准备,切实做到“精讲。”“讲”要讲在点子上,讲在要害处。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张扬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逐步获得将来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四、改变课外作业内容
  张志公曾说过:“每个有文化的,能说能写的成年人如果仔细看一下自己的语文能力,他将发现他认识的字、掌握的词、成语、谚语等等,能够熟练运用的表达形式,相当不小的一部分不是从语文课中、从学校里,而是从别的学科中,从自己的阅读活动中,从社会生活里的接触和实践中学到的。他还将发现,他说话的习惯和能力,读书的习惯和能力,写东西的习惯和能力之中……大都能从语文课堂以外的其他接触的活动中找到对他有影响、起过作用的来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清楚,你所教的学生也许将来不是文学家、语言学家,不是研究汉语言的专门人才,但是他却是一个必须走向社会的人,他必须获得基本的语言能力。而我们的课外作业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一样。那种机械的重复练习,大量的题海战术只能造就考试的“高手”,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无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无法使学生有自觉更新知识,获取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而另一种现象,因为要“减负”而完全没有课外作业。也是不可取的。
  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学生乐于接受,而对他们提高语文能力又有很大帮助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呢?
  关于课外阅读作业:
  家长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同是一个教师教,我的孩子作文水平怎么这么差?其实稍做调查便不难发现,这与孩子的阅读量有很大的关系。阅读量大的孩子不仅仅在作文,在其它各项语文能力中也明显强于同龄的其他孩子。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的经历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教师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书读的多了,见识多了,视野开阔了,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他们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仅能为学生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写作材料、思维材料和写作知识,而且可以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
  “教语文,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须教’。”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我想。也应成为所有语文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小学生所学数学知识有限,精力和时间也有限,所以数学日记可以结合数学教学和教材内容。因为从数学教学中引出的问题学生易于接受,容易理解,有利于写作。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  关键词:数学 思维 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新课改,在使学生学习到应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主要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因此如何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促进和实现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是我们教学工作这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素质;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    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社会对于人才的高素质已成为客观要求。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
期刊
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重点之一。我认为数学活动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主动去探究数学问题。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
期刊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内核,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根本保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予高度重视。学生的思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引导和启发,并反复训练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本文结合自己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根据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谈谈对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创
期刊
所谓的创新能力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我认为它是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发现某种相似与共同之处的能力,根据内心需求,设计研制,重新排列,优化组合,迁移提高成为一新事物,它是一种超越于实用功利目的之上的精神活动。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单一方式,帮助他们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研究能力,掌握研究的方法,还能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失败的痛苦、成功的欢乐,有助于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潜力得以更充分发挥,也能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学习 自主探究     “学服从教,教服从考”的“应试教育”已将学生捆绑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了当前教育的迫切任务,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而,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创新能
期刊
课程改革至今,老师们更加关注“课堂实效性的研究”。确实,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而“精心预设”却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时下,随着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观的深入,大家似乎更关注了课堂中生成的精彩,对传统的“预设教案”很少提及,生怕预设的教案会束缚老师们的思维,会约束课堂的生成,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全面关注学情  拿到一个新的教学任务时我们老师往往会先考虑自己该怎么教,而不是考虑学生会怎么学。从
期刊
摘 要:所谓寻疑意识,是指学习者在头脑中始终带着寻找问题的意识,以怀疑的眼光出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去捕捉其中可供设疑的细节,挖掘疑点价值,在思想的闪光中时不时迸射出有新意的问题和出人意料的观点。  关键词:素质 创新 情境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
期刊
数学史在教学中的缺失,造成了传统数学教学的许多缺憾。巧妙运用数学史,可以极大地丰富传统数学教学,包括“以史激趣”、“以史导思”、“以史树人”,等等。本文援引大量数学史实例,充分论证了数学史在当今新数学课程理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数学史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新意迭出,其中特别强调介绍有关数学史的背景知识,明确指出“在适当的地方介绍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
期刊